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廷谊;张云汉;孔令非
目的:为新生儿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6具新生儿尸体标本的颈外静脉及相关结构进行解剖观测.结果:颈外静脉上、中、下3段的外径分别为1.2~2.4(1.8±0.5 mm、1.8~2.9(2.2±0.5 mm、2.4~3.8)(3.0±0.6 mm,长度分别为4.5~8.5)(6.9±1.4 mm、14.7~28.0(20.9±5.2 mm、16.9~29.2)(22.5±7.6 mm).结论:新生儿颈外静脉走行恒定,穿刺点应选中段中点.
作者:程田志;刘荣志;陶俊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cl-xl的表达水平.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NSCLC组织(男28例,女7例);肿瘤直径<5 cm 19例,≥5 cm 16例;鳞癌20例,其中高分化3例,中分化5例,低分化12例;腺癌15例,其中高分化2例,中分化6例,低分化7例;Ⅰ期11例,Ⅱ期12例,Ⅲ期12例;病理分级G1、G2 16例,G3、G4 19例;有淋巴结转移23例,无淋巴结转移12例)和7例正常肺组织中Bcl-xl蛋白的表达.结果:NSCLC组织中Bcl-xl高表达率(57.14%)高于正常肺组织的14.29%(P<0.05).NSCLC组织中Bcl-xl高表达率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类型无关(P>0.05),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有关(P<0.05).Bcl-xl 蛋白低表达患者生存时间为(88.00±12.36)周,高表达患者为(49.00±16.25)周(P<0.05).结论:Bcl-xl蛋白表达异常可能在NSCLC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发挥了作用.
作者:苏彦河;梁景仁;杨鲲鹏;胡红军;尹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黄体酮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将48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6组: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溶剂(DMSO)对照组、黄体酮(PROG)预防组、PROG治疗组、PROG防治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末端标记(ISEL)法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每高倍视野下凋亡细胞数为1.88±0.25,缺血再灌注组为41.38±3.85, DMSO组为38.13±5.69,预防组为22.88±2.70,治疗组为25.63±2.93, 防治组为20.88±2.30;缺血再灌注组每高倍视野下Bcl-2蛋白阳性细胞数为9.50±1.69, DMSO组为10.25±2.61,预防组为 17.13±1.13,治疗组为16.63±1.30,防治组为23.50±1.93;缺血再灌注组每高倍视野下Bax蛋白阳性细胞数为28.13±2.75, DMSO组为27.75±3.06,预防组为 14.25±1.83,治疗组为13.00±1.85,防治组为11.38±1.41.各PROG处理组(预防组、治疗组及防治组3项指标与缺血再灌注组、DMSO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OG可抑制脑神经细胞中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从而抑制脑细胞凋亡,发挥脑保护作用.
作者:李超;卢娜;李东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铜绿假单孢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临床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治疗非常困难,其感染有逐渐增加的趋势[1].为了解本院PA的耐药状况,作者对本院微生物实验室6 a中临床分离的PA耐药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阎军;杨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调查郑州市人工流产女青年人工流产的原因和对避孕的知识、态度、行为,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05年8月至2005年10月在郑州市所辖医院要求人工流产的女青年共1 100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被调查者首次性行为始于16.4~25.0岁,中位数22.5岁.65.1%的女青年是第1次做人工流产.未采取避孕措施(67.9%)和避孕失败(32.1%)是导致非意愿妊娠的主要原因.在622名曾经使用过避孕方法的女青年中,常用的避孕方法依次是安全套、紧急避孕、安全期.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出生地、文化程度是影响避孕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产女青年在过去3个月中的避孕行为与男方是否关心避孕问题、流产次数、避孕知识水平有关(P<0.05或0.01).结论:亟需对未婚青年开展有关避孕知识的教育,提高对意外妊娠风险的认识,促进男性积极参与避孕.
