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的效果观察

秦次贵

关键词:静脉血, 末梢血, 采集, 血常规
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血、末梢血采集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100例采血住院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对末梢血进行采集,观察组对静脉血进行采集,对比不同采血方式对血常规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结果末梢血患者的血常规检测中PLT、MCV、Hct、MVHC、Hb、RBC、WBC等指标均低于静脉血患者,代表静脉血稳定程度明显优于末梢血,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采集静脉血检验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具有较小外界环境影响、较小误差、较为准确结果等优势,其检验结果的稳定程度明显优于末梢血,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治疗探析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来我院就治的8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结果通过对两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相对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推广使用。

    作者:董瑞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9例肝硬化大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7月在本院住院的肝硬化大出血患者2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9例,对照组11例,治疗组采用西药奥曲肽、奥美拉唑与中药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显效4例,有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2.7%,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平均血止时间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大出血止血快、再出血率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分析与治疗

    目的: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其临床治疗进行初步总结分析。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急诊内科收治的196例昏迷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病原因以及其临床治疗措施及治疗效果。结果196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中,12小时内诊断明确者152例(77.55%),24小时内诊断明确者178例(90.82%)。中毒致昏迷者多,共77例(有机磷中毒35例、一氧化碳中毒6例,镇静剂中毒12例、酒精中毒24例),占39.28%,其次为脑血管意外致昏迷者,共63例(脑出血32例、脑梗死30例、脑肿瘤1例),占32.14%,此外,低血糖昏迷以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各12例,各占6.12%,中暑及溺水者各14例(7.14%),肝性脑病、肺性脑病各2例。结论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只有及时、准确的明确诊断才能有效的进行急救,保护好患者的重要脏器,从而提高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玉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食管胃高位胸顶吻合加纵膈胸膜减张覆盖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观察食管癌手术中使用食管胃高位胸顶吻合加纵膈胸膜减张覆盖的手术方式完全杜绝手术之后出现口瘘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50例食管癌病患,全部进行左侧开胸,食管胃吻合使用统一标准的吻合方式,也就是吻合位在高位胸顶处。吻合口全部为机械吻合,然后使用无损伤线不连续的进行强化缝合一周;两边的胃壁悬挂在胸膜减张。吻合口前端部位胸膜覆盖再次执行减张。结果全部入选病患没有一例发生口瘘情况,全部痊愈出院。结论食管胃高位胸顶吻合加纵隔膜减张覆盖的方式,在食管癌手术过程中对吻合口存在多方面的保护操作,能够明显防止口瘘出现,而且操作方法效率高易操作,便于临床推广。

    作者:邓成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临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97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高血压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针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后两组治疗依从性、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方面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中较好和一般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提高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工作借鉴。

    作者:王晓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严重眼球破裂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严重眼球破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来我院采取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进行治疗的严重眼球破裂伤患者10例,对其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眼球均得到成功保留;术后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平复者7例,视网膜复位不佳者2例,未能窥清眼底者1例;与术前相比,7例患者视力有所提高,3例患者视力无明显改善;随访2年,1例患者眼球有轻度萎缩。结论患者发生严重眼球破裂伤时,只要正确及时地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不仅能够避免患者眼球的盲目摘除,还可挽救大多数患者的视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外伤性脑梗死48例分析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外伤性脑梗死临床治疗。方法48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试验组24例。对照组:对采用常规药物及手术治疗;试验组:加用亚低温和针刺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7%;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DL评分均升高,但试验组升高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亚低温联合针刺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黄财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关于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思考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法采用统计收集护理服务反馈表的方法,针对当今护患关系紧张的原因,转变护理观念,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高于活动前,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少于活动前(均P<0.05)。结论在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提高家属满意度,保持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李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谈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护理体会

    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对象由于受精神症状的影响,暴力行为事件时有发生。病房一旦发生暴力事件,会给病房的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也严重影响着患者及工作人员的安全。为此,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和防止暴力行为事件的发生,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作者:冯小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甲状腺术中不同方法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甲状腺术中不同方法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6月---2012年3月来我院需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传统组,每组各60例。针对研究组给予显露喉返神经预防其损伤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针对传统组给予传统方法预防喉返神经进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研究组喉返神经损伤率为3.33%,传统组喉返神经损伤率为15%,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采用显露喉返神经的方法预防喉返神经损伤具有显著的效果,明显的降低了喉返神经损伤率。

