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法治疗直肠脱垂32例

孙玉来

关键词:注射法治疗, 直肠全层脱垂, 治疗情况, 直肠脱垂, 临床资料, 患者, 消痔灵, 疗效, 病程
摘要:2008年1月-2011年8月,我院应用消痔灵注射法治疗直肠脱垂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2例患者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3岁~62岁,病程1年~32年.患者全部为直肠全层脱垂.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变化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gn 空腹血糖(FPG)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291例糖尿病患者同时测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英国DS5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用低压阳离子交换色谱法联合梯度规避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结果 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存在正相关关系,FPG越高,HbA1c增高越多.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对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极为重要.

    作者:陈雪梅;汤国培;赵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浅谈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级二级预防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以区别于有明确病因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在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成年人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并持续该状态者即可诊断.我国是高血压患病大国,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对高血压不甚了解,无法进行科学的防治.

    作者:陈慰乐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微波治疗皮肤病800例分析

    目的 观察微波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个病种800例皮肤病患者使用微波治疗仪治疗.结果 380例寻常疣1次治愈320例,2次治愈50例,3次治愈10例;85例扁平疣1次治愈70例,2次治愈10例,3次治愈5例;其他病种均1次治愈.1次治愈共725例占90.62%,2次治愈60例占7.50%,3次治愈15例占1.88%,总治愈率为100%.结论 微波治疗仪止血效果极佳,具有无烧灼臭味、不产生汽化、不污染环境、组织损伤极小、愈合快等优点,治疗皮肤疣、化脓性肉芽肿、皮赘、蜘蛛痣、老年性血管瘤、老年斑、粟丘疹、汗管瘤等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放射性左下肢长期水肿1例报告

    放疗可引起放射局部软组织纤维化、软组织变硬,血管变细,弹性消失,甚至引起软组织坏死.四肢近端肿瘤放疗后引起远侧端肢体水肿较为少见,自我院组建肿瘤科以来,仅发现1例因左大腿软组织肉瘤术后放疗后引起远端水肿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4例误诊分析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一类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除累及唾液腺、泪腺及其他外分泌腺外,还可影响腺体外组织,可出现如关节炎、肌痛、皮疹以及内脏损害等症状.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由于基层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因而误诊率高.现将我院2010年-2011年4例误诊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韩月仙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钉治疗早期股骨颈骨折

    目的 观察应用加压空心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股骨颈骨折(头下型10例,头颈型25例,经颈型5例,基底型28例)采用加压空心螺纹钉治疗的情况.结果 经过12个月~36个月,平均20.4个月的随访,58例骨折愈合无股骨头坏死,治愈率为85.29%;不愈合10例,占14.71%,其中4例骨折愈合股骨头变形坏死,疗效比较满意.结论 加压空心螺纹钉治疗早期股骨颈骨折,具有微创,操作简单,不破坏血运,手术时间短,局麻下可操作,特别对于合并有老年内科合并症患者易耐受等特点,并发症少.缺点:对于老年头下型骨折愈合率低.

    作者:王瑞林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肝损伤30例诊疗分析

    闭合性肝创伤伤情多严重而且复杂,合并多器官损伤和多处伤者常见,手术后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因此,当前肝创伤处理的重点仍然是降低严重肝创伤的病死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院1995年-2011年共收治创伤所致的闭合性肝损伤患者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游军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注射法治疗直肠脱垂32例

    2008年1月-2011年8月,我院应用消痔灵注射法治疗直肠脱垂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2例患者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3岁~62岁,病程1年~32年.患者全部为直肠全层脱垂.

    作者:孙玉来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两种剖宫产术式对产妇近期及远期影响的观察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新式剖宫产术与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对产妇近期及远期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期间行剖宫产术患者226例随机分为2组,A组114例行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B组112例行新式剖宫产术.比较两种剖宫产术患者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近期情况:A组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盆腔粘连及子宫切口愈合情况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远期情况:随访3年A组出现并发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较新式剖宫产术优势明显,其手术方式更适合剖宫产患者.

    作者:张绍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风险管理在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前安全转运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风险管理在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前转运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院前转运急危重症孕产妇512例作为对照组,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应用风险管理的院前转运急危重症孕产妇524例作为管理组.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对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前安全转运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急救中,规范的院前急救风险管理方法 使孕产妇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快速、有效、安全的院前急救处理,提高了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了孕产妇和围生儿的病死率,医生对于护士配合的满意度显著上升.结论 风险管理对于提高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前安全转运具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黎建梅;林丽珊;庄炯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骶管麻醉应用于肛肠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骶管麻醉应用于肛肠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9月在我科接受肛肠手术的患者985例,其中采用骶管麻醉实施手术860例,其余125例患者因骶管解剖异常或有相关麻醉禁忌而行局部浸润麻醉后施行手术.结果 骶管麻醉患者麻醉效果良好,手术顺利.结论 骶管麻醉临床操作简单、成功率高、起效迅速、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可广泛应用于肛肠手术.

