李荣华
目的:通过对我院近期实施巨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1例的报告 ,以期对以后该病治疗提供帮助 .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不久前行巨型PDA封堵术1例 ,分析术后患儿出现溶血及严重血小板降低的原因.结果:针对病因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后患儿终痊愈出院.结论:封堵后可能出现溶血及血小板降低等并发症 ,但是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 ,患儿可以完全康复.
作者:曾晓斌;兰建军;唐永江;田巨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移植术治疗面部凹陷的临床疗效 ,分析其优越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自体脂肪移植术治疗的40例面部凹陷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析自体脂肪移植术治疗面部凹陷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40例患者中36例经一次注射充填后形态满意 ,4例患者有部分吸收 ,半年后行二次注射充填后形态满意 ;所有患者填充部位质地柔软 ,手感良好 ,效果满意 ,无感染、栓塞、硬结、坏死、脂肪液化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自体脂肪移植术治疗面部凹陷不需要做手术切口 ,具有操作简单、手术瘢痕小、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而且 ,自体脂肪与面部凹陷部位的周围组织脂肪完全相同 ,生物相容性好、无排异性、无毒副作用 ,整容后外观美观 ,质地柔软 ,临床疗效显著 ,是临床治疗面部凹陷的有效方法 ,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孙建;王彦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孕症者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周期中睡眠异常的护理治疗与干预.方法:于2012年1月-2013年8月将本院生殖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不孕症睡眠异常的患者405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00例 ,其中包括IUI术134例 ,IVF术66例.对照组205例 ,其中包括IUI术139例 ,IVF术66例.手术前后均通过SCL-90症状自评量表 ,进行心理状态分析.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 ,并将试验组接受心理干预前后的PSQI评分结果以及试验组与未进行干预的对照组睡眠满意度及妊娠率两个指标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接受心理干预后 ,其睡眠满意度得到明显改善 ,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 .05).妊娠率方面 ,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对IUI、IVF治疗周期中睡眠障碍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和干预 ,能明显改善睡眠 ,提高IUI与IV F周期的妊娠率.
作者:胡艳萍;刘萍;徐霞;陈双双;陈婷;孙焕;张贵伟;张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10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各54例 ,保守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 ,手术治疗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手术治疗组骨折复位优良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90 .74% VS 68 .52% );保守治疗组日常活动受限情况明显好于手术治疗组 ;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手术治疗组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肱骨近端骨折在治疗时应当根据患者骨折类型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 ,Nerr法评分Ⅰ型、Ⅱ型适宜选择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 ,Ⅲ型、Ⅳ型适宜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作者:张守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序贯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 ,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行序贯机械通气与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与主要的通气指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24h后动脉血pH值、PaCO2 及 PaO2 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拔管时比较有明显改善 ,具有显著差异(P<0 .05);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明显减少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与再插管率显著下降 ,两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 .05).结论:序贯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确切 ,可改善呼吸肌劳损 ,降低再插管率与VAP发生率 ,减少ICU住院时间 ,并能够明显提高呼吸功能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出院哮喘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仅给予出院指导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 ,比较两组出院后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临床症状控制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家长的健康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 ,患儿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 ,在情感功能、症状、活动等方面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控制哮喘患儿出院后的临床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孙书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重症涂阳肺结核的患病因素、临床表现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所登记治疗的121例重症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1例患者中男98例 ,女23例 ,初治105例 ,复治16例 ,年龄超过65岁者38例 ,小于45岁者41例 ,121例患者中规则治疗75例 ,规则治疗率62 .0% ,治愈89例 ,治愈率73 .6% ,治疗失败7例 ,死亡 3例 ,中断治疗22 例.结论:重症肺结核不规则治疗率高 ,治愈率低 ,应加强结核病知识的健康促进工作 ,重视重症结核患者的督导管理 ,提高重症患者的治愈率 ,减少耐药病例的发生.
