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过敏性紫癜CD40-CD40L的表达

朱国际

关键词:CD40, CD40L, 过敏性紫癜, T淋巴细胞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CD40-CD40L的表达与免疫紊乱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HS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CD40-CD40L的表达以及免疫功能,同时以3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 (1)HSP组CD40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CD40L的表达较对照组增高(P<0.01).(2)HSP患儿TH2类细胞因子中的IL-4,IL-5及IL-6明显增高,TH2的特异性膜蛋白分子CD30表达也显著高于正常水平,TH1类细胞因子IL-2及IFN-γ分泌减少.(3)HSP存在选择性的IgG的异常增高,血浆中仅IgA、IgE水平高于对照,IgG、IgM无差别.结论 HSP儿童存在CD40-CD40L表达异常与免疫功能紊乱,且二者有内在的联系.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相关文献
  • Amicus与MCS+单采机采集的血小板中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数量比较

    目的比较Amicus血细胞分离机与MC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的血小板中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数量.方法检测Amicus单采机与MCS+单采机采集后血小板袋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结果两种机采集后的血小板袋中的血小板无明显差异,白细胞与红细胞有明显差异.结论 Amicus血细胞分离机白细胞污染极低,而MC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时要严格控制白细胞和红细胞污染,才能保证产品质量.

    作者:项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归芪口服液促进放射损伤小鼠骨髓造血恢复的研究

    目的探讨归芪口服液促进放射损伤小鼠早期骨髓造血恢复的可能机制.方法 42只清洁级近交系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归芪组和对照组于6.0Gy 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均匀照射后,分别被胃饲归芪口服液(200mg/次,2次/d)和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照射后第4、8和14d计数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和骨髓组织中巨核细胞数,测量骨髓造血组织面积,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骨髓组织中粘附分子CD44和CD54的表达水平.照射后第8d计数小鼠的脾集落形成单位(CFU-S)数.结果照射后第4、8、14d归芪组骨髓单个核细胞、骨髓组织中巨核细胞计数和骨髓造血组织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第4、8d归芪组骨髓组织中CD44、CD54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至第14d归芪组CD44、CD54表达水平下降,趋于恢复正常水平.照射后第8d归芪组CFU-S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归芪口服液能够促进放射损伤小鼠早期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骨髓组织中粘附分子CD44、CD54的表达实现的.

    作者:郑邈;刘文励;孙汉英;周剑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一例经皮外周干细胞心肌移植病人的护理

    干细胞是指人体胚胎时期的一种特殊细胞,它可以不断分裂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即干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及重建长期造血的潜能,在急性心肌梗死损伤的心肌细胞内,干细胞可以促进心肌细胞再生和血管再造,从而增强心脏的泵功能.2004年2月我院进行了首例外周干细胞心肌移植术.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常保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金钠多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金钠多注射液对冠心病(CHD)的疗效.方法病人分为金钠多治疗组(44例)和复方丹参对照组(30例),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心电图、心功能、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症状、体征及上述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0.01),但金钠多治疗组明显优于复方丹参对照组(P<0.01).结论金钠多注射液对冠心病有明显疗效,比复方丹参疗效佳.

    作者:颜建忠;翁丽;陈佩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与凝血功能障碍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2DM)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糖尿病组(n=85)和对照组(n=60)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结果 (1)2DM组与对照组比较:无论有无血管并发症2DM患者PT、APTT显著下降(P<0.05或P<0.01),FIB显著上升(P<0.05或P<0.01),无血管病变组TT的变化没有统计意义;伴血管病变组患者TT显著下降(P<0.01).(2)2DM组组内比较,伴血管病变组凝血指标PT、APTT、TT均较无血管病变组显著下降(P<0.01),且FIB水平显著上升(P<0.05).(3)DM患者血脂异常的分型比较,DM患者以高甘油三酯血症为主,有血管并发症组的高甘油三酯血症阳性率可达28.9%,但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并且TG与四项凝血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的障碍,且随着血管并发症的出现,患者凝血活性增强.

