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血源对中华按蚊实验种群的影响

曲传智;苏寿;史崇敏;王继恒;杨瑞琴;王梅英;苏天运

关键词:血源, 实验种群, 产卵, 生殖营养周期, 中华按蚊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源对中华按蚊种群生殖、存活、传疟的影响。方法:在实验条件下,用人血、牛血、猪血、羊血分别饲养中华按蚊,观察记录中华按蚊吸血、产卵、孵化、寿命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吸血量:吸猪血者低,与其他3种血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吸血率:吸牛、猪血者高,吸人、羊血者低;吸牛、猪血者与吸人、羊血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吸牛、猪血者之间,吸人、羊血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产卵量:吸牛血者高,吸猪血者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吸牛血者与吸人、羊血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吸人、羊血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产卵率:吸猪血者低,但与吸其他3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孵化率:吸牛血者高,与其他3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生殖营养周期:吸人血者短,与吸牛、猪血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吸羊血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O.05),吸牛、猪血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平均寿命:4种血源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证实中华按蚊为嗜吸畜血(牛、猪血),兼吸人血的蚊种。中华按蚊种群与人的接触次数越多,传播疟疾的机率越大,提示多养猪作为生物屏障可减少防蚊不力地区疟疾的发生和流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地理株中华按蚊生殖、存活定量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地理株(株)的中华按蚊生殖、存活等生物学特性是否相同。方法: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同时同条件下对不同株的中华按蚊进行相同的定量研究。结果:求出郑州、上海、福建株中华按蚊存活和生殖特性值,对其各对应值进行了显著性检验。3株中华按蚊生殖、存活特性非常接近,相互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O.05)。结论:提示在条件相同情况下,不同株中华按蚊的种群数量变动一致。

    作者:曲传智;苏寿汦;杨柳萍;杨瑞琴;王仲文;王梅英;苏天运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全头皮撕脱显微吻合再植术的护理体会

    1997年7月14日本院外科运用显微吻合血管技术,成功的为1例全头皮撕脱连同右耳廓、双上睑、双眉及额部皮肤一并撕脱患者,进行了原位再植。再植的头皮、耳廓、上睑、眉毛及额部皮肤全部成活。眉毛生长良好,头皮长出常人一样的黑发。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1岁,工人。以头皮撕脱伤急诊收入整形外科病房。入院前5 h,因工作不慎,被纸机卷伤,致头皮全部撕脱,离体的头皮在当地医院用毛巾覆盖,塑料袋包裹冷藏保存。入院后体格检查,患者呈贫血面容,表情痛苦,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敏。体温:37℃C,脉搏10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2/9 kPa,创面渗血较多,局部创面未做特殊处理。

    作者:曹雪梅;李改焕;刘延锦;陈长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自然界郑州中华按蚊种群动力学参数

    目的:探讨自然界内郑州中华按蚊种群的繁衍动力学。方法:采用自然调查和数学生态学的方法。结果:求出自然界郑州中华按蚊1998年第6代的净增殖率 Ro 为3.522 O,平均世代周期T为22.942 0 d,增长能力rc为O.054 9,有限增殖速率λ为1.056 4,种群增长1倍的时间t为12.625 6 d,雌蚊预期寿命ex为5.5加3 d,瞬时出生率b为0.0620,瞬时死亡率d为0.007 1,稳定年龄组配中未成熟期占98.298 8%,成蚊占1.701 2%。结论:该研究为自然界中华按蚊种群的预测预报及防蚊灭疟策略的制订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作者:曲传智;苏天增;齐静姣;杨柳萍;史崇敏;王仲文;苏寿汦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自然界中华按蚊生态生命表的制定

    目的:探讨中华按蚊自然状态下的动态变化。方法:于1994年~1995年在郑州地区,对中华按蚊自然种群第5、6、7、8世代的生命表进行了研究。结果:共建立了8个生命表,从中可以看出:进入雨季后,死亡关键因素K值中,K5高,K9次之。用Valey的图解分析法和Podoler的回归分析法进行了关键因素分析。根据1995a的生命表资料绘制了当年5~8代的存活曲线。种群趋势指数I值均大于1,第5代的I值高。结论:中华按蚊自然种群死亡的第1关键因素是大暴雨引起1~2龄幼虫的死亡,第2关键因素是捕食引起的3~4龄幼虫的死亡。高死亡率出现在1~2龄幼虫阶段。存活曲线均属于SlobodkinⅣ型。在郑州地区6、7、8月份内,中华按蚊自然种群数量均是增加的,第5代增加的高(I=34.454 8)。

    作者:曲传智;王继恒;张荣光;苏天增;苏天运;苏寿汦;SU Shouzhi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高渗盐水预防前列腺及膀胱肿瘤汽化切除术麻醉期水中毒60例