    作者:邢汉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在肛肠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与研究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在肛肠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分析其临床价值,为今后的实践提供些许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肛肠科手术患者120例,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抽取,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各为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教育,观察组则施行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即从建立系统化健康教育团队、制定以及实施健康教育计划。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对此次研究效果作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知识的知晓率,减少了术后并发症,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黄媛媛;马骊;沈泉英;易文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糖尿病自身抗体测定在糖尿病诊断分型及治疗方面的应用

    目的:探讨糖尿病自身抗体测定对糖尿病诊断、分型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分为3组:1型糖尿病( T1DM)组、2型糖尿病(T2DM)组、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印迹法对糖尿病自身抗体GADA、ICA、IAA、IA-2A进行分析。结果 GADA、ICA、IAA、IA-2A在T1DM组中检出率分别为65.33%、38.00%、24.67%、10.47%,在 T2DM 组分别为17.27%、13.39%、12.40%、5.45%,以及健康对照组中为0.00%、1.00%、0.00%、2.00%。T1DM和T2DM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T1DM与T2DM比较其阳性率明显高于T2DM,P<0.05,GADA易检出。结论 GADA、ICA、IAA、IA-2 A的测定对糖尿病的诊断和分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四种抗体联合检测更能提高阳性率,避免漏诊。

    作者:李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儿童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干燥综合征很少发生于儿童,但是儿童干燥综合征具有特殊特点,在诊断上更依赖于实验室自身免疫抗体、唇腺组织活检或者腮腺造影等检查综合进行诊断。在治疗上采用对症治疗原则,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如人工泪液及唾液替代治疗、低血钾酸中毒采用补钾纠酸治疗,患儿长时间处于稳定状态,预后较佳。

    作者:吴良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妇科超声检查在妇女病普查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增强,尤其是近年来各级组织对妇女身心健康的关心和重视,每年进行健康体检的妇女逐年增加,她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超声作为一种发展迅速的医学影像系统的检查工具,因简便易行、普查率高、收费相对低廉,而且随着超声医生对妇科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许多疾病能早期得以被发现,在妇女健康体检中已当作一主要项目。

    作者:王桂珍;张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肿瘤化疗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肿瘤化疗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到2012年9月收治的360例肿瘤化疗住院患者作为临床实验调查对象,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营养摄入资料、人口统计学资料、营养状况及其他相关资料。结果360名肿瘤化疗住院患者中有212名患者存在着营养不良,共占总数的58.89%。资料分析得知,年龄、静脉滴注氨基酸、使用激素类药物、进食肉类与蛋类是影响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肿瘤化疗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大多不佳,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年龄、静脉滴注氨基酸、使用激素类药物、进食肉类与蛋类。进行针对性的营养支持指导,减少影响营养状况的不良因素,可以提高肿瘤化疗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志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护理心得,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60例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术后6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并发3例出血。结论加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护理,有利于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张学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议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的因素

    通过对临床生化检验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阶段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探讨其控制对策,以减少或消除检验误差,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使生化检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作者:李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观察(附30例报告)

    目的:探讨采用血管内栓塞方法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3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并进行随访6个月-2年。结果所有患者出院时参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 GOS)评估治疗效果,良好24例,轻度残疾3例,中度残疾2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未发现再出血病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疗效确切,且创伤小、安全性高。

    作者:许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阴茎背神经离断术联合α1受体阻断药治疗早泄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阴茎背神经离断术联合α1受体阻断药治疗早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早泄患者12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A/B/C3组,A组采用单纯α1受体阻断药治疗,B组采用单纯阴茎背神经离断术治疗,C组采取阴茎背神经离断术联合α1受体阻断药治疗,比较3组阴道内射精潜伏期的变化。结果 B/C2组治疗后阴道内射精潜伏期比A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组治疗后阴道内射精潜伏期比B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泄的治疗将阴茎背神经离断术与α1受体阻断药联用不仅可以扩大适应范围,也能稳定治疗效果。

    作者:张战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不同干预模式下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干预两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的改进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娣;程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