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菂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1月收治的30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手术后患者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眼压也得到了明显控制,在随后的住院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均未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以有效控制眼压,缓解患者的病痛,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夏宏涛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几千年来,中医临床用药以汤剂为主要剂型,传统中药汤剂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照中医理论调剂混合后,加水煎煮,通过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预防及治疗疾病的目的。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手抓戥称”的配方调剂方式以及口服汤剂的用药方法显然跟不上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临床应用的需要。中药配方颗粒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的科学仪器,现代提取工艺,保留了水煎剂的有效成分,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的对传统饮片进行剂型改革的一项科研成果。配方颗粒也称“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中药新型颗粒饮片”、“免煎饮片”等,是以炮制合格的单味中药饮片为原料,经现代工艺提取、浓缩、干燥、成型的中药颗粒。
作者:鞠萍;周广明;孟祥红;董雪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复脉养心汤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3月收治的52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复脉养心汤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脉养心汤治疗心律失常较西医药物疗效明显,可以减少药物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军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9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比较2组患儿气促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气促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徐晓琴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丙戊酸钠在精神科作为情感稳定剂使用极为普遍,碳酸锂中毒引起意识不清的案例报告较多,但关于丙戊酸钠引起意识不清的案例较少提及。且很多教科书[1]倡丙戊酸钠作为情感稳定剂起始剂量达到1.0 g/d是一种很普遍的用法。本文通过分析具体病例,探讨丙戊酸钠对意识的影响、表现及具体处理措施及预后,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英;王小媛;张雪芹;高欣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对各类感染标本分离出的8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8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共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8株,检出率为9.1%;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青霉素为5.6%。结论 MRSA的耐药趋势增高,万古霉素是目前治疗MRSA为有效的抗生素,加强MRSA检测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秦有年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笔者自2008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面神经麻痹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2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实用耳鼻咽喉科学》中有关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17岁~55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7 d~35 d,平均21 d。西药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6岁~52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6 d~33 d,平均20.5 d。2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韩晚生 刊期: 2013年第26期
1概述细菌培养有血、尿、便、痰、胆汁、脑脊液、穿刺液、鼻咽拭子、脓及创伤感染等九大类标本,痰培养阳性检出率高(这是笔者的经验)。笔者从101例痰培养标本中检出82例有细菌生长,阳性率为81%,其男女比例:男∶女=67∶34,年龄段(以10年为一段,20岁~29岁这一段用2来代替,30岁~39岁用3来替换,以此类推):2∶3∶4∶5∶6∶7∶8=1∶1∶7∶18∶45∶22,从这个比例中不难看出,年龄在70岁~79岁之间发病高,80岁~89岁次之,20岁~39岁这两段发病少,40岁以后逐渐增高,70岁段达高峰,80岁后稍微有所降低。谁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不用提?这说明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延年益寿已司空见惯,那么,怎样才能使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呢?为了使患者减少病痛折磨,这就要求微生物检验尽早、准确无误地做出细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赵晖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西米替丁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效果。方法将115例婴幼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55例,2组均给予饮食管理、补液、助消化药和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西米替丁15~20 mg/kg静滴,每日2次,疗程3 d~5 d。结果治疗组显效91.6%,有效6.7%,总有效率为98.3%,平均退热天数0.8±0.4 d,平均止泻天数3.0±1.0 d;对照组显效72.7%,有效12.7%,总有效率为85.4%,平均退热天数(2.0±0.8) d,平均止泻天数(5.0±1.4)d,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西米替丁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具有疗效高、安全可靠、无毒、无副作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车彦玲;韩小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等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剖宫产产妇200例,于L2~3椎间隙进行腰穿,待脑脊液流出后注入0.5%布比卡因1.5~2.0 mL,采用迈瑞(PM-7000)多参数监护仪连续监测心率(HR)、心电图(EC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产妇的麻醉效果及心率、血压,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其中麻醉效果满意者195例占97.5%,效果欠佳5例占2.5%,无1例无效病例。术中并发症少,血压、心率下降幅度小,新生儿Apgar评分都在8分以上。结论等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可以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贾晓霞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7例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实施诊刮后的第1天给予米非司酮片口服,服用剂量为12.5 mg,连续服用6个月。在治疗过程中测定患者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的相关激素水平,主要测定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和孕酮(P)水平;测定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本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FSH、LH、E2和P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6个月后FSH、LH、E2和P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治疗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疗效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武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升阳健胃汤治疗胃缓(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3例胃下垂患者用升阳健胃汤加减进行治疗,15 d为1个疗程。结果123例胃下垂患者服用1~2个疗程后,治愈103例(83%),有效10例(8%),无效10例(8%)。结论升阳健胃汤加减治疗胃下垂效果满意。
作者:郭晓香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体会。方法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43例。结果全部患者术后1周后切口愈合出院,无1例切口感染。随访4个月~18个月无复发及补片排斥病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且手术部位无张力,术后无疼痛,复发率低,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推广。
作者:王立广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观察锡类散、黄连液、甲硝唑保留灌肠加柳氮磺胺吡啶(SASP)口服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将3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9例,采用SASP口服治疗;观察组20例,采用锡类散、黄连液、甲硝唑保留灌肠加SASP口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保留灌肠加SASP口服治疗UC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陈东兴 刊期: 2013年第26期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以其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能早期进行日常活动等优点,已在国内基层医院广泛开展,但如何预防及处理其术后并发症仍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对我科行腹股沟疝手术出现并发症的13例患者,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7年3月-2012年3月我科共行45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其中13例出现并发症。男10例,女3例,年龄35岁~78岁。并发症:复发4例,感染1例,慢性疼痛2例,切口及会阴部异物感2例,切口血肿1例,阴囊血清肿3例。
作者:苏汝康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而技术人才更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在当今科技大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人才梯队建设已经成为各部门的重中之重,而在人才梯队建设的进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医疗卫生行业中,医疗技术梯队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是亟需破解的一大难题。
作者:李文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脑创伤后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行西药+针灸治疗,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西药+针灸治疗脑创伤后综合征效果好。
作者:金虎祥;刘培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调查农村居民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程度,为高血压防治提供借鉴。方法设计、发放高血压知识调查问卷对248例农民进行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村民对于高血压的了解程度有明显提高,且文化程度高者高于文化程度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农村地区人群卫生知识水平和教育水平,能够显著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作者:王宏宇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总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小腿及足背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治疗16例小腿及足踝区皮肤缺损。结果术后所有病例皮瓣均成活,14例创面Ⅰ期愈合,2例创面皮瓣下感染,换药后Ⅱ期愈合。随访1年,转移的皮瓣质地、色泽和功能恢复满意,无继发溃疡,耐磨损,感觉亦有相应的恢复。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简便,血供丰富,成活率高,抗感染能力强,皮瓣位置可随意调整,远可达足前中部,且对供区损伤较小,是修复足跟、足背、内外踝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治疗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苗兴建;王健;刘淑梅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对83例(双斜疝8例)患者应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网状补片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术后恢复、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83例患者均痊愈,住院时间2d~8d,早3d出院,术后当日下地,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5个月~2年均无复发。结论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术区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张和平 刊期: 2013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