    作者:林广玲;黄林锋;邱树彬;林美珊;林少晖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氢化考地松对脂肪栓塞综合征血液流变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氢化考地松对脂肪栓塞综合征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血液流变学检测技术,测定了治疗组、未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t)、校正全血粘度(ηb′)、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及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等各项指标,并对三者进行比较.结果 (1)治疗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指标保持比较稳定的水平,而未治疗组则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和纤维蛋白原增高.未治疗组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别(P<0.01),未治疗组与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未治疗组纤维蛋白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治疗组与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 治疗组、未治疗组及对照组三组间ηb无显著差异(P>0.05).经校正后,治疗组与对照组间ηb′仍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未治疗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比较:未治疗组ηb′显著增高(P<0.05或P<0.01).(3)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ηp、Ht、EAI均无显著差异(P>0.05).未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比较,ηp、EAI显著增高,Ht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 FES血液多呈高粘滞状态,其原因是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和血小板的聚集破坏所致.

    作者:戚其学;张晓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手足口病在耳鼻咽喉科表现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在耳鼻喉科的临床表现.方法分析就诊于耳鼻咽喉科门诊的76例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结果 76例手足口病均为1~5岁儿童.其特点:发热、手足口部疱疹,咽部粘膜均有溃破.结论手足口病好发于儿童,除手足口部疱疹样皮损外,在耳鼻咽喉科也有特征性表现,抗病毒治疗有效.

    作者:孙安屏;郑海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乙酰唑胺和高原维康片对高原人体运动时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3种药物对高原人体运动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3 700m高原6个月的40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高原维康片组、乙酰唑胺组、红牛饮料组和安慰剂组,每组10名.在安静时、服药前、服药第10d及停药第10d分别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渐增负荷运动至力竭,测定红细胞压积(HCT)、血液粘度(ηb)、血浆粘度(ηp)、还原粘度(ηr)、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变形系数(TK)、红细胞聚集系数(VAI)及血栓形成系数(TFL).结果①力竭运动后较安静时HCT、ηb、ηp、ηr、IR、TK、VAI、TFL均升高(P<0.05或0.01).②给予乙酰唑胺、高原维康片及红牛饮料后能明显降低血液粘滞度,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且乙酰唑胺效果更好.结论乙酰唑胺、高原维康片及红牛饮料均具有改善组织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的作用,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血液粘度下降,血流速度增加.

    作者:崔建华;王引虎;张西洲;张芳;哈振德;王伟;马勇;李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光量子血液疗法与肝素和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肺心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照观察光量子血液疗法、肝素、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肺心病的疗效.方法 8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光量子血液疗法、肝素、酚妥拉明联合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0例,治疗前后观察其疗效及血气、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aCO2降低明显(P<0.05),PaO2明显提高(P<0.05).结论光量子血液疗法、肝素、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肺心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吴晓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SHI-1糖基转移酶表达的差异

    目的探讨白血病细胞株K562与SHI-1糖基转移酶表达的差异.方法应用RT-PCR法研究白血病细胞株K562与SHI-1糖基转移酶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 K562和SHI-1细胞株均表达OGnT、β3GnT1、β3GnT5、β3GalT2,但表达量不同.K562细胞株主要表达ppGalNacT2、T4、T5、T7,但表达量有差异,而SHI-1细胞株ppGalNacT1、T2、T3、T4均有表达但表达量亦有不同.

    作者:郭向红;仇灏;潘浩;金美芳;吴士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糖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患儿血糖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出生一天内118例NHIE患儿,用微量血糖检测仪测定治疗前空腹血糖.结果中、重度HIE病例出现明显高血糖,并且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χ2=16.85,P<0.01),病死率增加.结论血糖监测为判断病情及预后提供帮助,对Apgar评分较低者应早期监测血糖并及时纠正.

    作者:刘恒;白华;陈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治疗用降纤酶对血纤溶系统及血小板的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血液中纤溶系统和血小板的影响,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降纤酶组和常规治疗组,测定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 血小板大聚集率(Pamax)及血浆11-去氢-血栓烷B:(11-DH-TXB2).结果降纤酶有显著抗栓作用,引起血浆Fg水平显著降低,D-二聚体浓度升高,但用药后易引起体内血小板活化. 结论降纤酶治疗脑梗死应在实验室监测下使用,应适时加抗血小板活化类药物.

    作者:蔡秀英;孔小明;王兆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SOD对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效应

    化疗时使用SOD,以及对不明原因白细胞计数低下者使用SOD,可明显保护化疗癌患者白细胞计数不发生明显下降,以及能明显提升不明原因白细胞低下者的外周白细胞计数.

