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美托咪定联合帕瑞昔布钠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

王瑜;蒋蓉;邓佳;苏文杰;徐广民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全身麻醉
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帕瑞昔布钠用于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女性患者100例。按照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四组:对照组(C 组)、帕瑞昔布钠组(P 组)、右美托咪定组(D 组)、右美托咪定联合帕瑞昔布钠组(DP 组)。患者入室后行常规监测,所有患者均行静脉麻醉,静脉泵注丙泊酚4~12 mg·kg-1·h-1和瑞芬太尼0.2μg· kg-1· min-1,P 组手术结束前30 min 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D 组诱导后以0.6μg·kg-1·min-1的剂量静脉恒速泵注右美托咪定至手术结束前30 min;DP 组诱导后以0.6μg·kg-1·min-1的剂量静脉恒速泵注右美托咪定至手术结束前30 min 并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记录术后1、2、6、12、24 h 的 VAS 评分;以及术后发生躁动、寒颤、恶心呕吐和24 h 内追加镇痛药物的例数。结果与C 组比较,P 组、D 组、DP 组术后各时点 VAS 评分明显降低(P<0.05),DP 组患者在术后各时点 VAS 评分明显低于 P 组和 D 组(P<0.05)。D 组和 DP 组术后躁动和寒颤发生率明显低于 C 组(P<0.05)。DP 组术后24 h 镇痛药物的追加明显低于 C 组、P 组和 D 组(P<0.05)。结论麻醉诱导后以0.6μg·kg-1·min-1静脉恒速泵注右美托咪定至手术结束前30 min 并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 能够减少瑞芬太尼停药后导致的痛觉过敏,并减少术后躁动和寒颤的发生率。
临床麻醉学杂志相关文献
  • 西维来司钠对心肺转流犬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西维来司钠(sivelestat sodium)对犬心肺转流(CPB)中血小板活化/损伤与计数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犬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 组)和西维来司钠组(S 组)。S 组开始CPB 前静脉注射西维来司钠15 mg/kg,随后静脉维持10 mg·kg-1·h-1至 CPB 结束。C 组使用等量生理盐水。建立 CPB 模型,分别于 CPB 前(T1)、阻断升主动脉15 min(T2)、45 min(T3)、开放升主动脉30 min(T4)、60 min(T5)测定血浆弹性蛋白酶(NE)、丙二醛(MDA)、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和血栓素 B2(TXB2)及 Plt 和 Hct。结果与 T1时比较,两组 T2~T5时 NE、GMP-140、TXB2明显升高,T3~T5时 MDA 明显升高,且 S 组明显低于 C 组(P<0.05);T2~T5时 Plt 均明显降低,且 S 组明显高于 C 组(P <0.05)。结论西维来司钠可降低 CPB 中 NE、MDA、GMP-140、TXB2浓度,抑制血小板活化,减少血小板损伤和消耗,对血小板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蔡回钧;芶大明;刘富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床麻醉学杂志》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声明

    为维护学术期刊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并向广大读者负责,本刊编辑部重申坚决反对抄袭、剽窃、一稿两投、一稿两用等学术不端行为,一经查实,本刊将采取以下措施:(1)稿件刊出前所有作者须在校样首页亲笔签名,并加盖公章;稿件文责自负。(2)投稿后3个月内未收到稿件处理意见,稿件可能仍在审阅中;作者欲投他刊,请先与编辑部联系撤稿,切勿一稿两投。(3)来稿如有学术不端行为嫌疑时,编辑部在认真收集有关资料和仔细核对后将通知第一作者,作者须对此作出解释。(4)如稿件被证实系一稿两用,本刊将在杂志和网站上刊登撤销该文的声明,并向作者所在单位通报;2年内拒绝发表该作者的任何来稿。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本刊可直接使用缩略语的词汇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年度征订通知

    《临床麻醉学杂志》系麻醉学和相关学科的专业学术期刊,主办单位为中华医学会南京分会。1985年3月创刊。目前,本刊被国内三大核心数据库收录,包括“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4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显示,本刊核心总被引频次为2844,核心影响因子为0.955。2014年9月,本刊首次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即“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项目来源期刊。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年重点号征文通知

