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月梅;傅翠英
为了减少或避免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对传统的疝修补术进行了改进,1990~2003年间共行腹股沟疝修补术689例,经1~8年随访,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伍荣芝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老年人腰椎滑脱形成椎管狭窄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病人都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1~5年,优良率68.7%.结论:腰椎及周围组织退变、外伤和积累性损伤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影像学检查是主要的明确诊断手段,尽可能保留椎后路结构的椎管桥式减压的手术,后路椎弓根系统进行复位,固定效果更佳.
作者:张勤安;邱险峻;邱险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股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特点和如何提高治愈率及减少并发症.方法:6年来我院采用解剖型钢板(即支撑钢板)加螺钉、螺栓、克氏针治疗这类骨折68例,获得随访者62例.结果:手术治疗59例,保守治疗3例,疗效优良率为85%.结论:这类骨折的治疗要争取做到:①尽早手术将骨折解剖复位;②坚强的内固定;③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解剖型钢板固定符合股骨髁部的生物力学,其优点是骨折端固定牢靠,有利于膝关节早期活动和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苟延举;雷廷文;梁兵;段佳忠;陈朝学;魏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损伤原因,损伤部位、程度、性别、年龄分布及救治原则.方法:首先处理危及伤员生命的病情,包括预防窒息行气管切开术,止血、防治休克、预防感染等.局部软组织损伤,严格按整形外科原则修复.颌骨骨折采用单颌固定,颌间固定,微型钛板内固定.结果:121例痊愈,1例死亡,治愈率99.2%.损伤原因以交通事故为主,其次为跌伤、打击伤、爆炸伤,中青年占绝大多数,其次为儿童和老年人,77例软组织伤Ⅰ期愈合75例,占97.4%,Ⅱ期愈合2例,占1.6%,45例颌骨骨折均愈合,2例术后咬(牙合)轻度错乱.结论:根据轻重缓急,决定救治原则,对软组织损伤及时进行彻底清创,按整形外科原则修复可减少颜面部瘢痕和畸形.无明显移位的单纯性颌骨骨折采用单颌固定,创伤少,便于观察,符合动静结合原则.颌间结扎固定能够使骨折的颌骨在良好的咬(牙合)关系位置上愈合,对骨折后的功能恢复有可靠的保证,微型钢板内固定牢固可靠,能有效地防止术后骨折移位.
作者:王建忠;吕秀萍;王欣;陈布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嗜铬细胞瘤嗜是一种以分泌儿茶酚胺为主的肿瘤,由于肿瘤细胞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临床上主要以高血压、心律失常及代谢异常等症状为主.麻醉危险性较大,死亡率较高[1].近年来随着麻醉技术和医疗设备不断提高,其麻醉危险性相对降低.我院自2003年4月~2005年3月共实施此类手术21例,现将术中麻醉管理总结如下:
作者:李红军;凤旭东;景卫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动切割器在腺样体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电动切割器在鼻内窥镜引导下施行腺样体精确切除术36例,观察手术过程,治疗后随访3~6个月,了解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鼻咽部粘膜光滑,无腺样体残留,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该方法手术操作简便、损伤小、出血量少、精确度高,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关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本组病例3人,年龄10~20岁.1个摔伤,2个车撞伤.受伤后出现上腹部疼痛,B超示肝内血肿,肝被膜完整,腹腔内无积较少,右后叶2例,右前叶1例.查体:右上腹压痛,无腹膜炎.未行手术治疗,给予预防感染、止血治疗.
作者:刘新洪;赵化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自体骺软骨移植修复关节面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体桡骨小头移植修复尺骨关节面缺损18例.结果:18例病人随访6个月~3年,18例患肢功能恢复良好,肘内翻畸形纠正,前臂旋转功能恢复正常,X线显示,无一例关节软骨退变,移植骨全部愈合,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精细操作,采用自体桡骨小头移植修复尺骨缺损关节面的术式是可行的.
作者:徐亚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传统的腹股沟疝手术的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283例腹股疝的手术方法、手术技巧,强调术中要解剖层次清晰,真正高位结扎疝囊,要修复内环,可靠地修复薄弱的腹股沟疝区.结果:无1例术后复发.结论:合理地选择术式、慎重地对待每1例手术,疗效定会令人满意.
作者:王道岭;冯淞;罗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吗啡、芬太尼用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择期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选用0.01%吗啡+0.005%氟哌利多+0.01%地塞米松+0.075%丁卡因;B组选用0.0004%芬太尼代替A组配方中的0.01%吗啡.均用PCA泵(100ml),以LCP模式(负荷剂量5ml+持续剂量2ml/h+PCA每次0.5ml)进行镇痛.结果:①综合镇痛质量,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②A组恶心、呕吐、尿潴留、嗜睡等发生率较B组高(P<0.01或<0.05).结论:吗啡、芬太尼PCE用于术后镇痛均可取得满意效果,但芬太尼较吗啡的不良反应少,更适合术后镇痛.
