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诊断中多层螺旋 CT 技术的应用价值探讨

吴洁莹

关键词:冠心病, 多层螺旋CT, 冠脉造影, 冠状动脉狭窄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运用多层螺旋C T技术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128例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64层螺旋C T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通过两种方法对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特异性、阴/阳性预测值、敏感性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1)64层螺旋C T及冠状动脉造影在检出≥50%狭窄的血管节段数目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58,P>0.05);(2)按冠状动脉造影的标准,64层螺旋C T 显示冠状动脉狭窄(≥50%)的特异度、敏感度、阴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8.7%、94.4%、96.5%及97.9%。结论:64层螺旋C T对冠心病的诊断和评估冠脉狭窄情况有较高准确性,具有安全性、无创性的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腔填塞纱条加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究宫腔填塞纱条加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5月1日-2013年5月1日于我院就诊的产后出血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宫腔填塞纱条加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无菌纱条一直填紧至宫颈口,留尾部于宫颈口,肌肉注射欣母沛250μg ,观察10min ,剖宫产者方法同上。观察治疗后24h出血量、止血时间、尿量、治疗后并发症。结果:阴道及宫腔出血量明显减少,24h出血量<500ml者49例,占94.23%,其余3例48h后出血总量<500ml;尿量逐渐恢复者45例,24h尿量达1000ml ,其余患者尿量尚未恢复正常,但生命体征均趋于平稳;治疗后无死亡,随诊观察,无产后感染以及晚期产后出血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在14d内顺利出院。结论:采用宫腔填塞纱条联合欣母沛治疗方法可成功止血,对于保留产妇子宫、挽救产妇生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快速、简便、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操作容易,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顺姣;张德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按揉贴穴治疗仪对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56例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目前按病原学明确分类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型肝炎病毒。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丙型、丁型多呈慢性感染,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主要经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1]。临床对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均以充足的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过劳和使用损害药物。笔者对应用WLGY-801型伟力电脑肝病治疗仪,按揉贴穴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华;林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尘肺的 CT 诊断探讨

    目的:探讨C T诊断尘肺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2012年经C T 检查诊断尘肺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患者肺内均见弥漫分布小结节,病灶以两中上肺区多见,15例大阴影,成团块状,其中10例呈“八”字形。并发肺气肿、肺大泡21例,肿瘤2例,合并肺结核4例,肺感染2例,气胸2例;胸膜增厚8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钙化30例。结论:CT在尘肺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和优越性,是将来可考虑的尘肺诊断影像学方法之一。

    作者:汪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灌肠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卡托普利和百令胶囊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中药灌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h尿蛋白,观察患者疗效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血尿素氮(BUN)、24h尿蛋白、血肌酐(Scr)均明显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疗效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治疗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刘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进展期远端胃癌行腹腔镜 D2根治术的近期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腹腔镜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74例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D2根治术治疗组(观察组)和开腹D2根治术治疗组(对照组),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随访观察近期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罗金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48例眼底病患者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48例眼底病患者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眼底病患者48例(52眼)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显效19眼,占36.5%;有效26眼,占50%;无效7眼,占13.5%。无副作用,治疗后患者出凝血时间缩短,眼底病变减轻,未见新生血管。结论: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眼底病变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视力和眼底病变改善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陶松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学科技论文中有效数字的确定

    有效数字是在测量中所能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一个有效数字构成的数值,只有末位数字是估计数字,其他均为准确数字。有效数字与测量仪器的灵敏度有关,如天平的敏感度为0.1mg ,那么称重结果12.34mg中,12.3mg 为准确数字,0.04mg为估计数字,2项合在一起组成有效数字。平均值±标准差(x ± s)的位数,一般按标准差的1/3来确定,如:(3.61±0.42)kg ,标准差的1/3为0.14,标准差波动在百克位,即小数点后第1位上,故应取到小数点后第1位,即3.6±0.4,过多的位数并无意义。但是在一系列数值并列时,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一致。例如在3.61±0.42、5.86±0.73、1.34±0.15这样一组数据中,第3组数据标准差0.15的1/3为0.05,在小数点后第2位,则这组数据的有效位数均取到小数点后第2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药学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 A 磺酸钠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提供合理、安全的临床用药指导。方法:将61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丹参酮Ⅱ A 磺酸钠注射液治疗,结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药师参与临床用药指导,观察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病人总有效率(25/31,80.65%)高于对照组(16/30,5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无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参酮Ⅱ A 磺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能好,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董自军;朱孔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异位妊娠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的一种病理性妊娠。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异位妊娠以输卵管妊娠为主,占异位妊娠的90%~95%[1]。据文献报道,异位妊娠引起产妇死亡比例约为产妇死亡总数的10%,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因此,全面了解异位妊娠病因及治疗对提高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率、及时治疗、降低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何树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致作者

