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勤;盛磊
目前,以流式细胞原理结合细胞化学或化学反应的全自动尿液(沉渣)分析仪有快速,总体准确性、重复性好的优点,但也存在假阳性等不足,值得实验室同道共同探讨.
作者:龚希平;周镇先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错配杂交及化学发光技术的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atase,MTHFR)基因多态性的新方法.方法针对多态位点设计两条寡核苷酸探针,分别与野生型及突变型序列互补.将两条探针分别与含多态位点C677T的PCR扩增产物杂交,然后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根据两条探针的发光值之比确定样品的基因型.结果用本法随机检测了50例DNA样品,结果3种基因型的发光值之比可以严格区分,其中野生型(C/C)15例,杂合型(C/T)28例,突变型(T/T)7例,与参考方法(PCR-RFLP)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检测快速而且费用低廉,可广泛应用于MTHFR基因突变及多态性检测.
作者:姚群峰;宁勇;吴晓明;周宜开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是一种解毒装置,具有清除代谢产物,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恢复肝功能的作用.我院对近年来收治的66例重症肝病患者采用ALSS系统血浆置换疗法治疗,现将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芸;钱敏;唐未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从36周人胎脑皮层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并鉴定.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和单细胞克隆技术,从36周自愿水囊引产人胎脑皮层中分离出具有单细胞克隆能力的细胞,并观察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传代、分化潜能,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克隆细胞的神经巢蛋白和各种分化细胞的特征性抗原的表达.结果从36周人胎脑皮层中成功分离出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时细胞呈悬浮状态生长,形成神经球,该细胞具有连续克隆能力,可传代培养,呈Nestin免疫反应阳性;在含血清培养时神经干细胞分化,并表达神经元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结论36周人胎脑皮层仍能培养出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
作者:尹晓娟;封志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TrFIA)法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和无放射性污染等优点[1-2].用本法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的含量,已在国内许多医院应用.但该法进口试剂检测时间长,操作较为繁琐,检测成本亦较高.本文通过比较国产和进口TrFIA试剂检测CE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国产试剂的可用性.
作者:王恩兰;陆应玉;李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免疫法、化学法、双联试剂法测定粪便隐血(Ob)的差异.方法分别用上述三法对100例门诊患者和30例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柏油样便进行检测.结果以化学法阳性为参照,100例门诊患者中免疫法的首次检出率为81%,续检率100%,双联试剂法一次检出率为100%;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粪便,免疫法首次检出率60%,续检率为97%,双联法的一次检出率为100%.结论双联试剂法避免了免疫法、化学法造成的假阴性、假阳性.
作者:张云虎;张蓉;柯美津;涂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利用制备的鼠抗人肝癌相关LAPTM4B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检测LAPTM4B蛋白在不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重组质粒pGEX-KG-LAPTM4B-N1-99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1 mmol/L IPTG 37℃诱导获得融合蛋白.利用亲和层析方法纯化抗人LAPTM4B单抗,免疫印迹法进行单抗鉴定,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5种肿瘤细胞中LAPTM4B的表达.结果经western blot分析抗LAPTM4B单抗可与LAPTM4B-N1-99编码的融合蛋白以及肿瘤细胞中的天然蛋白特异性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染色(IHC)检测到肝癌、肺癌等5种肿瘤细胞均表达LAPTM4B蛋白.IHC和免疫印迹分析证明了LAPTM4B蛋白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结论该单抗能特异识别原核及真核细胞表达的LAPTM4B蛋白,为进一步探讨LAPTM4B蛋白的生物学效应提供了条件.
作者:彭方毅;张青云;周柔丽;涂植光;王雅明;徐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感染性疾病的发展进程中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HLA-DR抗原表达的变化.方法用双标记流式细胞术对21名健康人及27例不同程度的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阳性率及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05),严重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阳性率<30%.结论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HLA-DR表达,对评价感染性疾病患者机体免疫状况及指导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孙健;张葵;陈军浩;孙雪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HLA-B27抗原的表达与强直性脊柱炎有着高度相关性,Brown等报道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阳性率高达94%,而正常人群仅为9%[1].强直性脊柱炎由于其症状与许多疾病相似而难以确诊,HLA-B27阳性虽然不能作为强直性脊椎炎的诊断依据,但对早期及不典型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
作者:缪界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社区及医院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特点、预后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无锡地区2000~2003年4家综合性医院血培养阳性病例共480例,统计分析不同感染类型、相应的病原菌构成及其预后的差别.结果480例血培养阳性患者77.3%为社区获得性菌血症(CABSI),22.6%为医院获得性菌血症(HABSI).CABSI的主要病原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8.0%)、大肠埃希菌(17.8%)、沙门菌(9.4%)和金黄色葡萄球菌(8.3%);而HABSI常见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7.4%)、念珠菌(14.7%)、大肠埃希菌(12.8%)、铜绿假单胞菌(11.9%)和克雷伯杆菌(10.1%).HABSI的平均年龄52.2岁显著高于CABSI患者28.1岁(P<0.001).HABSI患者的病死率20.2%显著高于CABSI患者3.0%(P<0.001);医院感染组中,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感染病死率高达38.5%,而社区感染组中肺炎链球菌所致的感染病死率高,为16.7%.结论社区及医院败血症的病原菌构成、科室分布、病死率均不同,临床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抗感染治疗,以降低菌血症的病死率.
