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烜;胡华成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与血液流变学关系.方法采用北京中勤世帝科学仪器公司R-80自动血液粘度仪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多项检测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讨论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异常变化可为糖尿病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作者:张荣霞;杨晶;张炜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鸦胆子油乳注射液配合化疗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晚期胰腺癌随机分成2组.A组为鸦胆子油乳配合化疗组,B组为单纯化疗组,化疗为28d重复,鸦胆子油乳20d为一周期.结果 A组总有效率(RR)43.75%,中位生存期8.6个月,一年生存率25%.B组总有效率(RR)12.5%,中位生存期6.4个月,一年生存率18.75%;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A、B二组骨髓抑制的发生率:Ⅰ度12.5%vs25%,Ⅱ度25%vs37.5%,Ⅲ度12.5%vs18.75%,Ⅳ度6.25%vs6.25%.结论鸦胆子油乳配合化疗疗效好于单纯化疗组,毒副反应较轻.
作者:姜洪心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在体外从人外周血中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DCs).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BMNCs),在rhGM-CSF、IL-4和TNF-α的诱导下培养扩增树突状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其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形态特征,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其表型特征,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其功能,辣根过氧化酶(HRP)内吞实验检测其群体内吞能力.结果 PBMNCs经过rhGM-CSF、IL-4和TNF-α诱导培养12d后,具典型的DCs形态,细胞表型为MHCⅡ类分子(HLA-DR)93.5%、CD80 96%、CD86 92.6%、CD1a 60.4%、CD83 82.6%和CD14 10.5%,具有极强的激发MLR的能力,显示成熟DCs的特征.DCs群体的内吞能力约在培养第6d达高峰,之后有明显下降.结论该方法是一种可靠的诱导、扩增DCs的方法,为DCs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吴雨岗;汪良;张雁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艾灸对健康人血液流变性的效应.方法选健康人30例,采用北京世帝科学仪器公司生产的R-80全自动血液粘度分析仪,LG-B-190血液红细胞变型/聚集仪,于艾灸前后检测受试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变化.结果艾灸八邪及三阴交穴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有明显变化;经统计学处理,全血低切相对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全血高切相对粘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灸八邪及三阴交穴可降低血液粘度,改善红细胞聚集性.
作者:张周良;李斌;刘树林;马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对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等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测定.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液流变学可做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房晶萍;线利波;巨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合并感染,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方法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s-CRP测定, 分感染组和无感染组.无感染组再分微量白蛋白尿组及正常蛋白尿组,进行组间及正常健康人的对照.结果 2型糖尿病感染组hs-CRP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P<0.01,与无感染组对照P<0.01;糖尿病无感染组hs-CRP亦增高, 与正常对照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hs-CRP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1.结论监测hs-CRP与微量白蛋白尿对临床有指导作用.
作者:吕国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医疗卫生用品的细胞毒性,了解样品预处理方式对其细胞毒性评价的影响.方法用活细胞计数法和形态观察法,选择不同的样品预处理方式,对9件医疗卫生用品进行细胞毒性测试,并对样品毒性分级,比较这些处理方式对其细胞毒性评价是否产生影响.结果湿布、有粉乳胶手套、骨水泥柄、医用胶、面膜不同预处理方式的细胞毒性评价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样品不同处理方式间无差异.结论不同的样品预处理方式对其细胞毒性评价可能存在一定影响,视样品本身而定,应根据具体材料,选用恰当的处理方式或试验方法.
作者:房红莹;杨珠英;顾冠彬;徐培君;万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对34例无出血或内出血少的早期异位妊娠患者,予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有效率91.2%(31/34),无效率8.8%(3/34).提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无内出血或内出血少的早期异位妊娠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黄琴芬;胡建铭;黄亚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分析糖尿病病变机理以达有效的预防治疗糖尿病.方法对3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和16例非糖尿病患者血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显示高粘、高聚、高凝状态,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或P<0.01).结论血粘稠度增高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生理、病理及临床治疗意义.
作者:赵晓玲;郝丽红;马建华;金明磊;姜利;白玉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癌诊断、预后及疗效观察中的意义.方法用双抗夹心ELISA方法测定50例肺癌患者血清的VEGF水平,另用40名健康人作对照.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P<0.001);晚期肺癌(Ⅲ期、Ⅳ期)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早期肺癌(Ⅰ期,Ⅱ期)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血清VEGF可能成为肺癌的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用于肺癌的诊断和动态监测病情进展、预后判断.
作者:李烜;胡华成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性变化.方法将8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常规治疗加通心络组(治疗组),疗程为1个月.结果 1个月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67.5%(P<0.01);治疗组无一例发生心肌梗死,对照组有2例发生心肌梗死(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
作者:何巧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缺血性心脏病临床症侯群[1].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共同点是血栓形成.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内血栓多为非闭塞性或形成闭塞后晚期内再通.与其发展有其密切关系的血流变学障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改善血液流变性,可成为有效的防治办法,本文对9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了血流变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红玲;王忠丹;郭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房扑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治疗方法有药物和非药物疗法,而常规采用的体外直流电复律须在用静脉麻醉或镇静剂基础上使用.我们报告未使用静脉麻醉剂或镇静剂的阵发性房扑电复律治疗.
