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

王瑛;乔艳红;常靖;关波

关键词:高脂血症, 血液流变学
摘要:目的分析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脂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血脂检测采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采用北京普利生LBY-M6B,PLS-F200B型血液流变工作平台.纤维蛋白原检测采用德国Compa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结果高脂血症患者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正常人群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根据观察值表明:血液流速、血液粘滞性、血液凝固性与高血脂密切相关,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改变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与中青年脑梗死之间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与中青年脑梗死之间的关系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因素.方法检测40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VitB12的浓度,正常对照组40例.结果中青年脑梗死患者Hcy高于同年龄健康对照组(P<0.05),青年脑梗死患者Hcy高于中年脑梗死患者(P<0.05).中青年脑梗死患者VitB12、叶酸含量均低于同年龄健康对照组(P<0.05),青年脑梗死患者VitB12、叶酸含量均低于中年脑梗死患者(P<0.05).而且Hcy浓度与叶酸、VitB12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Hcy是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并且Hcy对青年脑梗死的影响要大于对中年人,Hcy的水平与叶酸、VitB12的浓度有关.

    作者:辛晓敏;付璐;李洁;李琳;宋丽婷;金丹;赵庆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以红细胞压积为依据制定全血粘度参考值

    作者在工作实践中采用以红细胞压积(Hct)为依据制定全血粘度参考值的方法,经长期试用认为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栾兆鸿;陈桂枝;李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前后血流变学观察

    斑块破裂诱发急性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原因.决定斑块破裂后血管是否闭塞的因素包括:斑块受损的程度、血液流变学(血管的直径、病变的几何形态和远端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及内源性止血与纤溶的平衡.现已明确如果血栓为闭塞性多造成ST段抬高的Q波性AMI,紧急溶栓治疗是国内外开展治疗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1].为了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前后血流变学变化,本文动态观察60例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流变学的变化.

    作者:张红玲;王金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观察老年人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人及在常见疾病中的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方法采用血凝仪ACL300测定1 014例老年期和老年前期在正常和几种老年常见疾病状态下的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进行统计学t检验.结果通过对正常组和疾病组老年期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发现血浆纤维蛋白原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呈显著性的差异(P<0.01).结论纤维蛋白原不仅作为凝血因子,而且可作为应激因子,随年龄增高相应增高,并对疾病活动的早期发现有辅助诊断意义.

    作者:李淑兰;范连凯;邵桂英;赵永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新疆新和鸽血液生理生化与血液流变学常值研究

    沿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绿洲各县和市的居民世代爱养一种被当地人称为叶克亚娃的鸽子.经专家鉴定为原鸽(Columla Livia Gmelin)的新疆亚种(C.Lneglecta Hnme),命名为新和鸽.这些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十分恶劣.新和鸽处于半野生放养状态.作者等从2000年连续三年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并测定了新和鸽生理、生化以及血液流变学等相关指标32项.发现新和鸽的红细胞压积(HCT)较高(♂52.63%±5.80%,♀48.92%±4.88%);血糖含量(♂20.02±2.36 mmol/L,♀19.25±2.33mmol/L)比普通肉鸽高1~2倍;脂肪含量(♂12.00±1.80mmol/L,♀11.43±2.17mmol/L)比肉鸽低;全血粘度较高,而血浆粘度不高.

    作者:刘志强;王金泉;赵红琼;何宗林;王小静;贝念湘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人血清中VEGF浓度与脑梗塞的关系

    目的研究人血清VEGF浓度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67例脑梗塞患者与3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的血清VEGF浓度.并对部分患者VEGF水平作动态观察.结果重度脑梗塞组血清VEGF浓度高于对照组(P<0.001),重度脑梗塞组血清VEGF浓度高于轻度脑梗塞组(P<0.05),轻度脑梗塞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P>0.05).轻度脑梗塞患者治疗一周后血清VEGF水平略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重度组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VEGF水平是脑梗塞患者的有效血清学指标,对病情观察、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吴冬生;许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深圳市201名小学生血液流变学指标调查研究

    目的检测深圳市201名小学生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初步建立适宜深圳市低龄人群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正常参考值,探讨红细胞压积、血脂等因素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挑选201名健康小学生(男119名,女82名)分别进行血流变各项指标检测统计.结果未成年小学生男女间各项指标及各组血浆粘度无显著差异,红细胞压积对血流变的影响是主要因素.结论报道了深圳市低年龄小学生的血流变参数.该参考值对本(市)区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疗效及预后都有重要的参考应用意义.

    作者:罗乐宣;罗国辉;杨冀衡;陆泽元;李涛;黄建平;许我先;邝碧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指脉波波形变化的相关性观察

    监测SpO2能了解病人的呼吸和氧合情况,随机抽取120例病人,在麻醉手术过程中,观察指脉波的改变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作一系列相关性观察,发现血流动力学的急剧变化能引起指脉波的相关性改变,虽然波形改变不能定量分析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但对临床仍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作者:张洪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波生坦对DOCA-盐型高血压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内皮素受体阻断剂波生坦(bosentan)对DOCA-盐型高血压大鼠(DHR)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10周龄雄性SD大鼠,切除左侧肾脏,术后予抗感染,1周后存活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给予饮自来水.其他组予DOCA皮下注射,饮盐水.其中2组分别给予波生坦及氨氯地平,安慰剂组给予等量自来水灌胃共5周.留取血、尿送生化检测;摘取肾脏,石蜡包埋卮作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安慰剂组血压、单肾/体重值、24h尿蛋白排出量增加,肾脏有较明显的组织学改变(如肾小球硬化;肾小管扩张、肥厚;蛋白管型;肾间质细胞浸润;小动脉壁增厚等),肾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7的蛋白表达明显上调.波生坦能较显著地缓解上述异常(P<0.05).结论波生坦对DHR肾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它能阻断内皮素系统以及下调TGF-β1和Smad7有关.