    《临床麻醉学杂志》拟于2015年出刊重点号“区域阻滞在麻醉和术后镇痛的应用”、“麻醉与肝肾功能”和“麻醉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与此相关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经验、综述、讲座、继续教育、知识更新、病例报道、教训与意外及并发症等均可投稿,稿件经编委审后择优刊用。投稿请登录 http://www.lcmzxzz.com,注明重点号。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右美托咪定用于防治剖宫产术中寒战反应的适宜剂量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防治剖宫产术中寒战反应的适宜剂量。方法选择单胎足月妊娠,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术的孕妇12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胎儿娩出后,D1、D2、D3组分别输注负荷量右美托咪定0.2、0.5、0.8μg/kg,输注时间10 min,继以0.4μg·kg-1·h-1持续输注,关腹完毕后停药。N 组则以0.1 ml·kg-1·h-1的速率输注生理盐水。记录输注右美托咪定15 min 时产妇的寒战分级。结果D2组和 D3组寒战的发生率和程度分别低于 D1组和 N 组(P<0.05),而 D2组和 D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防治剖宫术中寒战的发生,负荷量0.5μg/kg 是一适宜剂量。

    作者:吴霞;韩传宝;蒋秀红;丁正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麻醉药物诱导用于小儿气管镜检异物取出术的比较

    目的:比较七氟醚、丙泊酚和氯胺酮麻醉诱导用于小儿支气管镜检异物取出术的效果。方法急诊支气管镜检异物取出术患儿30例,年龄9~58个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三组:七氟醚组(S 组),丙泊酚组(P 组)和氯胺酮组(K 组),每组10例。S 组采用8%七氟醚吸入诱导;P 组采用丙泊酚2.5 mg/kg 缓慢静脉注射诱导;K 组采用氯胺酮5 mg/kg 肌肉注射诱导;三组诱导至意识消失后均以保留自主呼吸为准则,喉镜开口实施利多卡因咽喉部表面麻醉;术中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面罩吸氧后置入气管镜。记录一次置入气管镜成功率,置入气管镜前后即刻 HR 和 SpO2,置入气管镜时间、气管镜检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置入气管镜和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S 组和 P 组成功置入气管镜的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 K 组(P<0.05);S 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 K 组(P<0.05)。三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丙泊酚静脉注射和氯胺酮肌肉注射麻醉诱导比较,七氟醚诱导麻醉在婴幼儿气管镜检异物取出术中具有诱导快、苏醒快等优点。

    作者:董春山;卢强;张军;陆姚;余骏马;程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脑电双频指数在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在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5例开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ASA 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 组)、BIS1组(B1组)和 BIS2组(B2组),均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深度:C 组维持 MAP 和 HR 波动幅度在基础值的±20%;B1组 BIS 值40~50;B2组 BIS 值50~60。记录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测定诱导前(T0)、切皮(T1)、探查(T2)、缝皮(T3)时的血糖(Glu)和皮质醇(Cor)浓度。结果与 C 组比较, B1、B2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 T0时比较,T1~T3时三组的 Glu 和 Cor 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 B1组比较,T1~T3时 C 组 Glu 和 Cor 浓度明显升高(P<0.05),T2时 B2组的 Glu 和 Cor 浓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BIS 指导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麻醉深度,可以减少术中丙泊酚用量,缩短麻醉苏醒及拔管时间,降低术中应激反应,且维持 BIS值在40~50更能抑制不良应激反应。

    作者:纪金芬;钱敏;钟国云;李东;张国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吗啡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细胞 A549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目的:评价吗啡对顺铂治疗人肺腺癌细胞 A549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人肺腺癌细胞 A549接种于培养板培养24 h,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ON 组)、顺铂组(CIS 组)、0.3μg/ml 吗啡+顺铂组(MT1组)、3μg/ml 吗啡+顺铂组(MT2组)、30μg/ml 吗啡+顺铂组(MT3组),顺铂浓度均为4μg/ml。加入相应浓度的药物后,采用 Transwell 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Ezrin 蛋白和 Fascin 蛋白的表达。结果与 CON 组比较,其余四组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降低,MT3组和 CIS 组MMP-2、MMP-9、Ezrin 和 Fascin 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 CIS 组比较,MT1、MT2和 MT3组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增强,MT3组 MMP-2、MMP-9、Ezrin 和 Fascin 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吗啡可剂量依赖性减弱顺铂对人肺腺癌细胞 A549侵袭和迁移能力,MMP-2、MMP-9、Ezrin 和Fascin 表达上调是其可能机制之一。

