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丽娟;刘铁连;张晓峰;谢宇锋;盛伟华;缪竞诚;韩亚丽;杨吉成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2010年1月~5月100例门诊就诊4~12岁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检测血常规及血清降钙素原.结果 降钙素原检测对于细菌与非细菌感染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降钙素原检测可显著提高细菌性感染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作者:李斌;张周良;高军;闫伟;张惠中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铁皮石斛煎剂作用后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GM0639微核的变化.方法 通过MTT法测定不同药物浓度及不同药物作用时间对GM063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MTT法测定相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后培养24h未加药组和加不同浓度药物组细胞的存活率,通过胞质分裂阻滞法(CB法)计数铁皮石斛煎剂作用联合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后的微核率(Micronucleus frequency,MNF)和微核细胞率(Micronucleus cell frequency,MNCF),将铁皮石斛煎剂作用的GM0639细胞与单纯照射细胞的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的统计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铁皮石斛煎剂在给药浓度0~100mg/mL范围内,铁皮石斛对GM0639细胞没有细胞毒性.4Gy照射后培养24h,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存活率均显著增加,加药60mg/mL就可明显提高细胞的存活率.4Gy照射后培养24h,在试验药物浓度为60mg/mL,作用时间为24h时,将CB微核法得到的数据进行回归拟合可以得到药物作用及未经药物作用的剂量效应曲线,比较两组曲线,铁皮石斛作用组的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P<0.05).结论 铁皮石斛可以降低辐照后GM063细胞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铁皮石斛具有较好的抗辐射作用.
作者:张沛;张国庆;曹建平;顾柏林;周湘明;王勇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并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临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7年9月~2010年6月恶性实体瘤患者合并感染并明确病原菌病例共213例次,分析患者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临床危险因素等.结果 在所有恶性实体瘤合并感染患者中,呼吸系统(51.8%)为常见的感染部位,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48.4%)为主,革兰氏阳性菌占27.7%,真菌占23.9%.其中肿瘤分期为晚期以及近1月内曾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患者更易发生感染.结论 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合并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真菌感染比例有上升的趋势,提示必须加强癌症患者感染的预防,减少感染的潜在因素.
作者:刘细友;程熠;邹艳梅;熊慧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时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 b)水平与住院期间死亡的关系.方法 以849例初发AMI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入院时人口统计学、血RBC计数和Hb等生化指标,收集住院期间死亡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入院时血RBC计数和Hb水平与住院期间死亡的关联关系.结果 死亡病例的入院RBC计数和HB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病例.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BC计数与住院期间死亡呈显著的关联关系(P<0.01),但经多因素分析后,这种关联变得无统计学意义.经单因素分析,与Hb 120~140g/L组相比,Hb<100g/L组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危险性为2.716,但经多因素分析后,其OR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入院时血RBC计数和Hb水平可能不是AMI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预示指标.
作者:焦阳;张明芝;高昕;张诗卉;张永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45岁以上中老年人血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方法测定570名中老年人的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等各项有关指标,并对老年人与中年人进行比较和对中老年人男性和女性以及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人与中年人相比,男性中年人在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明显高于老年人(P<0.05或P<0.01),血浆黏度及血沉老年人均明显高于中年人(P<0.01);女性老年人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沉均明显高于中年人(P<0.05或P<0.01),而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明显低于中年人(P<0.05).中老年人男性和女性相比其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增高(P<0.01),而血沉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1).结论 男性中,中年人存在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增高,而血浆黏度和血沉降低的情况.女性中,老年人存在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血沉增高,而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刚性指数降低的情况.男性和女性相比,存在血浆黏度及血沉降低、其他血流变各项指标均高于女性的情况.而这可能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点预防人群提供方向.
