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蔡春祥;刘兴明
目的:观察术前及输血前感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术前及输血前患者1440例,在输血及术前抽取静脉血4 mL,标本在2~8℃条件下进行保存,而后分别进行丙型肝炎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以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并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1440例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中四项血液传染病标志物阳性148例(10.28%),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128例(8.89%);丙型肝炎抗体阳性10例(0.69%),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8例(0.56%),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2例(0.14%,)。结论术前及输血前检查传染性标志物的阳性率较高,其对于临床输血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岑春伟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传统疝手术与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疝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无张力修补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情况、复发率等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少,复发率低,手术操作简单易学,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羿运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48例异位妊娠患者中30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其余18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结果本组48例患者中陈旧性异位妊娠4例,卵巢妊娠2例,腹腔妊娠4例,其余38例均为输卵管妊娠,其中输卵管妊娠伴发输卵管慢性炎症2例。结论异位妊娠与下腹部手术、节育手术、人工流产、分娩等密切相关,预防其发生的主要手段为减少发病传播降低人工流产率。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可以有效保留育龄妇女生殖能力与保障妇女身心健康。随着临床诊治技术的进步,异位妊娠的诊治率明显提高。
作者:杨玲玲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2(TLR-2)在人牙髓组织中的分布与表达。方法对10颗健康牙髓和10颗炎症牙髓分别进行免疫组化和逆转录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研究TLR-2的分布与表达。结果 TLR-2在健康人牙髓组织中表达呈阴性,在炎症牙髓组织中表达呈阳性。炎症牙髓组织中TLR-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健康牙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牙髓组织标本总RNA RT-PCR扩增产物电泳显示,炎症牙髓标本均在β-actin条带之上368bp位置出现条带,而健康牙髓标本未见对应条带。结论 TLR-2在炎症牙髓组织中存在弱阳性表达,提示TLR-2可能参与了人牙髓组织的炎症和免疫反应。
作者:周丽珍;黄黎 刊期: 2014年第25期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较常见的眼病,多在鼻泪管下端阻塞、泪囊内有分泌物滞留的基础上发生,常见为细菌感染,女性较男性更易受累。成人发生堵塞的原因不明,可能与沙眼、泪道创伤、鼻炎、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等因素有关。我科2006年-2012年共收治30例(30眼),眼科和耳鼻喉科联合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造口术,手术成功率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家惠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地区3家基层医院2013年1月-6月共计340例不合格血液标本,总结其原因及项目分布。结果在340例不合格血液标本中,不合格原因依次为有凝块或标本凝固(30.9%),脂血(19.1%),标本量不足(18.2%),溶血(14.4%),抗凝剂比例不恰当(7.7%),血液稀释(5.0%),容器错误(2.9%),陈旧标本(0.6%)。其中红细胞沉降率标本和凝血功能标本不合格率高,分别占30.0%和28.9%,生化标本占22.9%,血常规标本占18.2%。结论基层医院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多种多样,需加强人员责任心,提高技术水平,减少不合格血液标本的产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谢光素;陈宇宁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MRI对宫内膜癌术前诊断及分期的价值。方法2009年-2014年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59例,术前行MRI检查,由多名诊断医师进行分期,并将MRI诊断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对照。结果本组术前MRI分期:Ⅰa期11例,Ⅰb期13例,Ⅱ期9例,Ⅲa期8例,Ⅲb期8例,Ⅲc期6例,Ⅳa期3例,Ⅳb期1例,与术后病理分期符合54例,准确率约91.5%。结论 MRI对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判断肌层浸润深度,宫颈、宫旁受累情况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有较高的准确度,可用于术前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作为术前常规检查。
作者:刘艳东;蔡振中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呼吸科患者常见呼吸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6月我院1636例呼吸科住院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需氧菌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1636例呼吸科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菌株544株,占33.3%,其中革兰阴性菌504株,占92.6%,革兰阳性菌40株,占7.4%;前3位革兰阴性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以及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曲松、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噻肟、左旋氧氟沙星敏感。结论在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时进行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对于临床合理用药及降低病原菌耐药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娇;陈涛;李阳敏;宋强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生物化学检验是目前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临床应用为普遍,多学科交叉,实践性较强。为此,培养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今后工作打基础是临床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的重点[1]。根据我国现代教育教学需要,以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需不断完善检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教学模式下影响和制约教学的因素,寻求较好解决的途径。为此,笔者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具体如下。1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生物化学检验教师专业技能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践能力。作为专业教师只有不断积累、不断更新,不断丰富完善自己,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做到“授人以渔”[2]。