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乌灵胶囊治疗手术后失眠症100例效果观察

彭利芬

关键词:手术后失眠, 气血亏虚, 乌灵参
摘要:失眠指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是以睡眠时间、深度及消除疲劳作用不足为主的一种病症。2013-06—2014-06间,我科运用乌灵胶囊治疗手术后失眠症50例患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议喉返神经显露的方法及其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意义

    随着甲状腺手术的规范化治疗的逐渐普及,甲状腺次全切除及腺叶切除成为常见的甲状腺手术方式,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风险增加,本文通过具体临床资料对比重点讨论了喉返神经显露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作者:董建锋;陈双军;章珂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病案信息资料管理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

    新的“三甲医院”评审标准核心条款共48项,病案信息方面就占据2项[1]。病案信息资料处理及相关病案管理工作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的病历保存,它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病案归档、疾病编码、数据处理等对科研、教学、医疗保险核算、医疗纠纷处理、司法鉴定等起到了巨大作用,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

    作者:顾琳;郝新一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效果。方法对26例术后切口疝患者应用腹腔镜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5~97 min,术后住院时间4~10 d。术后腹壁血清肿2例,未发生切口感染等其他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作者:朱本阳;方磊;朱坤明;朱本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儿腹股沟斜疝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将84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阴囊水肿、牵拉痛及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小儿腹股沟斜疝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可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耐径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体会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对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死亡1例,植物人状态1例),总有效率93.33%(28/30)。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预后好,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作者:李耀科;王晓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效果。方法将68例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4例。观察组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常规换药治疗,对比2组平均创面面积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创面面积(28.12 cm2)小于对照组(48.35 cm2),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1.76%)低于对照组(50.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四肢创伤复杂创面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术可减小创面面积,促进创面愈合,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郭丙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皮微创LCP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体会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LCP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8例胫骨干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LCP钢板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18例患者得到随访,未发生不愈合病例。1例骨折延迟愈合,愈合时间(13.5±2.7)周。1例皮肤出现少量坏死,经换药愈合,患肢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采用经皮微创LCP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效果良好。

    作者:张俊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阑尾炎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慢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慢性阑尾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慢性阑尾炎,术中出血少,恢复时间短,疗效确切。

    作者:林海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复方氟米松软膏(奥深)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奥深)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2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76例。实验组行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1次/2 d,并于患处涂抹复方氟米松软膏,2次/d。对照1组于患处涂抹复方氟米松软膏,2次/ d。对照2组只采取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1次/2d。3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并在治疗结束1a内进行随访。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均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均优于对照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且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氟米松软膏与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都有效果,将二者联合进行治疗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娟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2-01—2014-04间收治的21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内异症患者均有下腹部手术史,其中20例继发于剖宫产术后,1例继发于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发病潜伏期与发病年龄呈正相关( P<0.001)。21例患者均手术切除腹壁异位病灶,术后病理结果诊断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随访7~24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往往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及体征即可初步确诊。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对于较大而深的病灶,适当扩大切除范围,彻底切除病灶防止复发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07—2013-01间随机将63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 n=33例)和对照组( n=30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观察组使用宫腔镜下电切术,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操作方便、术后恢复快并可保证子宫的完整性,效果良好。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

    目的:观察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对50例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应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技术,观察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本组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获随访6~12个月,总优良率88.00%(44/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7/50),其中,针道感染1例,经过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后得到控制。关节障碍3例,骨延迟愈合3例。结论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在四肢骨折治疗中可有效修复与骨支架固定,操作简单,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封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2.95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2.20 mL,术后出现3例并发症(5.00%)。未出现尿道狭窄、电切综合征等其他严重并发症。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等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作者:李海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1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1例)与对照组(10例),分别给予整体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愈合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做好患者术后整体护理,可提高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吻合口瘘愈合时间。

    作者:刘东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超选择动脉造影联合化疗灌注治疗中晚期胰腺癌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超选择动脉造影联合化疗灌注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效果。方法对21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行超选择动脉造影联合化疗灌注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1~18个月,有效率为38.1%,疼痛缓解率为47.6%,1 a生存率为42.9%。结论超选择动脉造影联合化疗灌注术,可改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临床疗效。

    作者:段希斌;李学民;李连涛;王忠振;沈曦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42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老年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对42例老年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实施行Ⅰ期肠吻合根治及肿瘤远端闭合、近端肠管于腹壁切口造瘘等手术。观察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42例患者住院时间10~31 d。发生术后并发症5例(11.90%),其中切口感染2例,腹腔感染1例,心肌梗死1例和吻合瘘1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并发心肌梗死和感染性休克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各1例。余40例痊愈出院。结论老年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行Ⅰ期根治术,可减少二次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彭军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盐酸纳美芬对后巩膜加固术全麻超前镇痛效果的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纳美芬对后巩膜加固术全麻超前镇痛及苏醒期躁动预防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在眼科住院的择期后巩膜加固术全麻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麻醉诱导时静注盐酸纳美芬0.2μg/kg。B组:术毕前10 min静注盐酸纳美芬0.2μg/kg。C组:麻醉诱导时静注氯化钠注射液2 ml。盐酸纳美芬0.1 mg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 ml。于麻醉诱导前( T1)、术中加固材料与后巩膜加压缝合时( T2)、拔管时( T3)、拔管后10 min( T4),记录MAP、HR、SPO2、PETCO2、拔管时间、麻醉时间及手术时间、瑞芬太尼用量。拔管后10 min记录RSS、RS。结果 B、C组MAP、HR其余各时点与T1比较升高( P<0.05),A组各时点平稳( P>0.05)。B、C组TM2、T3、T4时与A组比较升高( P<0.05);C组T2、T3、T4时与B组比较升高( P<0.05)。B、C组RS、RSS与A组比较明显差异(P<0.05),B组与C组比较有差异(P<0.05)。B、C组瑞芬太尼用量高于A组(P<0.05)。结论术前或术毕前静脉注射盐酸纳美芬0.2μg/kg对后巩膜加固术全麻患者可产生明显超前镇痛作用,可有效预防躁动的发生。术前静脉注射较术毕前静脉注射效果更好。

    作者:职会新;范慧霞;张国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外科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需择期行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观察组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和硬膜外麻醉用药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患者外科手术应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麻醉起效时间短,阻滞完善和麻醉时间不受限制,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邓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超声联合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体会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治疗,治疗组采用超声联合腹腔镜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开始到腹腔探查的平均时间、观察孔平均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发生并发症2例(6.67%),对照组发生并发症4例(13.33%),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超声联合腹腔镜手术,能提高疗效。

    作者:陈俊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护理体会

    2型糖尿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一种重要慢性疾病,主要是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对胰岛素的要求增多引起血糖升高,尿糖出现,从而发生糖、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紊乱,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病机制是机体胰岛素抵抗和分泌缺陷[1]。传统药物治疗不能根本治愈,也很难阻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胃转流手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减肥手术,对2型糖尿病的改善、治愈起到很好的效果,术后患者可不再采取降糖措施[2]。2011-07—2014-12,我科开展胃转流手术治疗32例2型糖尿病,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凌云;郑慧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