作者:施建学;王育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及非脑卒中组(对照组)的血压、血脂、血糖、胰岛素、C肽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间在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C肽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胰岛素血症、C肽释放显著升高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范红心;施铁明;姚品芳;连玮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大鼠实验性脑创伤后细胞凋亡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改进的Feeney氏法制作脑创伤模型,48h后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计数每高倍镜视野下凋亡细胞数.结果 rhEPO治疗组较对照组外伤侧脑组织含水量降低,细胞凋亡数减少,不同剂量rhEPO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rhEPO能显著降低脑外伤后脑组织含水量,减少周围水肿区细胞凋亡,对外伤后脑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周永志;徐峰;张世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血中葡萄糖含量与血流变指标的相关性.方法血中加入不等量的5%葡萄糖注射液,使血浆中葡萄糖含量约为10、20、40、160mmol/L,测定血沉、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160mmol/L组)及切变率200s-1和3s-1的粘度;比较单纯血糖升高者与对照组的全血粘度.结果与血浆中葡萄糖含量5 mmol/L组比较,葡萄糖含量为10、20、40 mmol/L时,压积平均增加0.02%、5.9%和11.9%,血沉平均减慢29.6%,39.0%和55.3%.低切粘度无差异,高切随葡萄糖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由10、20 mmol/L组的无显著性差异到40 mmol/L组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2.81,P<0.01).当葡萄糖含量为160 mmol/L时,MCV平均增加24.2%,压积平均增加48.1%,粘度大幅上升.单纯血糖升高者与对照组比较,全血粘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改变离体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可使血流变的一些指标发生改变.单纯血糖升高者的全血粘度不升高.
作者:何莹;王艳慧;刘雪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不同职业、不良生活因素人群血液流变学指标(HI)异常发生率及其所表现的血液高粘滞综合征(BHVS)类型.方法所有受检个体查血液表观粘度(ηa)、血浆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指数(AI)和变形指数(DI)、血沉(ESR)以及血小板电泳时间(PET)和红细胞电泳时间(RET)等临床血液流变学指标,按不同职业(公务员、知识分子、工人)和不良生活因素(吸烟、高脂饮食、运动和睡眠缺乏)等统计HI异常发生率,分析这些指标的改变分别属于哪些BHVS类型.结果不同职业人群HI异常发生率为公务员(20.23%)>知识分子(17.81%)>工人(15.26%);不良生活因素引起HI异常发生率为吸烟组(54.05%)>高脂饮食组(39.15%>睡眠不足组(18.10%)>运动缺乏组(11.77%);不同职业BHVS类型为:公务员以Ⅰ型为主,知识分子以Ⅳ型为主,工人则以Ⅱ型为主.不良生活因素引起的BHVS类型为:吸烟组以Ⅳ型为主,高脂饮食组以Ⅱ型为主,睡眠缺乏组以Ⅰ型为主,运动缺乏组以Ⅳ型为主.结论不同职业和不良生活因素人群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程度不尽相同,其高粘征以某一类型为主,多型性特点较明显.
作者:谢忠明;严翔;郑宽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许多疾病有关,血中tHcy升高可致流产、新生儿缺陷直至中风、老年性痴呆及其它老年性疾病如骨质疏松及老视,尤其被认为tHcy升高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有关的酶和维生素缺乏有关.作者就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进行综述.
作者:顾炳权;王多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与发展趋势.方法本院2001年~2003年门诊处方97 335张,对其中使用抗高血压药物者进行应用品种、种类、处方数量、药品配伍、人群分类等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与结论 (1)常用抗高血压药不同年龄使用量与不同年龄段高血压发病率相符.(2) 常用抗高血压药仍然以肾上腺素能神经抑制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三类为主,虽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用量不是大,但增长速度是快的.
作者:邹振新;侯新;周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测定小细胞肺癌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并探讨该种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分别测定20例肺部良性疾病、20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以及45例初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EA、CYFRA21-1、NSE的水平,再分别作对比分析.结果肺癌组CEA、CYFRA21-1、NSE的水平高于良性疾病组,但CYFRA21-1在良性疾病和小细胞肺癌中、NSE在良性疾病和鳞癌以及良性疾病和腺癌中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后小细胞肺癌患者NSE显著下降(P<0.01),鳞癌患者CYFRA21-1 水平显著下降(P<0.01),但在腺癌患者只有NSE水平较化疗前下降,另两种标志物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种肿瘤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均升高,其中CEA在腺癌、CYFRA21-1在鳞癌、NSE在SCLC中尤为明显,化疗后显著下降,三种指标的测定有助于肺癌的病理分型,并且可以分别作为判定不同病理类型肺癌化疗疗效的指标.
作者:徐跃华;汪家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