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雅;程凯;姚建平;徐向宇;白云苹;樊蔚虹
据《印度时报》5月6日报道,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适当晒太阳可增加体内维生素D水平,进而帮助控制严重哮喘症状。研究中,为调查了维生素D水平对哮喘治疗效果的影响,伦敦国王学院一个科学家小组展开了以类固醇疗效不佳的哮喘患者为对象的“阳光疗法”实验。结果发现,维生素D可以抑制哮喘患者的免疫系统过度反应,体内维生素D不足,有可能使哮喘病情加重。维生素D也称“阳光维生素”,主要通过皮肤接受阳光照射而产生。研究指出,人体免疫系统里存在一种有助于对抗呼吸道发炎的化学物质。如果该物质过份活跃,哮喘反而会更严重。研究小组发现,维生素D对这种化学物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医食疗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食物配入药物或用食物作为药物来治疗或辅助治疗相应疾病的一门学科,为祖国医学中传统而富有特色的治疗方法之一,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的思想。目前食疗在国外属自然疗法,已受到高度重视。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病人合理的膳食可达到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因此,在护理中给予病人饮食指导非常重要。
作者:黄晶;王荣;吴效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阐述了《针灸学》立体化双语教材构建的意义,并提供了四大类不同教学形式即纸版教材、网络教材、多媒体电子教材和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思路。通过对《针灸学》立体化双语教材构建的经验总结,讨论立体化教材开发中的注意事项,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舒适;奚赟虎;周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早期脊柱、骨关节痛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予以活血化瘀、祛风湿止痛方药和益气养血、补益肝肾方药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益气养血、补益肝肾组明显优于活血化瘀、祛风湿止痛组的疗效。结论使用益气养血、补益肝肾方法治疗,先培本再驱邪,疗效持久而稳定。
作者:曹运羿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内经与伤寒杂病论均为中医的经典课程,且《内经》到《伤寒杂病论》,其学术思想、学术观点一脉相承,为加强经典课程间的横向联系,文章将举例说明交叉融合式教学法在经典课程中的运用,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经典课程的兴趣,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作者:刘茜;陈桂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介绍任琢珊教授以再障生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经验。任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肾脾阳虚、气血两亏,补肾填精、温中健脾、益气补血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临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西药并举,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梁惠;王会芳;任琢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对马铃薯片缓解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患者中选取60例进行研究,并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马铃薯片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消炎痛进行治疗),均为3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33%,同对照组患者的73.33%相比,有一定优势, P 驥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差值为(1.42±0.31)分,同对照组患者的(0.74±0.32)分相比,有一定差异性, P驥0.05。结论在缓解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上马铃薯片具有良好作用,对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作者:潘爱莲;朱琰;黄杰;朱俊友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聪耳息鸣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治疗四周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和总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总的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7.5%,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疗效确切,具有实际使用价值。
作者:周友武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较为常用且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将其运用于医学教学及考试中相对较为少见,笔者将其运用于医学考试考前辅导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实际效果,提高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特分享推广,希望对高校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高远;宋文刚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现代网络通讯日益走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笔者前后从事四年网络教学,认为借助网络通讯工具从事教学是对常规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可以有效扩展教学课堂资源,实现师生有效互动、探讨,且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不失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值得深入探索。
作者:何磊;车志英;樊尊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针对肿瘤化疗患者,研究应用辨证护理后对患者临床呕吐症状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肿瘤化疗患者15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肿瘤化疗患者分为B1组(观察组75例)与B2组(对照组75例); B2组:常规护理; B1组:辨证护理;对比B1与B2组肿瘤化疗患者完成护理后在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呕吐症状表现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结果 B1组肿瘤化疗患者完成护理后,在呕吐症状发作次数、呕吐症状持续的时间两方面,优于B2组患者尤为明显(P驥0.05);在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方面, B1组明显优于B2组患者(P 驥0.05)。结论针对肿瘤化疗患者,选择辨证护理的方法给予临床干预,在预防化疗性呕吐以及控制化疗性呕吐等方面,表现了显著意义,成功凸显辨证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黎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数千年来,儒家之“五常”不断塑造传统中国人特有的道德标准,也规定了在中国文化影响下国人“道德健康”的范式。“仁”作为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对于当今社会倡导道德健康提出了理论和践行标准,为我们建立和谐、互助的社会人际关系提供依据。本文试从仁学之本探究中国当代社会道德健康的标准及内涵,期望能够对正确理解具有时代特色的道德健康做出阐释。
作者:王蕾;李德杏;周波;刘晓芳;秦玉龙 刊期: 2014年第17期
落枕又称“失枕”,常见发病经过是入睡前并无任何症状,晨起后却感到项背部明显酸痛,颈部活动受限。笔者在临床中发现,针对不同类型落枕,采用不同穴位针灸,常可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有的甚至针进即愈。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消胀膏穴位贴敷对胸腰推骨折腹胀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单纯性胸腰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都采用常规的宣教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5 d内腹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5天内腹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应用消胀膏干预可明显减少、减轻腹胀,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马春;刘俊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比较PBL教学法与传统带教法在针灸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针灸科实习的84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PBL教学法组)42名和对照组(传统带教法组)42名。效果评价为理论知识考核、操作考核以及自我感觉问卷调查结果比较。结果在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及问卷调查上,试验组护生均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 PBL教学法比传统带教法在针灸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要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翠萍;陈惠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方剂学课程的大班教学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在学习中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方法以知识点的传授为主,不利于学生进一步进行自主性、探索性学习。这种现状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因,现就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策。
作者:龙旭阳;程传浩;曹珊;张延武 刊期: 2014年第17期
近期有作者来电反映,有人借我刊名义从事征稿活动,扰乱了正常的投稿秩序,影响了我们《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的声誉。
作者: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探讨了《内经》教学中围绕中医各家学说授课的一些措施,认为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不能忽视《内经》自身的各家学说性质,展现出中医药学形成的学术背景,另一方面,需要适当援引一些历代中医各家学说的医家学习阐发《内经》经文的案例,总结出中医药学发展的研究思路,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领悟到《内经》作为中医药学理论源头的重要性,并可以借鉴古代医家学习运用《内经》的思路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作者:陈子杰;张银柱;翟双庆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讨论中医护理在提高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设置对照实验的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优级33例、良级8例,痊愈率为82%,患者对临床护理方式达到非常满意有27例;观察组中优级患者39例、良级患者9例,痊愈率为96%,患者对临床护理方式达到非常满意有38例。即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驥0.05)。结论中医护理方法较常规护理方法,其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程度显著提高。
作者:黄咏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90例患者临床均给予锁定钢板治疗。按照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将9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常规组45例给予锁定钢板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护理组45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且护理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结论对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给予中西结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临床意义重大,因此,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亦磊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