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沙薇;齐玉;郭晶;潘宇;王黎光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测定糖尿病非视网膜病变患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加以分析比较.结果除红细胞聚集指数外,各项指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均明显升高.结论血液粘度升高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诱因之一.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规律及对预后的关系.方法对96例高血压组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并与50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作比较分析.结果两组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主要有:(1)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在中、低切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在高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及各项指标检测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并对临床诊断、药物疗效和预后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伟华;陈华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新疆新和鸽血液生理生化与血液流变学常值研究

    沿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绿洲各县和市的居民世代爱养一种被当地人称为叶克亚娃的鸽子.经专家鉴定为原鸽(Columla Livia Gmelin)的新疆亚种(C.Lneglecta Hnme),命名为新和鸽.这些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十分恶劣.新和鸽处于半野生放养状态.作者等从2000年连续三年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并测定了新和鸽生理、生化以及血液流变学等相关指标32项.发现新和鸽的红细胞压积(HCT)较高(♂52.63%±5.80%,♀48.92%±4.88%);血糖含量(♂20.02±2.36 mmol/L,♀19.25±2.33mmol/L)比普通肉鸽高1~2倍;脂肪含量(♂12.00±1.80mmol/L,♀11.43±2.17mmol/L)比肉鸽低;全血粘度较高,而血浆粘度不高.

    作者:刘志强;王金泉;赵红琼;何宗林;王小静;贝念湘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测定糖尿病非视网膜病变患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加以分析比较.结果除红细胞聚集指数外,各项指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均明显升高.结论血液粘度升高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诱因之一.

    作者:沙薇;齐玉;郭晶;潘宇;王黎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药黄芪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黄芪对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筛选降低血液粘度的药物.方法以黄芪水煎剂灌服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6周后检测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模型组加以对照分析.结果灌服黄芪水煎剂组大鼠血液粘度较衰老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黄芪具有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

    作者:郭晶;齐玉;沙薇;陈方倩;王黎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红外线、氦氖激光照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血液流变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红外线、激光照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的血液流变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CAG动物模型,并设置正常组和模型组对照,采用不同强度的He-Ne激光、红外线分别照射CAG大鼠胃部.对大鼠的全血和血浆的血液粘度进行了观测比较.结果CAG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的血液流变有显著性差异,而治疗中的激光组和红外线组与模型组血液流变也均有明显差异.结论患有CAG的大鼠其血液流变将发生改变.经过红外线、激光照射治疗,随着病情的好转,其血液流变学指标也大有改善,趋于正常.

    作者:杨跃平;邵雪辉;高建武;戴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宜宾市正常人血液流变学参考值调查研究

    目的测定宜宾地区448名健康人(其中男性221名,女性227名)的血液流变学15项指标正常值及其分布情况.方法用R80A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宜宾市正常人群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调查发现同年龄男女组间各切变率的全血粘度值等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年龄同性别组间虽元显著差异,但50岁及50岁以上组多项指标离散度增大.结论分别统计不同性别年龄组的参考值更能确切反应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作者:逯心敏;郭渝;解学龙;代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血液标本体外放置时间和温度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研究血液标本体外放置时间和温度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的影响情况.方法随机选取8名受检对象,每人抽取18mL静脉血,将每份标本根据温度分成3组(分别放在4℃、25℃、37℃),测定0h、2h、4h、8h、24h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中切、低切全血黏度),然后进行方差检验并两两比较,观察与25℃(室温)放置,立即测定组(Oh)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经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及多重两两比较(LSD法)显示: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在不同室温情况下及随体外放置时间的延长检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变化(P<0.01).结论血流变指标测定受多种因素影响,要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应在25℃(室温)、4h内得到测定.

