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院前创伤急救中护士的应急行为

王淑瑛

关键词:创伤急救, 急诊护士, 院前救护, 院前急救, 应急行为, 医院, 医学领域, 卫生部门, 就医患者, 急救中心, 突发性, 效益, 经验, 病人
摘要: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院前急救已被各地卫生部门所重视,免费出车接送病人已列为医院的日常工作.各院急救中心的成立,不仅给广大就医患者带来了方便,而且给医院带来了效益,特别是在突发性创伤中,院前救护成为决定伤者预后的重要环节.急诊护士的应急行为在此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就此谈几点经验.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能切除的贲门癌临床处理体会

    贲门癌大多数是腺癌,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由于其解剖部位及病理上的特点,多数贲门癌患者来院就医时已属晚期,手术切除率及远期效果均不理想.现对我院1990~2000年间姑息手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杨书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谈护士长的基本素质

    护理管理工作在医院分级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护士长是护理工作的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是护理队伍的带头人,在搞好病区管理和提高护理质量中起主导作用.护理工作的好坏与护士长的业务技术水平、管理能力、领导艺术等综合基本素质有着密切联系.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应如何加强护士长自身建设,提高自素质呢?我们的体会是:

    作者:王银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和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分析经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1例诊断治疗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全肠外营养、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抑素、抗生素及中药治疗.结果:11例病人全部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6天.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断:①术后早期(通常1~3周内)出现肠梗阻症状;②有明显的肠梗阻表现;③腹部CT表现为病变区域肠壁水肿、增厚、边界不清,没有高度扩张的肠管;④排除机械性和麻痹性肠梗阻.治疗采用非手术疗法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安全.

    作者:郭宏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体外循环插管失误致严重肺水肿1例

    患儿女,6岁,先心房缺,在体外循环下行房缺修补术.术前度冷丁1mg/kg,东莨菪碱0.06mg/kg,入室后肌注氯胺酮6mg/kg,诱导用芬太尼10ug/kg,维库溴胺0.1mg/kg,咪唑安定0.05mg/kg.

    作者:王永春;李克华;王秀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阴囊纵隔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20例报告

    目的:总结阴囊中隔带蒂皮瓣翻转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体会.方法:对20例2~20岁尿道缺损长度3.0~5.0cm,应用阴囊中隔皮瓣一期成形手术方法修复,探讨手术应用,并发症预防.结果:20例随诊4个月~3年,均获一期治愈.2例并发尿道狭窄,1例并发尿瘘.结论:阴囊中隔皮瓣翻转一期尿道成形效果满意,并发症少,且较分期手术经济,患者痛苦减少.

    作者:刘浩;赵亚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肺挫伤患者呼吸功能障碍的发病因素及治疗

    目的:探讨导致肺挫伤患者呼吸功能障碍的发病因素,提高肺挫伤的治疗水平.方法:把影响肺挫伤患者呼吸功能的因素分为:外呼吸因素,肺实质损伤,继发性病理因素影响.分析它们的特点,用于指导治疗252例肺挫伤患者并总结经验.结果:本资料ARDS发生率11.11%,死亡率6.35%均较文献报道低.结论:导致肺挫伤患者肺功能障碍病因复杂,合理应用病因分类有助于临床治疗.

    作者:龚立宏;李成继;彭学锋;陈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分阶段治疗的探讨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案.方法:对4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2例患者治愈35例,治愈率83.3%.死亡7例,死亡率16.7%.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在不同的病情发展阶段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原则上,病变早期应采用以保守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待急性全身性反应期过后,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界基本明确时,再考虑手术治疗为宜.但如合并急性梗阻性胆管炎、严重的腹膜炎,应在早期积极进行手术,解除胆道梗阻、腹腔及腹膜后引流减压.

    作者:霍彦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2例急性淋菌性腹膜炎诊治体会

    目的:讨论急性淋菌性腹膜炎的易感人群,误诊原因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1990~2002年收治12例急性淋菌性腹膜炎病历资料.结果:误诊为阑尾炎开腹4例,误诊为胃穿孔开腹2例,明确诊断6例.开腹病人行阑尾炎切除4例.12例病人均痊愈.后均经细菌学及PCR检查诊断为淋菌感染.结论:女性由于腹腔通过输卵管、子宫及阴道与外界相通是本病多发的病理生理基础.本病误诊的重要因素是医务人员对其不够重视,病人往往隐瞒病史也是误诊的重要原因.对本病的诊断要重视病史采集的重要性,特别强调要了解病人的性接触史,常规行阴道分泌物及腹穿抽出液的细菌学检查.本病一经确诊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大多不需要手术治疗,个别病人的并发症需要手术治疗.同时建议对患者的配偶进行检查和治疗.

