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大鹏;崔珊珊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疗效明显,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小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吞咽训练在喉部分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喉部分切除术的患者97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并对每组又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再次分组。对照组按手术拆线术后第9天常规进行经口进食训练;试验组采用提前行吞咽功能的训练,即术后第4天,指导患者每日4次,每次2 min~3 min做适度的吞咽动作,术后第9天初次进食,再按照对照组的方法进行经口进食训练。结果吞咽训练法对喉部分切除术患者的吞咽恢复无显著性差异,对于垂直部分喉患者术后吞咽功能初次进食的恢复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于水平部分喉切除术的患者的吞咽功能的恢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方法在水平喉部分切除术后的吞咽训练中有改良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方法有待持续改进。在今后的试验观察中应继续扩大样本数量。垂直喉部分切除术患者应尽早行喉吞咽功能的锻炼,可促进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赵宏彩;王冬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临床应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11级和2012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非教改组和教改组,非教改组采用传统理论教学法,教改组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2组均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效果采用理论考试和学生问卷调查两种方法评估。结果理论考试成绩分析显示,教改组客观题成绩略低于非教改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教改组主观题成绩明显高于非教改组,总成绩也高于非教改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其中绝大部分学生(≥75%)认为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分析能力;大部分学生(≥65%)认为能提高记忆能力、巩固基础理论;超半数学生(≥50%)认为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仅少数学生(<50%)认为可培养科研能力。结论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运用于临床应用解剖学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分析问题能力,提高记忆能力,巩固基础理论,同时还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因此有必要改革传统教学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崔娟;高建岭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的暴发流行情况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某地区2010年—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数据资料,总结腮腺炎流行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流行性腮腺炎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是在冬春两季发病,发病年龄高峰期多是<16岁患者,男女比例约在1.5∶1。结论根据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此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生,提高人群预防接种率。
作者:陈建国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3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患儿进行病因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非感染性因素为主,感染性因素占比较低。结论感染性因素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中所占比例并不高,治疗上仍应以对症治疗为主。
作者:何启峰;刘俊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偏身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患者给予口服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治疗,经过1~3个疗程观察其疗效。结果痊愈15例,占28.8%;显效31例,占59.6%;好转4例,占7.7%;无效2例,占3.8%,总有效率为96.2%。结论通过对52例患者临床观察,体会到运用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偏身瘫痪,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偏身肢体无力、肌力降低等症状。疗效迅速、肯定,疗程短,副作用小,发挥了中医特色。
作者:李金娥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手术内固定与石膏外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选择治疗方案,其中行掌侧T形锁定接骨板内固定53例,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45例。治疗后6个月分别对手术治疗组与石膏外固定组进行影像学检查及腕关节Gartland-Werley功能评价标准[任国文,吴学元.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3):254-255.]评分。结果9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手术内固定组较石膏外固定组术后影像学检查及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手术内固定优于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
作者:林小平;杨骏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经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在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加面罩给氧,试验组在综合治疗措施上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吸氧。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发绀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的气促消失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吸氧在小儿重症肺炎患儿的治疗中,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作者:徐巍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知识、患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按年龄分层随机抽取广州市天河区员村居民315名作为调查对象,于2010年10月—2011年6月进行了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5岁~64岁人群中,MS患病史检出中,女性高于男性;男性Ⅱ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年龄越大,检出率越高。其患病与年龄、文化程度、早餐、规律锻炼关系密切;在获得或希望获得保健知识的来源中,就诊医生的比例均高。结论该村居民MS相关知识缺乏,应根据年龄、文化程度、早餐、锻炼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作者:何翠莲;王玲玲;邓颖辉;叶新梅;柯秀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住院患者静脉给药时间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进行住院患者静脉给药时间差的现况调查、要因分析、拟定对策、运用PDCA循环原则进行对策实施和效果核查、标准化处理等。结果药品储备不及时、护士对静脉给药时间差问题意识不强及未及时解决静脉给药中断原因,是造成住院患者静脉给药时间差的主要原因,措施改进后,住院患者静脉给药时间差发生率由0.9%下降到0.12%。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住院患者静脉给药时间差,保证了患者安全用药。