    作者:孙朝晖;彭明远;张卫云;徐德兴;朱爱辛;符玉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巴曲酶对心绞痛患者血流变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巴曲酶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药物巴曲酶,对老年人冠心病不能接受介入治疗的心绞痛患者给予巴曲酶静脉用药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巴曲酶治疗组的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指数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其中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巴曲酶对老年人冠心病顽固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性有明显的改善,从而缓解并阻止心绞痛的发生.

    作者:于晓波;高秀英;陈丽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心脏肌钙蛋白Ⅰ测定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脏肌钙蛋白Ⅰ(cTnl)测定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8例病毒性心肌炎(VM)、30例心绞痛(AP)、3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及25例正常健康人血清cTnI、CK、CK-MB、LDH测定.结果①AMI、VM患者24h血清cTnl阳性率(96.9%、89.2%)显著高于AP组、EH组、正常对照组(16.7%、0、0,P<0.05).②AMI患者3h内血清cTnI阳性率50.0%,显著高于CK、CK-MB、LDH阳性率(18.8%、25.0%、21.9%,P<0.05).AMI患者7d、10d后血清cTnI阳性率60.0%、51.7%,显著高于CK,CK-MB阳性率(16.7%、6.9%;13.3%、3.4%,P<0.01).③VM患者24h内血清cTnI阳性率75.0%,显著高于CK,CK-MB、LDH阳性率(53.6%、60.7%、21.4%,P<0.05).VM患者1w、2w、3w血清cTnI阳性率88.9%、72.0%、36.4%,显著高于CK,CK-MB阳性率(25.9%、20.0%、4.5%;29.6%、24.0%、9.0%,P<0.01).结论血清cTnI能早期确诊AMI、VM,具有较宽的时间窗口,对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优于心肌酶学,是较敏感和特异的血清标志物.

    作者:单岩;张谦;朱慧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

    目的分析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脂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血脂检测采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采用北京普利生LBY-M6B,PLS-F200B型血液流变工作平台.纤维蛋白原检测采用德国Compa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结果高脂血症患者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正常人群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根据观察值表明:血液流速、血液粘滞性、血液凝固性与高血脂密切相关,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改变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瑛;乔艳红;常靖;关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粘度联合估计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近期预后的研究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及血粘度,以期探讨与ACS预后的关系.方法CRP浓度的测定采用胶乳法.采用文献报道的CRP≥3.0mg/L为预测心脏事件的临界值,分成ACSI组(CP≥3.0mg/L)和ACSⅡ组(CRP<3.0mg/L).血粘度测定采用北京世帝公司生产的R20血粘度检测仪.结果ASSⅠ组、ACSⅡ组、正常对照组的CRP浓度分别为(4.12±0.15)mg/L、(3.23±0.11)mg/L、(2.31±0.18)mg/L,ACSI组与ACSⅡ组比较P<0.05,与健康对照组P<0.01.ACSⅡ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3组血粘度检测显示ACSⅠ组、ACSⅡ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血清CRP水平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尤其CRP≥3.0mg/L,发生心脏事件机率高,显示血清CRP水平与ACS病情程度有关.提示在某种程度上血清CRP水平在判断ACS预后价值较血粘度更有价值.CRP≥3.0mg/L可作为判断国人ACS预后的界限值以便预测.

    作者:李勇;王平;宋执敬;荆媛;宋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以红细胞压积为依据制定全血粘度参考值

    作者在工作实践中采用以红细胞压积(Hct)为依据制定全血粘度参考值的方法,经长期试用认为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栾兆鸿;陈桂枝;李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85例高粘血症的血脂水平观察

    不少人认为血脂高必定血黏度增高,而血黏度高其血脂水平也一定高于正常.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对85例高粘血症患者(血黏度高于正常)的血脂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建丽;李爱民;赵金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温氏血沉在不同温度时的差异性分析

    在临床血流变指标中,血沉是反映红细胞聚集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比聚集指数更有参考价值.特别是温氏(Wintrobe)管法,因有测定红细胞压积的便利被大量采用.测定温度可为室温、25℃或37℃恒温水浴箱.文献报道在15℃~25℃范围内,温度对魏氏(Westergren)血沉的影响较小[1].但温氏法因抗凝剂和试管的差异,对温度的敏感性应有所不同.本实验了解室温(16℃±1.5℃)、25℃、37℃水浴恒温的温氏血沉差异,并观察差异大小是否与纤维蛋白原、球蛋白、胆固醇有关.

