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红;柯丽丽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降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02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高血压患者中服用降压药物依从性好53例(51.96%),依从性差49例(48.04%)。依从性差组的年龄[(63.87±13.34)岁]、缺少高血压疾病知识(48.98%)、不良心理反应(40.82%)、存在降压药物副作用(51.02%)高于依从性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是影响口服降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年龄、缺少高血压疾病知识、降压药物存在副作用等是影响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应通过更多关注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注重心理护理、进行用药指导等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作者:周艳霞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所辖社区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服药干预及定期随访。结果实施护理干预6个月~1年,平均(9.67±2.08)月,观察组依从性好占82.00%,血压达标占96.00%,高血压疾病知识知晓占86.00%,自我管理良好占86.00%,均高于对照组的50.00%,74.00%,64.00%和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对原发性高血压相关知识及并发症的认识,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陈春英 刊期: 2013年第36期
骨折是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因损伤而中断,各年龄段人群都可发生。石膏固定技术疗效确切,价格便宜,且应用方便,无再创伤,因而广泛应用于骨折后、关节损伤复位后的固定,成为骨折患者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1]。如果石膏固定后没有有效地执行医嘱或得不到良好的护理,可能会出现石膏断裂、肢体血液循环障碍甚至造成压疮等,影响骨折愈合。为保证石膏固定的治疗效果、降低骨折愈合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从2009年始,我院在骨科对骨折后进行石膏固定的患者开展了规范的的健康教育活动,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到骨折患者的常规护理中。使得骨折患者石膏固定后并发症的发生例数明显减少,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了进一步提高,带动了骨科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现将实施方法及效果做如下报道。
作者:高跃青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非小细胞肺癌采用顺铂化疗时减少副作用发生的效果。方法对136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采用顺铂化疗后分别按常规+专科护理(对照组)与常规+专科+心理护理(干预组)两种护理措施。结果干预组在消化道毒性、肾毒性、神经毒性、骨髓抑制各方面均较对照组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应用顺铂化疗后采用心理干预可减少药物副作用,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护理方法。
作者:王鑫;贺国玲;马兰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患者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后,治愈60例,死亡2例。60例患者出院时的生活质量(QOL)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优于入院时,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时进行止血处理,并且给予精心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范秀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分析男护生的专业态度及现状,总结带教体会,为培养合格的男性护理人才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40名男护生为研究对象,并自制实习生实习出科评价表,由实习男护生自评和实习带教老师测评,收集评价表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护理男生具有其临床实习特点,普遍对自身专业存在偏见,看不到职业发展的方向,缺乏信心和职业规划。造成学习主动性不高,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组织纪律性差,沟通能力不足。结论采取合理科学的带教措施,能帮助男护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高质量完成各项护理技能操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李红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一种提高术前患者掌握健康教育知识的方法。方法将166例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90例,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现身说教式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在掌握健康教育内容、稳定情绪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现身说教的直观做法能使患者轻松地掌握健康教育的知识,增强其对手术治疗的信心,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何珠兰;廖燕君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护理效果,对2组患者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抗结核药物服药依从性、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抗结核药物服药依从性、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护理中,能使患者主动参与护理过程,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健康教育达标率、抗结核药物服药依从性和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桂仙;李利琼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胃大部切除术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术前术后对相关疾病及手术等相关知识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观察组实行阶段性健康教育,以口头教育为主,配合演示、床头指导、科室设置宣传栏、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方法。结果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情况、治疗及护理配合情况、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围术期的指标: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进行阶段性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增进治疗护理配合,减少并发症,促进手术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对加强护患关系和提高护理水平也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美红;柯丽丽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行高效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2011年10月-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急救的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务人员采用了高效的急救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采用给氧护理、静脉通道建立、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全面有效的急救护理之后,其中仅有1例因抢救无效而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行高效的急救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吕秀清 刊期: 2013年第36期