作者:黄智月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方法:搜集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接收的贫血患者105例作为观察组 ,将同期正常体检的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对照组进行血液检验 ,并对两组血液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溶血性贫血患者MCV、RDW高于对照组 ;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MCV、MCH、RDW高于对照组 ;缺铁性贫血患者 RDW 高于对照组 ,MCV、MCHC、MCH低于对照组 ;地中海贫血患者 RDW高于对照组 , MCV、MCHC、MCH低于对照组 ;慢性感染患者MCV、MCH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不同类型贫血MCV、MCHC、MCH和RDW发生不同改变 ,应加强血液检验 ,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刘振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无自觉症状高血压人群未接受规范治疗所产生心脑肾靶器官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初诊为原发性高血压但本身没有高血压相关症状 ,且依从性差未接受高血压规范治疗的58例患者作为未规范治疗组(A组) ,对照组(B组)为62例相同病情的高血压人群 ,接受了高血压规范治疗.随访时间6年.比较患者入组时及6年复诊结束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和室间隔厚度(IVS)、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颈动脉粥样斑块及出现心脑血管事件(脑卒中、心绞痛、急性左心衰等)所出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随访6年.观察初诊及复诊6年后 ,两组患者各自LVEF、LVPW、β2-MG、颈动脉粥样斑块、心脑血管事件依次为(65 .3 ± 3 .0)% 及(42 .3 ± 3 .0)% (P<0 .05) ,(67 .8 ± 2 .8 )% 及(64 .8 ± 4 .8)% (P>0 .05);(9 .5 ± 0 .9)mm及(11 .5 ± 0 .8)mm(P<0 .05) , (9 .8 ± 0 .6)mm及(10 .1 ± 0 .2)mm(P>0 .05);(1 .4 ± 0 .2)mg/L及 (5 .4 ± 0 .2)mg/L(P<0 .05) ,(1 .3 ± 0 .3)mg/L及(1 .8 ± 0 .2)mg/L(P>0 .05);20 .69% 及43 .10% (P<0 .05) ,20 .97% 及25 .81% (P>0 .05);8 .62% 及27 .59% (P<0 .05 ) ,6 .45% 及9 .68% ( P>0 .05 ).结论:无自觉症状高血压人群未接受规范治疗 ,引起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及心脑血管事件明显高于接受规范治疗人群 ,积极进行规范的医疗干预能延缓病情发展.
作者:蒋兴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绝经后女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 ,并为临床治疗与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绝经后妇女210例 ,将没有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分为对照组 ;将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心肌梗死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随着年龄的增长 ,血脂指标并无明显的下降或者增高趋势(P>0 .05);但65岁以上患者的HDL-C与65岁以下的患者相比呈升高趋势(P<0 .05);绝经10年以上的患者Lp(a)低于10年以下的患者(P<0 .05);绝经10年以上的患者HDL-C高于绝经10年以下的患者(P<0 .05);绝经后未发生心肌梗死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检出值低于绝经后心肌梗死患者(P<0 .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TC与绝经后妇女心肌梗死有着一定的联系.结论:加强绝经后女性胆固醇的早期干预与治疗 ,可以使其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得到有效的降低.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评价原为疟疾高度流行的兴山县历年疟疾防治效果 ,为该县消除疟疾提供依据.方法:查阅收集该县1951-2013年历年疟疾防治资料 ,包括疟疾疫情报告、各乡镇卫生院疟疾诊断、治疗及文史资料等 ,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上世纪50年代该县属于疟疾高度流行区 ,疟疾年均发病率为2 231 .69/10万 ,疟疾病例占传染病总数的80 .49% ,60~90年代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77 .17、141 .55、39 .96和3 .70/10万 ,2000-2013年仅为0.48/10万.1980年以前该县的疟疾病例89 .50% 属于临床诊断疟疾病例 ,2010年至今该县无内源性疟疾病例发现 ,当地的疟疾病例全部来自流动人口.结论:兴山疟疾已消除 ,但仍需加强流动人口中疟疾病例的监测及医务人员有关疟疾流行病学知识的普及.
作者:王大军;徐留森;崔雪峰;龚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86例气管异物患儿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3例.观察组:1 .0μg/kg瑞芬太尼、1 .5mg/kg异丙酚静脉泵入麻醉 ,对照组:1 .0mg/kg氯胺酮、1 .0mg/kg异丙酚静脉泵入麻醉.两组均保留自主呼吸 ,待患儿熟睡后手术开始.术中麻醉维持 ,观察组:瑞芬太尼以每分钟0 .2~0 .5mg/kg ,异丙酚以每分钟2 .0~3 .0mg/kg的剂量持续静脉泵入 ;对照组根据患儿个体麻醉情况 ,追加氯胺酮.1% 丁卡因进行喉部和气管内表面麻醉.置入硬质支气管镜 ,侧孔连接高频通气.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手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置镜条件和置镜次数.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儿置镜顺利程度和置镜次数均优于对照组 ,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观察组患儿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 ,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 ,麻醉效果满意 ,不良反应少.
