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岚岚;吴彼得;连学坚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IL-6、8的影响。方法:5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35例)和无动脉粥样硬化组(16例)。动脉粥样硬化组中又分为治疗组(20例,二甲双胍治疗24周)和未治疗组(15例)。随访24周,治疗前、后均检测生化及MMP-2、IL-6、8等指标。结果:(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体重指数(BMI)和MMP-2和IL-6、8显著正相关(P<0.01)。(2)治疗前动脉粥样硬化组MMP-2和IL-6、8与无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与无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TG显著高,而HDL-C显著降低(P<0.05)。(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24周后MMP-2和IL-6、8明显下降(P<0.01),TC、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下降(P<0.01),HDL-C上升(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MMP-2和IL-6、8明显升高。二甲双胍降低血糖、体重外,可以通过减低MMP-2和IL-6、8水平来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田作蓉;王增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了解CO中毒在季节和时间上的分布情况,为急诊急救应急预案的设置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对我院急诊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近4年的232例CO中毒患者的分析,探讨其发病是否存在规律性。结果:232例CO中毒病例有一定的季节和时间分布特点,并呈逐年减少趋势。结论:急诊护理工作应就CO中毒事件有专门应急预案,以便应付急诊急救的需要。
作者:姜翠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讨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以Neer评分根据疼痛、功能、活动度、解剖位置来评估其功能,优13例,良15例,可2例。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好,有利于早期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朱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Addison病又称为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其起病隐匿,有诱发肾上腺危象可能,治疗不当可能造成严重后果,需要全科医生进一步学习和重视,才能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Addison病多见病因为自身免疫性和结核。现报道2例较典型的肾上腺结核致Addison病的病例。1病例简介1.1病例1男,37岁。因皮肤发黑1年,纳差乏力1个月于2012年12月入院。患者既往有与结核患者接触史。入院前在当地医院多次查血钾明显升高(高血钾6.45mmol/L),血钠降低,对症治疗后无明显好转,有反复恶心,伴明显乏力。入院体检及检查结果:T 36.8℃,P 105次/min ,BP 90/55mmHg(1mmHg=0.133kPa),身高168cm ,体重58kg ,全身皮肤发黑,以双侧乳晕、腋下、腹股沟处皮肤颜色明显加深发黑,皮肤干燥,口腔黏膜未见明显色素沉着。血糖4.8mmol/L ,血钠128mmol/L ,血钾5.9mmol/L ,血沉18mm/hr ,皮质醇(8:00)10.26nmol/L (参考值171~536nmol/L),ACTH(8:00)393.34pg/ml(参考值6~40pg/ml),痰找结核杆菌阴性,结核抗体阴性,自身抗体系列阴性,甲状腺功能正常,PT H 正常,醛固酮89.66pg/ml (参考值70~300pg/ml ),24h 尿钾27mmol/24h (参考值25~100 mmol/24h );全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肾上腺 CT 示两侧肾上腺不规则增大,见多发斑块状及点状钙化,无低密度影(见图1)。治疗过程:静脉使用氢化可的松25~50mg/d ,症状好转后改为醋酸氢化可的松(上海信谊制药厂)口服,联用异烟肼0.3g/d ,利福平0.45g/d ,吡嗪酰胺0.75g/d抗痨治疗。治疗2d后患者恶心症状消失,4d后患者纳差、乏力等症状消失,进食恢复正常。1周后复查血钠139mmol/L ,血钾3.74mmol/L。出院2个月后复诊,患者服用醋酸氢化可的松剂量为早20mg、晚10mg。无不适主诉,查体 BP 110/70mmHg ,皮肤颜色明显变浅,复查电解质、血常规、肝功能、血糖均正常。
作者:刘彦;王艳;陈晖;张真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上消化道穿孔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0例以上消化道穿孔为出院诊断的患者病历资料,包括首诊超声、立位腹平片及手术结果或保守治疗后复查的超声资料,探讨超声对上消化道穿孔的应用价值。结果:60例患者超声诊断正确56例(十二指肠球前壁穿孔30例,胃窦部穿孔26例),4例漏诊(2例为球后壁穿孔,2例为胃窦部穿孔);25例同时发现了清晰的穿孔孔道、游离气体、腹腔积液,20例同时看到了直接的气液外溢现象;4例仅发现了肝下缘少量积液;45例直接进行了手术治疗,11例保守治疗有效,4例保守治疗无效后手术治疗。结论:超声不仅可以对上消化道穿孔作出准确的诊断,而且可以指导临床做出进一步治疗方案。
作者:霍兰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禁忌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0~135min ,术中出血量≤100ml ,带蒂浆膜下肌瘤几乎无出血。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能保留子宫、维持正常月经和生育功能。
作者:余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肺栓塞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多排螺旋CT的发展,多排螺旋CT 肺动脉造影(MSCTPA)作为一种高敏感性、特异性的无创检查在肺栓塞诊断中显示出较高应用价值,提高了肺栓塞的检出率。本文针对16排螺旋C T 肺动脉造影检查,就其在选择对比剂、注射参数、扫描参数、患者因素、扫描方向以及MSCTPA后处理选择等多方面作一综述,以提高肺栓塞诊查的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性,降低漏诊率。
作者:刘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检测舌癌组织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环氧化酶-2(Cox-2)及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情况,探讨三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β-catenin、Cox-2及Survivin在60例舌癌和3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舌癌临床病理指征的关系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β-catenin在正常口腔黏膜中均正常表达,Cox-2和Survivin在正常口腔黏膜均不表达(P<0.01);β-catenin在舌癌中的异常表达率为72%,Cox-2阳性表达率为80%,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78%。低分化舌癌中Cox-2及Survivin的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舌癌(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舌癌中β-catenin、Cox-2及Survivin的表达率高于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P<0.01)。β-catenin、Cox-2及 Survivin在舌癌中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β-catenin、Cox-2及Survivin在舌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β-catenin、Cox-2及Survivin在舌癌的发生发展、分化程度、浸润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β-catenin、Cox-2及Survivin之间相互作用影响了舌癌的浸润和转移。