    作者:王凯旋;洪小苏;陈建昌;高岚;焦阳;谢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丹参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80例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对血液心肌酶谱的含量变化、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新生儿HIE的疗效.方法将161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分别于急性期及恢复期检测血液心肌酶谱的含量,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0.0%及92.5%,对照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66.7%及83.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x2=6.23,P<0.05;x2=4.35,P<0.05).两组血液心肌酶谱水平随着疾病的恢复均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大,与对照组恢复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K、CK-MB参与了HIE的病理过程.结论丹参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新生儿HIE有显著效果.

    作者:童新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双嘧达莫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方法对照观察5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用药前后浮肿消退、尿蛋白、肝功、血脂、血流变改变情况.结果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双嘧达莫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流变指标,提高缓解率,治疗组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果双嘧达莫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能提高缓解率,预防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

    作者:李爱顺;左晓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基于Simulink仿真的心脏工作模型

    目的建立一个新的心脏工作模型.方法采用Matlab/Simulink系统软件,建立心脏搏动间歇流模型,并整合血管网络的8个腔室.结果在改变心率的条件下,对主动脉压力、左心室压力、左心室容积和左心室驱动压的变化进行仿真,得出了主要的特征数据和波形.结论仿真模型构造清晰,具有可扩充性,可以作为动物实验的预研手段.

    作者:周希平;王国卿;邹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药方剂对冠心病气虚型和血瘀型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为探讨祖传中药方剂治疗气虚型和血瘀型冠心病的疗效,及其机理.方法选择气虚型和血瘀型冠心病患者198例观察疗效,并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脂、血液流变学、心电图等各项指标,对比研究.结果此方剂对冠心病治疗有明显疗效.且冠心病血瘀型患者血液粘度明显高于冠心病气虚型患者,服药后,血液粘度两组都有明显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也明显降低.心电图显著改善.结论此方剂治疗冠心病有效,其机理为降低血液粘度和血脂以及扩张冠脉,增加心肌供血.

    作者:黄鹊榕;王爱云;刘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巴曲酶对心绞痛患者血流变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巴曲酶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药物巴曲酶,对老年人冠心病不能接受介入治疗的心绞痛患者给予巴曲酶静脉用药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巴曲酶治疗组的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指数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其中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巴曲酶对老年人冠心病顽固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性有明显的改善,从而缓解并阻止心绞痛的发生.

    作者:于晓波;高秀英;陈丽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多发性骨髓瘤血液流变学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及血浆置换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高粘滞血症的疗效.方法用全自动血液粘度快测仪检测全血粘度(200s-1、30s-1、3s-1)、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用常规方法检测血沉、球蛋白,对7例球蛋白>35g/L患者行血浆置换.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球蛋白显著增高,血浆置换能降低球蛋白、血粘度.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高球蛋白血症是导致高粘滞血症的基础.

    作者:韩丽英;黄纯兰;吴鹏强;徐丛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褐毛甘西鼠尾注射液对心肌缺血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褐毛甘西鼠尾对大鼠缺血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用冠脉结扎造成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用Med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大鼠心肌缺血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褐毛甘西鼠尾可使LVSP升高、±dp/dtmax增加.各剂量组均使LVEDP、t-dp/dtmax显著降低,而对HR、SBP、DBP和MAP影响不大.结论褐毛甘西鼠尾注射液对急性心肌缺血导致的心功能降低有明显的改善.

    作者:张荣平;李惠兰;秦剑;胡建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哈尔滨市健康人血流变部分指标的季节性变化

    目的探讨哈尔滨市冬夏季节变化对血流变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500例于2003年6月~2003年11月体检的不同年龄段的健康人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各年龄段的全血粘度低切、高低,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冬夏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各年龄段的全血粘度低切夏季均显著低于冬季,其余上述血流变指标则与之相反.

    作者:金英玉;玉光哲;董娟;辛晓敏;李洁;宋丽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慢性乙型肝炎与非慢性乙型肝炎胆囊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DNA的检测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HB)与非慢性HB患者的胆囊组织中HB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PCR技术对慢性HB、非慢性HB的石蜡包埋胆囊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检测,结果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58.8%(20/34)、17.1%(6/35).在HBV DNA阳性病例中胆石症检出率分别为60%(12/20)、16.6%(1/6).结论胆囊组织中确实含有HBV感染,慢性HB感染率高,而且慢性HB与胆石症发病率有关.

    作者:吴晓芝;尚红;刘小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宜宾市正常人血液流变学参考值调查研究

    目的测定宜宾地区448名健康人(其中男性221名,女性227名)的血液流变学15项指标正常值及其分布情况.方法用R80A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宜宾市正常人群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调查发现同年龄男女组间各切变率的全血粘度值等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年龄同性别组间虽元显著差异,但50岁及50岁以上组多项指标离散度增大.结论分别统计不同性别年龄组的参考值更能确切反应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作者:逯心敏;郭渝;解学龙;代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调脂治疗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调脂治疗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高脂血症患者,给予辛伐他汀等调脂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经8周的调脂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其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5).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明显下降(P<0.01,P<0.05).结论调脂治疗不但能降低患者血脂的含量,还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微循环,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作者:王艳霞;张淑英;张迎春;粱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