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玲
目的:研究青光眼滤过术后迟发性眼内炎的病因病况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11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16例青光眼滤过术后迟发性眼内炎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患在青光眼滤过术实施后5~8个月内陆续发生眼内炎,进行房水和结膜囊分泌物培养发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进行抗生素治疗后,病患视力得到部分恢复,但仍不理想。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迟发性眼内炎与薄壁滤过泡有十分紧密的关系,从其分泌物中可以提取出致病菌,抗感染治疗后病患视力有所恢复,但幅度有限。
作者:陈世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00例使用奥扎格雷治疗脑梗死与未使用奥扎格雷的患者间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67%,有效26%,总有效率93%;对照组显效41%,有效47%,总有效率8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奥扎格雷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疗效肯定、安全,优于常规治疗方案。
作者:安小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黛力新联合胰岛素对糖尿病伴抑郁患者的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合并抑郁症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黛力新联合胰岛素组(治疗组)及单用胰岛素组(对照组)两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SDS、DMQLS评分及血糖达标时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抑郁程度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且缩短了血糖达标时间。结论:黛力新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伴抑郁在控制抑郁、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对血糖亦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涂振兴;周卫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原发性小血管炎是一类病因不明,以小血管壁炎症、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部分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关系密切,称为ANCA 相关性小血管炎(AAV )。 AAV 是西方国家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包括韦格纳肉芽肿病(WG )、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 PA )和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 )。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提高,近来关于AAV的治疗取得显著的进展。目前国际公认的判断血管炎病情活动的指标是BVAS评分系统(见表1)。合理评估 AAV 有助于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减少长期大剂量免疫抑制治疗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AAV 治疗分为诱导缓解和维持缓解治疗。
作者:柳岚岚;吴彼得;连学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总结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对2011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在术前通过药物控制等方法使术前血糖控制在7.50~8.0mmol/L以下,尿糖维持在(±)~(++),行胃癌根治术32例(64%)、姑息性切除手术18例(36%),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伤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血糖控制良好,无尿酮阳性病例发生,都安全渡过围术期。结论:做好患者围术期处理对于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傅海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治疗组(观察组)和开腹手术治疗组(对照组),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临床疗效好、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胡鸣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婷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总结地震所致严重复合伤患者的抢救及护理经验,提高治疗和护理水平。方法:结合3例地震严重复合伤患者的抢救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第1例患者救护经验对随后2例患者可快速明晰抢救及护理思路,找出抢救及护理关键。结论:本文经验对于地震所致严重复合伤患者的快速抢救及护理具有明显指导作用,对提高团队的救治及护理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何丽芬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讨论灰阶超声波对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用超声波诊断肠套叠的63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灰阶超声诊断肠套叠患儿,经空气灌肠及手术证实63例,其中2例因二次空灌未复位采取手术复位。超声诊断总符合率100%。结论:应用普通灰阶超声波检查小儿肠套叠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段广银;张勇;张小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移位的跟骨骨折的疗效及相关问题。方法:2006年7月-2011年6月共手术治疗跟骨各型骨折患者36例(40足),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AOFAS评分其疗效。结果:采用AOFAS评分测足部功能,优18足,良15足,可7足。并发症:手术切口皮缘坏死2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结论:移位的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应注意软组织的保护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唐艳平;刘建伟;赵快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比较手术中两种鼻内镜物镜防雾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行鼻内镜手术病人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中分别采用不同的物镜防雾方法。实验组100例,采用碘伏擦拭法;对照组100例,用传统的预热法。比较两组防雾效果及意外情况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种防雾方法中物镜起雾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意外发生水撒污染、摄像头连带光学视管翻倒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伏擦拭法用于鼻内镜物镜防雾效果可靠,发生意外情况率低,安全又方便。
