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光波;康晓燕
目的评价硬膜下积液-腹腔分流术(内引流术)和持续外引流术对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顽固性硬膜下积液的疗效.方法 57例硬膜下积液患儿包括外伤性24例、化脓性脑膜炎21例、原发性11例、Sturge-Weber征1例.根据积液性质,25例行外引流术,其中5例积液增多改内引流术;32例直接行内引流术.结果 25例外引流患儿中20例CT征象和临床症状好转,5例改行内引流其中4例好转,1例症状无改善,CT显示脑萎缩;32例直接行内引流者,1例出现转流管阻塞经再通术后好转,余患儿临床症状好转,共计26例治愈予拔管.内引流治愈率70 %,总有效率97 %.结论内引流术手术创伤小,疗效满意,对非感染性和非血性硬膜下积液,可作为首选方法,对有内引流术指征患儿则行外引流术.
作者:孙莲萍;金惠明;施诚仁;张存贵;吴燕;严文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中央-颞区放电的小儿良性癫癎(BCECT)和热性惊厥的关系,探讨BCECT和热性惊厥的关系.方法通过问卷对26例BCECT患儿的家族史及热性惊厥家族史进行调查.并做VEEG、头颅CT或MRI.同时选择26例年龄相当的正常儿童做对照.结果 26例BCECT患儿的头颅CT或MRI均未发现异常,仅2例既往有热性惊厥史,与人群中热性惊厥发病率相比无差异.26例BCECT患儿的癫癎家族史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热性惊厥家族史的发生率却明显高于对照组(0.01<P<0.05).结论 BECCT和热性惊厥有密切关系,二者在发生学上可能有同源性.
作者:刘寅;曹丽华;吴家骅;庞保东;张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抗原错译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4例ALL患儿的骨髓标本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确定其FAB类型,运用一组相关的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仪及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进行免疫分型,采用吉姆萨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儿童ALL54例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率为29.63 %,其中CD13为25.93 %,CD33为20.37 %,CD14为11.11 %.T-ALL和B-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77 %vs 29.27 % P=0.918).CD34表达阳性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D34表达阴性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率(40.63 %vs 13.64 % P=0.039);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与髓系抗原阴性表达的完全缓解(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25 %vs94.74 % P=0.148);但生存率曲线比较分析,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的生存时间短(P=0.031).结论儿童ALL的抗原错译表达率为29.63 %;CD34阳性的ALL抗原错译表达率明显高于CD34表达阴性的ALL抗原错译表达率;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的生存时间短;ALL髓系相关抗原阳性表达可能是影响ALL患儿预后的不利因素.
作者:王晓阳;李熙鸿;施跃琼;汪凤兰;李钦伯;廖清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们通过对各种围生期高危因素与脑性瘫痪(脑瘫)的相关性调查分析,探讨围生期高危因素对脑瘫的影响,以减少脑瘫发病率.
作者:张爱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儿,男,第2胎第2产,胎龄35周.因宫内窘迫行剖宫产,羊水I度污染,出生体重3250 g.Apgar评分(1 min)7分.生后哭声弱,呻吟2 h,吸氧无明显改善,以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湿肺、早产儿转儿科.查体:体温37 ℃,呼吸60次/min,脉搏140次/min,反应尚可,颜面轻度发绀,左下腹壁皮肤见一5 cm×5 cm的紫癜,双肺呼吸音低,心音可.腹略隆,肠鸣音弱,肌张力较差.予禁食水、吸氧,头孢曲松钠抗感染、纠酸及支持治疗后好转,排胎便2次,量少.
作者:陈世红;李云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尿患儿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程度与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对行肾穿刺患儿的肾活检标本,检测CD4+、CD8+、CD68+三种单克隆抗体在肾间质中浸润面积,并计算浸润率,应用t检验分析CD4+、CD8+、CD68+在肾间质中的浸润率大小与临床转归的关系.结果肾间质CD4+沉积,临床无好转者浸润阳性率为19.95±7.21,而临床好转为8.19±1.99,两者比较P=0.036;肾间质中CD8+沉积,临床无好转者浸润阳性率为17.44±9.57,临床好转者为7.19±4.79,两者比较P=0.022;肾间质中CD68+沉积,临床无好转者浸润阳性率为10.23±5.17,临床好转者为4.17±0.99,经t检验,P=0.049.CD4+、CD8+、CD68+在肾间质中浸润面积与浸润率大小对预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炎性细胞在肾间质的浸润率显著影响血尿患儿预后,并决定其肾功能.
作者:卫敏江;吴伟岚;陈敏怡;施剑敏;陈难;吴湘如;张文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了解儿童铅吸收状况,本文对我县268名10个月~9岁儿童进行血铅调查分析,并对高血铅组采用中药制剂进行干预,现报告如下.
作者:贺治国;芦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结脑)起病急、进展快,而早期脑脊液变化不明显,易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等.作者观察了59例结脑影像学变化,为早期诊断结脑提供影像学依据.
