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攸军;余德广
目的:探讨超声在子宫破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不同子宫破裂病例的声像图特征及手术记录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在15例子宫破裂病历中,有14例发生于疤痕子宫,1例发生于非疤痕子宫,超声检查结果:15例有不同程度的腹水;6例包裹胎儿及附属物的羊膜囊完整位于腹腔内;12例子宫壁内及周围见低回声或无回声包块;1例患者见子宫一侧不规则低回声包块,超声误诊为输卵管妊娠。结论:超声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子宫破裂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汪文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如何将手术使用后的各种硬式内镜镜头在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 ,CSSD)清洗、消毒、保养和灭菌时的损坏降到低程度。方法:常规组: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常规接收硬式内镜镜头的清洗、消毒及灭菌。对照组:设专职护士接收硬式内镜镜头并进行严格的评估、清洗、消毒及灭菌的改进方法。结果:采用改进方法后各种硬式内镜镜头因人为因素损坏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采取对硬式内镜镜头的有效维护,降低硬式内镜镜头损坏,延长硬式内镜镜头的使用寿命。
作者:汪四秀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根据宁厦市人民医院分部儿科门诊2013年1-12月的传染性疾病病例,研究儿科传染性疾病的种类分布及发展趋势,总结控制儿科传染病的手段与措施。方法:整理归类462例临床病例,根据各种传染疾病种类进行分析。结果:肠道传染疾病及呼吸道传染疾病仍是儿科传染性疾病的重点。各种新型传染疾病发病率有所增加。结论:开展免疫计划,增加免疫计划疫苗的种类可以有效减少儿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开展宣传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对室内通风、用具消毒均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虞晓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主要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 T影像表现与病人体征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资料。主要对照C T 影像与体征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在Chmorl结节、矢状面髓核、经骨情况方面,CT影像表现与病人体征症状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统计学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在髓核密度、髓核情况、额状位突出、水平面突出、压迫神经根、硬囊膜形式的表现方面,与体征症状存在较显著的比较意义(P<0.05)。结论:CT影像的某些指标与病人症状严重程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综合二者能够较好地评估临床症状的发展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
作者:谢学胡;陈强;黄雪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1例AECOPD合并药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药师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笔者通过全程参与1例AECOPD合并药源性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探讨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和药源性糖尿病的治疗合理性以及不足之处,为临床药师如何做好对特殊患者的治疗监护和用药教育提供参考。结果:临床药师为患者实施药学服务可以让患者了解到自身糖尿病的发生原因,消除怀疑和恐惧心理,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药物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可使用药更规范合理。
作者:李先瑞;蒋俊杰;王法财;聂松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期痴呆患者生存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40例65岁及以上社区痴呆患者进行5年随访研究,应用Kaplan-M eier方法计算5年生存率,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比较采用Log-rank方法检验,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 Cox 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140名痴呆患者中94名死亡(67.1%),痴呆患者的生存时间中位数为4.1年(95% CI=3.8~4.6),5年生存率分别为16.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吸烟、痴呆严重程度、合并疾病和腰臀比对生存率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吸烟、痴呆严重程度、合并疾病和腰臀比是影响痴呆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而性别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社区痴呆患者5年生存率为14.8%,增加患者死亡风险的因素有高龄、吸烟、疾病严重程度、合并疾病和较大的腰臀比。
作者:张景薇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介绍了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因病机,从中药内服、中药灌肠、针刺、艾灸、推拿、电磁波谱照射等方面概述了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近况,并从目前不足之处提出研究展望。
作者:丁怀莹;邵岩;周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社区规范化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相关临床指标的控制情况、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生活方式、服药依从性等方面的影响。方法:收集近1年来小白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及非规范化管理的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规范化管理前、后相关资料的变化情况,并对规范管理组及非规范管理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规范管理组血糖及相关临床指标的控制情况、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生活方式、服药依从性等方面较管理前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非规范管理组。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可促使病情稳定,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慧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患者,女,35岁。因少眠,妄闻,多疑敏感,行为异常4年入院。既往患有Ⅰ型糖尿病,经治疗现病情稳定,空腹血糖浓度控制在4.7~5.5mmol/L ,查体余未见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晰,接触被动,存有听幻觉。无感知综合障碍,思维松弛,思维内容暴露有关系妄想。无象征性思维及逻辑倒错性思维,注意涣散,远近及即时记忆无明显减退及增强,无错构、虚构,情感迟钝,意志减退,行为异常,孤僻,无自知力,按ICD-10诊断标准,诊断为“精神分裂症,Ⅰ型糖尿病”。入院后给予利培酮1mg ,2次/d口服。氯硝西泮2mg ,每晚口服。8d后利培酮加量至2mg ,2次/d ,病情稳定,治疗至27d时患者突然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症状。
