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硬膜外麻醉致阻滞范围过广4例分析

周文全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 临床经验, 应用范围, 麻醉管理, 临床应用, 临床麻醉, 局麻药液, 法的进步, 操作技术, 醉方, 科学
摘要:自从硬膜外阻滞应用于临床麻醉以来,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操作技术的不断完善,新局麻药液的临床应用,麻醉管理和麻醉方法的进步,使我们对硬膜外阻滞的认识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也越来越科学、合理.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肝移植术后缺血型胆管病变

    肝移植术后的胆管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0%~34%,严重影响肝移植患者术后生存率和长期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阻碍肝移植疗效提高的重要因素.

    作者:裴红红;黎一鸣;柏玲;屈丽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意外怀孕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目的 通过对意外怀孕原因的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人工流产或者药物流产对育龄妇女的伤害.方法 对1 000例2005年1月~2006年6月来我院妇科门诊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意外怀孕的主要原因为避孕知识缺乏,对避孕知识不了解,思想上不重视存在侥幸心理,避孕药具使用方法和保存方法不当等.结论 全社会应高度重视加大宣传普及生殖健康知识力度,提高广大育龄妇女自我保健意识,自觉参与计划生育.

    作者:瞿真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堵塞性肠梗阻20例分析

    1989年8月~2007年1月我们共收治各类肠梗阻465例,其中堵塞性肠梗阻20例,约占4.30%,均经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文仪;王明明;李华;李国照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应用米非司酮结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目的 对比观察米非司酮和米非司酮配伍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2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2.5 mg,每日1次,连续6个月,命名为A组;25例口服米非司酮12.5 mg,每日1次,连服3个月后,改服中药1日1剂,连服3个月,命名为B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患者全部闭经,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无明显差异.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43%;B组不良反应率为24%.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轻、中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良好,疗效无明显差异,B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

    作者:葛素侨;王学燕;刘利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腹腔镜联合腹股沟小切口治疗成人腹股沟疝20例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下行成人腹股沟疝未闭内环的高位结扎后,另行腹股沟小切口行疝修补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方法 自2005年1月~2006年6月在腹腔镜下先行未闭疝囊高位结扎再做腹股沟小切口行疝修补术(其中嵌顿疝2例、复发疝2例、双侧疝3例).结果 20例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40min,术中无并发症,住院3 d~5 d,平均4 d.结论 腹腔镜下行成人腹股沟疝未闭内环口高位结扎,再做腹股沟小切口行疝修补术,由于疝囊高位结扎确切,腹股沟不分离疝囊,患者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不易复发,无肠粘连等并发症.

    作者:李云鹤;周珂;周萍;孔凡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31例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31例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 对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手术治疗的术前准备、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选择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术前能确诊为结肠癌的15例全部依靠钡剂灌肠.右半结肠癌7例,左半结肠癌15例行Ⅰ期切除吻合,术后均无吻合口瘘;右半结肠癌2例,左半结肠癌5例行Ⅰ期切除近侧结肠造瘘.本组死亡3例.结论 钡剂灌肠检查是结肠癌急性梗阻病因诊断惟一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只要患者一般情况好,中毒症状轻,均应争取Ⅰ期切除吻合.术中结肠减压及灌洗是左半结肠癌安全进行结肠Ⅰ期切除吻合的重要措施.

    作者:周晓林;华建彪;刘刚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ICU感染常见病原菌分离与药敏结果分析在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探讨有效的感染管理措施,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传播.方法 对2006年送检的ICU患者各种标本分离的菌株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所有的病原菌中,G杆菌占58.1%,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占18.1%,铜绿假单胞菌16.4%,嗜麦芽窄单胞菌13.6%,药敏显示各菌耐药水平较高;G+球菌占27.2%,金黄色葡萄球菌10.3%,94.6%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表皮葡萄球菌11.9%,100%为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真菌占14.7%.结论 加强ICU感染管理和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减少和延缓耐药菌株产生的关键.应制定有效的对策,从而达到降低ICU感染的目的.

    作者:王晓东;罗金俐;钱程;刘刚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加强财务管理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部门既是医院领导规划决策的参与者,也是理财职能的执行者.

