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攸军;余德广
我国现代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对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和研究,出现的医用X线机的类型不断的增多。而且,这些医用的X线机都具有较高的数字化程度。医用X线机的大量应用,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故障。并且,医用X线机的故障程度也越来越复杂化和多样化。针对这种现象,医院应该对医用X线机出现故障的原因进行准确的判断,实施有效的维修。
作者:李庆刚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西比灵和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4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不同治疗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有效率和血流动力学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西比灵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脑供血不足患者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表明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福收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吻合静脉重建回流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中的应用。方法: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移植手术中改良应用静脉吻合重建回流的方式,将包含在皮瓣内的指侧方静脉与手指远端伤口的静脉断端端端吻合重建皮瓣的回流。结果:36例36指皮瓣全部成活,无回流障碍,皮瓣质地良好,无需二期整形。结论: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移植手术改良应用静脉吻合重建回流的术式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中建;王智慧;徐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320mg+5%葡萄糖100ml ,静脉滴注,1次/d ,丹参酮ⅡA磺酸钠80mg+5%葡萄糖150ml ,静脉滴注,1次/d ,两药均连用14d。分别在用药前及第3、7、14天后清晨空腹测定hs-CRP、BNP浓度,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2组在治疗前hs-CRP、BNP浓度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hs-CRP、BNP浓度明显降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显著降低hs-CRP、BNP的浓度,降低血管炎性反应,更好缓解病情,降低患者的致死率与致残率。
作者:彭庆德;付爱华;薛艳艳;魏永付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LEEP术联合药物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在我院诊治的129例使用了LEEP术联合阴道上药(云南白药粉+甲硝唑粉按1∶1量配比于术后阴道上药)治疗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时间、出血量、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手术平均需10min ,出血量平均为15ml。2个月后复查创面,手术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极低。结论:LEEP术时间短、痛苦小、操作安全、效果可靠、费用不高,患者易接受,且可以提供病理标本,帮助早期发现宫颈癌,有较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丁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对比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米氮平起效快,不良反应轻。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与氟西汀相差无几,但是起效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耀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联体儿极少见,系单卵双胎在孕早期发育过程中未能分离,或分离不完全所致,分为:(1)相等连体儿:头部、胸部、腹部等联体。(2)不等连体儿:常为寄生胎。腹部检查不易与双胎妊娠相区别。产科超声诊断不困难,但也容易漏诊,本文旨在利用超声横切面扫查来探讨诊断连体双胎的应用价值。
作者:邹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只在查体时发现,有时可表现为阴道异常流血或不孕。子宫内膜息肉大多数为良性病变,但有时可发生癌前病变甚至癌变。笔者对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5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美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血清学检验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共2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对照组患者均为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同时,选定50例健康者作为比对组,对三组分别进行Scr、mALB以及BUN测定,观察三组之间的测定结果,分析比较检验的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Scr、mALB以及BUN测定结果均比对照组患者要高很多,且明显高于比对组,三组之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与比对组比较各项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微量白蛋白以及血清可以作为确诊的重要指标,对于糖尿病患者早期相关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严洁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评估电凝术联合经皮间断环形缝扎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对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的63例患者分别施以电凝、经皮间断环形缝扎术及电凝与缝扎术相结合。结果:术后均随访3~6个月,58例溃疡愈合,1例无明显改善,1例出现淋巴漏后抗感染自行愈合,3例感染。结论:电凝术对于轻度溃疡有较好疗效,电凝与缝扎相结合对轻中度溃疡有较好疗效,对于严重溃疡缝扎术仍是不能替代的治疗方法。
作者:尚立新;王仲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持续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持续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每组40例。采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的4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的40例作为对照组。实时记录两组患者的情况并进行分析,观察疗效总结经验。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持续性宫颈炎的疗效更好,治愈率更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张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相关因素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将198例肝硬化患者按照肝硬化不同病因及Child-Pugh分级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病因、分级之间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胆囊结石发病率高为57.8%,不同病因的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有显著差异;肝硬化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合并胆囊结石发生率 B级高为22.4%,依次为C级16.4%,A级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胆结石发生率高,其胆结石发生与肝功能损伤程度的分级、形成不同肝硬化的病因相关。
