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v1/Tv5》1伴V6 T/R《1/10在早期高血压病中的意义

王胜明

关键词:心电图, 早期高血压病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高血压病(EH)者V1、V5、V6导联T波改变.方法对96例EH者(A组)与正常对照组(B组)94例之间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Tv1/Tv5>1伴V6 T/R<1/10在A组中占23.96%,B组中占6.38%,A组显著高于B组(P<0.01).②A组中Ⅰ、Ⅱ、Ⅲ期中分别占48.57%、16.13%和3.33%.Ⅰ期与Ⅱ、Ⅲ期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P<0.01),而Ⅱ期和Ⅲ期相比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Tv1/Tv5>1伴V6 T/R<1/10与早期EH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早期高血压病判断指标之一.
实用心电学杂志相关文献
  • 165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心电图分析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FB)是一种常见的心电图异常,现对165例LAFB心电图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朱红宇;梁德才;万颖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心脏破裂伤时心电监护与急救

    近年来,外伤尤其是刀捅伤占急诊总人数的比例有日益增长的趋势.而以心脏破裂伤的患者伤情急,病情危重,失血量大,死亡率高.我科自2003年~2004年已经成功抢救了2例心脏破裂伤患者,现将心电监护及急救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位兰玲;邢卿;刁玉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冠心病与脉搏血压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为研究脉搏血压指数在运动平板试验中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ST-T改变为阳性标准的A组与对ST-T改变结合脉搏血压为阳性标准的B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B组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90%、阳性预测值为89%、诊断准确率为91%,显然高于A组.结论显示该方法有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江惠;丁嘉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心脏植物神经官能症的临床心电图观察

    目的探讨心脏植物神经官能症(CVN)的临床心电图特点.方法对具有持续胸前不适、疼痛的CVN可疑者进行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心电向量图(VCG)观察.结果具有明显持续胸前不适、疼痛的CVN可疑者的胸前导联Tv2高耸以及VCG T环呈先顺后逆线型旋转的改变.结论 Tv2高耸及VCG T环呈先顺后逆线型旋转为CVN的心电特异性改变.

    作者:程桂花;郑希相;陈玉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50例急性酒精中毒心电图分析

    本文就50例急诊救治急性酒精中毒的心电图改变,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997年12月~2004年5月期间就诊的急性酒精中毒者50例,男42例、女8例.年龄在16~47(平均34.98)岁.饮酒量<125g 20例,125~500g 28例,>500g 2例.平均急诊观察治疗1~3h,均无基础心脏病史.

    作者:詹桂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1小时ST段变化的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PCI术后1h ST段变化对急性期预后的评估意义.方法对首次前壁AMI接受PCI者81例,比较PCI术前、术后1h ST段的变化.按术后1h ST段回落≥50%为A组(58例,71.6%),<50%为B组(23例,28.4%).术后2W左右及6个月左右应用核素心功能评定左室功能.并观察6个月左右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再入院、死亡和失代偿性心衰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期间死亡例数,A组1组,B组2例;左室心功能,2W左右检测两组无差异,半年左右检测,A组心功能明显改善,B组心功能改善不明显.结论 PCI术后1h段的变化,可反映心肌再灌注后的微循环情况,对早期临床预后和区分高危患者有积极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右胸导联心电图研究进展

    右胸导联心电图作为常规18导联的一部分得以推广应用,本文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510例脑出血与脑血栓患者心电图改变分析

    急性脑血管疾病不仅造成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损害,而且可导致心功能损害,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一系列心电图异常与心功能改变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注意.我们自2000年2月~2004年12月对脑出血与脑血栓住院者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丕效;秦文英;宁红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特发性室速伴1:1室房传导1例

    患者男,28岁.反复发作心悸5年.2004年6月再次发作心慌、胸闷、持续1d仍不能缓解.在我院做心电图示:宽QRS波心动过速,心率150次/min.体检:神志清,面色苍白,血压90/60mmHg,心脏无杂音,心电图检查如图1所示:各导联QRS波宽大畸形(0.12s),呈右束支阻滞图形伴西北向电轴,R-R间距匀齐,心率143次/min,每个QRS波之后似有一逆行P波.

