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娟;姚秋敏;李丽红;王淑萍
目的 探讨解决糖尿病患者并发烧伤后创面难以愈合的问题.方法 我们对糖尿病并发深Ⅱ度烧伤局部早期清除坏死组织、改善微循环创面应用湿润烧伤膏与对照组磺胺嘧啶锌对照研究,全身治疗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系统治疗.观察第8、12、16、20天创面愈合率及各组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应用烧伤膏组比磺胺嘧啶锌组创面愈合时间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第12、16、20天两组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糖尿病并发深Ⅱ度烧伤的治疗关键在于控制血糖,改善局部微循环,早期清除创面坏死组织,为创面生长创造一个生理性的修复环境.
作者:杨洪;郭蕾;李志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12例十二指肠损伤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治愈11例,死亡1例.结论 由于十二指肠独特的解剖位置,损伤后症状、体征都不典型,难以诊断,当合并腹腔内脏器损伤时,常掩盖十二指肠损伤征象,诊断更困难;当遇有:①右上腹严重创伤,伴腹膜刺激征;②右上腹有明显的固定压痛和肌紧张,右侧腰大肌内缘压痛者;③诊断性腹穿或灌洗,抽出黄色胆汁样液;④B超、腹部X线、CT或MRI检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腰大肌阴影模糊,右肾旁间隙积气或积液;⑤血清淀粉酶升高,白细胞升高,应高度怀疑十二指肠损伤.此外,对穿透性损伤和非穿透性损伤应提高认识,以利及时诊断.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
作者:高国宝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与淋巴管形成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65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16例正常肺组织中COX-2 、VEGF-C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以VEGFR-3作标记计数肿瘤LVD,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5例NSCLC中COX-2和VEGF-C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76.9%(50/65)、72.3%(47/65).COX-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r=0.489,P<0.01)、临床分期(r=0.354,P<0.05)、VEGF0C(r=0.640,P<0.01)和LVD(r=0.518 ,P<0.01)呈正相关,而与病理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427,P<0.01).VEGF-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r=0.453,P<0.01)、临床分期(r=0.442,P<0.01)和LVD( r=0.624,P<0.01)呈正相关,与病理分化程度也呈负相关(r=-0.525,P<0.01) .结论 NSCLC中COX-2与VEGF-C均高表达,COX-2可能通过VEGF-C促进肿瘤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研究COX-2和VEGF-C在肿瘤中的协同作用有助于揭示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机制.
作者:丁旭青;杨鲲鹏;王旭广;郭亮;孙新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在临床护理实践活动中,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如工作量大、人员缺编、时间紧迫等,使得护理人员的实践活动更多集中在完成必要的治疗护理任务,而忽略护理服务活动中的沟通内涵.
作者:杨菲;谢静;魏海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手术室是对病人进行抢救和治疗的重要场所,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效果及病人的预后, 也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系统化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病人在入手术室前、中、后的整体护理已得到临床重视.
作者:许瑞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近端胃癌的预后因素及静脉癌栓的意义.方法 应用Cox回归、χ2检验对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近端胃癌D2根治术327例患者6项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静脉癌栓、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为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静脉癌栓是一种有价值的预后不良信号,阳性者均应进行系统高效化疗.
作者:李守淼;李保中;王家祥;刘秋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癌症放疗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以便针对性实施治疗.方法 选择住院7~14 d的167例病人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方式进行调查 .结果 需法语依次为感情交流98%,检查用药97.6%,保健知识94.7 %.结论 癌症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针对病人需求,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病人更好的配合治疗,达到放疗目的.
