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瑞芳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在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前置状态中晚期妊娠引产应用中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010年至2011年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前置状态终止妊娠前行双侧UAE病例9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例观察对象中,8例顺利经阴道分娩,1例产程中再次出现多量出血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结论 UAE应用于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前置状态引产可有效避免产程中严重出血的发生,避免剖宫术,使经阴道分娩成为可能。
作者:杨仕英;孟荣琼;苗凤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是中国近年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在肺癌中,以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为多见,约占全部肺癌的75%-85%。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于晚期( III-IV期),无法行手术治疗,以含铂双药方案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成为标准选择[1]。近年来,我们采用奈达铂联合多西他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2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聂生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109例上腹痛患儿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9例上腹痛患儿,对患儿进行胃镜检查、Hp(幽门螺旋菌)检测及病理检测,分析消化道疾病与Hp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在109例患儿中,十二指肠炎15例,浅表性胃炎52例,消化性溃疡14例,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炎21例,食道炎3例。 Hp感染率31.2%,疾病检出率96.3%,Hp感染患儿的病理检测结果表现为组织明显损伤,两者为正比关系。结论上腹痛患儿多为消化道疾病,Hp感染率越大,消化道疾病发病率越高,Hp感染是导致患儿浅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原因。
作者:杨淑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患者进行Leep刀宫颈环切或锥切治疗并跟踪观察。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0-20min,出血5-10ml。7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经 Leep刀治疗,连续观察3个月,一次性成功治愈72例(97.2%),显效2例(2.8%),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易行,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降低了宫颈癌的误诊率和漏诊率。
作者:赵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症状的相关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8月期间,泌尿外科所收治的留置尿管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将其划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计50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期间感染率的发生情况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在留置尿管期间,对照组50例患者中共有14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8.00%;干预组50例患者中共有1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00%。干预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对于预防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出现感染症状而言至关重要,需要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甄红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采用综合提高免疫力的方法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RRTI)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患有RRTI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治疗、膳食调整及体育锻炼等提高免疫力的方法进行治疗。并与同期接受常规治疗的患儿进行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免疫组患儿其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儿,而在感染复发率上则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提高儿童的免疫力能够有效治疗和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缩短感染病程,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刘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采用锁定钢板方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患者,均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结果术后平均掌倾角11.4°±5.1°,平均尺偏角16.7°±3.2°,钢板固定无松动,骨折无再移位,无感染、无肌腱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根据改良Mcbride评分和腕关节评估标准[1],其中优23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6.7%。结论通过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效果安全可靠且稳定性好,患者术后可进行早期锻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炳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针对实施分层护理管理模式的科室为重点研究对象。比较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前后本科室的护士的考核和护理质量的情况的对比以及临床护理应用的效果。结果实施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后,护士对于疾病知识的普及、护理操作规范、病房管理以及护理文书的书写等方面均较实施前的合格率有所提高,前后比较临床效果差异显著(P<0.05),护士的考核优秀率也明显提高,实施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实施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后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明显的提高护士的优秀率、护士个人素质、护理操作规范、病房管理、护理文书的书写以及患者的满意度,临床上提高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产妇分娩后出血的病因及防治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产褥期死亡率。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分娩后出血的36例病人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总结。结果产褥期出血临床较常见,出现率为2.2%,产褥期出血的常见病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而分娩方式的选择与产褥期出血密切相关;36例患者中临床常规治疗后,疗效显著24例,有效率为66.7%。结论产后出血是由多种原因和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加强宣教做好孕期保健及定期产检可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及早发现并制定合理的临床治疗措施对挽救产妇生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飞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一种因过敏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支气管反应性异常增高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经治疗或自行缓解。在哮喘发病中发现不少哮喘患者发作时与情绪变化、心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心理越紧张的患者发病越明显,症状也较重;反之,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患者发病率比较低,病情也相对的较轻。因此在哮喘患者治疗和护理中必须高度重视心理治疗和护理,使患者保持佳的心理状态。