作者:冯丽梅;曾方银;张豫明;孙德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β3GnT2和β3GnT8的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 RT-PCR法检测β3GnT2、β3GnT8在胃癌、胶质瘤、乳腺癌三类癌细胞株中的表达;PCR扩增带酶切位点β3GnT2、β3GnT8全长编码片段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β3GnT2、pEGFP-C1-β3GnT8.结果 β3GnT2、β3GnT8在上述癌细胞株中均有表达;带酶切位点β3GnT2、β3GnT8全长编码片段成功扩增并连接至pEGFP-C1载体上;胃癌AGS、胶质瘤U251细胞株中β3GnT8 cDNA经测序鉴定存在4个一致的SNP位点.结论 β3GnT2、β3GnT8共同表达于多种癌细胞株中;成功克隆β3GnT2、β3GnT8全长编码片段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β3GnT2、pEGFP-C1-β3GnT8;发现胃癌AGS、胶质瘤U251细胞株中β3GnT8 cDNA SNP位点4个,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赵善成;胡水君;邹士涛;赵俊宇;韩洪伟;吴士良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放射性核素125I标记聚乙二醇修饰的碳纳米石墨烯材料(Graphene-PEG 18kDa)的可行性及其标记产物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氯氨-T法标记石墨烯材料(GP-18),Millipore超滤离心管对产品进行分离纯化,并测定125IGP-18的标记率;纸层析法测定放射化学纯度;将125I-GP-18,按1:20的比例分别加入到生理盐水、血清中,置于37℃、4℃、室温条件下,测定放置2h、4h、24h、48h后标记物的放化纯度以评价其体外稳定性.结果 125I标记GP-18的标记率为(56.93±2.85)%,125I-GP-18的放射化学纯度(97.93±0.70)%,放射性比活度为52.81MBq/mg.4℃生理盐水中放置48h的放射化学纯度仍可达(93.48±1.20)%,但在37℃血清中放置2h放化纯降为(71.94±5.47)%(P<0.01).结论 可用125I标记碳纳米材料石墨烯,所得产物放射化学纯度及放射性比活度高,但在37℃血清中稳定性欠佳,其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
作者:苏娟;章斌;苏成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经腺病毒介导的人血管生成素-1(Ad-Ang-1)转基因细胞修饰的再生丝素膜诱导血管形成活性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将Ad-Ang-1腺病毒病毒子感染再生丝素膜上培养的WI-38人胚肺成纤维细胞,通过ELISA法检测再生丝素膜对成纤维细胞目的 基因表达的影响,将Ad-Ang-1转基因WI-38细胞修饰的丝素材料进行鸡胚尿囊膜血管形成实验(CAM)和兔角膜层间植入诱导角膜新生血管试验,并用ELISA法检测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结果 Ad-Ang-1可感染再生丝素膜上培养的成纤维细胞,ELISA法检测结果表明SF组Ad-Ang-1转基因WI-38细胞可以成功表达目的 基因 (P<0.05).CAM实验表明Ad-Ang-1转基因WI-38细胞修饰的再生丝素膜具有促进CAM血管生成的活性,并通过兔角膜层间植入实验进一步证明Ad-Ang-1转基因细胞修饰的丝素材料具有诱导角膜组织血管生成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再生丝素膜对Ad-Ang-1转基因的WI-38成纤维细胞中不仅可以成功表达目的 Ang-1,而且还可使与血管生成和组织损伤修复相关的VEGF、FGF2、PDGF基因表达水平明显提高有关.结论 Ad-Ang-1转基因细胞修饰的丝素材料具有诱导血管生成的作用,为今后进一步采用转基因技术对生物材料进行修饰或改性、研制出具诱导性的医用生物膜材料创造了条件.
作者:钱丽娟;刘铁连;张晓峰;谢宇锋;盛伟华;缪竞诚;韩亚丽;杨吉成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三种不同亚型的穿心莲提取物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拮抗作用.方法 采用醇提取法从穿心莲中提取不同类型的内酯,将其分别加入富含血小板的血浆中,然后用多功能血小板聚集仪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结果 三种内酯成分均具有抗ADP诱导的血小板凝集作用,以穿心莲内酯为强,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穿心莲内酯具有较好的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占葆娥;王晓忠;蒋尊成;曾兰英;索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研究50岁以上人群的肥胖状态和血脂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生化法测定了3,688例50岁以上人群的血脂水平和肥胖状况.结果在调查的3,688例50岁以上人群中,随肥胖状况的日趋严重,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增加,血脂分析表明:780例心脑血管病、541例糖尿病和233例急性胰腺炎血清TC、TG较之正常人明显增高,而HDL-C明显降低.结论 50岁以上人群中,血脂异常的主要危险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急性胰腺炎等.
作者:郑林生;杨永青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皮病(PSS)累及食管的X线表现与早期诊断.方法 采用食道气钡双重造影,同时行立位及卧位多体位观察,并对其X线征象进行分析.结果 PSS食道受累患者排空时间、管腔直径及黏膜均有不同程度异常.结论 食道气钡双重造影是观察食管功能的有效检查手段,对早期诊断PSS具有极高价值.