作者:王鹏;王敬;李乐;霍峰;李春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水囊压迫止血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阴道分娩产后大出血患者39例,经常规处理方法无效后宫腔放置水囊止血。结果:39例患者2h内阴道流血停止26例(66.67%),2~8h阴道流血20~80ml ,10例(25.64%)阴道流粉红色血性液体80~150ml ,3例(7.69%)24h后取出水囊,无1例再次发生阴道流血,无1例切除子宫;产后观察1周,无1例盆腔感染出现。结论:自制水囊在产后出血中应用具有创伤小、见效快、制作简单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张海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标准化病人是现代医学教育的研究方向之一,医学生标准化病人(SSP)是在此基础上的探索。国内目前SSP应用于妇产科的相关报道较少。妇产科临床见习实习一直是教学中难点,将医学生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妇产科教学中是重要尝试。本文论述了妇产科SSP的招募、选择、培训具体方法及相关思考。
作者:李潇;李会颖;周健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进一步阐明百草枯致中毒性肺纤维化的发病机理。方法: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通过ELISA法检测经过百草枯处理后的细胞CTGF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MRC-5细胞分泌少量CTGF ,经过不同浓度百草枯处理后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48~72h细胞CTGF浓度随时间变化而明显增加(P<0.05),在72h CTGF浓度有大幅度的提高。结论:百草枯中毒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表达CTGF明显上调,明显高于正常细胞,提示在百草枯中毒后肺成纤维细胞CTGF表达增加,进而导致肺纤维化。
作者:骆继业;张楠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某镇中心小学一起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的暴发疫情,探讨流腮的流行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描述流腮病人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情况,分析实施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结果:发病起始于2008年4月5日,2008年4月7日和20日出现2个发病高峰,4月28日以后未发生新病例;575名学生中共发生54例,罹患率为9.4%;发病数多的班级罹患率为22.6%,占发病总数的22.2%;发病学生中男30例,占55.6%;女24例,占44.4%;年龄分布均为6~12岁;采取以晨检、隔离治疗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迅速得到了控制。结论:根据流腮的流行规律,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腮腺炎在学校的暴发流行。
作者:尹爱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婷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总结地震所致严重复合伤患者的抢救及护理经验,提高治疗和护理水平。方法:结合3例地震严重复合伤患者的抢救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第1例患者救护经验对随后2例患者可快速明晰抢救及护理思路,找出抢救及护理关键。结论:本文经验对于地震所致严重复合伤患者的快速抢救及护理具有明显指导作用,对提高团队的救治及护理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何丽芬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通过分析希恩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对2002-2011年出院确诊为希恩综合征的患者54例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54例患者平均年龄(53.63±6.86)岁,病程中位数17。(2)87%的患者有产后无乳,92.6%的患者有闭经或月经稀发,90.7%的患者有阴毛、腋毛脱落。(3)L H、FS H低下占98%,PRL低下占61.2%。结论:希恩综合征患者性腺轴受累较早且严重;少数有精神症状,在治疗过程中亦可出现精神异常,需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及甲状腺激素。
作者:王艳;张真稳;朱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究并分析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600例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收集初产妇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贫血和流产次数多是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而母婴早接触吸吮和第三产程按摩是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出血的保护因素。结论: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出血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故应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来降低初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李绿叶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并发症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7年3月-2013年3月3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中转开腹,其余皆顺利完成LC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熟悉胆道系统的解剖结构及解剖变异,严格正确掌握LC 的手术适应证,把握手术操作要点,适时中转开腹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腹腔引流也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谭学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移位的跟骨骨折的疗效及相关问题。方法:2006年7月-2011年6月共手术治疗跟骨各型骨折患者36例(40足),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AOFAS评分其疗效。结果:采用AOFAS评分测足部功能,优18足,良15足,可7足。并发症:手术切口皮缘坏死2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结论:移位的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应注意软组织的保护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唐艳平;刘建伟;赵快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SCCA )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18例ⅠB~ⅡA期的宫颈鳞癌患者行术前血清SCCA水平检测,并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血清SCCA水平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118例宫颈鳞癌患者中检测的术前血清SCCA阳性为75例(63.6%),宫颈鳞癌患者术前血清SCCA水平与临床分期、肿瘤直径、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分化程度及脉管癌栓未发现相关关系(P>0.05)。结论:检测术前血清SCCA水平为其病情评估及判断预后提供新的手段,从而拟定出更加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温耀兰;张轶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调查分析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现状,探讨健康教育措施。方法:随机抽样选取我县2009年4月-2012年6月间35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分析探究,调查肺结核防治知识现状,分析影响因素、知识来源。结果:学生了解肺结核防治知识程度较低,其中高中生了解程度>中学生>小学生。从高到低,学生了解肺结核防治知识的来源分别是肺结核防治宣传材料、电视宣传、广播宣传、学校宣传栏、在学校与人交流或听说。影响学生了解肺结核防治知识的主要因素分别为学生类别、家庭收入、父母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结论:健康教育要从影响学生了解肺结核因素入手,多种渠道并重,提升学生对肺结核防治知识的认识。
作者:郑国兴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