作者:陈少英;郭翠莹;黄丽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成人创伤性脾破裂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2013年1月收治41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1例患者中,11例Ⅰ~Ⅱ级患者经保守治疗痊愈,3例经保守治疗3~5d血流动力学不稳而转手术治疗,27例Ⅱ~Ⅳ级患者直接行脾脏切除治疗,患者均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在现阶段基层医院,创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法以脾切除术手术治疗为主,对部分病情较轻患者在严密观察中可保守非手术治疗。
作者:刘玉林;龚汉昌;葛建明;陈革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对三维彩色多普勒诊断胎儿前腹壁缺陷展开临床分析,并评估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取17例前腹壁缺陷胎儿为研究对象,均由三维彩色多普勒诊断为脐膨出以及腹裂,结合声像图对其诊断与鉴别方法进行总结,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资料,将临床与超声检测结果符合率加以比较。结果:在本组病例中,17例胎儿均被疑为腹壁缺陷,经三维彩色多普勒检测后11例确诊为腹裂,6例确诊为脐膨出,且经引产后随访证实,诊断吻合率为100%。结论:在胎儿腹壁缺陷的检测中,三维彩色多普勒检测安全无创且方便可行,能够对腹壁病变范围大小以及膨出物特征展开全面、动态和持续的观察,临床价值很高,对优生优育、出生缺陷的降低以及新生儿存活率的提高极为有利。
作者:梁凤伟;邓辉荣;温海群;李金莉;黄宝赐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C T诊断甲状腺癌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且具有完整资料的甲状腺癌患者40例,均经病理证实,采用C T进行检查,分析C T 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结果:经C T检查,4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病变位于左侧叶15例,位于右侧叶20例,位于双侧叶5例;形态规则形10例,形状不规则形30例,边界不清20例,边界清楚20例;肿块突破腺体向周围的组织侵犯20例,肿块发生囊性病变10例,内含细颗粒状钙化6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4例。结论:根据C T 检查结果,可对甲状腺癌做出准确的诊断,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日成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盆腔炎产妇于剖宫产后应用抗生素短程治疗,对其手术部位预防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1月-2013年3月,于我科治疗的45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预防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18例应用抗菌药物短程治疗,对照组236例应用抗菌药物长程治疗,观察两组孕程以及体质量的指数,观察术前的住院时间与白细胞数,并对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前的基本情况以及手术时间和术中的出血量,不具有差异性(P>0.05);并且两组均未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其子宫内膜炎与产褥病率以及血象升高情况,不具有差异性(P>0.05);观察组费用与DDD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新生儿的评分以及发生感染情况等不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盆腔炎产妇于剖宫产后应用抗菌药物短程治疗,对其手术部位预防感染的临床效果与长程治疗相当,但费用以及用量均显著下降,应在临床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作者:吴志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及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236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60例中,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 )治疗1130例,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RL )660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570例,分别占总数的47.9%,28.0%和24.2%。结果ESWL组、URL组、MPCNL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3.3%(1054/1130)、87.9%(580/660)、94.4%(538/570);清石率M PCNL高。结论:ESWL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方面有损伤轻、出现并发症几率小的特点,同时总结石清除率也相对较高。
作者:黄色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心血管疾病死亡目前已居全死因顺位的第一位,其中约80%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1]。出现许多成果,包括各种临床指南的更新[2],心力衰竭研究新进展的共识,美国医学会提出的将心脏移植作为心脏病的次选治疗以及一些临床标记物试验的新发现。现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1流行病学近年的流行病学术语表明,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预防心力衰竭是非常重要的。健康 ABC 研究观察到每1000例老年人中就有13.6例心力衰竭患者,男性及黑色人种更易发生心力衰竭。据美国心脏病协会报道,美国每年新增心力衰竭病例数近55万,欧洲约700万人患有心力衰竭,并因此住院治疗,在我国慢性心衰患者也近400万人,给医疗卫生保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医师健康研究也进行了此类观察,20900例中年健康男性参与,他们体质量正常,从不吸烟,适度饮酒,规律锻炼,早餐以谷类、水果、蔬菜为主。该人群发展为心力衰竭的危险性相对较低[3]。
作者:梁丽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2×4”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中的机理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2×4”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结果:“2×4”矫治技术矫治前牙反均成功。结论:“2×4”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作者:郭爱军;孔锐;芮菊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门诊和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和西酞普兰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 ESS )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体疗效相当,文拉法新起效稍快,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安全性好。结论:文拉法辛与西酞普兰均是治疗抑郁症有效安全的药物。
作者:苏卫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了解CO中毒在季节和时间上的分布情况,为急诊急救应急预案的设置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对我院急诊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近4年的232例CO中毒患者的分析,探讨其发病是否存在规律性。结果:232例CO中毒病例有一定的季节和时间分布特点,并呈逐年减少趋势。结论:急诊护理工作应就CO中毒事件有专门应急预案,以便应付急诊急救的需要。
作者:姜翠凤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