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护理的特点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韩贵迎;葛均江;张成姝

关键词:中医护理的特点, 辨证施护, 整体观, 整体护理,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讨论中医护理的特点以及中医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了解中医护理的现状,人们应该不断地探寻中医护理存在的价值,更好地让中医护理为人们的健康服务。方法通过查阅权威的资料、文献等,对其中有关中医护理的特点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对比和评价。结果中医护理特点主要强调整体的观念,根据临床实际分析患者的病情以及存在的问题,利用辨证护理的方法及思想,归纳总结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而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结论为了使中医护理和整体护理能够有效地融合,要不断地加强中医护理的辨证施护及整体观在临床上的应用,使其不断适应现代的护理需求,得到长足的发展。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VITCK2 Compact检测奇异变形杆菌对亚胺培南药敏结果准确性的探讨

    目的针对VITCK2 Compact在检测奇异变形菌对亚胺培南药敏试验中的局限性,利用纸片扩散法探索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运用VITCK2 Compact AST-GN16药敏卡测定82株奇异变形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按亚胺培南将所测菌株分为三组即Ⅰ组亚胺培南耐药MIC≥16、Ⅱ组亚胺培南耐药MIC=4,Ⅲ组亚胺培南敏感MIC≤1,同时进行K-B法测定奇异变形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结果Ⅰ组28株VITCK2 Compact结果和K-B法结果均不一致,亚胺培南均敏感;Ⅱ组22株不一致,3株一致;Ⅲ组29株结果一致。结论对于亚胺培南耐药MIC≥16时可以直接将亚胺培南改为敏感,亚胺培南敏感MIC≤1可借用此结果,MIC=4时需进行K-B法复检。

    作者:刘玲;巩雪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讨论影响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因素和护理对策,以提高护理效率,从而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00名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前后母乳喂养的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产妇的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分析各种影响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因素,并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强了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杨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析餐饮具集中消毒的安全与监管

    餐饮具集中消毒是一个新兴产业,其实质就是把餐饮店的清洗环节外移出来。餐饮具集中消毒较传统的餐饮单位餐具消毒具有突出的优势:消毒效果好、便于保存、消毒成本低。但是,由于对集中消毒餐饮具没有专门的国家强制标准和地方标准,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无需卫生许可,卫生监管处于空白状态。本文通过对一起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中心消毒的餐具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案的查处来分析探讨餐饮具集中消毒的安全与监管。

    作者:陈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儿童睡眠障碍原因及护理模式分析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儿童睡眠障碍的原因展开分析讨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所收治的35例存在睡眠障碍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研究的所有患儿中,有8例患儿为睡眠昼夜节律紊乱,17例患儿为磨牙症,3例患儿为梦魇,3例患儿为睡行症,4例患儿为睡惊症。导致患儿出现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为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以及心理因素。本研究的所有患儿均完成了为期3-6个月的随访,在随访过程中,睡行症以及睡惊症患儿的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梦魇患儿的症状消失,磨牙患儿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睡眠昼夜节律紊乱患儿痊愈。结论在对存在睡眠障碍的儿童进行临床护理时,一定要让家长正确看待患儿的此类情况,确保其睡眠时间具有规律性,养成良好的睡姿,以此来对其患儿的睡眠质量进行改善,促进其健康成长。

    作者:邓松梅;赵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5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11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静滴,对照组56例患者给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静滴,4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9%;且治疗组肝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程度,因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向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穴位按摩对骨科患者胃肠道动力的影响与研究进展

    骨科患者由于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带来的活动受限,导致胃肠道动力减慢,这是常见的骨科护理问题便秘的相关因素。便秘在骨科卧床患者中,发生率为50%-70%[1]。治疗便秘应以理气通腑,促进胃肠道动力为主[2],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措施有鼓励患者多饮水,更换体位,顺时针按摩腹部,遵医嘱口服润肠剂,缓泻剂,开塞露纳肛等,在这些措施中,对以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的穴位按摩的关注较少,现就穴位按摩对骨科患者胃肠道动力的影响与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氟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男性绝育术后躯体形式障碍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氟西汀和文拉法辛治疗输精管结扎术后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输精管结扎术后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口服氟西汀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文拉法辛胶囊治疗,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其他一般心理治疗相同。观察8w,于治疗前及治疗2w、4w、8w末采用疼痛简易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W末,两组疼痛评分无降低,抑郁症状显效率分别为47.5%和48.3%(x2=1.78,0.66,P>0.05),两组治疗4w末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达到大疗效,以后无进一步提高。同期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P>0.05)。结论文拉法辛与帕罗西汀治疗输精管结扎术后躯体形式障碍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作者:刘善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乡镇卫生院护理健康教育的尝试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传播卫生保健知识和技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自愿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并对教育效果做出评价。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人们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护理质量大幅度提高。近两年来我院采用有目标、有计划、有检查,也有反馈的方法开展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为病人做基线评估,了解病人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根据病人的健康需求,举办健康知识学习班,使病人充分了解自己疾病的病理知识和健康保健知识,对病人的健康起到了有益和有效的作用,从而使护理质量大幅度得到提高。

