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海燕;邹明雷;冯文娜
目的了解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食管癌术后合理的放射治疗范围.方法对97例单纯手术切除的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淋巴结转移率37.1%,转移度14.4%,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的深度和长度则影响不大.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36%,(13/36)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年生存率54%(33/61).结论食管癌术后应该辅助综合治疗.
作者:章国芬;蒋锡初;常建华;贺蓓娃;胡玉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本文总结了52例经胃镜确诊的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男29例,女23例,平均年龄58.39岁.以胸痛、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组织学上以腺癌多见,占78.85%,次为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发生部位以降段多,占82.69%.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少见,早期诊断困难,故内镜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检查时要常规达到乳头部,发现糜烂、溃疡、息肉均应活检.重视球部溃疡癌变问题,提高对十二指肠肿瘤的警惕和认识.
作者:王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1993年8月~2001年6月,为14例脊椎原发高危恶性肿瘤病人采用介入性化疗和栓塞,收到良好疗效.
作者:孙庆龄;程明芝;邹咏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以DDP为基础治疗食管癌有效率在40%以上的化疗方案计有20余种[1].目前增效化疗已在食管癌治疗中显示出了50%~70%的较高疗效,其方案的组成均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作者:张阳;王瑞林;樊青霞;王留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以艾恒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实体肿瘤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38例鼻咽癌、食管癌、胃癌、非小细胞肺癌、肠癌、卵巢癌患者,应用以艾恒为主联合化疗方案,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PR 12例,总有效率为31.6%.主要毒副作用为外周感觉神经毒性,而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副反应及肝肾毒性、脱发等轻微.结论艾恒为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实体肿瘤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郝吉庆;陈振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宫颈癌插植内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我院对1995~2001年收治的160例Ⅱ期以上宫颈癌进行插植内放射治疗.根据B超确定宫颈肿块的长、宽、厚三径,在肿块上插横向2针,深度以肿块的长度为标准,TPS计划剂量曲线分布.插植放疗4次后行单管宫颈管植入内放射治疗2次.内放射治疗每周1次,每次内放射治疗A点剂量在500-600 cGy,共6次,总剂量3 000~3600 cGy.外放射治疗每周4次,每次200 cGy,总剂量4 000 cGy.结果疗效:完全缓解(CR)62.5%,部分缓解(PR)37.5%,无变化(NC)及恶化(PD)病例为0.放射反应:轻度食欲下降66.9%,精神较差51.3%,放射性膀胱炎7.5%,放射性直肠反应26.3%.结论宫颈插植内放射治疗可提高宫颈癌的疗效,降低放射反应,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瑞文;古红莉;陈娇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全梗阻食管癌前程加大单次放疗剂量的可行性,使肿瘤尽快退缩,食管复通,患者能早日进食.方法21例全梗阻食管癌根据超分割原理,前程加大单次剂量:300 cGy/次,5次/周,DT 3 000 cGy/10次后改为常规分割至根治剂量DT 6 600 cGy,同时辅以对症支持疗法.结果全组病例梗阻症状得到缓解,按三级分类法:甲级2例,乙级15例,丙级4例.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期.结论对全梗阻食管癌前程加大单次剂量放疗,同时辅以对症治疗+综合治疗可使食管早日复通,能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进而可以顺利完成根治性放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率.
作者:苏锡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是较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其临床表现隐蔽性,易误诊及延误治疗,造成严重后果,我院自1992年~2001年收治17例患者,入院前及术前误诊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马连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心包内置管引流并注入化疗药物,白介素Ⅱ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17例,经皮穿刺将中心静脉导管置人心包腔,基本排尽积液后注入化疗药物及白介素Ⅱ.结果17例中6例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结论此方法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安全有效.
作者:吴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草酸铂是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物,研究证明草酸铂具有抗瘤谱广,与5-Fu和叶酸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目前已作为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第一线治疗方法,其疗效突出.
作者:孟祥菊;李晓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对36例上腔静脉综合征放射治疗的观察和分析,以探讨其佳治疗方式.方法本组常规剂量治疗20例,大剂量治疗16例.结果大剂量组3天缓解率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总缓解率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剂量冲击疗法是快速缓解上腔静脉综合征较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飞;刘阳晨;叶宏勋;周绍兵;赵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化学治疗常用的给药途径.