作者:杨永利;SHI Xuezhong;施学忠;段广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唇腭裂患者语音障碍的治疗除了外科手术修复唇腭部的先天畸形外,还必须采取非手术治疗,即语音功能训练、正畸治疗和心理治疗等[1].其中重要、也易被忽视的是贯穿始终的早期语音功能训练.作者对影响唇腭裂术后早期语音功能训练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峰;李新明;王海滨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PCOS患者24例,给予二甲双胍片1 500 mg/d,治疗6个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和停药4个月的血清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口服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释放,观察月经变化和排卵情况.结果:二甲双胍治疗6个月后,17例(70.8%)患者恢复规律的排卵性月经.LH、T、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曲线下面积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在停药后4个月又恢复到治疗前水平(P<0.05.停药4个月内,已恢复排卵性月经的患者又相继停经.结论:二甲双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PCOS的药物,但在停药后病情易于复发,提示在妊娠后应该继续应用二甲双胍治疗.
作者:张会娟;李道明;欧阳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确定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Dok1 PTB结构域结合的关键氨基酸残基位点.方法:合成包含磷酸化的酪氨酸残基的EGFR胞内域的5个小肽片段,利用谷胱苷肽S转移酶共沉淀技术确定能够抑制Dok1 PTB结构域与激活的EGFR结合的小肽.结果:pY1086或pY1148小肽能抑制激活的EGFR与Dok1 PTB结构域的结合.结论:pY1086和pY1148是激活的EGFR与Dok1 PTB结构域结合的关键位点.
作者:阎志勇;蔡太生;张勇;汤善均;路长林;何成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颈部肿块是临床常见疾病,种类多、来源复杂,常见有炎性病变、良性肿瘤(先天性或后天性继发感染)和恶性肿瘤3类,临床常用针吸细胞学检查做诊断和鉴别诊断[1].现就诊断的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做以下分析.
作者:孙海斌;郑晓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应用自制组织芯片检测乳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方法:取21例乳腺良性增生及61例乳腺导管癌组织共82例,手工制作82点阵组织芯片,然后行Survivin 免疫组化染色.以18例正常乳腺组织作对照.结果:手工自行研制的组织芯片经HE及免疫组化染色后位点成功率达100.00%.正常乳腺组织中Survivin 蛋白不表达,乳腺良性增生及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8%(5/21)和75.4%(46/61),3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90,P<0.01).结论:在乳腺导管癌发生过程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孙廷谊;张云汉;孔令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豫医无毛小鼠眼球组织学的结构,探讨豫医无毛小鼠视物能力差的原因.方法:取豫医无毛小鼠及昆明小鼠各5只,于室温(20~28 ℃)饲养,饲养期间观察2组小鼠眼睑、眼球外观,12周后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取眼球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结果:豫医无毛小鼠仔鼠时期眼睑外观正常,12周龄时眼睑及皮肤有许多油脂黏附,头侧、眼睑及体侧出现皱纹和褶痕,眼睑松垂,眼球变混浊,视物能力、敏感性及行动性均降低.昆明小鼠饲养期间眼睑及眼球无明显变化.豫医无毛小鼠角膜、视网膜、睫状体组织学结构与昆明小鼠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豫医无毛小鼠眼球的组织学结构与昆明小鼠相同,其视物能力差可能是由眼睑松垂所致.
作者:王纯耀;李晓雯;阎爱华;宋国英;杜春燕;史聪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和辛伐他汀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从新生SD大鼠颅盖骨分离培养成骨细胞,随机分为3组培养,A组加入1×10-7 mol/L的地塞米松、1×10-7 mol/L的辛伐他汀和二甲基亚砜(DMSO,终浓度为1 g/L);B组加入1×10-7 mol/L的地塞米松和与A组等量的DMSO;C组只加入与A组等量的DMSO作为对照.96 h后,以RT-PCR一步法分析成骨细胞骨钙素mRNA的表达;采用MTT法测定成骨细胞增殖率.结果:A、C组成骨细胞骨钙素mRNA表达量及细胞增殖率均高于B组(P<0.01),A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对抗地塞米松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月白;胡新永;王义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肾癌螺旋CT(SCT)多期扫描的各期CT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肾癌SCT多期扫描的表现.结果:不同发生部位肾癌各扫描时相的CT值及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肾癌皮质期扫描时相CT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细胞癌3期扫描密度反差大.以皮质期CT值75 HU为截点,透明细胞癌诊断准确率达84.6%,敏感性达82.5%,特异性达62.5%.结论:SCT多期扫描可较好地判定肾癌的病理类型.