    作者:吴伟;杨华伟;李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Brugada波

    目的了解Brugada波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住院的5例Brugada波12导心电图特征和临床资料.结果5例心电图均有明显变化,右胸导联类似右束支阻滞(RBBB)图形与ST段抬高程度时轻时重.1例冠脉造影正常,1例双支病变,2例被误诊为前间壁心肌梗死.1例Brugada波存活33年,后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单纯有Brugada波者不一定都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作者:卢喜烈;孟凡华;石亚君;荆晶;卢亦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心房颤动、右束支阻滞并左前分支阻滞1例

    患者女性,77岁.临床以右额叶、两顶叶、基底节、脑干、左小脑半球多发性脑梗死收入院,并于入院后4月因左下肢坏疽、肺部感染、全身衰竭死亡.

    作者:李楠;杨妙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偶联间期文氏型特早型PVS真性二联律1例

    患者男性,74岁.阵发性头晕、心慌3月余,加重1天.体检:神志清醒,血压14.7/8.0kPa(110/60mmHg),心浊音界不扩大,心律快慢不一,无器质性杂音.临床诊断:冠心病.

    作者:尹菲秋;丁嘉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急性多部位心肌梗死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多部位心肌梗死(MI)心电图与冠脉造影的关系.方法对36例心电图确诊为急性多部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左心室及冠脉造影.结果前壁+下壁或侧壁22例(甲组),下壁+侧壁或后壁¨例(乙组).冠脉造影示单支血管病变甲组16例(均为左前降支病变),乙组9例(右冠脉病变7例,回旋支病变2例);多支血管病变甲组6例和乙组5例.甲组左心室室壁活动异常积分,临床心功能分级及死亡率均高于乙组(P<0.05).但单支血管病变患者与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及心脏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因此,首次多部位AMI时,单支血管病变多见,且在累及前壁时,常由左前降支病变引起,同时临床预后较差.

    作者:王桂芳;陈仕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非器质性心脏病50例室性早搏的心电图分析

    室性早搏(PVS)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现将我院1989年5月~2004年5月诊治的50例非器质性心脏病频发PVS者进行追踪观察后,对其临床意义及预后探讨于后.

    作者:崔红;孙玲;张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心血管病心电监护拔牙浅述

    心血管病患者拔牙有一定危险性,将其置于心电监护中进行,可大大降低风险.现将这方面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孟宪安;解建设;孙效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两种方法室速检出率的对比分析

    目的为提高室速检出率,降低死亡率.用动态心电图(DCG)和常规心电图(ECG)对比观察96例冠心病短阵室速检出率和高危确定率.结果 DCG对室速的检出率为84.4%,明显高于ECG 32.3%,提高DCG监测能及时更准确发现冠心病严重心律失常.

    作者:邓新;姜慧珍;李慧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心电图T波伪证现象临床分析

    为探讨心电图T波伪证现象(假阴性及假阳性反应)及其对心脏病的漏诊误诊.本文总结分析了心电图T波伪证现象在心脏病人、非心脏病内科病人及健康者3组中的发生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珉;王秀玲;李秀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高钾血症类似心肌梗死1例

    患者男,77岁.因发作性喘息10余年,再发加重4d入院.查体:P110次/min,血压130/84mmHg.肺气肿征(+),双肺满布哮鸣音,心界不大,心率110次/min,律齐.血钾2.3mmol/L.临床诊断:①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②低钾血症.

    作者:戴静;李志勤;张瑞芬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心绞痛诱发间歇性预激综合征1例

    患者男性,52岁.因反复左背疼痛于2004年4月9日入院.既往无冠心病及预激综合征史,入院心电图示正常范围.第3d晚上又突然左背疼痛,BP 90/55mmHg,急诊心电图示:B型预激综合征,QRS 200ms.含硝酸甘油10min后疼痛缓解,复查心电图QRS 100ms,STⅡ、Ⅲ、aVF抬高0.25mV.9月10日做动态心电图,凌晨3h又出现上述症状,用同样药物含化7min后缓解.后经回放动态心电图证实症状缓解后间歇性预激综合征持续了约1h(图1).

    作者:王庚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肾功能衰竭致高钾血症95例心电图分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不仅肾实质受损,而且常常累及心脏,致使心电图发生各种改变.现对我院近5年来9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致高钾血症的心电图分析如下.

    作者:詹慧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实用心电学杂志

实用心电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