    经尿道汽化切除前列腺及膀胱肿瘤出血少、创伤小、安全性大,但术中有水中毒发生。作者观察在硬膜外阻滞下,经尿道汽化切除前列腺及膀胱肿瘤麻醉期应用小量高渗盐水,对预防水中毒发生、维持循环功能稳定的作用。1 临床资料1.1 对象择期ASAⅠ~Ⅲ级120例患者,其中前列腺增生90例,膀胱肿瘤30例。年龄50~89岁。随机分为对照组(IS组)和干预组(HS组),每组60例,2组患者的年龄、身高、性别和体重差异无显著性(P>O.05)。1.2 方法术前30min肌内注射安定10 mg,阿托品0.5mg。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取L2~3穿刺置管,药物为体积分数为2.0%利多卡因与体积分数为0.4%丁卡因混合液,总量9~14ML,阻滞平面T10~S4。取截石位,应用美国ACMI汽化电极,在电视显像系统下操作。冲洗液为50G/L葡萄糖注射液。输液方法:干预组在手术中期1 h内用入50g/NaCl(3 ml/kg),手术前期、后期用林格氏液。

    作者:徐传青;陈文钊;宋丙章;张新际;明爱民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郑州中华按蚊实验种群生命表

    目的:探讨郑州中华按蚊种群生殖,存活的规律。方法:实验得出郑州中华按蚊的年龄特征存活率和产雌率,建立生命表,分析该蚊实验种群的动态变化。结果:郑州中华按蚊成蚊前期的各期发育历期:卵为2.102 6 d,幼虫期为10.875 0 d,蛹为2.011 3 d,成蚊前期为14.988 9 d。成蚊前期各期存活率:卵为83.251 3%,幼虫为92.189 7%,蛹为95.573 5%。郑州中华按蚊的性别比为1.058:1,平均寿命雌雄分别为13.155 4 d和6.573 5 d,预期寿命雌雄分别为13.828 8 d和8.329 2 d,长寿命雌雄分别为32.000 0 d和14.O00 0 d。郑州中华按蚊的产卵特性:羽化到第1次产卵的时间为2.570 O d,大产卵年龄为30.000 O d,每雌平均产卵数为19.084 3个/d,每雌平均产卵总数为515.276 O个。根据以上数据,绘制了该蚊各年龄特征存活率和产雌率的曲线图,编制了雌、雄中华按蚊生命表。结论:郑州中华按蚊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确立,为该蚊种群数量的预测预报和确立预防管理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曲传智;苏寿汦;王仲文;杨瑞琴;王梅英;杨柳萍;苏天运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不同血源对中华按蚊实验种群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血源对中华按蚊种群生殖、存活、传疟的影响。方法:在实验条件下,用人血、牛血、猪血、羊血分别饲养中华按蚊,观察记录中华按蚊吸血、产卵、孵化、寿命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吸血量:吸猪血者低,与其他3种血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吸血率:吸牛、猪血者高,吸人、羊血者低;吸牛、猪血者与吸人、羊血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吸牛、猪血者之间,吸人、羊血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产卵量:吸牛血者高,吸猪血者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吸牛血者与吸人、羊血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吸人、羊血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产卵率:吸猪血者低,但与吸其他3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孵化率:吸牛血者高,与其他3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生殖营养周期:吸人血者短,与吸牛、猪血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吸羊血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O.05),吸牛、猪血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平均寿命:4种血源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证实中华按蚊为嗜吸畜血(牛、猪血),兼吸人血的蚊种。中华按蚊种群与人的接触次数越多,传播疟疾的机率越大,提示多养猪作为生物屏障可减少防蚊不力地区疟疾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曲传智;苏寿;史崇敏;王继恒;杨瑞琴;王梅英;苏天运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郑州中华按蚊实验种群内禀增长能力的研究

    目的:探讨郑州中华按蚊夏季种群数量激增,出现密度高峰的动力学机制。方法:采用数学生态学的方法。结果:求出该蚊的内禀增长能力(rm)为O.1999 05净增殖率(R0)为101.217 3,世代周期(T)为23.196 5 d,有限增殖速率(λ)为1.220 25,瞬时出生率(b)为0.874 45,瞬时死亡率(d)为0.675 5,稳定年龄组配中成虫前期占96.199 2%,成虫期占3.798 7%及各项种群动力学参数值。结论:为控制该蚊种群的繁衍趋势和媒介能量的发挥提供了可靠的科学理论依据。

    作者:杨瑞琴;苏寿汦;苏天运;王仲文;王梅英;杨柳萍;SU Tuianyun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唇裂整复围手术期135例护理体会

