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王爱卿

关键词:肺结核, 糖尿病, 护理干预,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总结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各56例,常规护理组实行现行普通护理方案,护理干预组实行护理干预护理方案。对2组血糖、结核病灶治疗效果以及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组血糖、结核病灶控制情况和依从性均好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实行护理干预,能较好地控制病情,促进患者康复。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在前列腺电切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总结心理护理在前列腺电切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0例前列腺电切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干预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0.00%,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前列腺电切患者行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加快康复速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尹秀文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选拔护士长的实践与成效

    为更好地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我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县乡村一体化的要求,加快医院发展步伐,推动护理事业稳步发展,我院于2010年12月起采用公开竞聘的方法选拔后备护士长,按程序培养,建立管理人才储备图[1],择优录用或公开竞聘为护士长,经过30个月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主要做法1.1公开竞聘后备护士长竞聘工作领导小组由院务会成员组成,具体工作由人力资源科和护理部完成。首先在院周会和OA办公系统上公布竞聘条件,做好宣传发动。后备护士长必须具备护师及以上职称,大专或以上学历,5年以上工作经历;政治思想觉悟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协调能力及抗压能力,团队意识强;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熟练运用微机系统进行科室管理;具备一定的外语基础;熟悉科室成本核算及经济管理的有关知识;掌握护理质量管理的相关知识。报名方式采用个人申请、护士长筛选推荐,填写《安阳县总医院后备护士长竞聘报名表》,通过资格审查后进入竞聘程序。

    作者:李改云;张秀茹;孟玲玲;王晓娟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所辖社区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服药干预及定期随访。结果实施护理干预6个月~1年,平均(9.67±2.08)月,观察组依从性好占82.00%,血压达标占96.00%,高血压疾病知识知晓占86.00%,自我管理良好占86.00%,均高于对照组的50.00%,74.00%,64.00%和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对原发性高血压相关知识及并发症的认识,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陈春英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健康教育对产妇负性情绪的干预

    妊娠分娩是女性的一种正常生理过程,在此期间,产妇不仅会表现明显的生理变化,而且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心理会发生明显改变,大部分产妇会出现易怒、焦虑、急躁、忧郁等负性情绪。本文通过对照观察产科护理健康教育对产妇负性情绪的影响,探究改善产后负性情绪的有效方法,提高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1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205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0岁~32岁,平均年龄26岁,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105例,观察组100例。2组产妇的文化背景,胎位,年龄,孕周,新生儿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能丝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男护生临床实习的特点及带教体会

    目的:分析男护生的专业态度及现状,总结带教体会,为培养合格的男性护理人才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40名男护生为研究对象,并自制实习生实习出科评价表,由实习男护生自评和实习带教老师测评,收集评价表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护理男生具有其临床实习特点,普遍对自身专业存在偏见,看不到职业发展的方向,缺乏信心和职业规划。造成学习主动性不高,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组织纪律性差,沟通能力不足。结论采取合理科学的带教措施,能帮助男护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高质量完成各项护理技能操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李红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经皮血管性介入治疗肢体恶性肿瘤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性介入治疗肢体恶性肿瘤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12例肢体部位的巨大恶性肿瘤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指导术中及术后的配合,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取得满意效果。结论经皮动脉内灌注化疗和栓塞术治疗肢体肿瘤是一种科学的方法,术前、术中、术后的有效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何红红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急诊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在降低护理风险中的应用体会

    急诊科是抢救危急重患者的前沿阵地,急诊护士除正常的抢救工作外,还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这就对其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护士由于知识面窄,经验不够丰富,沟通能力差等原因,导致了护理风险无处不在。我院从2009年以来对急诊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2009年至今新入科护士21人,年龄22岁~25岁,本科学历3人,其余为大专学历。经规范化培训现已全部胜任急诊工作,护理部考核合格率100%。

    作者:宁俊丽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加强护生管理的临床实践

    护理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由于学习形式与场所的改变,常有许多不适应的情况发生。结合学生在校学习的具体情况,为体现理论学习与技能操作的更好结合,让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更好地适应护理职业,理解并支持护理工作,通过从护生心理、加强纪律、院校结合、树立正确职业观、并从挑选带教老师,带教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对临床实习护生加强管理,以达到理论与技能相结合、学校与医院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更好地为培养优秀护理人才做出努力。

    作者:林珊妹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中学生肺结核患者专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专职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中学生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6例中学生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实施专职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疾病卫生宣教。调查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疾病复发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施专职健康教育不仅能提高中学生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能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同时患者满意度也大幅提高。

