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
目的:研究水富县网络报告的乙类传染病资料,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监测软件对5年来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年、2011年、2012年发病率总体相近,主要以病肝、肺结核、梅毒发病为主。2009年因肺结核、梅毒发病的大幅增加,导致年均发病率明显高于历年水平。2010年由于肺结核、梅毒发病的下降,导致年均发病率明显低于历年水平。结论加强常见传染病的防控力度。
作者:刘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重度妊高症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早产儿84例,将其分为妊高组与对照组,妊高组为产妇在妊娠期间有重度妊高症状,对照组为产妇在妊娠期间无妊高症状,每组各42例。将两组早产儿效应指标、胃肠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经口喂奶时间、插胃管的时间、体重恢复到出生时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项指标均长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早产儿胃肠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妊高症对早产儿胃肠功能影响比较明显,其可降低胃肠道内激素的分泌量,抑制胎儿胃肠道功能,致使早产儿出现喂养不耐受现象,影响其正常发育。
作者:刘金;安明;李娟彬;吕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采用菌体裂解法来对结核杆菌进行研究,分析其对药物的敏感程度。痰液标本。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肺结核疾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取患者清晨第一口痰液作为痰液标本,首先去除痰液污染,并将去除污染后的标本放置于37摄氏度常温下。然后,将噬菌体放入标本,并放入100μL的强效病毒,充分震荡,静止,混合体积为5毫升的Medium plus。后,向平板中加入液态琼脂胶,混合均匀后放置于37摄氏度恒温条件下,静止一夜。采用噬菌体法测定结核菌数量。并采用菌体裂解法检测痰液标本中病菌的阴阳性。结果该法对于肺结核的检出概率为64.5%,而传统涂片对于肺结核的检出率则仅为30%上下,可见裂解法对于肺结核的检出率远远高于涂片法。正常情况下,涂阴培阴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21.6%,可以更好的代表检查的真实结果。该法报告的时间为两至三天,远远小于培养痰液标本的时间。结论菌体裂解法可以很好的节约时间,且检测结果准确,是一种很完美,且颇具研究前景的检测方式,该法对于细菌检查及治疗具有鲜明的指导性,同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建议医学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赵光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建立散痰宁糖浆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用超声提取,过滤,取续滤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酸溶液=9:87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为207nm。结果盐酸麻黄碱的线性范围为2.396-21.564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1%,RSD=0.59%(n=6)。结论此方法准确度较高,可用于测定散痰宁糖浆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为散痰宁糖浆中盐酸麻黄碱含量测定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作者:钟茂团;何德中;温国梁;古莉;邹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护理中分级护理制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病人共44例,在岗护士18名,实施分级护理制度。对实施前后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分级护理制度之后,入院评估准确率、护理措施落实良好率、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记录合格率均大幅度提高,而护理缺陷发生率则显著降低;实施分级护理之前,患者满意度为91.23%,实施分级护理制度之后患者满意度为98.76%。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实施分级护理制度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冯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冰冻后的纸尿裤用于高热的新生儿的效果。方法取一次性普通合格纸尿裤注入一定量的水(小号100毫升、中号200毫升),放置于-18℃的冰箱急冻室3小时左右使纸尿裤达到霜水状,将纸尿裤置于高热新生儿头下监测不同时效患儿温度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相对对照组患儿取得更好的降温效果。
作者:何有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激励式心理护理在儿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10例儿科住院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激励式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遵医行为、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优良率和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则较对照组短。结论激励式心理护理有助于儿科患儿对医疗工作的配合,有利于其的临床恢复。
作者:邓淑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影像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5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与同期单纯肺结核的156例患者临床影像特点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急性血播发生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者15例,其病变的累计了多个肺段约为69%,多个肺叶约为64%,而单纯肺结核组急性血播者58例,累积了多个肺段约为51.92%,多个肺叶约为38.46%。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病灶形态上,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干酪性肺炎(属浸润性病灶)、肿块以及空洞的发病率较高,两组患者对比存在极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单纯性肺结核主要是腺泡结节和斑片的发病率较高,两组患者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症状病变较为广泛,表现为多个肺叶、肺段分布,其中浸润性病灶、肿块以及空洞的发病率较高。
作者:周江平;刘世潮;艾仁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选取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服用氨氯地平。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使用氨氯地平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氨氯地平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付丽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2013年辖区一起混合感染食物中毒进行实验室检验。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GB/T4789-2010,WS/T9-1996进行。采集食物中毒旅游者的肛拭子12份、剩余食物10份及砧板、刀涂抹物各6份等样品进行检测。结果12份肛拭子检出副溶血弧菌7份占58.33%、检出奇异变形杆菌5份占41.67%,其中同时检出副溶血弧菌和奇异变形杆菌3份占25%,10份剩余食物有1份检出副溶血弧菌占10%,1份检出变形杆菌占10%,环境样品未检出致病菌。结论该次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弧菌和变形杆菌混合引起的感染。