    作者:夏明;童建华;高炟鹏;徐建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下腹部手术患者90例,年龄25~55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 组行超声引导下单侧 TAP 阻滞;B 组行舒芬太尼 PCIA;C 组行舒芬太尼+罗哌卡因 PCEA。所有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完成手术。观察并记录术后2、4、8、16、24 h 的 VAS 疼痛评分,及术后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与 A 组比较,B 组在术后2、4、8、16 h 的 VAS 疼痛评分明显升高(P<0.05);C 组在术后24 h 的 VAS 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 A 组比较,B 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明显增多(P<0.05);C 组恶心呕吐、下肢感觉及运动异常、尿潴留明显增多(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有效缓解下腹部手术后24 h 内的疼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高志屹;程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年(第30卷)1~12期文题索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下腰椎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比较

    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腰椎手术中对体感诱发电位(SSEP)及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腰椎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麻醉维持时 T 组丙泊酚 TCI 血浆靶浓度为3.0~3.5μg/ml,I 组吸入1%七氟醚复合丙泊酚泵注,两组均维持 BIS 在40~50。记录清醒时(T0)、插管后5 min(T1)、切皮时(T2)以及椎管减压时(T3)的 SSEP 和 MEP 等相关参数,并记录运动诱发电位未引出情况。结果与 T0时比较,T1~T3时两组 P38、N45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波幅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无一例出现术中单侧或双侧下肢的 MEP 消失。结论与单纯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比较,复合1%七氟醚麻醉并不影响腰椎手术中 SSEP 及 MEP 的监测,可用于行神经电生理监测的脊柱手术。

    作者:朱娟;朱明慧;何帆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床麻醉学杂志》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摘要质量评价

    目的:采用临床试验报告的统一标准(CONSORT)中摘要必备条目(摘要 CONSORT)评价《临床麻醉学杂志》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摘要质量。方法检索万方医学网中2012~2013年《临床麻醉学杂志》发表的所有 RCT 文献,并排除动物实验、非在体试验、临床经验、Meta 分析等文献。运用摘要 CONSORT 条目清单对 RCT 摘要进行评价。结果终纳入分析的RCT 摘要有392篇,占同期发表文献总数的40.6%。摘要字数中位数为364(IQR:306~444),样本量中位数为60(IQR:40~80)。摘要中报告率高的是结论(100%)、随机分组的例数(99.0%)和目的(99.0%),其次是干预(94.6%)和研究对象(82.4%),而试验设计(46.2%)和危害(48.7%)的报告率较低,随机化、盲法、结局(方法)和结局(结果)的报告率非常低,分别仅有13.3%、1.8%、3.6%和9.7%。此外,标题、招募对象和分析的例数在摘要中均缺失或报告不详实。结论《临床麻醉学杂志》RCT 摘要质量与摘要 CONSORT 条目清单要求之间有较大的差距,建议应尽早采用 CON-SORT 规定的条目提高摘要质量。

    作者:张伟;万茹;钱燕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单剂量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治疗成人全麻后苏醒期躁动的比较

    目的:比较单剂量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用于成人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治疗效果。方法择期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并发生术后躁动的患者60例,年龄38~59岁,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 组)和芬太尼组(F 组),每组30例。D 组单次静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F 组单次静注芬太尼1μg/kg。若经上述治疗后患者仍有躁动表现,则给予间断静脉推注丙泊酚每次1.0 mg/kg,直至患者 Riker 躁动评分达到轻度以下。结果给予单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处理后,D 组有29例患者达到平静状态,呼之能应,无刺激后即入睡,另有1例仍有轻度躁动;经单剂量的芬太尼处理后,F 组仍有4例患者躁动严重,另有4例为中度躁动,9例为轻度躁动。与 F 组比较,D 组经首次处理后,轻度、中度、重度躁动例数明显减少(P<0.05)。从用药至平息躁动的时间 D 组为(11±3)min,明显短于 F 组的(27±9)min (P<0.05)。D 组丙泊酚总量为(50±0)mg,明显少于 F 组的(270±40)mg (P<0.05)。治疗期间,F 组有9例(30%)轻度呼吸抑制,D 组有21例(70%)发生心动过缓(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0.5μg/kg 对成人全麻后躁动的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轻微,优于芬太尼。