    唇裂畸形是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据统计,我国发病率为0.1%~0.2%,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部分唇裂同时伴有腭裂[1]。患此畸形的患儿,不能吸吮,并影响语言功能,面容受损,同时患儿的颌骨发育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口腔颌面外科面临着艰巨的治疗工作,唇裂修补手术虽属治疗性手术,但应选择患者处于体能的佳状态接受手术,方可达到安全高效的目的。1993年9月至1999年5月,本院口腔外科共收治了135例唇裂患者行唇裂修补术,现对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苏君;孙岩;李艳燕;吴豪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颅脑术后颅内感染12例

    1992年11月~1999年4月,共收治颅脑术后颅内感染12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中,男7例,女5例,年龄12~62岁,平均39岁。术后感染发生时间5~21 d,平均10 d。有头痛、呕吐12例;意识模糊者6例;体温均升高,颈部均有抵抗。术后伤口感染脓肿形成4例,脑脓肿1例,化脓性脑膜炎7例,见表1。

    作者:张文彬;阎长祥;王献祥;张福生;张忠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Rh新生儿溶血病40例父母血型分析

    1983年3月~1999年8月,作者通过血型血清学检查确诊Rh新生儿溶血病(HDN)40例,现对其病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产前预报Rh HDN的母婴和患儿出生后以黄疸进行性加重为主要症状的母婴血液标本,共40份。同时检测父亲ABO、Rh血型。40例母亲中,有母婴血型不合妊娠史的21例;有输血史的10例;人流史的5例;自然流产史的4例。1.2 方法 ABO血型采用正反定型法,Rh血型采用木瓜酶法或盐水抗-D法[1],发现Rh阴性者用抗球蛋白试验验证[2]。1.3 试剂血清除抗-e血清由美国Gamma公司提供外,其余由中国科学院输血研究所提供。鉴定用标准红细胞为本科自制。1.4 结果 40例患儿母亲中36例为D抗原阴性,父亲为D抗原阳性(发现血清中有抗-D);3例母亲E抗原阴性,父亲E抗原阳性(发现血清中有抗-E);1例母亲E、c抗原阴性,父亲E、c抗原阳性(发现血清中有抗-E、抗-c)。

    作者:杨乾坤;胡利亚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银汞合金根管钉窝洞充填168牙

    常规根管治疗后用磷酸锌水门汀垫底,再用银汞合金充填,但充填体时有脱落,特别是对于复面窝洞的充填。作者采用银汞合金根管钉充填法充填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对复面窝洞的充填,疗效明显高于常规的磷酸锌水门汀垫底充填法。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1996~1999年根管治疗后需用银汞合金充填窝洞的磨牙共358牙。其中面洞为155牙,单壁缺失的复面洞为203牙。年龄18~70岁,平均47岁。1.2 材料杭州银达医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银汞胶囊;上海齿科材料厂生产的磷酸锌水门汀。1.3 方法将样本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共168牙,其中单壁缺失的窝洞90牙,经根管治疗后,用热探钉去除根管冠方2~4 mm的牙胶尖;并用7#裂钻适当扩大根管并修整成圆柱形银汞合金充填根管,紧密加压,并后续充填银汞合金于窝洞内,加压使根管内与窝洞内的银汞合金形成一体。对照组190牙,其中单壁缺失的窝洞113牙。根管治疗后,备洞,常规用磷酸锌水门汀垫底,清理侧壁后用银汞合金充填。2组患牙治疗后均给予银汞合金充填术后医嘱。1.4 评价标准成功:充填体完整,无松动,折裂、脱落,可承担正常的咀嚼功能。失败:充填体松动、拆裂、部分或全部脱落,牙齿咀嚼无力、疼痛。1.5 结果1.5.1 2种充填术临床疗效比较:经随访发现银汞合金根管钉充填术明显优于磷酸锌水门汀垫底充填法。见表1.

    作者:陆珂;刘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的早期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病情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溶栓治疗脑梗死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者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选择的100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年龄40~79岁,平均61岁,男32例,女18例;对照组50例,年龄45~74岁,平均62岁,男28例,女22例,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证实,均于发病后72 h内入院。所选病例均无意识障碍,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无出血性疾病及消化道溃疡或消化道出血,无脑出血史及新近手术者。经统计学检验上述指标2组差异无显著性。1.2 治疗方法治疗组:降纤酶一次10 u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约1 h,1次/d,连用3 d,同时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维脑路通O.4 g静脉滴注,1次/d,14 d为一疗程。若有脑水肿可用脱水剂,血压过高应用降压药。治疗前后均监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G)质量浓度,全血及血浆比粘度。1.3 疗效判定治疗效果采用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标准[2]。1.4 结果1.4.1 2组疗效比较:见表1。