作者:姚勤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各期乳腺导管癌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对72例乳腺导管癌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人行乳脾癌改良根治术44例(61.1%),术后效果均满意,恢复良好.结论对于大多数Ⅰ、Ⅱ期乳腺导管癌和部分Ⅲ期乳腺癌病人,肿瘤或淋巴结融合已侵犯胸肌、肿瘤距胸肌近或肿瘤位于乳房深部,或乳腺小而肿瘤大时,Halsted根治术仍是可采用的术式.
作者:沈飚;许广照;张爱平;卫建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适形放疗(X-刀)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新的治疗技术,特别适用于脑部肿瘤的治疗.
作者:顾红梅;储开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影响喉癌放射治疗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1985年6月至1995年12月64例喉癌放射治疗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总5年生存率45.3%,其中单纯放疗为43.8%,术后放疗为50.0%(P>0.05).单纯放疗声门癌的5年生存率62.5%优于声门上区癌的25.0%(P<0.01),Ⅰ、Ⅱ期5年生存率56.7%优于Ⅲ、Ⅳ期的22.2%(P<0.05).结论影响喉癌放射治疗疗效的主要因素是原发灶部位和临床分期.
作者:黄国栋;邹浩元;刘建华;肖叶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宫内膜癌术后阴道残端复发的高危因素及疗效.方法对14例阴道残端复发癌灶再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中6例死亡,按寿命表法计算5年生存率为44%,手术至复发间隔时间的长短、阴道残端是否合并盆腔或远处转移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对有复发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及早给予术后的辅助治疗.复发后给予放疗、化疗仍有治愈可能.
作者:何成章;浦红;吕蓓;丁宝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联合诱导化疗配合放射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远期疗效.方法118例鼻咽癌患者根据入选标准随机分组,62例进入化疗+放射治疗组(综合组),56例进入单纯放疗组(对照组).化疗方案:DDP 20 mg/(m2@d),5 d;5-Fu 500mg/(m2@d),5 d,每21天为一疗程,连用3疗程,休息15天后开始放疗.放射治疗:射野包括鼻咽、颅底和颈部,放疗主野为面颈联合野,鼻咽部剂量为DT70~80 Gy/6~7week颈淋巴结剂量为DT60~70 Gy/6~7week.结果综合组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1%、45.2%.对照组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5%、42.9%.两组对比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综合组的化疗毒副作用患者可耐受.结论以5-Fu、DDP联合诱导化疗配合放射治疗鼻咽癌未能提高疗效.
作者:姜丽华;管同勇;雷少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规律和临床病原学特点,以便能早期诊断并给予恰当治疗.方法对我院2001年1~12月住院的各种肿瘤病人的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参照王枢群等主编的<医院感染学>诊断标准进行了统计.结果恶性肿瘤病人医院感染率为11.1%.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4.8%.其中呼吸系统感染常见为38.3%.致病菌中格兰阳性菌占58.1%,真菌占19.4%,大剂量抗生素的使用也为主要致病原因.结论采用综合治疗措施控制肿瘤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以减少由此产生的对患者造成的各种损失.
作者:常海燕;邹明雷;冯文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内分泌治疗是各期乳腺癌全身治疗的一个重要治疗方法.作者于1982年10月至2001年10月为13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分别采用B超引导卵巢体表定位和经典的体表画线法卵巢定位,比较发现B超定位更准确,方便,还为放疗科及外科拟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韩东;刘汝玉;韩芍亭;李爱芝;谢毅;王雪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化疗是治疗癌症的常用手段.由法国皮尔@法伯制药公司生产的诺维生本(Navelbine,又称长春瑞滨注射液,下文简称NVB),属于长春花生物碱类抗肿瘤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管蛋白/微管蛋白的动态平衡,具有抗癌活性高、抗癌谱广的特点,近年来广泛运用于临床,但静脉给药对血管刺激性大.
作者:朱晓园;姚利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