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宝萍;郝伟芳;李小菊;杨宇莹
[目的]分析我国肿瘤化疗病人预期性恶心呕吐的研究状况,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方向。[方法]以“预期性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化疗”为主题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关于肿瘤化疗病人预期性恶心呕吐研究的护理文献进行检索及分析。[结果]共检索出26篇有效文献;10篇干预性研究,干预方法涉及中医护理、心理护理及音乐疗法等;7篇描述性研究,主要是针对预期性恶心呕吐影响因素方面的调查与分析,其中以预期性恶心呕吐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研究为主;4篇护理综述,主要涉及预期性恶心呕吐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等的研究进展;5篇护理经验类文献,主要是针对预期性恶心呕吐护理经验的介绍。[结论]国内有关肿瘤化疗病人预期性恶心呕吐的相关护理研究文献较少,处于起步阶段;预期性恶心呕吐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心理因素在预期性恶心呕吐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鉴于预期性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护理干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应加强护理干预在预期性恶心呕吐中的应用。
作者:王晓庆;段培蓓;张晓琴;诸建华;梅思娟;杨丽华;孙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中文版暴力风险量表在住院精神疾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组(2013年7月1日-12月31日入院)病人采用中文版Br?set 暴力核查清单(BVC)进行暴力风险评估,根据评分值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并与2012年同期入院的对照组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发生情况、约束情况、病人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入院8周内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率、约束率、约束时间、病人家属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VC评估精神疾病病人的暴力风险简便、准确,提高了暴力应急处理的预见性,降低了暴力攻击行为的发生率及约束率,提高了病人家属满意度,对规范及完善暴力风险的管理程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施忠英;张菊英;许德君;陈明妮;吴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调查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3所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核心能力的现状、水平。[方法]采用护士长核心能力评价量表对宁夏回族自治区3所三级甲等医院整群抽取的128名在岗护士长进行调查。[结果]护士长核心能力总分得分率为75.69%;得分率高的维度是临床专业技能(84.86%),得分率低的维度是护理科研能力(59.31%);随着护龄的增长,护士长的核心能力评分逐渐递增;从事管理工作时间1年~5年的护士长得分低,16年~20年的护士长评分高;高级职称护士长的核心能力水平高;儿科护士长核心能力得分低,监护室护士长的得分高。[结论]宁夏回族自治区3所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的核心能力处于中上水平,伴随管理、工作年限的增长,技术职称的提高,护士长的核心能力逐渐加强;但护士长的科研能力和外语能力还有待提高。
作者:华桂珍;陈颖;李胜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调查使用计步器能否有效指导糖尿病病人科学运动降低血糖,预防运动过量而致的低血糖。[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第一周期两组均不使用计步器指导运动;第二周期观察组病人运动时携带计步器,对照组不使用计步器指导运动,观察两组病人不同周期3餐后2h血糖达标率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第二周期观察组血糖达标率为80.0%,对照组为23.3%;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0.9%,对照组为4.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计步器指导糖尿病病人运动,能够有效帮助病人达成运动目标,控制餐后2h血糖,同时预防运动过量,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王贺佳;郑辉;于艳艳;葛焕琦;刘亚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术后避孕知识的健康教育却仅限于出院时的简单交代,由于对产后避孕的不重视和避孕知识的缺乏,导致不少妇女剖宫产术后短期内再次妊娠。为此,对首次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在住院期间进行面对面避孕知识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小舟;郭建玲;刘宏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佳鼻腔冲洗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选取2013年1月-3月行鼻内镜手术后鼻腔冲洗的50例病人为对照组,实施口头鼻腔冲洗健康教育;选取2013年4月-5月行鼻内镜手术后鼻腔冲洗的50例病人为观察组,实施口头讲解、操作示范、视频播放、发放宣传册、效果反馈等多模式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病人鼻腔冲洗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多模式健康教育更有利于病人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同时可以传播健康信息,更符合现代医学模式要求。
作者:朱红;李琳;罗巧兰;张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护士长职业生涯成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士的职业生涯成功教育、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客观职业生涯成功问卷和主观职业生涯成功问卷、职业发展状况调查表、职前和职后调查表以及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88名护士长进行测评。[结果]职业生涯成功状况得分为(37.450±5.272)分,得分率为68.10%;职业发展状况、职后经历中的团队合作及组织政策对职业生涯成功影响较大;职前教育中,选择专业的原因影响主观职业生涯成功,奖学金的获得及担任学生干部情况影响客观职业生涯成功。[结论]护士长职业生涯成功状况处于中上水平,影响因素为多方面,应关注护士长职业生涯成功状况的影响因素并开展相应的教育与培训,以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作者:陈菊红;戈晓华;陈海燕;葛海萍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m lithotripsy,PCNL)是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1],术后输尿管内常留置双 J 管作为支架起内引流的作用,可有效解除上尿路梗阻,同时可替代肾造瘘管,减少术后感染、漏尿等并发症的发生。双J 管两端卷曲,型似猪尾巴,俗称“猪尾巴管”,一般在术后1个月~3个月拔除[2]。因此,带管期间的观察和护理大部分由病人或家属在家中完成。双J 管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尿路刺激症状、血尿、尿路感染、尿盐结垢、移位或脱落、滞留等并发症,病人对PCNL 术后留置双J 管的认识水平直接影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了减少带管期间的并发症,指导病人顺利渡过带管期,我科对PCNL 术后留置双J 管的病人进行电话随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晓静;蒋玉梅;李金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指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约15%的糖尿病病人会发生糖尿病足[1]。DF病人的截肢风险是非糖尿病病人的8倍~24倍[2],截肢率高达80%[1],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2013年2月,本院收治1例迁延不愈的巨大型糖尿病足溃疡病人,护理7周后,溃疡痊愈。现将其报告如下。