    作者:邹景平;汪鑫;熊元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护理

    近年来,随着食管外科技术的提高和预防吻合口瘘经验的积累,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较过去有明显的降低,有资料报道,其发生率为12.4%.我科自1998年5月~2002年5月所收治的195例食管癌患者中有142例行经左胸食管癌切除胃(左)颈部吻合术(二切口),其中14例发生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为9.9%.经采取正确的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现将有关护理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杜振花;张莉;吕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胃空肠吻合在贲门癌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胃空肠吻合在贲门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手术治疗64例贲门癌,在常规肿瘤切除食管残胃吻合后,行残胃、空肠吻合,空肠、空肠侧侧吻合.结果:通过随访观察和术后钡餐检查证实,本术式有效解决了传统吻合方式术后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提高了贲门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近期效果满意.

    作者:王建宇;郑英斌;杨铁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高的手术.手术的成功直接取决于手术期间的技术操作,围手术期处理如营养支持,对于确保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成功和达到预期治疗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我院1991年~2001年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8例,围手术期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浩;任武;李维汉;赵玉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宫外孕手术室急救与护理

    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我院近三年来共收治100例病人,经积极抢救、有效护理、合理治疗均痊愈出院,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清华;殷广华;徐宏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86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的体会

    胆总管探查术是外科常用的术式,由于术后易出现并发症不易管理,住院时间长.我院于1992年2月~2002年3月开展了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术,术后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云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谈肺癌术后氧气吸入

    肺癌病人开胸术后对肺功能影响极为严重,尤其术后并发症较其它开胸术多见,而病人中老年以及具有重度吸烟史者占比例偏高.这些因素无形之中给肺癌病人开胸术后氧气、二氧化碳交换雪上加霜,通过临床100例肺癌术后观察证实,高流量有效持续氧气吸入对提高肺癌病人治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月红;王若兵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后路椎间盘镜的临床应用(7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征、禁忌症及手术方法.结果:78例患者经过3个月~3年随访,优65例,良12例,可2例,优良率96.6%.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是一先进、安全、微创、有效地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疗效佳的优点.

    作者:杨胜中;石善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心脏瓣膜替换术

    目的:评价合并巨大左心室心脏瓣膜替换术的疗效.方法:从2000年9月至2002年10月,共13例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心脏瓣膜病行人工瓣膜替换术,其中主动脉瓣置换术9例,二尖瓣置换术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置换术3例,二尖瓣置换术均保留二尖瓣后瓣及瓣下结构,三尖瓣成形术1例,左心房血栓清除术1例,主动脉窦瘤修补术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结果:术后无死亡,无严重低心排、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1例,术后并发大量心包积液,行二次心包开窗引流术1例,13例均康复出院.结论:提高这类病人手术疗效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时机、妥善的围术期处理.

    作者:郑理;何国伟;严中亚;雷虹;吴一军;卢中;孙云;吴双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输尿管镜在梗阻性肾衰中的临床应用(附26例报告)

    目的:总结由结石引起的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输尿管镜配合气压弹道碎石机治疗由输尿管结石梗阻导致肾功能衰竭26例.结果:术后患者血清BUN、Cr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结石排净率92.3%(24/26),尿量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输尿管镜配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由结石引起的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有安全、微创、高效等特点.

    作者:李建国;张雷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艾司洛尔防治小儿氯胺酮麻醉时的心血管副反应

    氯胺酮以其镇痛迅速完善、应用方便等优点在小儿短小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心血管兴奋作用不可忽视.近来我院试用短效选择β1受体阻滞药艾司洛尔防治这种心血管副反应,效果满意.

    作者:张杰;申海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应用食用白糖治疗12例体会

    自1986年起,我科应用消毒后食用白糖换药治疗剖宫产术切口感染,效果极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进风;张希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骨折290例体会

    目的:探讨单侧外固定支架在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在硬膜外麻醉下切开复位,于小腿内侧胫骨远端及近端选好合适位置,分别拧入2枚外固定螺钉,连接外固定支架,达到骨折复位满意,拧紧外固定螺母.结果:随访248例,没有1例发生关节僵直,骨折一期愈合率93.9%(231/248).结论: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便于处理伤口,便于早期功能锻炼,易于拆除,骨折端持续加压,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作者:仙跃华;王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