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服务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王凤

关键词:泌尿外科, 人性化,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泌尿外科和普通外科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出院前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超过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输尿管癌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输尿管癌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于13例无痛血尿伴单侧肾盂输尿管积水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超声发现肾盂输尿管积水13例。输尿管肿瘤11例,发生于上段1例,中段8例,下段1例,下段侵及膀胱1例,Ⅰ型1例,Ⅱ型9例,Ⅲ型1例。输尿管内凝血块2例。结论超声是输尿管癌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于临床的诊治有极大帮助。

    作者:李成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超短波配合运动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运用超短波配合运动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研究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针灸推拿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选取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超短波作用于患部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指导每天坚持早晚各一次腰背部功能锻炼,每次30分钟,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的程度、腰部活动功能改善及患者住院天数、总费用指标。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腰部活动功能改善及患者住院天数、总费用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短波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曾淑琴;张翠芬;付小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大柴胡汤加味治疗失眠胃腑郁热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加味对治疗失眠胃腑郁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失眠患者60名,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名,予大柴胡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0名,每晚睡前半小时予安定2.5mg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的治疗结果及临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相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同时治疗组药物临床依赖性及副作用亦低于对照组。结论大柴胡汤加味治疗失眠胃腑郁热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双侠;郭成龙;毛茂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酒精性肝病的诊治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长期饮酒与酒精性肝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探索35例酒精性肝病的诊治护理,提高酒精性肝病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结合我科35例酒精性肝病例诊治护理的回顾性分析,实施对症治疗,健康教育,心理、饮食在内的细致护理。结果治愈酒精性肝病23例,好转7例,死亡5例。结论患者精神情绪波动大;酒精性肝病特点是病情反复,难护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需细心观察病情,耐心护理,加强患者教育,是提高患者生活、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张素英;周海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每天口服25mg的米非司酮,实验组每天口服12.5mg米非司酮,连续用药30天,观察其治疗前后的月经情况、肌瘤体积以及血红蛋白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疗效对照中,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中,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值、肌瘤体积改善情况对照,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较为显著,不良反应较低,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急诊科急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为了进一步证明循证护理( EBN)在临床急救工作中具有明显优于普通护理模式的优势。方法临床从2011年5月1日---2013年5月1日间我科接诊的需急救护理的病患中随机选取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对实验组应用循证护理而对照组用普通护理的方法,而后通过询问记录病人对治疗后的满意情况(用满意率代表)及通过病人恢复情况记录治疗效果(分为痊愈、基本康复及死亡三项),然后使用SPSS13.0处理数据,以a=0.05时,p≤0.05为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在治疗满意情况及效果上均具有统计学差距(P<0.05)。结论循证护理是一种明显优于普通护理模式的现代护理方法,是值得我们临床推广的先进护理模式。

    作者:司花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实行医院安全精细化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医院整体的精细化管理是新医改形势下对医院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后勤安全保障工作是医院医、教、研等工作的重要支撑,其精细化管理也是必然趋势。我院后勤保障部门涵盖总务科、安全保卫科,主要承担全院后勤保障和安全保卫任务,因此,如何抓好安全保障上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做好事前预防、超前控制,是安全管理人员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通过近两年来在后勤保s障部门工作的实践和体会,我认为实行医院安全管理精细化,将有利于全面推进医院的建设发展。

    作者:李鉴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骨科无菌手术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目的研究骨科无菌手术造成感染的危险性因素。方法选取在2011---2012年间我院接收的骨科无菌手术的患者共3634名,根据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记录资料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在骨科无菌手术中造成感染的危险性因素。结果2011年和2012年间接受骨科无菌手术的患者中,发生感染问题的共有20人,感染率约为0.5%,并且2011年和2012年的发生的感染率分别为0.6%和0.5%;所出现的20例切口感染患者中,手术实施时间超过2h有13人,不满2h超过1小时的有5人,1h以下的有2人,所占比例分别是65%、25%、20%。结论骨科无菌手术感染问题的发生,受到接受手术者年龄、手术所用时长、实施月份、手术期间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手术前的皮肤清洁准备这些因素的影响。所以实施可靠的预防策略,避免这些危险因素对手术效果造成的影响,是当前骨科手术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