    作者:时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期间使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髌骨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无术后感染,无内固定钢丝断裂退针现象,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骨折愈合时间为4个月~10个月(平均7个月).结论 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适应证广泛,髌骨周围软组织刺激症状较少,手术操作简单,内固定稳定,可早期功能锻炼,愈合时间相对缩短,且较少发生并发症,费用低廉,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刘建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人性化管理在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

    供应室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消毒灭菌器材敷料及其他无菌物品,同时将全院复用医疗器材经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后储存发放的重要科室.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甚至患者生命的安危,因此加强供应室工作的质量控制以及人员的管理在医疗工作整体管理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院2009年6月实施复用医疗器材集中处置以来,工作量明显增大,工作人员也随之增加,不同岗位、不同职称、不同年龄段的人要协同完成同一目标需要大家的相互协作配合,为了使现有人力资源发挥出大效益,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作者:孙亚池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社区卒中后患者一般状况与抑郁发生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卒中后患者的一般状况、社会支持度与抑郁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126例社区脑卒中患者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为无抑郁障碍组与抑郁障碍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情况与社会支持度.结果 抑郁障碍组女性、中学或以上教育程度、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比例高于无抑郁障碍组(P<0.01或P<0.05);抑郁障碍组家庭人均月收入>2 000元的比例低于无抑郁障碍组(P<0.05);抑郁障碍组患者总的社会支持度低于无抑郁障碍组患者(P<0.05),其中主观支持分、对支持的利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的性别、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血管性危险因素及社会支持度可能影响社区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发生.

    作者:丁莲;张明兴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46例临床报告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因慢性输卵管炎引起输卵管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运用西药抗生素、α-糜蛋白酶、胎盘组织液、泼尼松和中药少腹逐瘀汤加减综合治疗.结果 经2个月~4个月治疗,有效38例,有效率为82.6%,治愈31例,治愈率为67.3%.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输卵管炎导致的输卵管阻塞,疗效确切、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彩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2010年年度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分析

    目的 加强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生素临床应用行为.方法 分析2010年我院抗生素的使用强度、一类切口预防使用率.结果 2010年下半年抗生素使用强度降低到40DDD,一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生素使用率为21%,抗生素药物金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2%.结论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需要广大人民群众、临床医生与临床药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作者:范红;袁蕾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碳酸氢钠减轻儿童应用红霉素胃肠道反应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减轻小儿应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Erythromycin)时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 将126例临床应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静脉输液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A组63例,输入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在输液的配制中加入5%碳酸氢钠注射液;B组63例,在输入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时未加入5%碳酸氢钠注射液,观察2组胃肠道不良反应.结果 A组病例输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的阳性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患儿应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治疗时加入5%碳酸氢钠注射液,可以大大减少该药物在儿科临床应用的明显胃肠道反应,为合理阶梯应用该抗生素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俊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体会

    当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疾病已成为影响百姓健康的主要疾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对社区慢性病进行规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阐述了2011年度我院社区科探索慢性病管理模式,如何结合日常工作完善慢性病社区防治工作、提高慢病规范管理率,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延缓慢性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慢性病致残率、致死率,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

    作者:张雪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血样采集后不同放置时间对RBC WBC PLT计数结果的影响

    目的 了解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时,随着血样采集放置时间的延长RBC(红细胞)、WBC(白细胞)、PLT(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方法 对30份健康体检人员血样采集后放置<1 h,24 h,48 h后分别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并将结果 进行平均值(Mean)、标准差(SD)和变异系数(CV)的统计计算.结果 同一样本采集后放置<1 h~48 h检测的数据差异均<20%,为可接受范围.相关性分析显示,两个时间点上的检测结果 相互之间都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均>0.95.结论 在实验室其他条件(温度、试剂等)不变情况下,用迈瑞BC-26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RBC、WBC、PLT计数,血样采集后放置时间延长至48 h,对检测结果 影响不大.

    作者:张军龙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儿童用药咨询396例情况分析

    目的 提高门诊药物咨询质量和儿童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对我院门诊药物咨询窗口接待的396例儿童用药咨询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儿童用药咨询内容按所占比例排序依次为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与饮食、推荐和选择药物、药物成分、药理作用和其他.其中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占到咨询总数的73%.结论 儿童用药咨询是药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此项工作,对提高用药的依从性、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均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崇荣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