作者:贾桂荣;周文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紫杉醇是卵巢癌和乳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NSCL)的一线和二线治疗药物.近年来紫杉醇在妇科疾病的应用比较广泛,疗效很满意.但是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影响,病人只是在用药期间住在医院,其他时间都在家里,如何加强疗效,减少药物反应,是临床医务人员工作的重点 ,通过临床对紫杉醇应用的观察,我们的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王彩丽;王保轩;孙学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骨脆性增加,软组织保护作用和自身防护反射减弱,轻微的外力也可致骨折.骨折后卧床期间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我院2005年6月至2006年4月收治骨质疏松致老年下肢骨折病人34例,经过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欧东晓;郭宛玉;张文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阴道镜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92例阴道镜检查宫颈病变患者行宫颈刮片及阴道镜检查,并将宫颈刮片、阴道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探讨三者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意义.全组均做细胞学涂片和阴道镜检查,电子阴道镜采用诺万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推出的阴道镜数字成像系统,阴道镜下可疑部位取活检,后送病理检查.结果 电子阴道镜检查的灵敏度为96.7%,特异度为48.4%,阳性预测值为47.5%,阴性预测值为2.0%.结论 阴道镜检查可弥补宫颈刮片的不足而避免漏诊,在异常部位取活检可提高诊断准确率,阴道镜检查亦存在灵敏度高而特异性低的特点,尤其对初学者出现,应注意鉴别,积累经验,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郝月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在手术室,病人无论在何种麻醉下,都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保护自己的能力,所以在麻醉、手术或抢救过程中,保证病人安全极为重要.1 防止错接病人及弄错手术部位:接收病人时须认真核对病室、病历号、病人姓名、手术间号,摆体位时与手术医生核对部位.
作者:石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髌骨无移位骨折或轻度移位骨折的微创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采用微创治疗髌骨无移位骨折或轻度移位骨折28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方法技巧和临床疗效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 优25例,良2例,可1例.结论 采用微创治疗髌骨无移位骨折或轻度移位骨折创伤小、固定牢固、有利于膝关节早期活动,是一种较佳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翔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期由于骨质萎缩、疏松、肢体活动不灵活,当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或由床上跌下时,均易造成骨折,尤其是髋部的骨折易发生.
作者:赵会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食管良恶性狭窄病变是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使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所以如何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命质量是一个重要课题.内镜下置入记忆合金支架是目前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有效的方法,本法痛苦小,安全系数高.
作者:杜琳莉;武伟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开胸手术后围术期呼吸道管理与术后康复的关系 .方法 针对高龄患者开胸术后呼吸功能减退、咳嗽排痰无力等特点 ,对108例高龄开胸病人围术期加强呼吸道管理:术前加强呼吸功能训练、术前戒烟及术后采取正确的体位,湿化呼吸道,有效咳嗽、咳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措施.结果 除2例病人术后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3~12 d外,其余病人全部顺利康复,全组病人无死亡.结论 加强高龄病人围术期的呼吸道管理,可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保障病人顺利康复.
作者:史美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根据手术室护理教学的特殊性,本文通过正确认识护理教学、授课、临床带教和不同时期与学生沟通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强调了带教教员应转变护理观念,具有为手术病人提供高质量护理所必需的知识、经验、信心和技能.传授准确而科学的护理知识,帮助学生从丰富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专业护理知识和实践技能.
作者:宋会娟;姚秋敏;李丽红;王淑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下肢深静脉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骨科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危险性大,目前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且疗效比较肯定,但仍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作者:孙秀芳;郑战营;陈晓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肾损伤的诊治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71例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血尿147例(86.0%);B超检查132例,其中103例(78%)有异常表现;CT检查130例,阳性表现107例(82.3%);静脉肾盂造影(IVU)检查65例,其中肾穿透伤7例(占10.8%),肾钝挫伤2例(占3%).本组患者手术治疗46例(26.9%),非手术治疗125例(73.1%).死亡12例(7%),治愈159例 (93%),93例(54.4%)随诊1~3年,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正常.结论 尿液检查和B超检查快速安全,无损伤;对于有血尿的肾穿透伤患者,或虽无血尿,但高度怀疑肾损伤的患者,如生命体征平稳,IVU检查是必需的;CT检查明确率高,可同时了解其他脏器受损程度.如果损伤严重,尤其是合并腹腔内脏器受损者,宜适时探查肾脏,做出相应的外科处理.
作者:苗晋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以来采用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股骨干骨折96例 .结果 96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8个月,按Klemm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95.8%.结论 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理想办法.
作者:谢宗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7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AO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4例7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进行AO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其中AO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2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34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8年,分别比较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和Harris评分.结果 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优良率76.5%显著高于内固定术组65.0%(P<0.05),术后并发症少、关节功能好.内固定组麻醉时间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均P<0.05).结论 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术式选择应结合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全身状况等综合考虑,7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优先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作者:许连勇;杨颖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