    作者:王利群;江家贵;姜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氡及子体吸入对BALB/c小鼠造血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氡及其子体吸入对BALB/c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BALB/c小鼠吸入氡及其子体的累积剂量分别达0、21、33工作水平月(working level month,WLM)后,观察小鼠外周血血常规的变化,及小鼠脾脏指数、肾脏指数、胸腺指数的变化.同时检测了小鼠骨髓细胞DNA含量、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和骨髓粒细胞集落(CFU-G)增殖的变化.结果小鼠吸入氡及其子体后,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中血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平均值有显著性变化,红细胞、红细胞压积显著减少,提示有贫血症状;高剂量组血小板明显减少,而此剂量组脾脏指数增高,表明血小板可能分布异常;低剂量组DNA含量显著减少,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和CFU-G的增殖能力各剂量组无显著改变.结论在该实验的染毒剂量下,氡及其子体吸入可引起小鼠红细胞、HCT显著减少,血小板明显降低和脾脏指数增高,低剂量组DNA含量明显降低.

    作者:孙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糖尿病餐后血糖水平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相关性探讨

    目的观察糖尿病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h血糖>11.1mmol/L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与餐后血糖<8.0mmol/L的病例比较.方法对2000年~2004年8月6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空腹血糖<6.1mmol/L维持1个月,剔除8.0mmol/L<餐后血糖<11.1mmol/L6例.对餐后血糖>11.1mmol/L和<8.0mmol/L病例作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两组血栓指数Q值、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餐后血糖>11.1mmol/L组,血液仍处于粘、聚、浓状态,易形成血栓,增加并发症危险.提示对糖尿病治疗的监测,必须要注意餐后血糖的控制,方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抗凝治疗是DM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李军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消化道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消化道出血行DSA血管造影患者92例,观察造影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造影阳性者48例,占52.2%,急诊组31例,择期组17例,其中,有出血直接征象者18例,占19.5%(18/92);行介入治疗28例,其中,灌注法20例,栓塞法8例.结论血管造影是消化道出血的有效诊断方法.

    作者:周大勇;沈利明;沈钧康;金一琦;陈磊;黄献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用细胞学方法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癌附132例分析

    目的探讨细胞学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意义.方法细针抽吸、涂片、染色、镜下观察恶性肿瘤细胞,探讨其临床细胞学特点.结果 132例淋巴结转移癌,诊断为腺癌79例(59.8%)、鳞癌17例(12.9%)、未分化癌21例(15.9%)、恶性黑色素癌5例(3.9%),其他类型恶性肿瘤10例(7.5%),与组织病理检查对照,二者符合率为100%.结论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癌,准确率高、简便易行,是一种切实有效的诊断方法,同时亦可以指示临床查找原发病灶.

    作者:吴晓芝;吴广平;黄秀霞;张振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沈阳三生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1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和7例难治性ITP患者皮下注射rhTPO(1.0μg/kg·d),动态监测注射后血小板生长情况.结果肿瘤化疗组使用rhTP09d后,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血小板恢复至100×109/L需19±9.4d,较对照组24±6.2d明显缩短.难治性ITP组显效6例,良好1例,总有效率100%.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rhTPO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及难治性ITP患者的血小板严重减少有促进增生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黄梅;张东华;孙汉英;邓金牛;周剑锋;刘文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干预下肺心病凝血功能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低分子肝素的干预,改善肺心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同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探讨肺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有效的降纤、抗凝药物,是提高肺心病治疗效果的重要关键.方法 (1)治疗组(低分子肝素治疗)51例,对照组(常规治疗)45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各组凝血功能(TT、PT、APTT、FIB)、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全血表观粘度)、肺功能(FEV1),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对照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略有改善,但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功能有所改善(P<0.05),显示常规治疗虽能使肺心病患者得到改善,但无法有效地改善患者血液的高粘、高凝状态;治疗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肺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而且治疗后肺功能与对照组治疗后肺功能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显示在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同时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肺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肺心病患者常规治疗同时必需配合降粘、抗凝及降纤治疗,效果肯定,对病情的控制及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值得重视.

    作者:黄林锋;董仁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相关因素,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9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论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受累靶器官先后顺序、轻重程度及伴随症状不同,极易误诊、误治.同时利用有关检查,可正确评估疾病的预后.

    作者:徐荣香;杨建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