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金婵
目的 探讨健脾化湿解毒方法治疗缓解期痛风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71例缓解期痛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40例,分别采用口服别嘌呤醇和运用中医健脾化湿的方法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炎性因子的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均有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尿酸、IL-2、IL-6等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化湿解毒方法能够显著降低缓解期痛风患者炎性因子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从中医角度分析化疗期便秘的治疗.方法 以“舟水论”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医脏腑、精气血津液理论,进一步从理论探究便秘产生的机理,明确化疗期便秘的发病病机,进而为临床化疗期便秘的治疗开拓新的思路.结果 从“舟”、“水”、“风”、“河道”、“暗流”等五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舟水理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化疗期便秘的发病机理当为邪毒内侵,致使邪实而正虚,引起脾胃运化以及气机升降的失常,故化疗期便秘治疗的关键点应在“舟”与“水”.结论 以“舟水理论”比类便秘一病,具备独特的视角,为化疗期便秘的治疗开拓新的视野,具有独到而新颖的参考价值.
作者:柳云飞;苏纪春;杨亚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湿性坏疽中医辨证不同分型与细菌感染的相关特点,为中医辨证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中医辨证分型理论,将234例糖尿病患者辨证分为3型,并对患者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利用(培养仪器型号)自动细菌生长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分析糖尿病湿性坏疽患者中医辨证不同分型细菌感染的特点和规律性.结果所有患者感染细菌几率: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混合感染.其中G+菌感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细菌(x2=7.6,P<0.01);在G-菌感染中大肠埃希菌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细菌(x2=9.1,P<0.01);在厌氧菌感染中二氧化碳嗜纤维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细菌(x2=11.8,P<0 01);在真菌感染中白色念珠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细菌(x2=7.1,P<0.01).三种中医辨证分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阴两虚型主要感染菌为革兰阳性菌(F=8.2,P<0.01);热毒湿盛型主要感染菌群为革兰阴性菌(F=21.7,P<0.01);气血两虚型主要感染菌群为真菌或混合感染(F=41.1,P<0.01;F=10.0,P<0.01).结论 根据糖尿病湿性坏疽患者细菌感染特点可辅助中医对该病辨证分型;亦可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提高易感染菌的预防能力.
作者:范洪;王元松;王庆海;张金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评估护理本科生《急危重症护理学》期末考试试卷的质量,探讨教学方法.方法 对106名护理本科生《急危重症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用统计软件SPSS18.0版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6名学生的考试成绩为53分~94分(75.69分±8.09分);试卷总体难度为0.8,信度系数为0.738,学生总失分率为24.31.结论 考试成绩可以信赖,试卷质量总体难度适中,区分度良好,但教学和命题仍需进一步改进.
作者:倪春燕;何咏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经方备受古今医家推崇,其在耳鼻喉疾病的治疗有独特优势,如五苓散、泻心汤、半夏厚朴汤等至今仍在临床广泛使用.本文检索了2000年至今的文献,按其涉及疾病分为耳眩晕、鼻衄、梅核气,对经方治疗耳鼻喉疾病进行归纳总结.
作者:王冠群;吕明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共13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引流管留置时间、静脉输液时间、焦虑自评指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10.55±2.73 vs 14.71±2.58)d、(5229.36±1108.13 vs 7402.64±1380.93)元、(3.66±1.71 vs 4.26±2.21)d、(5.94±1.85 vs 9.28±2.33)d、(0.35±0.17 vs 0.7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手术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慧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磁圆梅针配合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脑中风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行磁圆梅针配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感觉障碍评定积分及Barthel指数.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7%优于对照组的86.7%(P< 0.05).两组治疗后肢体感觉障碍总积分、Barthel指数均有改善(P<0.05),以上各项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均P< 0.05).结论 磁圆梅针配合常规针刺是治疗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穆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15例,观察组给予中医药配合化疗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治疗,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受益反应有效率为7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治疗期间不良反应量表各维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胰腺癌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临床受益反应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惠芳;王彦威;程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基础课程,文字晦涩,内容枯燥,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迫在眉睫.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使得教学改革找到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引入到《内经》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危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肺癌的病死率也逐渐增高.当今对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为西医的放化疗疗法,其在杀伤肿瘤细胞,延缓其恶化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对正常细胞也产生杀伤作用,损伤了患者的正气.故临床常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药疗法,其对放化疗的副作用起到缓解作用,同时抑制肿瘤生长,固护机体正气,改善患者的症状及预后.