作者:严子禾;赵琪;夏燕萍;林萍萍;王宗明;谢国强;潘宇红;胡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sCD14的水平及其与单核细胞数量的相关关系,探讨sCD14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ELISA法测定269例冠心病患者和24例健康人血清中的sCD14水平,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受试者抗凝全血中单核细胞的数目和比例.结果冠心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sCD14分别为:(3 011.4±1431.4)ng/L和(1 943.8±510.2)ng/L,二者结果有显著差异(t=3.7259,P=0,002);冠心病患者血清sCD14水平(Y)与血单核细胞数量(X)和比例(X)均无相关关系,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2 969.8-95.6X,r=-0.026,P=0.668;Y=2 763.6+1581.8X,r=0.060,P=0.329.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sCD14水平显著性增高与血单核细胞数量和比例均无相关关系,可能与单核细胞的质量改变有关.
作者:张葵;王丽;罗浔阳;顾光煜;毕永春;宋景秋;夏永泉;郭丹;杜忠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病例与标本全部病例均为经X光片和/或CT检查确诊的住院患者.骨髓炎病灶在胫腓骨64例(50.8%),股骨22例(17.5%),跟骨21例(6.7%),指骨6例(4.8%),其他部位13例(10.3%).年龄4~77岁,男101例,女25例.标本均由临床医生采集脓性分泌物或手术中取肉芽组织或死骨送检,收集于2001~2004年.
作者:李珍大;王卫萍;张小卫;邵海枫;陆维举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尿红细胞形态在尿路感染时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镜检法观察66例尿路感染伴有血尿患者的尿标本.结果有24例尿红细胞形态呈多形型和混合型异常改变.结论尿路感染时尿红细胞的形态改变对鉴别肾小球性、非肾小球性出血无帮助.
作者:许宏岳;汪晓侬;姚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样品体积分数是生化分析仪参数设置和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所谓样品体积分数(SVF)是样品体积(SV)与反应液总体积(TV)之比值,即SVF=SV/TV.它涉及到反应系统中所用的样品体积、样品稀释液体积、试剂体积、试剂稀释液的体积的选择和配比,关系到反应液中样品稀释倍数[1]
作者:李立和;王长友;梁夯;王宝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检测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HNP)的ELISA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纯化的HNP-1为抗原制备特异性抗-HNP单克隆抗体,建立ELISA夹心法,同时检测36名健康献血员血浆中HNP含量,并观察血库4℃保存的全血不同保存时间血浆中HNP含量的变化.结果ELISA法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8%和9.3%,与进口试剂比较相关性良好(r=0.98,P<0.01),36名健康献血员血浆HNP含量为(46±48)ng/ml.库存全血随保存时间延长血浆HNP含量逐渐升高,保存25天的血浆HNP含量达到760 ng/ml.结论建立的ELISA定量检测法与进口试剂盒有良好的相关性,除血浆外,推测也能适用于细胞培养上清或各种体液中HNP的定量测定.
作者:王永杰;骆晓梅;李晓洲;王涛;齐名;武建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为了解本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状况,指导临床抗感染的经验治疗和制订或修正医院内感染控制政策,我们对2003~2004年分离的住院患儿下呼吸道中的临床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利;刘军;王新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为了解肠球菌感染和耐药情况,我们对2002~2004年临床分离的粪肠球菌109株、屎肠球菌56株的分离情况及其耐药性的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吴承;熊怀民;姚乾;屈振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与微量元素有一定关系[1].我们于2001~2003年期间检测了54例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中铜、锌、铁、硒、锰、钴、镍、镉的含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冬梅;于瑞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对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可靠性和临床实用性进行评估.方法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临床分离的12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并与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琼脂筛选法、琼脂稀释法和胶乳凝集法、mecA基因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ecA基因阳性的9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和胶乳凝集法的敏感性分别为100%和98.9%,特异性均为100%,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琼脂筛选法和琼脂稀释法的敏感性分别为97.8%、98.9%和97.8%,特异性均为100%.结论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与mecA基因的检测结果高度一致,是筛选和确认MRSA的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
作者:王卫萍;周丽娟;邵海枫;张小卫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同一检验科不同检测系统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差评估,探讨不同检测系统间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CK-MB)4种心肌酶测定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为血清酶测定的标准化和临床实验室认可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参考NCCLS的EP9-A文件,以日立7170生化分析仪、罗氏原装试剂、c.f.a.s校准品和质控品组成的检测系统(已通过ISO/IEC 17025标准认可)为比较方法,其他不同检测系统为实验方法,检测病人新鲜血清中4种心肌酶,用配对t检验和回归统计法分析实验方法(Y)和比较方法(X)测定结果均值处的相对偏差或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范围的1/2为标准,判断不同检测系统的临床可接受性.结果除检测系统3、4的AST结果,检测系统1、2、3的CK-MB结果与比较方法的系统误差或均值处的相对偏差不能被接受外,其余项目测定结果的偏差临床可以接受.结论当同一实验室同一检验项目存在2个以上的检测系统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差评估,判断其临床可接受性,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作者:张秀明;庄俊华;徐宁;黄宪章;郑松柏;王建兵;曹永坚;尹一兵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