为更好地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我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县乡村一体化的要求,加快医院发展步伐,推动护理事业稳步发展,我院于2010年12月起采用公开竞聘的方法选拔后备护士长,按程序培养,建立管理人才储备图[1],择优录用或公开竞聘为护士长,经过30个月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主要做法1.1公开竞聘后备护士长竞聘工作领导小组由院务会成员组成,具体工作由人力资源科和护理部完成。首先在院周会和OA办公系统上公布竞聘条件,做好宣传发动。后备护士长必须具备护师及以上职称,大专或以上学历,5年以上工作经历;政治思想觉悟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协调能力及抗压能力,团队意识强;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熟练运用微机系统进行科室管理;具备一定的外语基础;熟悉科室成本核算及经济管理的有关知识;掌握护理质量管理的相关知识。报名方式采用个人申请、护士长筛选推荐,填写《安阳县总医院后备护士长竞聘报名表》,通过资格审查后进入竞聘程序。
作者:李改云;张秀茹;孟玲玲;王晓娟 刊期: 2013年第36期
铊是一种毒性很高的重金属元素,在地壳中广泛分布,室温下易氧化,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无色无味,具有极强的神经毒性与蓄积性,对胃肠道和肝肾也有损害,成人小致死量为12 mg/kg左右;急性中毒多数为非职业性中毒,多因误服或使用铊化合物的“偏方”引起,潜伏期通常为12 h~24 h[1]。铊中毒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对铊中毒患者的救治原则是脱离接触,阻断吸收以及加速排泄。据报道,口服铊中毒可用普鲁士蓝等药物处理,血液灌流能有效排除已吸收的铊[2]。我院对收治的5例铊中毒患者采取普鲁士蓝联合血液灌流、营养神经、激素减少应激反应、利尿护肝等综合治疗,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症状明显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符有芬;陆柳;何芬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1年3月-2011年8月我院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进行非语言沟通和语言沟通技巧的相关培训,在完成培训后使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护理人员所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和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培训之后,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掌握程度由培训之前的60%上升到90%;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由培训前的64.7%上升到9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技巧培训,可使护患沟通效果更佳,患者满意度提升。
作者:温金红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ICU)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带教质量。方法将138名实习护士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运用传统临床护理教学法,试验组将风险管理方法应用于实习护士的带教工作中,对实习护士带教中潜在危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并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比较实施风险管理前后实习护士的专科理论考核和技术考核成绩、实习护士主导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实习护士专科理论和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实习护士主导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实习护士带教中应用风险管理可提高带教质量,有效降低实习护士主导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梁秀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心理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工作在病变的治疗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合理有效的护理可以使患者及早的康复,达到医患和谐的关系。全面开展心理护理是医学人文化的必要措施。
作者:蔡华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佳护理方法和要点,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将238例行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根据手术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临床特点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针对性护理即特点护理方案;对照组采取整体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成功率达96.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2%(P<0.05)。结论特点护理方案是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佳护理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柴竹果;崔艳婷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的执行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我院普外科ICU 23岁~40岁的6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对患者家属健康教育执行情况较差,80%的护士认为家属健康教育不重要,75%的护士认为没有多余时间给家属做健康教育,53%的护士不了解家属健康教育的内容,48%的护士存在对家属健康教育顾虑,18%的护士认为其不是护士的职责。结论护士对患者家属健康教育意识淡薄、床护比例不合理、护士健康教育知识缺乏及技巧欠缺、岗位职责或岗位职责教育存在缺陷等,严重影响着ICU护士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顺利执行。通过加强ICU护士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实行弹性排班、加强岗位职责教育等,势必能够提高患者家属健康教育效果,促进护患和谐,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肖俊良 刊期: 2013年第36期
集束化护理策略简称集束化护理,是指为提高护理质量,针对某种问题而制订的一系列有循证支持的联合护理措施,其可以明确提高护理效果,降低重症监护发病率和死亡率[1]。中心静脉导管(ce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在心脏和危重患者中应用较多,可用于快速输血、输液以扩容,可用于高浓度的药物推注以尽快发挥药物作用,也用于补充和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更重要的是可用于监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等,便于对危重患者进行监护,临床常见的是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置管,其次是股静脉置管,但随之而来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entral venacs cather related infection or sepsis,CRS)不容忽视。在美国,每年约5万~10万人发生CRS,且导管相关性感染是医院败血症的常见原因,约占50%~70%[2]。发生CRS不仅增加了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甚至还可造成严重后果。本文旨在介绍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CRS中的应用,并探讨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媛;曹晓丽;翟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总结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抽取76例合并患有糖尿病的慢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肝病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显效14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1.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糖水平复常时间和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对合并糖尿病慢性肝病患者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叶兰珠 刊期: 2013年第36期
手术室是高危科室,是差错事故的多发科室,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所谓手术室安全防护是指对手术室使用的火、电、燃烧、爆炸的防护,对患者的摔伤、烧伤的防护,以及防止手术部位错误、输血错误、切口感染、异物遗留、标本丢失等所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1]。我科近年来实行全方位教育管理,严把质量关,工作中仔细分析整个手术流程,针对各重要环节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患者从进入手术室施行手术至安返病房实行全程安全护理,将差错事故扼杀于萌芽状态,取得了良好的安全护理效果。
作者:王晓燕;张国建 刊期: 2013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