作者:张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4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抗感染、平喘、祛痰、增强免疫力等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规范化抗结核治疗12-24个月,48例患者中,肺部感染治愈和好转同时,肺结核好转45例,治疗有效率为93.75%。死亡3例(抗感染治疗无效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死亡)。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临床缺乏典型的结核中毒症状,合并症多见以及男性患者多见。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两者相互影响,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作者:朱慧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手术辅以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了我院收治的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保守性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1周开始给予米非司酮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83.35%,对照组58.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为5.88%,对照组为17.65%,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辅以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较好,能显著降低复发率。
作者:苗金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观念的不断转变、责任制护理的全面开展,以及医院发展的新形式与护理工作任务繁重及患者及家属期望值增高的矛盾日益明显。为提高护理质量,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护理部在重点抓“三基”、“三严”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文化程度,注重语言行为规范及礼仪培训。2011年全年全院护理工作满意度达到了97.21%,未发生一起护理投诉,各项护理质量检查指标均比去年同期不同程度地提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经验和体会。
作者:蒋瑾;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改良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前庭大腺囊肿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采取改良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治疗,对照组(31例)采取传统囊肿剥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疼痛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且疼痛持续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较大,P<0.05。结论使用改良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治疗前庭大腺脓肿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更进一步深入了解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脑干损伤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抽出2010年7月到2013年7月收治的160例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脑干损伤的患者病例,仔细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探究性的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经过治疗后,痊愈的病例有33例,伤残的病例有87例,变成植物人的有24例,而死亡的病例有16例;其中肺部感染患者44例,因肺部感染死亡5例。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脑干损伤病死率高、并发症多且易漏诊,需给予积极救治同时实施相应干预措施,采用亚低温治疗、加强护理和手卫生等临床措施。
作者:王建华;陈绍平;卢荣加;侯建金;廖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全胸腔镜下切除癌变肺叶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探究。方法以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全胸腔镜摘除癌变下肺叶手术的75例患者,男39例,女36例。结果除有2例中转开胸,其余73例均在全胸腔镜下进行了全程手术,且手术都顺利完成,跟踪病情观察1-20个月,全部患者都恢复良好。结论全胸腔镜切除下肺叶手术适用于周围型肺癌初期的治疗,具有微创、有效、安全的特点。
作者:赵文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蓝科肤宁治疗儿童急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4岁儿童急性湿疹75例分为治疗组40例:用蓝科肤宁溶液湿敷,每次15-30min,每日2次,辅助药包括扑尔敏,疗程为4周;对照组30例:用3%硼酸溶液湿敷,其治疗方法及辅助药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5%,治愈率为25%;对照组有效率为57.14%,治愈率为1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蓝科肤宁治疗儿童急性湿疹有显著效果,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佟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心脏外科术后疼痛护理的路径选择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2月---2012年2月所收治的250例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在对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不同的手术方式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术后疼痛,因此,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一定要强化疼痛护理,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范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总结出产后护理干预的有效方式。方法通过在我院进行的30位硬膜外阻滞麻醉无痛分娩产妇与30位无镇痛自然分娩产妇在产程、出血量、视觉模拟的评分的比较,得到实验数据。结果两组产妇产后2小时及产后12小时的总失血量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因不受用药时间的限制,可以让产妇得到大的镇痛,并且对产程和出血量没有影响,确保了产妇生产的顺利进行,为产妇生产后的身体尽快恢复奠定了基础。并且在产后,可以通过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来促进产妇尽快恢复身体与心理健康。
作者:吕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中性治疗方法,治疗组在传统的中性治疗的基础上再给患者服用氯吡格雷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作以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除了16例无治疗效果外,其余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后都没有出现并发症状以及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对出血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联合传统的中性治疗和服用氯吡格雷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明显据有优势,效果比较明显,并且患者在治疗后没有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本研究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今后的对于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