作者:郭忠良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估算社区狂犬病暴露人群数量,调查其伤口处理情况,同时调查辖区居民对狂犬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为今后全区的狂犬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C M R法)估算狂犬病社区暴露人数,并运用问卷调查暴露后的处理情况及群众预防狂犬病知晓情况。结果:12月份估计暴露人数为165人(158~172),尚有33.9%~45.8%的暴露人群未能被监测系统发现;狂犬病暴露后有101人(71.1%)去监测点医院处理,暴露人群的疫苗接种率为72.5%;有86.5%的居民了解狂犬病的病死率,有72.5%的居民了解被咬伤后的正确处理方法,高学历的居民对狂犬病相关问题的知晓率高于低学历的居民。结论:应加强居民对狂犬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提高狂犬病暴露后的规范处置和疫苗接种率。
作者:陈兵;马智超;吴泰顺;周小涛;黄振宇;朱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1例AECOPD合并药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药师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笔者通过全程参与1例AECOPD合并药源性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探讨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和药源性糖尿病的治疗合理性以及不足之处,为临床药师如何做好对特殊患者的治疗监护和用药教育提供参考。结果:临床药师为患者实施药学服务可以让患者了解到自身糖尿病的发生原因,消除怀疑和恐惧心理,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药物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可使用药更规范合理。
作者:李先瑞;蒋俊杰;王法财;聂松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糖耐量异常是糖尿病前期的一种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发展为糖尿病的可能性增加,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共同发病基础与胰岛素抵抗有关。吡格列酮为噻唑烷二酮类抗糖尿病药物,属胰岛素增敏剂,可减少外周组织和肝脏的胰岛素抵抗,增加依赖胰岛素的葡萄糖代谢并减少肝糖原的输出。吡格列酮还具有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降压,抑制炎性细胞的产生,降低血脂,抗氧化,抑制动脉血管硬化等作用。
作者:车成健;赵庆海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空芯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TileCl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救治的35例TileCl型骨盆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在C臂导引下经皮穿刺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治疗组18例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固定或骶髂螺钉,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疼痛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功能恢复和复位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leCl型骨盆骨折采用C臂导引下经皮穿刺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有效保证预后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芳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比较微创膀胱造瘘术与耻骨上膀胱造瘘术治疗急性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4例急性尿潴留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微创膀胱造瘘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以及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瘘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各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9%,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5.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膀胱造瘘术治疗急性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德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降纤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分别对采用降纤酶联合奥扎格雷钠和血塞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各150例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1个疗程后将两组在总有效率、MES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FIB、PT、CT 实验室指标等方面进行比较,P<0.05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降纤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有效的特点,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死残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贾燕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晚期子宫扭转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高龄初产妇妊娠晚期子宫扭转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生扭转的原因进行总结。结果:足月妊娠,行剖宫手术,扩大子宫腹部切口娩出胎儿,术后5d痊愈出院。其妊娠晚期子宫扭转可与巨大粘连带有关。结论:妊娠晚期子宫扭转的原因多种多样,巨大粘连带是其中罕见的原因之一,其处理因为妊娠晚期子宫复位困难,故并不急于复位。
作者:刘英光;孙卫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临床血浆输注的不合理现象及对策。方法:对我院312例患者的临床输注血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科室合理数占据到42.5%,非手术科室为35.3%,在血浆输注合理情况比较上,两组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浆不合理输注类型主要包括有输注无指征、补充血容量以及治疗低蛋白血症,分别为51.6%、15.7%和14.1%。结论:本院不合理用浆现象依然存在,临床医生在血浆输注方面依然存在误区,需要加强对临床血浆使用的管理和考核,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的输血水平,降低血浆的不合理使用率。
作者:岑永芳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