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淑绒
目的:观察老年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治疗的68例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8例患者成功治疗66例,治愈率为97.1%,病死率为2.9%。结论对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治疗中,诊治要及时,抓住佳手术时机,可提升手术治愈率。
作者:蒙岭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总结分层次护理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以供临床参考。方法我病区于2012年1月开始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以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前1年住院患者156例为对照组,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后1年住院患者164例为观察组。对比2组护理满意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较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可明显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增进护患关系,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张爱珍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分别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将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核磁共振检查发现阳性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86例,阴性34例,阳性率为71.67%;动态心电图24 h检查发现阳性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103例,阴性17例,阳性率为85.83%,48 h阳性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112例,阴性8例,阳性率为93.34%。核磁共振和动态心电图两者检查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只需进行24 h~48 h的心电变化记录,可随身携带而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有着很高的价值。
作者:张智云 刊期: 2013年第32期
临床使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患者因长期用药留置时间较长,患者常担心导管脱落或敷贴内进水而避免淋浴。我院骨科为方便患者个人卫生,在淋浴时采用保鲜膜多层包裹PICC进针处上下15 cm,经临床实践,患者反映效果较好,无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霍青;周科;杜瑶瑶;郭福蝶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妊娠并发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干预措施,为今后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012年妊娠期并发血小板减少患者112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妊娠期并发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征和处理方法。结果112例患者中妊娠期血小板减少89例,占79.46%。部分患者在分娩前施行简单药物支持或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或者在剖宫产时输注血小板。91例患者血小板计数在分娩3 d内即正常(100×109/L~300×109/L),20例血小板计数相继在产后2个月内完全恢复正常,1例因原发病治疗产生骨髓抑制血小板始终未能恢复正常。结论妊娠并发血小板减少应选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治疗,密切注意产妇分娩过程中血小板水平的变化,如血小板水平较低时可采用注射血小板的干预措施。
作者:张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47例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对照组给予口服排石颗粒3粒,3次/d。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排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永科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继承中医精华,总结经验,验方共享,增加受益人群,取得更满意疗效。方法用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结果肯定疗效,缩短疗程。结论流行性腮腺炎中药治疗,疗效好,毒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永林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中三种巩膜瓣处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4例(48眼)中、晚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按巩膜瓣处理方法随机分为A组普通切削式巩膜瓣、B组隧道式巩膜瓣、C组普通巩膜瓣+丝裂霉素C(MMC),术式均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观察视力、眼压、滤泡、前房、并发症等。结果 A组手术成功9眼,B组手术成功14眼,C组手术成功15眼,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巩膜隧道刀制作巩膜瓣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降压效果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蔡海林;田慧峰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的损害程度和性质。方法对146例男性煤工尘肺患者和150例男性无直接粉尘接触的工人进行肺功能检测并比较。结果各期煤工尘肺患者的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大通气量(MV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Ⅲ期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异常率分别为72.09%,95.35%和1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功能测定可客观反映尘肺患者目前的肺功能状态,各期煤工尘肺患者随着尘肺期别的增加肺通气功能的损害程度越发严重。
作者:郝春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应用于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择期进行下肢或者下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5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2组患者蛛网膜下腔麻醉,试验组用0.5%布比卡因7.5 mg+舒芬太尼4μg麻醉;对照组用0.5%布比卡因10 mg麻醉,对2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用于老年患者,麻醉效果显著,副作用小。
作者:张云生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喹硫平是一种非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总结喹硫平的药代动力学,其中包括喹硫平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喹硫平在常规剂量下的稳态浓度,以及其吸收代谢分布的特点。1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已采用较低剂量(10~25 mg)在健康志愿者中探讨过喹硫平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在口服给药后,喹硫平被快速吸收,达到观察到大血浆浓度的时间(Tmax)中位数范围为1 h~1.5 h。当以25 mg剂量给药后,观察到的大浓度均值(Cmax)为53~117μg/L。针对这些相对较低剂量组(10~25 mg),喹硫平的血浆浓度下降,表观终末期消除半衰期(T1/2β)均值范围在3.1 h~5.5 h之间。因为检测方法所限,必须在给药后相对较早时间点获得用于测定半衰期的数值。因此,这些半衰期很可能同时影响分布过程与消除过程。应注意的是,在250 mg及250 mg以上较高剂量下,发现T1/2β均值约为6 h[1]。