作者:旋静;连树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实施要点.方法 将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护理后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护理前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控制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86.67%、3.33%、80.00%和60.00%、26.67%、30.00%,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控制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率,P<0.05.结论 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效果较为理想,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肖霞;杜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黄精来源于百合科黄精属polygonatum mill黄精[1]p.sibircum Red、滇黄精P.jingianum coll.et hemsl、多花黄精pcyrtonemahua的干燥根茎,黄精属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我国分布多达30余种.黄精为常用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味甘,平,无毒.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现代研究亦发现具有降低血脂、血糖以及延长动物寿命等作用[2].黄精历代生制兼用,但传统认为生用“刺人咽喉”,故多炮制后使用.通过炮制以达到减毒增效的作用.本文从黄精炮制历史沿革以及对不同产地不同炮制时间对黄精含水量、外观色泽、麻舌感(刺人咽喉)、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多糖含量等指标的测定,阐明黄精炮制机理,确定佳蒸制工艺,进一步研究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周小慧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采用平乐正骨手法复位配合支具固定动态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50例60髋采用平乐正骨手法复位配合支具固定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并进行平均18个月的随访研究,观察4个治疗阶段的X线片的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 AI)和髋臼深度与宽度比值(acetabular index of depth to widt AI(D/W))的动态变化.结果 四个阶段坚持治疗50例60髋AI由治疗前平均(36.32±2.01)°减少到(24.58±3.28)°,平均每月减少0.65°;AI(D/W)平均由治疗前平均(13.20±4.58)%增加到(24.20±3.50)%,平均每月增加0.61%.AI的回复过程和AI(D/W)值的增加过程皆优于健侧的生理反馈.结论 认为在坚持平乐正骨动静结合、筋骨互横、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的理论基础上采用平乐正骨手法复位配合支具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雷超阳;赵文海;朱明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前我国中医药继续教育水平参差,为了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中医药队伍素质,要充分了解新形势下我国中医药继续教育的现状.通过查阅近五年的相关文献,结合笔者自身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者的经验,本文简要归纳分析了我国中医药继续教育的现状,并对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新形势下,我国中医药继续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不仅要抓住机遇,更要积极应对挑战,使我国的中医药继续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刁远明;张淑薇;贺振泉;汪玉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在中医药统计学的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全面、高效,但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增加师生间的交流、实现因材施教以及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增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中医药统计学的教学中,应该把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
作者:孙春阳;徐学琴;刘晓蕙;裴兰英;王瑾瑾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早的记录始于东汉时期.中医药辨证治疗急性传染病的基础是《伤寒杂病论》,其中很多方法都流传于后世,如清热保津、活血解毒等法.中医药将急性传染病归类于“戾气”,认为扶正祛邪是医治的关键.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在清朝时期发展到高峰,其温病学说为现代中医传染病学奠定了基础.金元时期的李东垣善用活血药,为后世治疫有很大的影响.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在人类不断与其斗争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完善并且自成体系,本文从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的现状,论治体系等角度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作者:肖祥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冰敷加中药蜡疗对于膝关节镜下行人工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肿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膝关节镜下人工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局部肿胀、疼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冰敷加中药蜡疗组和常规冰敷加压包扎组各20例.常规冰敷加压包扎组采用500ml生理盐水冰袋2个,弹力绷带2卷.间断冷敷45 min,每日4次,持续弹力绷带加压包扎72 h.冰敷加中药蜡疗组采用于皮肤表面涂抹药膏,药膏上面裹上一层蜡饼,每日4次,每次40分钟,于冰敷后1小时后进行,冰敷时间及操作同常规组,持续72 h.测量并记录受试者24、48及72 h的静止视觉模拟量表(VAS)分值和肿胀值.结果 术后24、48及72 h冰敷加中药蜡疗组VAS和肿胀值均低于明显常规冰敷加压包扎组(P<0.05,0.01).结论 冰敷加中药蜡疗联合应用可有效控制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疼痛和肿胀,有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康复.
作者:高洋;潘荣;聂建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益母草碱对心衰后左心室结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长期心梗致心衰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母草碱高、低剂量组(30 mg· kg-1·d-1、15 mg·kg-1·d-1)和卡托普利阳性对照组(30mg·kg-1·d-1).灌胃给药6周后,行心脏超声学检查EF、FS、LVPW和LVAW等指标,观察心功能改变,计算心重指数和肺重指数.结果 益母草碱高剂量能明显降低HW、Lung Weight、Lung Weight/BW,与心衰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益母草碱通过降低心重、肺重及肺重指数以减轻心衰大鼠的心脏肥大和肺淤血,对心衰后的心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徐玉平;钱海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亚健康已成为当今困扰全球的一个社会问题.有效的对亚健康进行干预可预防其不适状态进一步发展成为疾病状态.对亚健康进行有效干预需要对亚健康状态有总体的辨别与认识.目前西医学对亚健康的认识主要在于亚健康的检测与分类,而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着重在于辨识与干预治疗.本文就亚健康的诊断方法、亚健康的归类探讨及亚健康中医证候体质分类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罗劲娜;黄鹂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应用通腑泄浊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腑实证患者,观察该法对心脏功能及中医症候疗效的影响,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的循证医学积累依据,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拓展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 将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腑实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应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通腑泄浊中药汤剂,并随症加减,保证通腑效果,7日为1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在心功能恢复、腹胀、水肿等中医症候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腑泄浊法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腑实证患者的心脏功能.
作者:付达;刘真;王强;郝晓丹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