作者:王聪灵;王生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期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相当一部分患儿随后出现反复喘息,部分转化为哮喘.本文通过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Th1/Th2细胞功能变化,探讨Th1/Th2细胞功能变化与喘息发作的关系.
作者:李鲁明;王丽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小儿急性白血病及恶性肿瘤联合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急性白血病或恶性肿瘤化疗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少者,给予G-CSF 1~2 μg/(kg*d),皮下注射(sc),共3~5 d.结果小剂量G-CSF短期内可使中性粒细胞升高,有效率达83.3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剂量G-CSF可有效缩短化疗后骨髓抑制期,预防感染,且副作用小,可作为临床大剂量化疗的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胡波;娄亚莉;罗分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该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一般多采用综合治疗.本文采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沈晓莲;赵竹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992~2001年我院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诊治卵巢肿瘤2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翠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近3年来我科采用西咪替丁和叶酸联合治疗腹泻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倩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求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胃炎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禁食;胃内直接给药注入盐酸小檗碱,剂量为10 mg/(kg*次),2次/d;外周静脉注入全营养混合液.结果 46例患儿经治疗,其中36例(78 %)于d4治愈,10例于d3~5好转.结论盐酸小檗碱与静脉营养联合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胃炎疗效肯定.
作者:张俊玲;吴崇厚;谭秀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脐血单个核细胞(CB MNC)经脂多糖(LPS)刺激后生成白细胞介素-15(IL-15) 和干扰素-γ(IFN-γ)的能力.方法采用ELISA法对14例新生儿CB和20例成人外周血(APB)MNC经LPS刺激后培养48 h的上清进行测定.结果 CB及APB MNC经LPS刺激后培养48h的上清中可检测到IL-15和IFN-γ,但CB MNC生成IL-15和IFN-γ的能力明显低于APB[IL-15(8.55±0.60)ng/L vs (10.24±1.66)ng/L,IFN-γ(27.96±5.88)ng/L vs (60.59±18.15)ng/L,P均<0.01].结论 CB MNC生成IL-15和IFN-γ的能力低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CB的免疫特性,同APB相比,CB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
作者:李府;沈柏均;侯怀水;时庆;马秀峰;郑立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儿,男,8个月,足月顺产.因流涕,服新雪丹0.6 g (广州奇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2051 ),约 10 min 后突然出现憋气,面色苍白,烦躁,立即住院.查体:神志不清,鼻扇,口唇发绀,四肢厥冷,躯干及四肢可见针头至米粒大散在红色斑丘疹.
作者:周桂荣;黄义文;张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对高肺血流大鼠肺动脉压力、肺动脉结构及肺动脉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 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1)、分流组(n=6)和吸入组(n=7).对分流组和吸入组大鼠开腹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12周后分流组和吸入组大鼠分别雾化吸入生理盐水和硝酸甘油3周.以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压,颈动脉插管测定体循环压,检测右心室肥厚,用图像分析与处理系统观测肺血管结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胶原蛋白Ⅰ(collagenⅠ)及胶原蛋白Ⅲ(collagenⅢ)的表达.结果分流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PAMP)、右心室/体重(RV/BW)和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RV/LV+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分流组大鼠中、小型肺肌型动脉相对中膜面积及厚度增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collagenⅠ、Ⅲ蛋白表达增加.吸入组大鼠mSBP未受影响,PAMP明显低于分流组(P<0.01),RV/BW和RV/(LV+S)与分流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吸入组大鼠肺血管重建缓解,collagenⅠ、Ⅲ蛋白表达减少.结论长期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可缓解高肺血流量所致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结构重建.
作者:范瑾;杜军保;张春雨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儿,男,10岁6个月.因咳嗽2周、全身水肿1周入院.系孕2产1,足月顺产,否认窒息抢救史,2岁时在外院确诊大脑发育不良.查体:体温36.9 ℃,心率104次/min,呼吸18次/min,体重22 kg,血压110/60 mmHg.发育差,神清,疲倦,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发绀,颌部可触及4~5粒黄豆至蚕豆大小淋巴结,活动,无触痛.
作者:陈美姬;詹国媛;刘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测定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骨钙蛋白水平,了解患儿成骨细胞的功能变化.方法实验分四组:激素治疗前组、激素足量治疗组、激素减量治疗组和对照组,测定4组血清骨钙蛋白含量.结果在应用泼尼松治疗前血清骨钙蛋白水平已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足量激素治疗后继续显著下降(P<0.001);而在激素减量治疗期间,血清骨钙蛋白水平渐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骨钙蛋白随尿排出体外,应用激素治疗后患儿成骨细胞功能受到显著抑制,导致血清骨钙蛋白水平的降低;而采取隔日应用激素维持治疗阶段对患儿的成骨细胞影响较小.
作者:戎赞华;王秀霞;窦志艳;张会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及促进受损心肌细胞恢复.如未能及时有效地治疗其可发展成慢性心肌炎或不可逆转的心肌病变[1,2].我们应用二磷酸果糖治疗儿童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庄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