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咏梅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幽闭恐惧症患者行MRI检查时的效果。方法应用《正道堂恐惧症自评量表》对49例首次进行MRI检查出现幽闭恐惧症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49例幽闭恐惧症患者中,38例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再次进行扫描顺利配合检查,9例经过静脉注射镇静药物或口服安定类药物后完成检查,有2例经护理干预后仍拒绝继续检查。结论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MRI检查中出现幽闭恐惧症患者的恐惧心理,减轻恐惧症状,使患者配合医务人员完成MRI检查。
作者:李丽娟;陈春花 刊期: 2014年第27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等)病变所致的出血及术后空肠病变导致出血,若不及时有效处理,可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本病是临床常见的急症,病情重,患者不易接受详细询问及查体,根据病史及症状、体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识别出血征象,积极配合抢救治疗,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上消化出血临床表现主要是呕血、黑便、呕咖啡色胃内容物,有的患者可有头晕、乏力、心悸、口渴、出汗及便后立起时晕倒等症状,多数患者在24 h内出现低热。
作者:代冬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针对可以改变的因素及早期介入康复护理措施在自发性、非创伤性颅内出血(ICH)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ICH患者,按照干预脑卒中危险因素中的可改变因素与早期介入规范康复训练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与脑出血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对照组)两种模式进行护理,观察2组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可以改变的因素进行干预及早期介入康复护理措施,可以降低ICH的复发率、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护理方法。
作者:李爱真 刊期: 2014年第27期
根据笔者在精神科二十余年的临床观察,住院精神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便秘一般都会程度不同地对患者服药治疗的依从性产生不利影响,还可致患者食欲不佳、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所以,了解精神科患者便秘常见的原因,综合应用各种措施给予及时恰当的护理,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郭强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应用床旁康复护理单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康复训练形式,试验组应用床旁康复护理单的康复训练形式。术后2周比较2组患者第1次下地时间、单次远行走距离、疼痛评分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第1次下地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单次远行走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床旁康复护理单可改善术后贮量,增加肌力,改善缓解术后关节活动度,缓解术后疼痛,恢复胫骨负重及行走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叶咏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体质是个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从生理机能、形态结构和心理状态等方面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特质[1]。近年来,诸多医家开始深入研究儿童体质,在研究中发现,同一年龄段的儿童有胖瘦高低、喜静好动之分,也有睡眠好差、多汗无汗之分,还有食量多少、便干便稀之分,而这些不同的体质使得儿童在同一致病条件下会出现病与不病,对同一药物出现不同反应的情况[2]。由于儿童五脏六腑成而未全、易寒易热、易虚易实、脾胃易伤、神气怯弱的特点,决定了儿童在发病过程中的病理生理特点,这些理论为儿童体质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结合诸多医家的研究进展,对儿童体质形成的因素及养护特点进行探讨。
作者:王凌卿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患者28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24 h、48 h、72 h 2组患者的疼痛指数差异显著,副反应情况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进行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减轻疼痛,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红 刊期: 2014年第27期
幼儿的身体功能发育不完善,烧伤、烫伤后极易引发感染并发症,若烧烫伤后治疗不及时、护理不恰当,容易使幼儿病情加剧,故须加强烧伤、烫伤儿童的临床护理。小儿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比较差,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精心周到的照顾,有利于疾病康复。
作者:曹艳春 刊期: 2014年第27期
医院的志愿者服务是在校大、中专即将毕业的学生自愿到医院门诊从事无偿服务的医疗活动。协助导医护士为患者提供优质、便利、快捷的服务,门诊导医护士就成为志愿者医护生的第一任带教指导老师,为医护生们进入临床实习开启了第一课。导医不仅让志愿者医护生们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也提高了自身的价值。现将其带教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叶惠淑;刘雪萍;金宁双 刊期: 2014年第27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护理工作也取得长足的发展,心理护理逐渐成为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妇对分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分娩过程中除了需要保证母婴的安全外,还要求无痛分娩,以减轻分娩带来身体上的痛楚。而且疼痛会引起应激反应,使产妇产生焦虑、恐惧、不安等不良反应。可能会导致宫缩抑制和子宫血管收缩,终使得产程延长,甚至发生婴儿在宫内缺氧等不良后果。为此,降低分娩带来的痛苦是产科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无痛分娩已经成为了现实,无痛分娩分为非药物无痛分娩和药物无痛分娩两种。非药物无痛分娩主要指:精神安慰法、呼吸法、水中分娩等,优点是对产程和婴儿无任何影响,但是镇痛效果较差。药物无痛分娩主要指:笑气吸入法、肌注镇痛药物法、椎管内分娩镇痛法等。其中,椎管内分娩镇痛法是迄今为止效果好的方法。本文主要讨论无痛分娩中的心理护理。
作者:郭瑞芬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脾破裂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脾破裂患者27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7例患者均急诊行脾切除术,术后均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创伤性脾破裂做好院前急诊,术前积极抗休克治疗,及时手术,术后有效的护理,可提高患者治愈率。
作者:庞花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使患者生理和心理均得到满足。结果将人性化护理融入到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的护理中,可使患者生理和心理各方面均得到改善,患者满意度提高到98%。结论人性化护理使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能舒适地度过手术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荣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防治和护理措施,提高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15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降血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足部创伤,清创处理及全方位的护理。结果14例糖尿病足患者痊愈,1例因溃疡面太深住院1 d,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糖尿病足的治疗要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全方位的护理及有效的清创处理,才能提高治疗效果,减缓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轶群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35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术期各项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35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经围术期精心护理,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好,手术创伤小;围术期的良好护理对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淑惠;蒋耀颖;柯卓丽;钟润泉;梁英杰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86例在全麻下行LC术的患者,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入院宣教,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186例患者顺利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郎巧珍 刊期: 2014年第27期
大多数骨科患者因严重创伤急诊收入住院,要求快速输液且用药复杂,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1]。近年来输液已不断受到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优良的护理对骨科患者健康恢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做好骨科急诊输液患者的系统护理干预是实施输液给药治疗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利于预防各种创伤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预后。为进一步提高骨科急诊输液的护理效果,本文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40例骨科急诊输液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利辉;李叶萍;何慧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到我院进行骨折治疗患者32例,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优质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副作用情况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提高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云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提高低年资护士护理执行力的方法。方法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基础理论知识、护理基本技能、工作流程及沟通技巧和心理素质的培训。结果通过具体措施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护理执行力。结论上述措施是提高低年资护士护理执行力的较好方法。
作者:孙东毅;胡芳英;唐静玉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产科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产科3年来36例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方面的投诉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原因主要包括业务素质、服务态度、住院环境、科室管理、医疗收费、法律意识以及产妇和家属等方面的因素。结论规范护士的操作行为、强化业务知识、提高个人业务素质、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患沟通、加大护理管理力度、增强法律意识、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可减少和防范护患纠纷。
作者:王利霞 刊期: 2014年第27期
手术室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使手术室成为职业危害的高危科室,包括社会因素和身心损害,空气污染,麻醉气体,挥发性化学消毒剂,生物感染因素,电离辐射及其他因素。往往多种因素同时并存,经多种途径作用于人体,对手术室护士健康造成威胁,包括急性、慢性及远期损害。急性危害因素发生迅速,症状重,易受重视及认识,而慢性及远期危害潜伏期长,常得不到充分认识和重视,对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手术室护士工作中职业危害的认识及防护尤其重要。
作者:裴爱芹;胡秀梅;巩梅芳 刊期: 2014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