作者:于彩虹;邢玉芹;王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采用相同的治疗措施,对照组采取为常规护理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针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经过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与运动能力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升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孙美雪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输尿管硬镜与钬激光碎石术联合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式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无手术禁忌证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共60例,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输尿管硬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治疗组予以输尿管硬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结果:治疗组手术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上段结石排净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中段及下段结石排净率与对照组相近( P>0.05)。对照组术后检查发现1例黏膜套状撕脱脓毒血症,3例输尿管假道,1例输尿管穿孔,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7%;治疗组未发现术后并发症,术后并发症防控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硬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用时短、恢复快、上段结石排净率高、并发症率低,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作者:徐玉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患者手术拔管期应用艾司洛尔后对患者心率及血压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择期行颅脑手术的100例老年患者(ASAⅠ级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术毕前10min给予艾司洛尔静脉滴注)和对照组(术毕前10min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用药前、拔管前3min、拔管期间、拔管后5min各时点的心率(HR)、收缩压(DBP)、舒张压(SBP)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拔管前、后,HP、DBP、SBP等指标变化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在拔管前、后,HP、DBP、SBP等指标变化并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手术拔管期间应用艾司洛尔药物可有效降低心血管不良反应,对患者心率、血压的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乳房肿瘤患者术后采取不同包扎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门诊乳房肿瘤患者482例,其中207例术后采用常规纱布绷带包扎,275例采用3M自粘弹力绷带包扎,比较两组的包扎效果。结果:采用常规纱布绷带包扎患者术后血肿发生率8.7%,术后换药次数(3.5±1.2)次,愈合时间(9.5±3.5)d。自粘弹力绷带包扎患者术后血肿发生率1.5%,术后换药次数(2.3±0.8)次,愈合时间(7.2±1.3)d。两组比较采用自粘弹力绷带包扎明显优于常规纱布绷带包扎。结论:采用3M自粘弹力绷带包扎可减少血肿发生,缩短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是一种较好的乳房肿瘤术后包扎护理方法。
作者:蔡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患者,35岁,G3 P1 L1,因停经40d ,B超检查宫内孕,孕囊直径12mm于我院行人工流产术。术中刮出绒毛与B超大小相符。术后3d ,因腹疼及阴道少许出血就诊于我院门诊,行超声检查提示子宫直肠窝积液13mm ,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双附件区无明显压痛。考虑为盆腔炎症予静脉抗炎治疗2d疼痛无明显好转。术后6d ,突然腹疼加重,再次复查超声提示盆腔大量积液,宫内未见异常,查血HCG 1029M IU/ml ,行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8ml ,考虑宫外孕予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左侧输卵管颊部妊娠破裂,病理证实符合宫外孕诊断。
作者:张素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急性药物毒物中毒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病情急危重症,死亡率位居我国全部疾病死因的第5位[1]。目前认为早期内科处理(彻底洗胃、导泻、解毒剂使用、补液、机械通气及控制感染)的同时进行血液净化疗法,能及时清除体内药物或毒物,有效缓解多器官功能损害,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2,3]。近几年,我院急诊科对早期净化及净化方法的正确选择探讨研究进展迅速,现做简要综述如下。
作者:王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0月-2012年10月诊治的肱骨近端骨折3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以观察其疗效。结果:30例肱骨近端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4~6个月,随访12个月,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30例病人,其中达解剖复位26例,达功能复位4例。参照Constant-M 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优22例(73.3%),良5例(16.7%),可3例(10.0%),优良率达90.0%。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确切,固定牢靠,并发症少,预后良好。
作者:丁建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开放式教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教师作用、考核评价等方面,分析比较了传统实验教学与开放式实验教学两种教学方式的利弊,并具体介绍了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在医学临床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情况。
作者:赵欣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应用焦虑量表评价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用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患者90例,分为传统方法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各45例,分别全程采用传统镇静方案及应用药物右美托咪定镇静方案,所有入组患者在脱离人工气道、转出ICU和出院时3次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探讨镇静药物对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抗焦虑效果。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患者3次 HAMA评分均优于传统方法组(P<0.05),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显示其抗焦虑效应优于传统镇静药物。结论:右美托咪定具有起效快、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小、抗焦虑效应强等优点,是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较为理想的镇静药物。
作者:李金来;李振;党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血清学检验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共2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对照组患者均为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同时,选定50例健康者作为比对组,对三组分别进行Scr、mALB以及BUN测定,观察三组之间的测定结果,分析比较检验的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Scr、mALB以及BUN测定结果均比对照组患者要高很多,且明显高于比对组,三组之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与比对组比较各项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微量白蛋白以及血清可以作为确诊的重要指标,对于糖尿病患者早期相关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严洁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1、2、3三组,每组50例。1组口服氨氯地平,每天每次5mg ;2组口服左旋氨氯地平,每天每次2.5mg ;3组口服左旋氨氯地平,每天每次5mg。将所有患者治疗8个疗程以后,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治疗8个疗程后其红细胞指数和血红蛋白值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同时,3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值和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1组和2组,并且2组患者的血压得到了明显降低,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各项指标对比均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氯地平和左旋氨氯地平对于轻中度高血压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适量的左旋氨氯地平对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效果更加明显,具有临床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张阳炼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