作者:卢湘;白姣姣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脊柱脊髓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脊柱脊髓损伤的病人按单双号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抢救流程,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患方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患方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可提高脊柱脊髓损伤病人抢救成功率、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患方满意率。
作者:杨良枫;李小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社区老年乳腺癌病人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出院后的老年乳腺癌病人按照建档单、双序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按需提供咨询管理,比较两组病人首次建档时及6个月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首次建档时两组 SAS、SDS及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值较首次建档时明显降低(P<0.05),QOL各维度评分及整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首次建档时(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模式对社区老年乳腺癌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其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文杰;李秀满;岳琳;向寒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社会职能不断拓展,要求护士应有健全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完善的职业角色人格。职业角色人格由人的生活环境、所受的教育及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的性质决定[1]。护士角色人格特指从事护士职业的群体共同具备并形成的相似角色适应性行为的心理特征总和[2]。这些特征因护理职业需要而促成,也是社会对护士的角色期待。职业角色人格健全的护士不仅能应对各种复杂的临床工作情境,而且能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潜能,在工作中保持正向情绪,从而保证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卜秀梅;王雪;董博;孙晓婷;毛智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双侧同步穴位按摩对肝硬化失眠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将92例肝硬化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除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和治疗外,施以双侧同步穴位按摩法,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后睡眠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3 d、7 d睡眠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总胆红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同步穴位按摩可以改善肝硬化病人睡眠状况,短期内有助于改善病人的肝功能指标,且操作安全,无不良反应。
作者:梅花;秦秀芳;张雅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单鼻塞吸氧装置在基层医院使用普遍,但反复吸氧、间断吸氧过程中氧管的存放固定一直困扰着护理人员。以往按照操作规范用纱布包裹吸氧管,但包裹后氧管头端容易滑落。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设计了单鼻塞吸氧装置固定存放袋。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晓岚;张华峻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中医院护士医院感染防控意向与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自拟问卷,选取哈尔滨市2所三级甲等中医院的24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的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与医院感染防控意向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0.58,0.68,进入回归方程中的决定系数为0.69。[结论]中医院护士的医院感染防控意向与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有关,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的培训、学习提高中医院护士医院感染防控的行为意向。
作者:曹秋茹;郭锐;孙涛;刘静;霍艳秋;高丽娟;刘跟莉;孙秀;李吉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在校专科护生批判性思维和心理韧性的关系,为护理教育中如何提高护生心理韧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批判性思维问卷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191名专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专科护生批判性思维总分为(231.60±27.11)分,心理韧性总分为(83.69±9.90)分;批判性思维总分与心理韧性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专科护生心理韧性和批判性思维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护理教育过程中应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提高护生的心理韧性。
作者:曹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分析了在急诊医疗纠纷中出现遗体滞留现象的背景、原因和危害,并就如何妥善处理从法律层面与护理干预角度提出了建议。
作者:秦海峰;陈颖;杨智;王韬;吴蔚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作者:护理研究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降低无菌包缺失率。[方法]成立“安心圈”,按主题的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和改进等步骤实施活动。[结果]无菌包缺失情况由活动前每周15.75件降至活动后的每周5.25件,进步率为66.67%,目标达标率为116.67%;提高了全体圈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责任感、团队凝聚力、愉悦感。[结论]品管圈活动达到降低无菌包缺失率的目的,供应室护理管理得到持续质量改进。
作者:陈翠英;江琳;李黎;彭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重症监护病房病人存在管路较多、分布部位较广、暴露较多等问题,普通病员服不太适合。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改良了重症监护室病员服上衣设计,经重症监护病房病人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荆伟丽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