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新;张玉国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疾病,好发于冠状动脉及脑动脉,危及生命健康。近年来,发病率日趋增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作者自2002---2012年间使用EMS-9STANDARD经颅多普勒彩超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46例进行分析,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供参考。
作者:孙思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进一步提高扬州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方法按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和样本推断总体的原则,确定被监测家庭户,利用KISH表确定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方式调查2011户家庭人口。结果扬州市2012年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17.4,其中大专以上的为27.1,小学以下的为14.2。结论不同文化程度,健康素养水平由统计学差异,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
作者:陈世兰;曹荣祥;张心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档案管理作为一种机密性高、专业性强的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如何保证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解,是当前亟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档案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展开分析和论述,并在相关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希望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并对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行一定的补充和完善。档案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源,对于资源开发等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信息量的不断增加,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的不断扩大,导致档案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也日趋严重。如何充分调动资源,在现代社会民主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实现对档案管理的有效协调,实现档案管理的高效运行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作者:史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包括心理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生活指导、出院指导等。结果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特别是利用健康教育卡片,使患者更容易而且有效掌握健康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了复发率,从而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从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美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后的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经过8周的护理监护,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痊愈出院45例,痊愈率为66.2%;有17例患者症状得到明显好转,综合以上两项,总有效率达到94.0%;其余6例重症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死亡率为3%。结论在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综合临床护理后,有效率达到94.0%,效果明显。
作者:王宝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缺血性心脏病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很高,5年病死率约50%,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缺血性心脏病与动脉粥样硬化致心肌缺血坏死、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肌纤维化等有关,同时伴有一系列广泛的神经内分泌改变及生化代谢改变。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已有研究表明,血尿酸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分级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于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舌下静脉与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本文对120例糖尿病患者舌下静脉进行观察,并与健康组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的舌下静脉明显异常。血糖可能是主要因素,体外血栓实验与其有密切关系,与病程呈正相关,与血液流变学、血脂及紫舌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舌下静脉异常,尤其是(Ⅲ)级,可作为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患者特有的外在特征。
作者:史学茂;谭京海;孙京喜;唐宁;史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作为医疗管理的核心,医疗服务质量正成为提高医院声誉,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该概述疗服务质量的基础上,论述了医疗服务质量优化的相关对策,强调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对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
作者:温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患者进行全方位治疗,包括基础治疗、控制感染、去除痰液、哮喘处理以及饮食控制等,并观察其疗效。结果3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经综合治疗后,临床症状均缓解,其中治愈10例(33.33%),好转15例(50%),有效5例(16.67%)。结论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两者会相互影响,诊断较困难,全方位的病情分析有助于诊断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综合性的防治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利于疾病治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南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人性化护理是一门艺术,是以“关爱生命,关爱患者”为主题,把爱心、同情心、责任心融入到每一项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也是手术室护理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保证病人的安全,使手术顺利进行。因此,人性化护理的对象不仅是手术患者,同时也包括了手术者。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应探索每个阶段不同角色的心理规律,用佳的心理护理来影响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动。护理措施不仅包括语言,也包括护士的精神状态和举止。
作者:窦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不可切除和局部转移的胆管癌经有效的胆道引流后,放疗联合中药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与延长寿命,联合治疗能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金京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左归丸治疗阳痿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阳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左归丸加减,对照组口服万艾可片(美国辉瑞公司),疗程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表(IIEF-5)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为78.6%,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IEF-5评分(8.12±2.34)改善优于对照组(3.74±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结论左归丸治疗阳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荣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减少结核病的复发和进一步传播。方法通过对192例肺结核患者进行随访、电话跟踪、与当地结防所联系等方法对肺结核患者进行了家庭护理指导,包括心理、消毒隔离、休息营养、用药及其不良反应等管理。结果以上192例患者,完成疗程者159例,10例中途放弃,15例治疗失败进入复治,8例丢失。完成疗程者其中49例痊愈;94例病灶钙化、纤维化,症状消失,达临床痊愈;9例空洞净化愈合,7例形成纤维干酪灶。结论结核患者的家庭护理在治疗中的作用是明显、有效的,提高了肺结核的治愈率,在结核治疗过程中很重要。
作者:崔晔;梁翠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总结13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护理经验,认为对急性脊髓炎的患者,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制定不同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健康教育,提高了治疗效果,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自主神经功能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许金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干预在内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内镜手术的患者90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患者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干预后护理安全、患者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内镜手术患者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护理风险干预,可以明显的提高内镜手术的护理安全、患者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室的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肖达桂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总结CT增强扫描规范化护理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放射科200例需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分为2组,其中100例对照组患者CT增强扫描前仅按照一般护理要求对其护理,另外100例观察组患者CT增强扫描整个过程中贯穿规范化护理措施,扫描结束后比较效果以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96例图像高度清晰,4例不清晰,扫描成功率为96%,对照组78例图像高度清晰,22例不清晰,扫描成功率为78%,2组增强扫描成功率比较差异明显;观察组12例头痛、14例恶心呕吐、1例荨麻疹,副作用发生率为27%(27/100),明显低于对照组副作用发生率37%。结论将规范化护理措施贯穿于CT增强扫描整个过程中,可有效提升扫描成功率,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贾姝丽;王建;王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襄州区人民医院自2009年开始对所有在职的医务人员试行医德考评制度。几年的实践证明,执行这项制度,不仅规范了医疗服务行为,树立了行业新风,而且还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和谐了医患关系。本文就有关医德考评方法、考评内容、结果应用和粗浅体会与大家交流。
作者:范玉梅;吴修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自拟凉血益肾汤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紫癜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采用自拟凉血益肾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疗程共8周。治疗组临床治愈率43.33%;对照组临床治愈率26.66%。结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必要进一步进行研究并推广。
作者:李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重症患者由于禁食或不能进食,必须进行必要的营养供应以保证正常的机体需要,肠内营养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可靠的营养方法,为患者基础生命支持提供了有效的保证,但在进行肠内营养时要把握好其适应症、禁忌症,做好基础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及护理监测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肠内营养顺利进行,促使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王金延;赵焕;曹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医学的发展为人类的分娩提供了生命的保障,生孩子不再是让广大妇女恐惧的事情。为了让产妇顺利进行生产和更好的康复其产后体质,妇产科的常规护理越发得到医院的重视。本文对产前护理的正常待产护理、妊娠剧吐的护理和胎膜早破的护理进行分析,同时对产后康复护理中的产后标准护理及其哺乳期的乳房护理进行了探讨,为妇产科护理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王艳菊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