    作者:王陆英;寇丽华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胃大部切除术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胃大部切除术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术前术后对相关疾病及手术等相关知识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观察组实行阶段性健康教育,以口头教育为主,配合演示、床头指导、科室设置宣传栏、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方法。结果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情况、治疗及护理配合情况、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围术期的指标: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进行阶段性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增进治疗护理配合,减少并发症,促进手术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对加强护患关系和提高护理水平也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美红;柯丽丽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用于缓解儿童哮喘发作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用于缓解儿童哮喘发作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哮喘患儿11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所有患儿均随访3个月~12个月,记录急性发作和住院发生率,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发作次数及平均急诊次数。结果观察组急性发作和住院发生率分别为46.55%,22.4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中,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急诊次数、平均发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提高患儿及家长的认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引起哮喘的诱发因素,同时增强锻炼,使各种行为处于可控状态,从而降低发作次数。

    作者:罗秀萍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健康教育在骨科石膏固定患者中的应用

    骨折是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因损伤而中断,各年龄段人群都可发生。石膏固定技术疗效确切,价格便宜,且应用方便,无再创伤,因而广泛应用于骨折后、关节损伤复位后的固定,成为骨折患者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1]。如果石膏固定后没有有效地执行医嘱或得不到良好的护理,可能会出现石膏断裂、肢体血液循环障碍甚至造成压疮等,影响骨折愈合。为保证石膏固定的治疗效果、降低骨折愈合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从2009年始,我院在骨科对骨折后进行石膏固定的患者开展了规范的的健康教育活动,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到骨折患者的常规护理中。使得骨折患者石膏固定后并发症的发生例数明显减少,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了进一步提高,带动了骨科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现将实施方法及效果做如下报道。

    作者:高跃青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消毒供应中心医用包装材料的种类及质量要求

    医用包装材料应符合GB/T19633的要求:允许灭菌剂的充分穿透和祛除,以达到灭菌;能够提供有效的细菌屏障;与灭菌方法有广泛的相容性;在使用时能够方便操作者的打开;内含成分无毒、不褪色,价格适中。医用包装材料分为可重复使用包装材料及一次性使用包装材料,可重复使用材料包括:棉布、硬质容器;一次性使用包装材料包括:医用无纺布、医用包装纸、医用包装纸袋、纸塑包装材料。

    作者:王露曦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脾切除术后62例血小板增多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患者的术后血小板计数进行动态监测并及时处理血小板危急值,做好血栓预防的各项措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整体、细致的判断,对各种栓塞症状及体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结果本组有3例患者出现静脉血栓,及时处理后均好转出院。结论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的症状十分常见,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会引起严重的血栓,所以做好术后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任荣爱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实施宫颈癌术后化疗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分析2组患者化疗期间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在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有利于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魏翠香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ICU护士对患者家属健康教育执行情况调查及对策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的执行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我院普外科ICU 23岁~40岁的6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对患者家属健康教育执行情况较差,80%的护士认为家属健康教育不重要,75%的护士认为没有多余时间给家属做健康教育,53%的护士不了解家属健康教育的内容,48%的护士存在对家属健康教育顾虑,18%的护士认为其不是护士的职责。结论护士对患者家属健康教育意识淡薄、床护比例不合理、护士健康教育知识缺乏及技巧欠缺、岗位职责或岗位职责教育存在缺陷等,严重影响着ICU护士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顺利执行。通过加强ICU护士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实行弹性排班、加强岗位职责教育等,势必能够提高患者家属健康教育效果,促进护患和谐,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肖俊良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置管术的护理

    慢性泪囊炎为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患者常有持续性溢泪、溢脓,且有泪囊炎急性发作、角膜感染等并发症出现。该病好发于成年及老年人,且女性较易发病,其临床表现以溢泪为主要症状,挤压泪囊区可见黏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长此以往,易导致鼻泪管阻塞。传统的手术方式以泪囊鼻腔吻合为主,近年来,内镜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因而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置管术成为新的手术方案[1]。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对44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在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置管术,实施围术期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马波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小儿肺炎108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小儿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8例患儿中显效68例,有效2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9.81%。结论小儿肺炎雾化吸入治疗前后做好宣教,正确操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消除影响雾化吸入效果的因素,是保证雾化治疗效果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成娟;邓双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1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6例,观察组在常规透析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而对照组仅做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12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丁莉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行高效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2011年10月-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急救的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务人员采用了高效的急救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采用给氧护理、静脉通道建立、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全面有效的急救护理之后,其中仅有1例因抢救无效而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行高效的急救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吕秀清 刊期: 2013年第3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