作者:秦洪猛;曹丽楠;曹士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987年至今共106例瓣膜置换的临床资料和技术特征.结果:全组共用机械瓣138枚(st.jude双叶瓣64枚,国产兰州瓣74枚);单瓣74例,其中二尖瓣置换51例,主动脉瓣置换21例,三尖瓣2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DVR)32例;同时行左房附壁血栓清除23例;用Devega环行三尖瓣成形术11例;1例主动脉瓣环根部扩大植入机械瓣.结论:规范的技术操作、术中血液保护、心肌保护和术后处理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成立;张蝶;刘建;徐洪耀;贾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症胃大部切除术对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治疗价值,以提高基层医院对本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对1985~2000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实施急症胃大部切除术2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实施急症胃大部切除术的260例,其中B-Ⅰ式60例,B-Ⅱ式200例,术中快速冰冻检查25例(9.6%),共发现癌性溃疡2例(0.8%);术后无死亡病例,无术后残端瘘、吻合口漏、输入输出袢梗阻及倾倒综合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仅发生吻合口出血2例(0.8%),切口感染6例(2.3%).随访时间5~12年,获访患者214例,发生吻合口溃疡7例,复发率3.3%,余恢复正常.结论:急症胃大部切除术在解决穿孔的同时,又去除了溃疡病灶和泌酸环境,达到了根治的目的,远近期疗效均确切,是基层医院治疗APPU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思森;张延军;徐彦立;程相民;陈雷;冷希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腹腔经路切除贲门癌具有不开胸、组织创伤小、对病人呼吸循环功能干扰轻、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的优点,对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开胸手术、心肺有器质性疾病或伴功能不全、贲门部癌灶范围较大、切除的可能性大的患者不失为理想的手术方法.我院1996~2004年共行腹腔经路切除贲门癌食管-胃吻合术32例,男19例,女13例,全部治愈,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小丽;陈元珍;王玉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切口并发症的防治,以期提高创面愈合率.方法:本组88例乳腺癌患者,行标准根治术22例,改良根治术64例,前者行Ⅰ期植皮2例.结果:术后创面Ⅰ期愈合78例,延迟愈合10例(感染2例,皮瓣局部坏死8例).结论:避免皮瓣张力过大,保持创面引流通畅,恰当的包扎是提高创面愈合率的关键因素.
作者:景恒心;蔡玉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52例蛛网膜囊肿病人,行囊肿切除术5例,囊肿腹腔分流术36例,内窥镜下囊肿脑池造瘘11例.结果:52例病人症状缓解或改善49例,3例无效,4例复发,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颅内蛛网膜囊肿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罗杰;吕云;张雷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经皮肾穿刺腔内碎石手术是一种先进的治疗肾及输尿管结石的方法.随着腔内多种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更新发展,临床手术经验不断丰富,亦由于MPCNL经皮肾通道细小,对肾脏创伤小,操作易掌握,基本上减小了手术中大出血的危险,逐步成为上尿路结石首选治疗方法.我院2004年初开展了经皮肾镜技术5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玲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选择异丙酚静脉注射、平痛新与安定联合静脉注射用于人工流产术中扩宫镇痛,比较其效果.方法:选择确定为宫内早孕,自愿要求人工流产术无合并症及禁忌症者共计18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平痛新与安定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各组之间的镇痛效果.结果:异丙酚镇痛总有效率达100%,自动扩宫总有效率达90%.平痛新与安定联合镇痛总有效率达86.6%,自动扩宫总有效率达76.6%.同时二者均能明显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不增加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可达到完全无痛的效果,平痛新与安定联合应用有明显镇痛效果,它们分别可满足不同层次育龄妇女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的要求.
作者:张继;刘瑞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陈旧性支气管断裂的诊断和治疗,评价其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陈旧性支气管断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行主支气管断端对端吻合术(占56%),5例行肺叶袖状切除术,6例行全肺切除术.术后5例出现胸腔积液,1例出现吻合口狭窄,经处理后均治愈.结论:陈旧性支气管断裂伤应尽早手术治疗,尽可能行重建术,避免肺切除,但其效果较早期治疗差.
作者:赵芝乔;黄壮士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胰腺为腹膜后器官,位置深在,体积小而薄,损伤较少见.其诊断难度较大,尤其是术前不易做出准确诊断.手术的时机和术中术式的选择较难以准确的掌握.我院自1990年~2003年共收治闭合性胰腺损伤35例,根据术中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术式进行了手术治疗.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工作与教训进行总结.
作者:侯东升;侯宏生;郑玉国;宠春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静脉肾盂造影(IVP)中对比剂过敏反应的防治及护理.方法:327例行IVP检查的患者,应用离子型对比剂293例,非离子型对比剂34例.结果:应用离子型对比剂过敏反应发生率12.97%,非离子型对比剂无1例过敏反应发生.结论:在应用离子型对比剂时,必须作好对比剂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作者:宋静;魏秀芬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