    作者:汤建兰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胰腺癌辅助化疗及放化疗进展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癌症之一,年病死率几乎等同于年发病率,半个世纪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达国家1年生存率不到10%.在中国,胰腺癌在全身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已由第20位上升到第8位,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第5位[1].手术是胰腺癌惟一根治性治疗手段,但预后极差,术后患者中位生存期通常低于20个月,5年生存率仅1%~20%.

    作者:周军;沈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从急诊病例谈谈诊断思维

    在急诊工作中,特别是在基层医院,运用科学的思维是迅速明确诊断的前提,没有正确的诊断就没有正确的治疗,科学的思维可及早明确诊断、减少误诊、避免纠纷.兹就笔者所经历的部分急诊病例谈谈诊断思维.

    作者:封乃文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医院图书馆的现状与发展

    目的 根据医院图书馆的现状,提出了各种措施以求得更好的发展.方法 从传统的管理模式、经费短缺、检索手段落后和工作人员素质偏低、服务面有限等几方面探讨医院图书馆的现状,并提出转变管理机制、建立电子阅览室、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和读者培训等方面进行管理.结果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我院图书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受到各方面好评.结论 医院图书馆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更好地发展.

    作者:许志雄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64排螺旋CT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照观察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64排螺旋CT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5例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检查分析冠状动脉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第一对角支(D1)、第一间隔支(S1)、左回旋支(LCX)、第一钝缘支(OM1)、右冠状动脉(RCA)、左室后支(PLA)及后降支(PDA)的通畅性、狭窄发生的部位及严重程度,将64排CT检查结果与SCA结果对照,以评价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病变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64排螺旋CT检查冠状动脉狭窄的阳性预测值为81%,阴性预测值为89%,灵敏度为85%,特异度为87%.结论 64排螺旋CT作为无创检查在冠心病诊断及病变血管评价方面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德友;肖月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急性液氨中毒2例报告

    液氨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泄露,引起急性液氨中毒.现将我院抢救急性液氨中毒情况报告如下:2005年7月4日中午,上海市南汇区惠南镇一个载有液氨空钢瓶的汽车停靠在路边,由于钢瓶直接暴露在烈日下,钢瓶内残留的液氨膨胀终发生爆炸,发生液氨泄漏事件.

    作者:林春颖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早期梅毒治疗后14例血清固定分析

    梅毒按病程可分为早期梅毒(Ⅰ、Ⅱ期梅毒)和晚期梅毒(Ⅲ期梅毒),因经济发展和诊疗技术的进步,临床已少见Ⅲ期梅毒.随着青霉素的发现和临床应用,已成为驱梅治疗的首选药物,至今未见耐药报道,使根治梅毒或防止病情迁延成为现实.

    作者:陈华根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38例DHS内固定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AO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使用DHS内固定治疗的3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类、手术方法、术后结果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随访骨折均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87%.结论 DHS内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张增堂;刘喜荣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对预后的影响

    糖尿病是各种原因导致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的疾病,病程长,多迁延,并发症多,一旦患病,几乎伴随终生,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作者:张爱果;袁万青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基础体温在月经先期的临床运用

    基础体温是凌晨醒后未起床,不活动,体温表置于舌下5 min左右所测得的静息体温.将其记录在特定表上连成曲线,称为基础体温曲线(BBT),据此可了解卵巢功能相应的妇科疾病[1].

    作者:田炳照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继发真菌感染36例临床分析

    广谱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乃至滥用,削弱了机体对感染的防御功能,使某些条件致病菌有机会致病.本文收集2001年1月~2007年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肺心病患者546例,其中36例继发真菌感染.现对36例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屏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浅议重症创伤患者的麻醉

    重症创伤患者大多是严重的实质性脏器损伤或创伤引起的大出血.手术治疗是抢救重症创伤患者的关键措施,而安全有效的麻醉选择是我们面临的首要环节.笔者将我科近几年来,对重症创伤50例患者的手术前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赵延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小儿肺炎中肺炎衣原体感染情况临床研究

    目的 了解小儿肺炎中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感染状况、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320例肺炎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IgM抗体.结果 320例肺炎中肺炎衣原体特异性IgM抗体阳性35例,感染率10.9%,5岁以下感染24例,5岁以上11例.结论 肺炎衣原体肺炎在本地区的感染率为10.9%,较全国感染水平低(23%~25%).在性别及临床特点方面与其他致病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差异无显著性,临床表现不特异,确诊需实验室检查.

    作者:王峰;魏善和;马贺贺;王朋;李忠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