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卒中并发多器官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侯荣丹;王春纯;许娟婷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 多器官衰竭, 临床特点, 死亡率, 并发症防治, 早期发现, 早期处理, 脏器衰竭, 护理对策, 功能衰竭, 预后差, 专家, 统计, 继发, 基础, 患者
摘要:多器官衰竭(MOF),是指两个以上脏器同时或相继发生功能衰竭,其死亡率可达70%以上.据统计,一个脏器衰竭死亡率30%,2个60%,3个80%,4个近乎100%[1].MOF是急性脑卒中(ACV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死亡率高,预后差,目前已引起临床专家的广泛关注.因此掌握其临床特点,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是并发症防治的基础.我科2000年9月~2001年8月,收治ACVD153例,其中并发MOF42例,现对其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进行讨论.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疗效及护理

    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甾体抗孕激素药物,经过临床验证,它具有抗孕卵着床,阻止胚胎发育,使蜕膜和绒毛变性.米索前列醇具有刺激宫底收缩,软化宫颈的作用.两种药物配伍.使胚囊及绒毛球坏死,变性排出宫腔外.我院2001~2002年1月,对于310例10~14周妊娠的妇女,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方云霞;张爱东;李志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氧气吹气疗法治疗新生儿红臀320例

    我院自1994年12月采用自制氧气罩行臀部给氧治疗新生儿红臀320例.并设治疗组和对照组作对照.效果满意,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李英姿;于美兰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82例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感染有正在增加甚至流行的趋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由于病程长,病情往往变得较复杂,加上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现将1996年8月~2001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82例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总结如下.

    作者:王维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医院如何配合医保改革

    随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医保)的全面实施,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主要参与者--医院,如何面对这个新生事物;如何解决医、患、管三者的利益?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剑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中药治疗复发性口疮27例报告

    复发性口疮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笔者自1998~2000年采用中药治疗本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葛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儿童口腔门诊的心理治疗与护理措施

    乳牙担负着儿童时期咀嚼、辅助发音、促进颌面部及牙列正常发育等功能.儿童龋患率较高,并发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也不少.患牙及时治疗,可避免和减轻病情的发展,维护儿童咀嚼功能,有利于颌面部发育,对牙齿的健康也很重要.牙病治疗需患儿的密切配合,而儿童对治疗都存有心理障碍,常导致治疗失败.通过对牙病患儿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与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

    作者:汤秀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妇科老年患者导尿术应用体会

    妇科术前安放导尿管是常用的护理操作.女病人因尿道短直,插管比较容易.但在临床上常可遇到部分老年女病人寻找尿道口困难,即在阴道之前、阴蒂后方无尿道口可见.现将我科近年老年女患者17例术前导尿术的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郝惠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心电监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68例

    在心内科对急症病人进行心电监护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通过监护可分析判断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同时加强药物治疗,一般护理,以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付继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罕见性右上颌第一双尖牙畸形1例报告

    笔者于1996年遇到1例在双尖牙分类中属于罕见的右上颌第一双尖牙为三根的畸形牙1例,特报告如下.

    作者:王林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溶血尿毒综合征1例误诊分析

    1一般资料溶血尿毒综合征(HUS)属于少见病,在临床上往往因病初症状不典型或对HUS认识不够,常被误诊.现将笔者所见到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董纯;孙兰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连云港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发病情况和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生后3天新生儿足跟血滤纸干血片的促甲状腺素(TSH)浓度.结果:3年共筛查41873例新生儿,筛查履盖率达86.2%,检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9例,发病率为1/4652.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早期诊治的唯一方法,也是减少残疾儿发生、提高人口素质的有效措施.

    作者:唐玉娣;吴澄;秦良谊;吴晓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浸润注射亚甲蓝治疗肛肠术后疼痛的观察及护理

    肛肠疾病已成为独立的专科,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由于肛肠疾病手术部位神经丰富,对痛觉敏感性强,加之该病经常复发,病人精神紧张,术后常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我院自2001年11月肛肠科成立以来,收治200例患者住院手术治疗,为防止术后疼痛,减轻患者痛苦,常规应用亚甲蓝行手术创口浸润注射,止痛效果显著.现将护理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高凤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心理干预在老年人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在临床工作中,老年人因患胃、食管疾病后,普遍对做胃镜检查过程缺乏了解,因此大多产生恐惧心理,甚至拒绝配合检查,而影响疾病的正确诊断,为此,采取心理干预的方法进行胃镜检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肖慧;贺娟;武亚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的护理配合

    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或程序刺激器发放人造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带动心搏的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缓慢的心律失常,也用于快速的心律失常和诊断,且已成为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中不可缺少的手段[1],我科自1995~2002年对138例患者行心脏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术.其中DDD型10例,VVI型72例,AAI型56例,疗效满意.我科总结出一套护理体会,现将手术前、后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牛晓华;法卫玲;黄明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5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的疾病,病情重、死亡率高.临床证实,使用尿激酶溶栓尽早再灌注与心肌细胞挽救程度密切相关.文献报道[1],3h内尿激酶静脉溶栓,冠状动脉再通率为53%,而3~6h之间仅为37%,说明溶栓开始与距发病时间紧密相关,我院自2000年10月~2002年10月,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3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艳华;张艳丽;赵秀菊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尿常规检查中镜检法与仪器法的比较

    随着尿液分析仪在国内临床常规检验中的广泛应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使常规检验变得准确而快捷.在实际应用中笔者发现有相当数量检测结果和临床不符.虽然这些问题已有些文章探讨过,但将潜血、红细胞、白细胞、亚硝酸盐4项结果同时与镜检结果比较的文章还少见,本文对此加以比较,现将实验结果与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赵红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儿童急性白血病28例的临床诊断及实验分析

    儿童急性白血病是儿科恶性肿瘤常见的疾病,有着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外周血及骨髓相检查分析,诊断并不困难,现将我院几年来收治的急性白血病28例分析如下.

    作者:边红放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ICU应用呼吸机病人吸痰方法

    在ICU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应用呼吸机的危重病人,这些病人都接受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做好这一类病人的护理,很重要的一点是做好呼吸道的护理.包括:气道湿化,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分泌物的吸引,有效防止痰痂形成、预防肺不张.现将我院ICU从1998~2002年共收住应用呼吸机患者129例,本文重点介绍应用呼吸机病人吸痰方法及注意点.

    作者:宋狄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60岁以上老年人食管异物32例特点分析

    老年人食管异物在上消化道异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现将我院1996~2002年期间收治的32例60岁以上老年人食管异物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是老年人食管异物的成因及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张东卫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正常垂体柄位置的MRI观察

    目的:观察正常垂体柄位置的变化.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SIGNA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于T1W冠状位观察591例正常垂体柄位置的变化.结果:正常情况下,垂体柄以居中为多(75.92%),其次是左偏(15.74%)和右偏(8.29%).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左偏明显多于右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正常垂体柄以居中为多,其次是左偏和右偏.

    作者:王满;魏少波;蔡幼铨;梁艳;邓淑凤;王捷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