近5年来,教研室通过选派教师到临床进修、参加省内外医学检验学术交流、到医院兼职、校内集体备课以及邀请校外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同时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执业资格考试,获取执业资格证书,聘请行业专家为兼职教师等方式,加快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目前,医学检验专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职称、年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作者:李溥;黄文强;龙思方;江家志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子治疗雀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雀斑患者83例,采取武汉奇致公司生产的IPL-QUEN-93强脉冲光子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后局部冰袋冷敷1h左右,共治疗2次。同一患者每次所选治疗参数应一致,分析临床疗效。结果83例患者中,显效71例(85.54%),有效5例(6.02%),一般2例(2.41%),无效5例(6.02%)。总有效率为91.56%。治疗后患者对治疗效果表示非常满意70例(84.34%),满意6例(7.23%),一般2例(2.41%),不满意5例(6.02%),满意度为91.57%;医生对治疗效果表示非常满意69例(83.13%),满意8例(9.64%),一般2例(2.41%),不满意4例(4.82%),满意度为92.77%。83例患者中出现水疱5例(6.02%),外涂百多邦软膏后,疱液自行吸收。无其他显著不良反应。结论强脉冲光子治疗雀斑临床疗效较好,可作为可选方案之一。
作者:董鸣;李泽敏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泡沫敷料作为气管切开换药辅材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我科2012年10月-2014年3月经皮旋切气管术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无菌纱布,观察组采用康惠尔泡沫辅料分别作为患者接受气管切开术后72 h内换药辅材,记录2组换药次数和切口渗出量。结果72 h内对照组平均每人换药(10.46±2.89)次,观察组平均每人换药(7.93±1.59)次,2组换药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组患者切口渗出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患者均无1例发生切口红肿热痛或皮疹。结论康惠尔泡沫敷料吸附能力强,既能减少换药次数,减少轻患者痛苦,又能减少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莉;李金珠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产后失血性休克的监测和抢救方法,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09年-2013年失血性休克30例患者,分析归纳其监测和抢救方法。结果30例患者经及时抢救休克得以纠正,各项指标和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意识清醒,反应良好,面部红润,体表及四肢温暖,尿液淡黄、清亮且尿量正常。结论通过严密监测和运用正确的抢救方法,可以使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得到及时救治,能够提高临床治愈率,保障患者的生育功能和生命安全。
作者:王凤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168例颅内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骨瓣开颅显微手术进行治疗,锁孔组患者应用神经外科锁孔手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锁孔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疗效显著,患者创伤小,病死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高洪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采取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其早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艾滋病患者,对其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并用诺丁汉健康量表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患者治疗前后体重、T淋巴细胞计数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对比,除了社会孤独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5项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采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施海华;杨争远 刊期: 2014年第25期
浆细胞白血病(plasma cell leukemia,PCL)是少见类型的白血病之一,为外周血和骨髓中出现大量异常浆细胞并广泛浸润器官和组织。本病临床表现与其他急性白血病相似,病情发展迅速,常伴有感染、发热、乏力、消瘦、骨骼疼痛、全身出血,多数患者有肝脾和淋巴结肿大,晚期可发生心肺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黄疸甚至昏迷[1]。现报道1例PCL并结合文献复习,旨在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张增科;权宁刚;郭彩茹 刊期: 2014年第25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UGB),同时血培养和骨髓培养查出伤寒沙门菌的病例国内尚无相关报道,亦未见探讨三者的相互联系及可能机制。我院收治1例以持续性上腹痛伴呕血为首发症状,经确诊同时合并伤寒沙门菌感染患者,本文探讨三者之间发病的关联及可能机制,以正确认识此类疾病,提高诊疗效果。
作者:刘斌;潘蔚竑;李方;胡正雄 刊期: 2014年第25期
有效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和透析充分的首要条件,目前血管通路使用较为广泛的是中心静脉置管、动静脉内瘘及直接动脉穿刺。临床护理中常会遇到患者因中心静脉置管堵塞;动静脉内瘘狭窄、栓塞;单一动脉穿刺血管较细等导致血流量不足的情况,为此,我科另选动脉穿刺,通过补液管连接的方法,再建立一条血透通路进行补给。通过对30例患者透析120例次临床应用1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莫继安;艾俊英;魏蓉;王晶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不同饰面瓷厚度对IPS e.max全瓷修复体颜色及透射率的影响,发现规律,为完善全瓷修复体制作工艺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IPS e.max铸瓷材料制作成核瓷厚度为0.8 mm、牙本质瓷厚度为1.2 mm的总厚度为2.0 mm、直径为15 mm的圆盘状试件。试件表面每次均匀磨去0.2 mm,至其厚度为1.4 mm。每一厚度均测量其L*a*b*颜色参数及透射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饰面瓷厚度的增加,IPS e.max全瓷修复体的L*值呈降低趋势,a*值和b*值无明显变化趋势;ΔE值呈降低趋势,且各厚度组间色差ΔE均大于1.5;TP值逐渐降低,CR值逐渐增加,可见光积分透射率逐渐降低。结论随着饰面瓷厚度的增加,IPS e.max全瓷修复体的色调无明显变化,明度、半透性和可见光积分透射率逐渐降低,对背景颜色的遮盖能力逐渐增强。
作者:李莉;刘晓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30例胃肠道间质瘤中发生于胃18例,十二指肠3例,空肠3例,回肠3例,直肠3例。胃肠间质瘤向腔外型生长7例,腔内生长5例,腔内外生长18例。胃肠间质瘤CT平扫大部分显示密度不均,其可见大小不一的斑片状囊变坏死区,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动脉期轻度强化,平衡期多为中等度强化,1例病灶有钙化,1例伴有肝转移。肿块大径线3.0 cm~18.5 cm(平均10.2 cm)。结论胃间质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64层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有助于其定性定位诊断及良、恶性分析。
作者:廖雪燕;邱菊生;谢鉴津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比较超声检查与CT在创伤肝破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接收的52例生命体征较平稳的创伤肝破裂患者,采用超声和CT对其进行诊断,比较患者病灶的检出率及超声检查和CT的敏感性。结果超声检查肝破裂的敏感性为80.77%(42/52),CT的敏感性为73.08%(38/52),二者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对32例多处肝破裂患者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81.25%(26/32)、34.38%(11/32),差异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与CT比较,对病灶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并能对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