作者:张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全凭静脉麻醉下手控辅助呼吸与静吸复合麻醉下机械通气两种不同方法,用于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行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术的麻醉特点.方法 随机选择32例ASA(Ⅱ-Ⅳ)级患者,比较两种麻醉方法(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和不行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的手术时间、术中低氧血症及偶有躁动的情况.结果 与不行气管插管组比较,气管插管组术程术中低氧血症发生较少且程度轻,并且几乎没有躁动,手术过程较为顺利.结论 行DSA治疗的麻醉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降低并发症.
作者:汪吉明;赵泽林;刘怀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骨髓是人体重要的造血器官, 部分骨髓外的肿瘤细胞经血源性转移至骨髓形成转移灶,骨髓被癌细胞侵润,造成骨髓结构的破坏和造血功能的紊乱.骨髓转移癌(metastatic carcinoma of bone marrow,MCBM)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现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骨髓涂片确诊的21例骨髓转移癌分析如下.
作者:陈玉梅;潘建玲;石豪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技术评价初发型心绞痛患者的左房壁各节段功能.方法 选择50例明确诊断为初发型心绞痛患者及40名正常人测定其左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和左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应用STI技术测定左房壁各节段(后侧壁、房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应变及应变率曲线,获取左室收缩期左房壁各节段峰值应变(Ss)及应变率(SRs),左室舒张早期左房壁各节段峰值应变率(SRe),左室舒张晚期左房各节段峰值应变率(SRa).结果 心绞痛组较正常对照组,左房存储功能指标:各节段Ss均减低,SRs减低,左房小容积(LAVmin)显著增大;左房管道功能指标:SRe、LAPEF显著减低;左房辅泵功能指标:左房前壁及下壁SRa显著减低,LAAEF及余左房壁SRa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初发型心绞痛患者左房管道功能明显减低,存储功能增强,泵功能部分受损.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评价初发型心绞痛患者左房壁各节段的功能.
作者:朱静;陈建昌;高岚;徐卫亭;吴燕妮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胆红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218例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根据斑块的有无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其他传统危险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颈动脉斑块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无斑块组(P<0.05).结论 血清胆红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刘娜;邵建苹;伍丽红;朴影;李春双;惠凯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组织速度成像技术(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右室舒张功能.方法 对HCM患者及对照组分别测量舒张期三尖瓣口的血流峰值速度E峰、A峰,并计算E/A;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测量三尖瓣隔叶及前叶瓣环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及Em/Am,并对两种检测方法和各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 HCM组较对照组三尖瓣E峰减低,A峰增高,E/A<1,三尖瓣环Em减低,Am增高,Em/Am<1;HCM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能够反映HCM患者右室舒张功能的变化.
作者:赵广明;吴晓萍;胡燕华;刘炯欧;李淑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人工耳蜗植入术是治疗重度或极重度先天耳聋的有效方法,术后的康复措施对听力重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12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儿的康复护理达到患儿听力正常的目的.结果 安装人工耳蜗的患儿术后听力及语言能力都有极大改善,学习、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大提高,从而极大地改善了生活质量.结论 积极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可使安装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儿建立良好的信心,为预防和发现术后并发症提供重要资料,从而达到满意疗效.
作者:刘叶;石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灯盏生脉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片、灯盏生脉胶囊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评分).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TC、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P<0.05);(2)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HsCRP、IMT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灯盏生脉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不但能够减少阿托伐他汀应用剂量,还有助于粥样斑块稳定和消退,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有助于临床预后,能够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李富慧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直肠肿瘤的治疗一直是外科关注的焦点.以往对无法行肠镜切除的良性肿瘤和早期恶性肿瘤多采用开腹和腹腔镜肠切除术、直肠肿物局部切除术等.但各种术式都有其缺点且均无法覆盖整个直肠.
作者:丁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建立穹窿海马伞切断AD大鼠模型,应用Y型迷宫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测试,分别用同位素方法和蛋白质印迹检测了ERK的水平,并用RT-PCR方法检测了ERK2 mRNA的表达.结果 Y型迷宫测试发现穹窿海马伞切断AD大鼠学习和记忆的获得和再现均受损;同位素方法检测穹窿海马伞切断大鼠海马ERK的活性,手术组手术侧为(13.46±3.23)pmol·mg-1·min-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80±1.50)pmol·mg-1·min-1、假手术组(10.74±1.62)pmol·mg-1·min-1和手术组非手术侧(10.79±2.23)pmol·mg-1·min-1;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手术组条带深于正常对照组;RT-PCR显示ERK2mRNA表达手术组条带亮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穹窿海马伞切断AD大鼠海马ERK升高,ERK信号转导途径在AD发病早期起作用.
作者:冯昱;吴哲;彭博;罗晓光;姚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