作者:苗婉清 刊期: 2013年第32期
5岁以下儿童死亡、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医疗卫生、文化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也是反映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指标;降低婴儿死亡率是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目标之一,是关系到妇女儿童生存与发展、民族素质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问题。由于历史、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原因,困扰妇女儿童健康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其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既是反映儿童健康及儿童保健状况的一项客观指标;又是对一些容易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疾病进行研究,从而制订防治计划,及评价儿童保健工作效果的一项重要依据。现对2010年-2012年襄汾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及保健服务状况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柴淑绒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在急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我科发病1 d内即入院的21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入院1,3,14 d做心电图检查,必要时随时多次复查心电图,化验心肌酶谱,心电监护观察病情变化以助临床诊治。结果脑心综合征在急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为54.5%,其中间脑附近为损伤责任灶的卒中患者脑心综合征发病率高。结论脑心综合征在急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高,对脑卒中患者要重视心电图的变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谈话告知,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裴小利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对早期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加用低频电刺激,2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频电刺激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疗效显著。
作者:郝小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火针为主,辅以针刺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门诊21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采用火针(穴位围刺)治疗,平时辅以针灸刺激。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关节疼痛、弹响声以及张口度的改变,观察关节运动是否改善。结果患者在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治愈14例,显效5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临床上使用火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确切。
作者:戴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重度烧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将重度烧伤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rhGH治疗组32例。2组均给予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rhGH组从伤后第4天开始每日给予rhGH皮下注射,持续2周,对照组同法注射等量等渗盐水。动态监测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rhGH组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与对照组相比,用药7 d后rhGH组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糖水平也明显升高,未出现不良反应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rhGH有助于改善重度烧伤患者的全身状况,调节患者高代谢反应,促进创面愈合,增强免疫功能,是临床上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瑞祥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238例高尿酸血症患者设为高尿酸组,设269例尿酸正常体检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尿酸(UA)采用尿酸酶比色法检测;甘油三酯(TG)采用磷酸甘油氧化酶法检测,比较2组检测结果。结果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对照组甘油三酯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HD-C)均有显著差异。结论高尿酸血症与高甘油三酯血症有相关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往往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
作者:吕彩霞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阴囊疼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6年9月-2013年6月53例阴囊疼痛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例超声诊断与临床终结果一致,诊断准确率为96.2%。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根据二维图像及CDFI、CDE对图像提供的形态结构、内部回声、血流情况等及时、准确地分析出睾丸炎症及扭转,是诊断急性阴囊疼痛可靠、快速的首选方法,在阴囊疼痛诊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勇;仲跻凤 刊期: 2013年第32期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是一种新的人畜共患病。1986年首先在丹麦发现3例患者,以后有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报道400多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1]。江苏省1998年有小范围暴发,于2000年首次报道。2005年四川省也发生了大规模暴发流行,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2012年6月8日,侯马市人民医院报告山西省新绛县古交镇1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疑似病例,新绛县疾控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上报运城市疾控中心,并迅速组织专业人员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根据患者接触史、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亚丽;马丽霞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标本采集的不合格因素。方法对2012年3月-6月19868例次血液标本中不合格标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液标本总的合格率为99.33%,门诊合格率为99.03%,住院合格率为99.56%。因采集标本不合格占52.6%,主要问题依次为采血量不足、溶血、标本送检不及时、采血时间不对。结论加强检验前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的重要环节。
作者:段芳赛 刊期: 2013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