作者:姜大栋;赵大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7月在本院住院的肝硬化大出血患者2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9例,对照组11例,治疗组采用西药奥曲肽、奥美拉唑与中药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显效4例,有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2.7%,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平均血止时间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大出血止血快、再出血率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过去传统的治疗方式中,多数采用的是一种叫做针对角膜缘进行大切口晶状体的捞出术治疗。这种传统的治疗方式,虽然是针对晶状体脱位继发性青光眼,但是在手术之后十分不利于恢复原本的视力,恢复的时间相对来说也比较长。此外,角膜缘大切口晶状体在治疗之后容易引发其他症状。因此,近些年来,医学界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小切口的晶状体手术治疗中。自从加强对小切口的晶状体治疗的研究,这种治疗方式开始逐渐走向成熟,并应用到实际的治疗中,主要是针对于晶状体脱位的继发性青光眼治疗。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将会大力发展该治疗方式。
作者:邱祖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它并发症多,容易误诊,容易导致死亡,是老年人的健康杀手之一。老年人的年龄因素本身就是冠心病的诱发因素之一,它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也决定了对这类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至关重要。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于老年冠心病人的健康教育及护理进行了论述。对于护理人员的工作,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单红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3年1月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11%和13.16%,均优于对照组的73.68%和34.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PANSS评分、TESS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春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肩关节脱位临床较常见,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50%,这与肩关节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关,如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囊松弛,其前下方组织薄弱,关节活动范围大,遭受外力的机会多等。肩关节脱位多发生在青壮年,男性较多。传统中医手法复位绝大多数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今年临床所遇27例特殊肩关节脱位复位手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海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症状,探讨家属接受知识指导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 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名。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进行出院指导,而实验组患者由责任组长按照制定的脑梗死患者健康教育路径模式要求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出院指导。并在患者出院第4周、2个月及5个月后进行ADL得分评定。结果出院第4周、2个月及5个月实验组ADL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家属进行脑梗死偏瘫知识学习,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ADL得分,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凤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药怀牛膝与川牛膝临床应用的异同性,提高药效,避免混淆误用。方法通过怀牛膝与川牛膝药物的产地、性状、功效及主治进行鉴别二者差异性与相同之处。结果怀牛膝与川牛膝在临床功效中均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等相似之处,但在实际临床具有差异性,不可代替互用。结论怀牛膝与川牛膝在临床治疗中虽然功效具有相似,但在临床证候中应根据患者实际证候区别运用。
作者:徐英姿;王福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重组链激酶加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能否提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0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重组链激酶150万U溶栓治疗加持续静脉滴注硝酸甘油5天,观察溶栓再通率、急性期死亡率、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溶栓再通率89.1%,35天内无1例死亡。出血发生率15.8%,无脑出血病例,无过敏发生,低血压发生率3.1%。结论重组链激酶加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明显提高再灌注率,降低死亡率,不增加不良反应,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樊艳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间关联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患,通过彩超对其颈部动脉后壁进行检测,并观察有无斑块形成,若有斑块则对斑块成形情况进行分析;另外,设立80例未患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对照组。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患的颈部动脉后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斑块出现概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并且患病组的斑块在颈动脉分叉处为常见,但这一点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颈部动脉硬化斑块发生几率显著高于非患病患者,另外,彩超检测的技术使得对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间关联的判断与分析变得更加直观和便捷。
作者:赵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慢性肝炎并发低血糖,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对2010--2012年住院的22例慢性肝炎伴发低血糖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共22例慢性肝炎患者符合入选标准,男性患者14,女性患者8例。均符合2000年西安肝病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分型标准,排除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肝功能按Child-Pugh分级,A级4例, B级6例,C级12例。
作者:田英俊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