    作者:张伟力;杜文经;何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化脓性肝脓肿的CT诊断(附44例分析)

    目的探讨化脓性肝脓肿(PLA)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经穿刺活检、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PLA患者CT及临床资料.结果44例PLA患者多有发热、腹痛、血象异常等急性感染症状;24例PLA(55%)具有典型CT表现,20例(45%)表现不典型.44例中CT明确诊断PLA37例,提示PLA可能6例,误诊为肝癌1例.结论CT表现比较典型的PLA,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不难;而不典型PLA,综合分析增强扫描尤其是动态和延时扫描特征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沈小健;徐建良;蔡庆;沈玉英;黄文才;范国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褐毛甘西鼠尾注射液对心肌缺血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褐毛甘西鼠尾对大鼠缺血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用冠脉结扎造成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用Med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大鼠心肌缺血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褐毛甘西鼠尾可使LVSP升高、±dp/dtmax增加.各剂量组均使LVEDP、t-dp/dtmax显著降低,而对HR、SBP、DBP和MAP影响不大.结论褐毛甘西鼠尾注射液对急性心肌缺血导致的心功能降低有明显的改善.

    作者:张荣平;李惠兰;秦剑;胡建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早期损伤指标的探讨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早期损伤的实验室诊断指标.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液转铁蛋白(TRF)、微量白蛋白(mALB)和α1-微球蛋白(α1-M),碱性苦味酸法检测尿肌酐,己糖激酶法检测空腹血糖.结果尿常规蛋白定性阴性和阳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尿液TRF、mALB和α1-M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尿蛋白定性阳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尿液TRF、mALB和α1-M含量较尿蛋白定性阴性的患者显著增高(P<0.01),并且上述3项指标有随病程的延长和糖代谢控制不良而增高的趋势.单项及双项检测尿TRF、mALB和α1-M这3项指标阳性率偏低,将这3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85.4%.结论检测尿TRF、mALB和α1-M是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伤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3项指标有较高的检出率,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肾功能损伤程度及部位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朱雪明;单卫民;张国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硬腭颊部联合径路切除侵犯翼腭窝鼻咽纤维血管瘤

    目的探讨采用硬腭颊部联合径路切除侵犯翼腭窝鼻咽纤维血管瘤.方法总结1990年~2001年收治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例翼腭窝侵犯的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手术方法.结果6例翼腭窝侵犯的鼻咽纤维血管瘤均一次完整切除.结论硬腭颊部联合径路是治疗侵犯翼腭窝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有效手术方法.

    作者:孙安屏;郑海洲;肖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45例初治、12例复发AML患者血清VEGF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45例初治、12例复发AML患者的血清VEGF表达水平分别为211.75±108.33pg/ml和237.17±113.56pg/m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19.51±41.60pg/mL;P<0.05).初治AML患者中VEGF高表达组(>211.75 pg/ml)完全缓解(CR)率为52%,低表达组(<211.75 pg/ml)CR率为75%,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刺激白血病细胞增殖、迁移中发挥重要作用.AML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预后具相关性.

    作者:徐升;李丽;朱子玲;张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ABO异型骨髓移植后A、B及Rho(D)抗原强度及其相应抗体变化的观察

    通过ABO异型骨髓移植后A、B及Rho(D)抗原强度及其相应抗体检测,可以监测移植后造血重建的过程以及血浆置换的效果.

    作者:曹颖;冯丽瑾;吴元健;沈卓兰;徐根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