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琴
实验动物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很多中医院校都开设这门课程.由于中医院校学生在本科阶段没有深入学习实验动物学基础理论,因此在中医院校的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实验动物学课程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论述了研究生动物实验教学的基本方法,包括以西医的基础理论讲解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实验教学法;注重实验技术和动手能力的培养;PBL的教学方法与分组教学相结合;培养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五个方面,并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白剑;刘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撷取并整理王义成治疗脉管病的学术经验,包括创新从“积”论治痛风理论,用实验证实并阐述了中医治疗痛风的科学依据,总结细化“奚氏清法”及制定趾(指)动脉狭窄的诊疗标准.
作者:徐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出拥有实践能力和相关技术知识的专业性人才,针灸学教学在高等中医院校教学中是比较注重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一门学科.为了更好的提高针灸学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爱好,作者在针灸学教学中注重其基础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教学方法三者的融会贯通,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针灸学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作者:左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益母草碱对心衰后左心室结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长期心梗致心衰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母草碱高、低剂量组(30 mg· kg-1·d-1、15 mg·kg-1·d-1)和卡托普利阳性对照组(30mg·kg-1·d-1).灌胃给药6周后,行心脏超声学检查EF、FS、LVPW和LVAW等指标,观察心功能改变,计算心重指数和肺重指数.结果 益母草碱高剂量能明显降低HW、Lung Weight、Lung Weight/BW,与心衰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益母草碱通过降低心重、肺重及肺重指数以减轻心衰大鼠的心脏肥大和肺淤血,对心衰后的心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徐玉平;钱海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药泥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血浆中的PGE2和PGF2.的影响.方法 选取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治疗组采用药泥灸作用于小腹部和腰骶部;对照组32例,直接服用布洛芬胶囊.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前列腺素PGE2和PGF2.的含量.结果 治疗组32例,治愈17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5.63%,两组比较P<0.05.两组的外周血血浆中的PGE2和PGF2α均下降到正常范围,两者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药泥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不易复发,同时能有效降低血浆中的PGE2和PGF2α含量.
作者:谢寒;明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评估护理本科生《急危重症护理学》期末考试试卷的质量,探讨教学方法.方法 对106名护理本科生《急危重症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用统计软件SPSS18.0版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6名学生的考试成绩为53分~94分(75.69分±8.09分);试卷总体难度为0.8,信度系数为0.738,学生总失分率为24.31.结论 考试成绩可以信赖,试卷质量总体难度适中,区分度良好,但教学和命题仍需进一步改进.
作者:倪春燕;何咏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应用通腑泄浊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腑实证患者,观察该法对心脏功能及中医症候疗效的影响,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的循证医学积累依据,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拓展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 将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腑实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应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通腑泄浊中药汤剂,并随症加减,保证通腑效果,7日为1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在心功能恢复、腹胀、水肿等中医症候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腑泄浊法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腑实证患者的心脏功能.
作者:付达;刘真;王强;郝晓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儿骨强颗粒对大鼠佝偻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暗室和饲喂维生素D缺乏饲料复制大鼠佝偻病模型.给予儿骨强颗粒治疗一个月,检测佝偻病大鼠血钙、血磷和血碱性磷酸酶,骨干、灰重,骨钙及观察骨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儿骨强颗粒治疗组大鼠较模型组血钙明显升高,血磷、血碱性磷酸酶下降(P< 0.05,P<0.01),骨干重、灰重增加,骨钙升高,骨组织切片观察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 儿骨强颗粒对佝偻病有明显治疗效果.
作者:罗轩红;陈小丽;涂小玲;陈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关注并积极发展医学影像技术教育,它是一门以研究影像为主的实践型医学学科,在临床上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中不断涌现出新技术和新设备,因此,其教学方法更应该与时俱进.本文就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教学方法.
作者:蒋蕾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温胆汤是治疗内科杂病的常用方剂,它体现了叶天士在《温病论》第7条中所云:“……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分消走泄,宣畅气机,泄化痰浊、痰热,是治疗大法;温胆汤芳香化湿与淡渗利湿并用,达宣上、畅中、渗下的治疗思想,将湿热痰浊分而消之,可用于痰浊内盛的多种病证,如:中风、痴呆、头痛、眩晕、癫痫、厥证、失眠,以及咳嗽、心悸、胸痹等.有一定规律可循.