作者:温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影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1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溃疡性结肠炎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1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好100例(66 .67% ,100/150 ) ,依从性差50例(33 .33% ,50/150 );单因素χ2 检验两组患者之间10个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因素为自费治疗(OR=4 .42)、溃疡性结肠炎认知缺乏(OR=3 .88)、负性心理(OR=3 .54)、药物不良反应(OR=2畅97).结论:多种因素的存在降低了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依从性,应根据影响因素进行相应的干预 ,提高药物依从性.
作者:屈宽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总结羊水栓塞患者成功抢救经验 ,为临床提供有效资料.方法:对我院2例羊水栓塞患者的诊断和临床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救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结果:2例患者均抢救成功 ,1例剖宫产术中出现羊水栓塞的患者 ,经给氧、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甲基泼尼松龙)等综合急救 ,救治成功.另外 1例以产后出血为主的羊水栓塞患者 ,经快速补充血液和凝血因子纠正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并进行子宫切除后救治成功.结论: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的主要因素为早期诊断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血容量及凝血因子的快速补充 ,如需切除子宫者应行全子宫切除.
作者:邵景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综合护理措施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1日-2014年1月30日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手足口病的住院患儿 ,将其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儿童临床护理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给予干预组患儿小儿手足口病的综合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干预结果 ,并统计患儿家属的临床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的患儿治疗有效率(100 .00% )高于对照组(73 .33% ) ,P<0 .05 ,具有统计学差异 ;干预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100 .00% )高于对照组(70 .00% ) , P<0 .05 ,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儿手足口病的综合护理对患儿康复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改善治疗结果 ,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段绍芝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模拟教学结合PBL法在提高住院医师急救技能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 ,对5年内156名住院医师的急救技能进行对照研究 ,随机分为实验组(78名)和对照组(78名) ,实验组采用模拟教学结合PBL法进行培训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理论授课、操作示范、模拟人培训)进行培训 ,按统一标准进行考核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急救技能总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 ,综合应急能力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项目内容中除CPR技能、抢救药品与CPR指南相关知识外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模拟教学结合PBL法对住院医师急救技能进行培训 ,能明显提高住院医师的急救技能水平 ,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益芬;张宁;刘玉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ESA )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收的82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根据就诊的单双号顺序 ,单号设为观察组 ,双号设为对照组 ,各41例.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 ,观察组实施CESA.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麻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阻滞完善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 ,麻醉药剂量也较对照组减少 ,组间均差异显著(P< 0 .05);术中 ,观察组出现低血压、心率异常的比例分别为9 .76% (4/41 )、7 .32% (3/41 ) ,对照组为26 .83% (11/41 )、21 .95%(9/41) ,两组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更低(P<0 .05).结论: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 ,采用CESA ,麻醉起效迅速、药物用量少 ,对心率、血压影响较小 ,效果安全可靠 ,是理想的麻醉方式.
作者:程富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小针刀综合疗法应用于慢性颈源性头痛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 ,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予以小针刀治疗 ,并且辅以手法、封闭以及功能训练等.对照组患者予以推拿、颈部牵引、中频电刺激以及功能训练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评分(VAS)都得到显著的改善(P<0 .05) ,而观察组患者改善的更为明显(P<0 .05).结论:小针刀综合疗法用于慢性颈源性头痛的治疗 ,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头痛情况 ,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发生 ,值得推广.
作者:姚亚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本次观察对象 ,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 ,对照组实施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方案 ,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进行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治疗优良率更高 ,骨折愈合时间更短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中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与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治疗方案相比于单纯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效果更优 ,其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固定效果更优 ,且治疗优良率更高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红霉素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内科门诊治疗的DGP患者7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n=35例)和对照组(n=3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饮食调整及药物控制血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红霉素(250mg ,3次/d ,餐前30min口服)与莫沙必利(5mg ,3次/d ,餐前30min口服)联合治疗 ;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的莫沙必利治疗 ,剂量及用法同对照组 ,两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 ,并比较随访半年的复发率.结果:治疗6周后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 .29% )明显高于对照组(77 .14% )(χ2 =4 .20 ,P<0 .05 );两组治疗中共发生不良反应6例 ,其中对照组2例 ,观察组4例 ,症状相对较轻微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 .18 ,P>0 .05 ).对治疗有效者(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随访半年 ,分别复发3例和9例 ,复发率分别为9 .09% 和33 .33% .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 =5 .45 ,P<0 .05).结论:红霉素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DGP的疗效较显著 ,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能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有利于控制病情的复发 ,降低其复发率.
作者:范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