    作者:梁红霞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硬膜外腔注射吗啡配伍不同药物副作用观察

    硬膜外腔注射吗啡用于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但临床上应用常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为解决该问题,作者进行了如下研究。1 临床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妇产科手术患者201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67例。3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及疾病分类,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30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5nmg,安定10 mg,硬膜外穿刺,阻滞药物为10g/L利多卡因+3.75g/L的布比卡因混合液15~20 ml,加入1/20万肾上腺素。麻醉效果满意者术毕前5 min经腹膜外导管注入配伍不同药物的吗啡3 mg。 Ⅰ组(对照组)67例,剖宫产23例,子宫全切术35例,宫颈癌广泛切除术9例,年龄24~72岁,术毕用10 ml生理盐水稀释吗啡3 mg注入腹膜外腔。

    作者:安光华;安珂;李筱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湖北地区肠球菌耐药性观察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湖北地区11所医院1998年10月~1999年9月临床分离肠球菌进行K-B药敏试验,用WHONET-4软件完成数据分析。结果:254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183株(72.0%),屎肠球菌38株(14.9%);肠球菌主要来自中段尿,其次为伤口、呼吸道、穿刺引流液。庆大霉素高耐株、链霉素高耐株分离率分别为47.3%和56.0%,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分离率5.3%。粪肠球菌对庆大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大于60%,屎肠球菌对β-内酰胺类相对耐药,对庆大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51.6%~92.3%。结论:肠球菌耐药尤其多重耐药严重。

    作者:邱昕光;王洪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郑州中华按蚊实验种群的建立

    目的:建立郑州中华按蚊实验种群,以便对其进行广泛、深入的实验研究。方法:在特定条件的实验 室内,采用驯化和科学养殖的方法。结果:郑州野外的中华按蚊在实验室内交配、受精、吸血、产卵、各期发育、存活 均已顺利进行,累代养殖获得成功。结论:创建了郑州中华按蚊实验种群,为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作者:曲传智;苏寿汦;王仲文;杨瑞琴;王梅英;杨柳萍;苏天运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不同地区中华按蚊种群生命表的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地区中华按蚊生命表的特性。方法:在相同条件下,采用生命表的方法和方差分析。结果:不同地区中华按蚊除了不同性别蚊的预期寿命差别有显著性外(P<0.01),其他各项生命表参数值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地理株的中华按蚊生命表特性很接近。

    作者:曲传智;王继恒;杨瑞琴;苏天增;张荣光;苏天运;苏寿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颈椎前路减压加植骨融合术的护理

    颈椎前路钻孔减压加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难度大,危险性大,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与否起着很关键的作用[1,2]。1 临床资料本院1995~1999年共行颈椎前路钻孔减压加植骨融合术960例,其中男634例,女326例,年龄16~76岁,平均46岁。325例为外伤性颈椎损伤并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635例为颈椎病。经MRI诊断均为手术适应证,行颈椎前路钻孔减压加植自体骨块或异体骨块融合术。术后近期随访,未见有骨块松动现象,3个月后拍片示均有骨性愈合。经随访6~36月,除19例脊髓完全横断者外,所有病例均不同程度恢复。

    作者:罗凯璇;王丽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郑州中华按蚊自然种群生殖、存活和种群繁衍规律的研究

    目的:确定郑州地区自然界中华按蚊生殖、存活和种群变动规律,获取各项参数值以制定经济有效的防疟措施。方法:以实验研究为基础,以郑州郊区祭城乡西湖庄村的池塘和稻田为实验区,对中华按蚊的生殖、存活及数量变动进行观察。结果:获得自然界中华按蚊的参数值如下:生殖营养周期为2~3.375 d,平均为2.5 d;每d有两次产卵高峰,分别为黎明和夜晚活动高峰后;大产卵数为400个/粒,小产卵数为4个/粒;7月份和8月份每只雌蚊平均产卵量分别为96/次和73/次,平均成蚊前期历期分别为14.166 7 d和13.316 7 d,平均成蚊寿命分别为3.929 3 d和6.234 4 d;从羽化到吸血的平均时间为1.007 8 d;只有0.7%的雌蚊寿命超过12 d。结论:中华按蚊具有极大的疟疾传播能力,在每年7月份和8月份各出现一次高峰。

    作者:曲传智;张荣光;苏天增;王仲文;王继恒;苏天运;苏寿汦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红细胞悬液输注在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需长期依靠血液透析和输血治疗。因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贫血是常见症状,其贫血程度与肾功能减退程度呈正相关[1]。以前,此类患者血液透析的同时要输注新鲜全血(因新鲜血K+含量比库血低),如今成分输血特别是红细胞悬液的输注及应用占据了重要地位[1]。此方法不但能达到输全血所能达到的目的,而且能减轻和消除输全血引起的种种输血不良反应。1995年5月~1998年9月,作者观察了输注红细胞悬液治疗门诊及住院需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32例的临床疗效及输血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群英;胡利亚;李建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