作者:苏显红;王苏婷;宓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腹部按摩配合消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治疗组予以腹部按摩配合加味烂积丸,2周后进行疗效、不良反应及症状积分的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30例,好转15例,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24例,好转17例,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腹部按摩配合加味烂积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能加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淑君;谢秀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前我国中医药继续教育水平参差,为了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中医药队伍素质,要充分了解新形势下我国中医药继续教育的现状.通过查阅近五年的相关文献,结合笔者自身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者的经验,本文简要归纳分析了我国中医药继续教育的现状,并对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新形势下,我国中医药继续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不仅要抓住机遇,更要积极应对挑战,使我国的中医药继续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刁远明;张淑薇;贺振泉;汪玉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对药物流产患者采用加减生化汤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药物流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加减生化汤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益母草颗粒口服治疗.结果 观察组60例患者,完全流产57例,占95%;不完全流产2例,占3.33%;流产失败1例,占1.67%;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60例患者,完全流产46例,占76.7%;不完全流产10例,占16.7%;流产失败4例,占6.6%,治疗有效率为76.7%,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药物流产后患者服用加减生化汤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刘丙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经方备受古今医家推崇,其在耳鼻喉疾病的治疗有独特优势,如五苓散、泻心汤、半夏厚朴汤等至今仍在临床广泛使用.本文检索了2000年至今的文献,按其涉及疾病分为耳眩晕、鼻衄、梅核气,对经方治疗耳鼻喉疾病进行归纳总结.
作者:王冠群;吕明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并应用西药镇痛.治疗组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注射,每天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止痛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5.0%,显效率为86.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显效率为70.0%.两组总有效率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显效率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与西药进行配合使用对癌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袁小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药事管理学属于药学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应用性较强,可深远地指导药学实践,课堂教学质量与毕业生从事药事管理活动的能力密切相关,故单纯地采用传统的”老师灌,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需求.概述了药事管理学的教学现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有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包括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关注药事新动态等.将为药事管理学的新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药事管理水平与教学水平,培养更加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新型药学人才.
作者:周吉银;周世文;张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为适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本着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全方位高素质医学人才为目标,充分利用生理学的桥梁学科优势,在多种手段辅助下,设置不同的教学情景,改变单一讲授式教学为多样化情景教学模式进行实践.实践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徐靖宇;蒋慧;陈远寿;田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埋线治疗过敏性鼻炎主要取穴:颈夹脊穴(第三四颈椎夹脊)、肺俞、迎香、大椎、曲池、足三里、印堂,如肺、脾气虚型配脾俞、膈俞、太溪;肺经郁热型配合谷、列缺;肾阳亏虚型配命门、志室、关元.第三四颈椎夹脊神经根支配鼻部,埋线颈夹脊时松解、放血可以使局部血液循环恢复正常,压迫神经根状态解除,可以从根本上调节鼻炎的症状.以上各穴经埋线后,既有针刺效应,又有长效针感效应,各穴合用共奏疏风解郁,宣肺利鼻通窍的作用,本病在治疗时应避免过敏因素的刺激,同时预防感冒,生活要有规律,增强体质,可以提高疗效.
作者:杨才德;包金莲;龚旺梅;田瑞瑞;宋建成;于灵芝;程涛;魏兵;高振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伤寒论》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所描述的病症与嗜睡病症状、病机相似,症状以欲寐、嗜寐、多寐为主,伴有倦怠嗜卧,畏寒肢冷,身体肥胖,肢体沉重或虚浮,脘腹痞胀,恶心呕吐,胸闷咯痰,小便清长,大便不成形,舌淡胖、苔白滑腻,脉滑或濡等症状.病机以脾肾阳虚,痰浊上蒙,阳虚阴盛为主,治疗当以补肾温阳,健脾祛痰化湿之法.临床上嗜睡、发作性睡病可参考此法治疗,方药可据辨证选用四逆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益气化饮汤、升阳益胃汤、香砂六君子丸、参苓白术丸、胃苓汤、平胃散、香砂六君子丸等.
作者:王育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冰敷加中药蜡疗对于膝关节镜下行人工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肿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膝关节镜下人工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局部肿胀、疼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冰敷加中药蜡疗组和常规冰敷加压包扎组各20例.常规冰敷加压包扎组采用500ml生理盐水冰袋2个,弹力绷带2卷.间断冷敷45 min,每日4次,持续弹力绷带加压包扎72 h.冰敷加中药蜡疗组采用于皮肤表面涂抹药膏,药膏上面裹上一层蜡饼,每日4次,每次40分钟,于冰敷后1小时后进行,冰敷时间及操作同常规组,持续72 h.测量并记录受试者24、48及72 h的静止视觉模拟量表(VAS)分值和肿胀值.结果 术后24、48及72 h冰敷加中药蜡疗组VAS和肿胀值均低于明显常规冰敷加压包扎组(P<0.05,0.01).结论 冰敷加中药蜡疗联合应用可有效控制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疼痛和肿胀,有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康复.
作者:高洋;潘荣;聂建蓉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