作者:陈颖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了解未分化关节炎(undifferentiated arthritis,UA)的抗CCP检测情况及发展规律。方法分析162例UA患者抗CCP检测情况及3年随访结果。结果①首诊检测抗CCP抗体阳性率为4.3%;②病程中双手近端指间及足腕关节疼痛多见;③3年随访结果:42例仍为UA,58例症状消失;另外62例转归为类风湿关节炎(RA)、骨性关节炎(OA)、强直性脊柱炎(A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④3年内抗CCP检测阳性率上升明显,3年后上升为14.8%;⑤3年中抗CCP抗体阳性患者全部确诊RA,RA患者抗CCP抗体阳性率52.2%。结论 UA是一组常见的关节炎,部分患者可进展为RA、OA、AS及SLE等其他疾病。对UA患者应定期进行抗CCP抗体检测,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
作者:李中青;李莉;李从力;霍毓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1病历摘要患者,女,2岁,因腹泻2011年7月12日入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7.1℃,脉搏120次/min,呼吸29次/min,精神可,皮肤弹性正常,心肺正常,腹软,肠鸣音活跃;实验室大便检查:轮状病毒阳性。立采血查血常规和电解质,采血顺利,立即送检,电解质标本周转时间(TAT)时间为50 min。结果为:钾6.48 mmol/L,钠140.3 mmol/L,氯103.8 mmol/L。钾为危急值,立即复查:钾仍为6.46 mmol/L。标本无溶血,于是立即以危急值三种方式(电话、网络、短信)报给临床。主管医生接到信息后速到床旁检查,发现患者并无高钾血症的症状,考虑检验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便重新采血复查电解质,结果为钾4.85 mmol/L,钠138.6 mmol/L,氯102.4 mmol/L。
作者:张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都匀地区汉族与苗族单纯肥胖人群血脂及脂蛋白(a)[Lp(a)]水平的差异。方法120例单纯肥胖者按民族分为汉族组60例和苗族组60例,采用 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组血脂及Lp(a)水平。结果汉族组血脂及Lp(a)水平分别与苗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体重指数(BMI)分组,汉族组BMI<25和BMI≥25血脂及Lp(a)水平分别与苗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组血脂正常率为21.67%、高血脂患病率为38.33%、边缘升高血脂率为40.00%,苗族组分别为55.00%,25.00%,20.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都匀地区汉族与苗族单纯肥胖人群血脂及脂蛋白(a)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文建萍;黄月娜;黄文强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健康人血液标本5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的血液标本作为参考标准,试验组的血液标本进行溶血试验,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生理盐水、2 mL供甲液试品稀释液、2 mL乙液供试品稀释液,采用自动生化实验分析仪对试验组溶血前后的血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试验组在进行溶血后,血液标本中的总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等数据发生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氨酸转氨酶无明显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标本对生化检测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制作保存血液标本时,应采取恰当的措施,防止溶血现象发生。
作者:毛建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究不同治疗方法对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68例胫骨骨折术后发生骨不连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做出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骨不连的总恢复率为100%,对照组骨不连的总恢复率为82.35%;2组患者骨不连的总恢复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骨不连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是常见的并发症,行再次手术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永颂;陆健;魏伟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的检测结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糖尿病的38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38例作为参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尿蛋白与尿微量蛋白检测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尿蛋白阳性患者占23.68%,尿微量蛋白阳性患者占52.63%;参照组中没有发现阳性患者。试验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及各项指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中,尿微量蛋白检测具有显著意义。
作者:叶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食管癌是原发于食管的恶性肿瘤,以鳞状上皮癌多见。临床上以进行性吞咽困难为其典型的症状,早期症状多不典型,易被忽略,主要症状为胸骨后不适、烧灼感、针刺样或牵拉样痛,轻度梗噎感等。中晚期症状有进行性咽下困难、食物反流、咽下疼痛及其他症状(如压迫喉返神经所致的声嘶,肿瘤侵及相邻器官并发穿孔时可发生食管-支气管瘘及吸入性肺炎等)。本文报道1例以咳嗽、咳痰、饮水呛咳为首发症状的食管癌患者。
作者:赵丽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期的凝血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以贵州省人民医院出生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早产组为153例早产儿(27~36+6周),肺炎组为63例新生儿肺炎,窒息组为65例轻度窒息新生儿,吸入组为61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呼吸组为31例呼吸窘迫综合征,对照组为健康足月新生儿28例。使用sysmexCA7000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受检者血液样本凝血四项(APTT、PT、FIB、TT),分析各组指标显著差异性。结果新生儿早产组APTT、PT、T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FIB、PLT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肺炎组APTT、P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IB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PLT、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FIB、PLT低于对照组,PT、T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APTT无统计学差异(P>0.05);吸入组FIB低于对照组,TT、P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PLT无统计学差异(P>0.05);呼吸组APTT、PT、TT高于对照组,FI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LT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在不同情况下,凝血四项均表现出差异性,及时检测凝血指标,对新生儿凝血功能紊乱作出诊断并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国川;周晓璐;张亚莉;潘美秀 刊期: 2014年第34期
中国的乙肝病毒感染率比较高,属于乙肝高发地区,所以防治乙肝一直是临床及公共卫生的重要课题之一。对工作在基层的医务工作者--乡村医生来说,掌握肝脏的解剖学知识尤为重要,因为对肝脏专科知识了解得越多,就越有利于诊断出早期乙肝患者,从而使患者及早得到治疗。笔者作为人体解剖学教师,面对底子薄的乡村医生和解剖学知识抽象这两大难点,在进行肝脏解剖学知识教学时进行了一些实践和运用。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定钉(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行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48例老年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本组48例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18个月,平均(9.3±2.2)个月。46病例骨折愈合,2例螺旋刀片切出,根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31例,良12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9.6%。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内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钿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