    作者:解挺;茹仙姑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影响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探讨骨科手术后有效的处理方式,为今后骨科患者术后的疼痛处理,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骨科骨折手术患者共计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均为50例。实验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安慰和术后心理疏导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手术后患者的疼痛人数,伤口恢复速度,患者的精神状态等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结果接受护理干预的实验组骨科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伤口疼痛和精神焦虑人数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骨科患者术后的精神焦虑和伤口疼痛,并且能够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有助于患者配合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旦珍;赵丽辉;吕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等离子体电切镜鞘结合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在治疗膀胱结石中的应用

    我院自2004年4月---2012年4月以来,采用等离子体电切镜鞘做通道保护尿道同时结合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8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昊;李原学;王永辉;马忠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70例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与研究肱骨远端骨折临床有效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2008年10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肱骨骨折合并上肢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肱骨远端骨折患者50例,按照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内固定方法,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肱骨远端骨折患者50例术后均随访2年,按照 cassebaum 标准进行功能测评,优31例,良12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86.0%。结论肱骨远端骨折通过手术治疗可使骨折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患肢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术后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刘四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ICU重症病患的人工气道护理100例

    目的研究分析ICU重症病患的人工气道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100例ICU重症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治疗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96.0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8.00%),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 ICU 时间及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护理对 ICU 重症病患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入住 ICU 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闫娟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播散性带状疱疹的治疗对策

    目的探讨散播性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某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42例散播性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病例进行分析,统计治疗结果。结果42例患者中1例合并HIV患者死亡,41名患者治疗效果良好,3名患者出现神经痛后遗症。结论播散性带状疱疹,发病主要与自身免疫力低下有关。

    作者:张素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探讨防范措施,全面提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手术室近年来护理工作出现或者潜在性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加以总结并制定防范措施。结果根据不安全因素分析结果制定防范措施大大提升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显著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结论总结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并制定防范措施提升护理工作质量的同时,也能获得患者及家属广泛信任,提升了医护人员形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文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经过临床实践,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10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200例,按照1:1的比例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 A组)与对照组( B 组),对照组采取单纯修补术,观察组采取胃大部分切除术,观察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平均手术时间比较上,观察组为(34±5.7)min,对照组为(48±5.9)min,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溃疡发生率上,观察组有4例,发生率为4%;对照组有23例,发生率为23%。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有11例,发生率为11%;对照组有33例,发生率为33%。观察组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采取胃大部分切除术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值得各医院在临床上广泛采用。

    作者:金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分析100例社会因素的原因,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社会因素剖宫产的主要原因:产妇惧怕分娩疼痛,存在阴道分娩增加胎儿危险及产后体型变化、影响性生活等认识误区;部分家属有落后陈旧的习俗观念,择良辰吉日而要求剖宫产;部分产科医生因自身技能水平而放宽剖宫产指证。加强孕妇及家属的知识宣教,宣传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利弊及产后康复教育,产前做好有效止痛,提高助产技术,开展无痛分娩,陪伴分娩以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陈桂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50例超声洁治结合派丽奥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洁治结合派丽奥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超声洁治结合派丽奥治疗,对照组给予超声超声洁治加碘甘油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0%和74.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洁治结合派丽奥治疗慢性牙周炎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代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对毒性中药管理品种及用法用量的探讨

    在目前,随着国家的不断富强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也使得一些疑难杂症不断出现,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应对这些疾病,相关的药物也开始不断得到研制和开发。然而,在目前对于一些药物的管理还缺乏相关的法规约束、技术标准,医护人员意识还存在一些缺陷,从而导致用药安全问题的不断出现。毒性中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一些严重的疾病的治疗起到了十分显著效果,然而,毒性中药的管理上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了中药管理品种以及用法用量的使用,不合理的使用也让人们的生命受到了严重威胁。本文就毒性中药管理品种以及用法用量进行了以下的探讨。

    作者:卢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36例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和分析患有真菌性角膜炎36例患者的早期临床诊断及其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6例患有真菌性角膜炎病人进行抗菌治疗,治疗14 d后,对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治疗后19例患者治愈,12例患者好转,5例患者经治疗后无效,无效率为13.9%。治疗前后比较存在差异( p<0.05),36例患者视力均出现好转。结论在临床上有效地提高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以及临床抗菌治疗,可以提高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致盲率。

    作者:李桂萍;李桂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活血化瘀法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共同的动态的病理学过程。能否阻断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发展,对阻止或延缓慢性肝病向肝硬化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医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肝纤维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对活血祛瘀药的研究,将对肝纤维化的治疗开辟新的领域。

    作者:龚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