    计量单位须知本刊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ng·kg -1·天-1应改为ng·kg -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 · kg -1· 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的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 · min-1的形式。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但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人体血药浓度测定,同人体其他检测值一样以升(L )为基础单位中的含量,不用血或dl。数字与单位符号之间留1/4空,如5 min ,10 s ,20 h ,40 d等。数字后的秒、分、时、天,一般用符号(s、min、h、d)表示。转速用r/min(转/每分)表示,不再用rpm。“分子量”已改为“相对分子质量”(符号为M r),如“分子量为580KD”应改为“相对分子质量580000或580×103”。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MRCP检查技术在婴幼儿胆道病变中的应用

    婴幼儿胆道闭锁(Biliaryatresia ,BA )指肝外胆管部分或全部发生闭锁[1],是引起婴幼儿黄疸的常见原因之一,单纯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难以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相鉴别。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的显示胰胆管系统的一种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技术,具有水成像、无需对比剂、安全无创、无辐射、适应证广以及可以直观显示胆胰系全貌的特点[2]。本文总结36例婴幼儿M RC P影像资料,以探讨婴幼儿M RC P检查中的技术要素。

    作者:温海琴;吕访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典型急性成人粟粒性肺结核病1例

    近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血行播散型粟粒性肺结核也并不少见。但因存在疾病症状、体征的不典型性及对本病认识的不足,满足于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等多种原因的存在,易导致疾病的误诊。本文报道不典型急性成人粟粒性肺结核病1例。

    作者:罗高潮;贾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反思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妇产科轮转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反思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妇产科轮转护生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将妇产科轮转护生56人按轮转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28人和观察组28人,分别采取传统带教法与反思任务驱动教学法带教。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临床判断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患者满意度测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反思任务驱动教学法带教,有利于提高轮转护生临床自学能力及学习积极性,发展评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了轮转护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也提高了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作者:吴莉;曹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培训前后护士洗手行为和手卫生相关知识的比较

    目的:评估培训前后护士洗手行为及相关知识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我院的在职护士200名参加本院组织的洗手及相关知识的培训。数据的收集采取个人信息表格及培训前后的调查问卷方式。培训期间每个护士均会得到40min的关于洗手培训及相关的宣传画册。所有参加培训的护士有关洗手的行为及相关知识在培训前及培训后1个月均经过评估。结果: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描述、t检验和卡方检验。培训后护士的洗手频率明显增加(t=-2.202,P=0.029),洗手时间(P=0.024<0.05),洗手相关知识(t=-16.081,P<0.05)及洗手质量(t=-10.874,P<0.05)均显著改善。结论:实施有计划的培训措施可以提高护士的洗手行为及相关的知识。

    作者:王立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B 超对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B超对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到我院接受治疗的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166例,对照组的诊断方法为术前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B超组的诊断方法为术前对患者行腹部B超检查。根据手术及病理结果,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结果:手术及病理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132例,其他29例。对照组对166例患者均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确诊率为79.52%(132/166);B超组阑尾炎的确诊率为97.73%(129/132),其他疾病确诊率为89.66%(26/29),总确诊率为93.34%(155/166)。B超组确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对疑似阑尾炎的患者进行B超检查能提高诊断准确率,并对急性阑尾炎的常见种类及类似急性阑尾炎的疾病具有很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魏奇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00例常规西医降糖药联合中药清尿汤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常规西医降糖药联合中药清尿汤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100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西医降糖药联合中药清尿汤治疗和常规西医降糖药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其疗效。结果:常规西医降糖药联合中药清尿汤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单纯常规西医降糖药治疗的总有效率64.00%,治疗后BUN、UA、Cr逐渐恢复好转,肾功能不断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医降糖药联合中药清尿汤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效果明显,是一种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许龙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产科护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目的:分析产科护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从实施健康教育至今,在产科护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结果:产科护理健康教育存在护士对产科护理特点认识不足及对健康教育的内涵缺乏认识等问题,解决措施包括转变健康教育观及加强培训、督促护士掌握交流沟通技巧等方面。结论:产科护理健康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采取科学的解救措施解决以上问题是保证健康教育有效实施的关键。

    作者:周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47例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4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采用甲状腺叶切除术、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除了术后引流量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外(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治愈率等指标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有1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2%和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状腺叶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优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能提高患者治愈率和恢复速度,且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因此值得在今后临床研究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文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9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方法:通过对我院2007年6月-2010年8月29例胆囊病变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9例均痊愈出院,切口长度平均4.6cm ,平均手术时间51.8min ,平均住院时间5.4d ,术后无切口感染,无胆漏及出血并发症。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康复快、切口相对美观、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卫生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海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乳腺癌化疗诱导闭经对预后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经化疗诱导闭经术后的预后效果,深入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及广东省妇幼保健暨广州医学院附属省妇儿医院乳腺中心于2009年6月-2012年6月期间130例乳腺癌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术前、术后4个周期紫杉醇蒽环联合方案进行化疗。术后查阅记录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进行跟踪随访、回顾分析预后情况及生存率。结果:130例患者接受化疗,术后有91例患者出现CIA ,其中有15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两组患者的DFS有着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化疗诱导闭经治疗法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作用。

    作者:鲁培荣;刘伟锋;黄国威;张安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