作者:曲金荣;张小安;袁继武;李树新;王之祥;赵鑫;陆林;岳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银杏提取液对嗅神经鞘细胞(OECs)中的酪氨酸蛋白激酶(PTK)活性的影响.方法:鼠龄14 d的SD大鼠,断头处死,无菌条件下取出嗅球,夹碎嗅球,剔除白质部分,用虹膜刀剪碎后,原代培养.原代培养的OECs,贴壁2 d后,将组织块软瓶培养2~3次,分别用按1:1 600、1:3 200、1:6 400、1:12 800稀释的银杏提取液37 ℃继续培养.以神经生长因子作为阳性对照;以DMEM作阴性对照.分别于培养后第24 h、48 h、72 h和96 h收集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使用[ly-32P]ATP掺入,液闪计数法测定PTK活性.结果:阴性对照组OECs的PTK无活性,阳性对照组PTK活性升高.银杏提取液组第48 h PTK活性升高(P<0.01),随后逐渐降低,至96 h PTK无活性.结论:银杏提取液有促进OECs分化的功能.
作者:布林白乙拉;钟环;谈山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社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有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病毒等,其中以细菌性炎症为常见.近年,社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出现了一些变化,肺炎链球菌的比例有所下降,革兰氏阴性杆菌所占比例较前增加[1].2004年3月至2005年12月,作者对187例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了病原学检测,以了解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菌群分布特点.
作者:蔡兴俊;蔡绍曦;于纯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survivin mRNA和C-myc、P27 kip1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分别检测40例病理性瘢痕组织、20例非病理性瘢痕组织和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survivinmRNA和C-myc、P27kip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病理性瘢痕、非病理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中survivin mRNA、C-myc蛋白和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5%、40.0%、20.0%,72.5%、45.0%、35.0%,55.0%、85.0%、90.0%;病理性瘢痕与非病理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比较,3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性瘢痕组织中,C-myc蛋白表达与survivin mRNA表达及P27kip1蛋白高表达均有相关性(P<0.05),survivin mRNA表达与P27kip1蛋白高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病理性瘢痕组织中survivin、c-myc表达上调,p27kip1表达抑制,从而导致瘢痕形成.
作者:李广帅;陈言汤;牛扶幼;刘林嶓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8例病理性瘢痕、16例正常皮肤及16例非病理性瘢痕组织中MMP-1、TIMP-1、PDGF及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病理性瘢痕组织中MMP-1、TIMP-1、PDGF阳性表达率及PCNA指数均高于非病理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P均<0.05).病理性瘢痕组织中TIMP-1与PDGF、MMP-1、PCNA及PDGF与PCNA表达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病理性瘢痕的形成与MMP-1、TIMP-1、PDGF及PCNA相互作用失衡有关.
作者:郭丽丽;陈言汤;牛扶幼;刘林嶓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胎儿显性脊柱裂是临床常见的先天畸形,对其尽早做出诊断对优生优育非常重要,超声检查以其独特的无创伤优势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应用[1].2001年6月至2004年5月,作者采用超声检查诊断胎儿显性脊柱裂20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亮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粘连性中耳炎目前仍然是耳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1],包括胆脂瘤、胆固醇肉芽肿等复合性病变,治疗困难.1997年9月至2005年6月,本科手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13例,现将手术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雅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检测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S100A4和E-cadherin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6例NSCLC组织(TNM分期Ⅰ期24例,Ⅱ期48例,Ⅲ期14例;淋巴结转移阴性36例,阳性50例;分化程度低分化36例,中高分化50例)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S100A4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NSCLC组织中S100A4和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8%和41.9%;正常肺组织中S100A4无表达,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为95.0%;2者在正常肺组织与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织中S100A4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或0.005,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E-cadherin阳性表达与年龄、TNM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或0.005),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 NSCLC组织中S100A4和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S100A4与E-cadherin对判断NSCLC的生物学行为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红军;杨鲲鹏;张斌;苏彦河;燕东海;崔新征;李道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