    作者:万康;张雷波;朱敏敏;李文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用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术后镇痛作用。方法选择60例 OSAS 患者,年龄26~58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术后患者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FD 组:氟比洛芬酯1 mg/kg+地佐辛0.4μg/kg+阿扎司琼共100 ml;D 组:地佐辛0.8μg/kg+阿扎司琼共100 ml;S 组:舒芬太尼2μg/kg+阿扎司琼共100 ml;背景剂量2 ml/h,锁定时间15 min,单次剂量0.2 ml,负荷剂量5 ml。观察术后1、2、6、12、24、48 h 的 VAS 疼痛评分及恶心呕吐、嗜睡、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各时点 VAS 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D 组总的不良反应只有1例(5%),D 组有2例(10%),S 组有6例(30%),FD 组明显低于 S 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用于 UPPP 术后镇痛,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余理想;徐福涛;邱承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床麻醉学杂志》对来稿署名的要求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方按序排列,一般不宜超过6位。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换,如欲更换第一作者,需出具单位证明和由全体作者签名的申请。作者单位的邮编、所在城市、单位名称的全称和科室在首页脚注中说明。若其他作者不属同一单位,需写出各自单位,并在单位后用括号列出作者的姓名。作者应具备的条件:(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通信作者”系指研究生课题论文的导师或直接指导者、相关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及该文的主要责任者和联系者。“通信作者”对论文应具有与第一作者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顺式阿曲库铵与琥珀胆碱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比较

    目的:比较顺式阿曲库铵与琥珀胆碱用于患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效果。方法择期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C 组诱导时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S组给予琥珀胆碱2 mg/kg;C 组静注顺式阿曲库铵0.05 mg/kg 维持肌松,S 组静注琥珀胆碱0.4 mg/kg。记录支气管镜置入条件评分、肌松药追加次数、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及术后24 h 肌肉酸痛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支气管镜置入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 组无一例追加肌松药,S 组所有患儿均需追加肌松药(P<0.01)。气管导管拔除时间 C 组明显长于 S 组(P<0.05)。S 组所有患儿均有肌肉酸痛发生,C 组无一例肌肉酸痛发生(P<0.01)。结论患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顺式阿曲库铵及琥珀胆碱均可提供良好的肌松效果,但前者拔管时间延长,后者术后肌肉酸痛较多。

    作者:王宏梗;王艳辉;施萍萍;陈汝聘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右美托咪定对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前列腺电切术的高龄患者60例,年龄70~93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20例。在10min内,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再以0.2μg·kg-1·h-1的速度维持;M组给予咪达唑仑,10min内泵入0.04mg/kg,再以0.04mg·kg-1·h-1的速度维持;C组泵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术前1d、术后3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并计算POCD发生率。结果与C组比较,术后3dD组MMSE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术前1d比较,术后3dM组和C组MMSE评分明显降低(P<0.05)。M组5例(26%)、C组4例(21%)于术后3d发生POCD,D组无一例POCD。结论硬膜外麻醉下前列腺电切术中给高龄患者泵入右美托咪定可减少POCD的发生。

    作者:仇惠斌;孙琳婧;于建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床麻醉学杂志》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2014年9月26日,由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上揭晓了“第三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13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的评选结果。《临床麻醉学杂志》首次入选300种“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即“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项目来源期刊。本刊共有19篇论文入选 F5000。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帕瑞昔布钠术前用药对乳腺切除术患者血清 IL-6及术后镇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术前用药对乳腺切除术患者血清 IL-6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乳腺癌行乳腺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P 组)和对照组(C 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行静吸复合全身麻醉。P 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 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C 组静注生理盐水5 ml。术后两组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术后2、4、8、12、24 h 的疼痛 VAS 评分。采用 ELISA 法测定诱导前10 min、术后4、8和24 h 的血清 IL-6浓度。结果术后2~12 h P 组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 C 组(P<0.05)。与诱导前10 min 比较,术后4~24 h 两组血清 IL-6浓度均明显升高(P<0.01),但 P 组明显低于 C 组(P<0.01)。结论帕瑞昔布钠术前用药可改善乳腺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少血清 IL-6的产生。

    作者:滕培兰;徐德荣;杨洁;李奉通;江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临床麻醉学杂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主管:南京市卫生局

主办:中华医学会南京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