    作者:任菊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科治疗(微创抽吸手术)的情况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患者37例。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微创抽吸手术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的开窗手术进行临床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果经过比较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22.9±6.1d)、死亡率(4,10.81%)以及并发症发生率(2,5.41%)方面均少于对照组患者(32.2±7.3d;6,16.22%;6,16.22%);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有效率(34,91.89%)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恢复率(31,83.78%),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抽吸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治疗时间短、术后恢复率高,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应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予以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苗鹏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临床中的运用

    为加强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与研究,本文总结了本院神经外科开展循证护理的情况,旨在帮助护理工作者认识循证护理,运用循证护理,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郑杨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冠状切口前颅窝底骨折手术治疗的分析

    目的总结33例前颅窝底骨折手术救治经验。方法对本科2008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33例前颅窝底骨折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论应早期进行手术清除血肿和坏死脑组织,颅底重建,矫正颅眶畸形,视神经管减压,防止脑脊液漏,患者预后较好。

    作者:周奋;曾坚锋;潘德岳;何安邦;云望;江振忠;乔卫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论手术室护士的人性化护理

    人性化护理是一门艺术,是以“关爱生命,关爱患者”为主题,把爱心、同情心、责任心融入到每一项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也是手术室护理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保证病人的安全,使手术顺利进行。因此,人性化护理的对象不仅是手术患者,同时也包括了手术者。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应探索每个阶段不同角色的心理规律,用佳的心理护理来影响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动。护理措施不仅包括语言,也包括护士的精神状态和举止。

    作者:窦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55例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的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的外科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5例老年急性胆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31例,年龄70-85岁。其中单纯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24例,合并胆管结石梗阻性胆管炎31例。38例术前有手术史或合并症。入院后24 h内手术者13例,入院后经24-72 h保守治疗无效后改为急诊手术者42例。结果全部患者均选择使用头孢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甲硝唑等抗生素抗感染,同时加强对原发基础病及并发症的治疗。55例患者中治愈出院38例(69.09%),出现术后并发症16例(29.09%),死亡1例(1.82%)。结论老年患者急性胆道感染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根据病情积极采用个体化治疗可以防止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子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康复训练结合中医按摩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疗效及分析

    目的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患者采用康复训练结合中医按摩治疗,观察和分析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为62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中医按摩治疗。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7.1%明显高于对照组64.5%,同时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运动功能等于治疗之前相比,有明显的提高,但是试验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采用康复训练结合中医按摩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裴渝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贵州省大学生MSM人群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可行性探讨及效果评价

    目的大学生MSM人群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可行性探讨及评价,为更加有效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问卷方式对贵州6所高校30名MSM骨干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比较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传播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和安全性行为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健康教育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高了14.82个百分点(X2=19.63,P<0.05);安全性行为知识知晓率提高了30个百分点(X2=48.60,P<0.05)。效果十分显著。结论在大学生MSM人群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行的。本研究提示:通过大学生 MSM 骨干动员更多的MSM人群参与到艾滋病科普知识宣传活动中去,要充分利用学校阵地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尤其要重视同伴教育在MSM人群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作用,在宣传内容上应加强对艾滋病严重危害性的教育。

    作者:胡以非;胡绍源;秦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2年7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JOA评分等。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对照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前JOA临床症状积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JOA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可显著缓解疼痛,恢复正常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冯传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体会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所致,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真菌感染。本病虽然发病率低,但病情重,病死率高。[1]过去单纯的药物治疗,疗效一般,病程长,费用高且死亡率高。我科自2009年8月-2012年6月共收治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16例,采取 Ommaya 囊植入治疗配合药物治疗及精心细致的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素芬;葛志华;郑国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86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86例,行腔内覆膜支架植入,在围手术期给予全面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并通过镇静、降压、监护及积极抗感染等处理,顺利出院。结论术前密切留意患者疼痛症状并给予有效止痛;术中的必要保障措施是降低心率和控制血压。术后护理的关键是恢复呼吸功能,积极预防与观察并发症。

    作者:项葆;齐少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以“祛风止痛胶囊(步长制药)”为主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介绍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方法。方法250例患者采用内服祛风止痛胶囊静滴克林霉素,口服非甾体药物综合治疗。结果痊愈167例,显效68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9.2%。结论此方法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韩定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药剂科对麻醉药品质量管理持续性改进方法探析

    目的探讨药剂科不断加强对麻醉药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定并完善麻醉药品监督管理办法,提高管理经验,坚持持续改进管理理念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方法对基层医院药剂科、麻醉科人员、等有麻醉处方权的医生进行调研,专门组织知识讲座和培训和考核,加强其责任心,不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对麻醉药品的使用、去向监督管理,严把合理使用关。结果通过对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发现了药剂科整体药学知识水平偏低,麻醉科专业水平也有待提高等差距,经过整改和学习,各环节的制度管理不断持续的完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有效防止了麻醉药品流于社会非法渠道。满足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时性、有效性。结论药剂科严格执行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方法,不仅保证了医疗安全,强化了药品各部门的质量管理责任心,而且健全了药品管理制度,优化了工作程序,保证了药品质量,值得其它医院管理层关注和借鉴。

    作者:余晓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