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iosen C-Line葡萄糖分析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结果的一致性研究

乔改红;郑鑫;娄小平;王俊平;赵焕

关键词:血糖, Biosen C-Line葡萄糖分析仪,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摘要:ROSSO研究证明,早期血糖自测对降低糖尿病病人死亡率和发病率意义重大[1].随着医疗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快速血糖仪的问世给糖尿病病人进行自我监测血糖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近年来,医师、护士、病人等对血糖仪监测的血糖值结果一直存有争议.我院为适应内分泌科发展的需要,于2008年引进了新型快速血糖仪(德国EKF公司的Biosen C-Line葡萄糖分析仪)用于监测住院糖尿病病人的血糖.现将Biosen C-Line葡萄糖分析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结果的一致性进行研究.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分娩方式对婴儿喂养的影响

    [目的]分析顺产和剖宫产两种不同分娩方式对婴儿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1年10月广州市3所教学医院的360例顺产产妇和300例剖宫产产妇,应用中文版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婴儿喂养态度量表、母乳喂养技能评估表(LATCHES)在产后3d进行测评,比较两组婴儿喂养情况.[结果]剖宫产组产后1d催乳素水平低于顺产组、ACTH水平高于顺产组;泌乳始动时间迟于顺产组、第1次哺乳开始时间迟于顺产组、LATCHES总分低于顺产组、产后1d的纯母乳喂养率和混合喂养率都低于顺产组、产后1d无乳汁的比例高于顺产组;剖宫产组的母乳喂养自信心评分高于顺产组(均P<0.05).[结论]剖宫产影响产后早期母乳喂养,与顺产比较,虽然母乳喂养自信心较高,但是剖宫产后妇女催乳素水平低、ACTH水平高、泌乳始动时间延迟、第1次哺乳开始时间延迟、母乳喂养技能水平低、产后1d纯母乳喂养率低、无乳汁比例高.

    作者:戴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带线加云南白药治疗内瘘穿刺点止血的效果

    内瘘是长期血液透析病人的血管通路[1].内瘘被长期反复穿刺,皮肤失去弹性、皮下组织松弛及血管瘢痕导致穿刺点针眼变大、渗血,造成病人慢性失血甚至终止透析.我院对透析时穿刺点渗血病人用带线加敷云南白药止血,收效良好,尤其大量渗血时有明显止血优势.

    作者:芮白华;孔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替代无菌盘使用的注射器外包装的设计与应用

    在临床工作中,为确保注射器抽吸药液后暂时不被污染,常常将各种抽吸药液后备用的注射器放入无菌盘中.但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不便,如在无菌盘内常常存放多位病人需要注射的、已配制好相关药液的注射器时,护士仅靠针头套用的安瓿核对,当有部分病人使用同种药物不同剂量时护士无法清楚地标记,容易造成护理差错;无菌盘内未使用的注射器在频繁揭开取注射器及针头时可受到尘埃和细菌的不断污染;且按照《基础护理学》教材中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无菌治疗盘的有效期为4h,无菌盘的使用中也常因治疗巾为棉质易被液体浸湿,必须立即更换;铺无菌盘费时费力,而每日消毒大量无菌巾,造成科室资源浪费较大,使用过程中依从性差.为了适应当前繁忙的护理工作,寻找一种省时、省力、经济、实用的方法替代无菌盘,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注射器外包装替代无菌盘,现介绍如下.

    作者:施丽娟;邹建东;孙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静脉穿刺固定装置的设计

    静脉穿刺是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基本技能之一,是临床采血、给药、输液、输血的重要途径,能否确保穿刺顺利进行,除了护理人员娴熟精湛的操作技术外,穿刺部位的前、中、后固定每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在临床中发现,在对儿童进行静脉穿刺时,更易产生强烈的疼痛感及恐惧感,导致其不配合而影响穿刺成功率;在整个穿刺过程中,除操作护士外,另外还需要1名或2名护士固定患儿手掌及手臂才得以完成,不仅耗用较多人力资源,在中班、夜班人员较少情况下更是影响工作效率,且易给家属造成误解,不利于护患关系和谐.现有的静脉输液固定装置只是针对在穿刺成功后对穿刺部位的固定,却忽略了穿刺前、中的固定,而且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在输液过程中因外力牵拉而造成的脱针现象.为较好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静脉穿刺固定装置,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晓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耳穴贴压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效果观察

    失语症是脑卒中病常见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之一,脑卒中伴失语的发病率为21%~38%[1-2].失语症分类繁多,而运动性失语是失语症各种类型中常见的症型[3].失语症严重妨碍了病人与家人及社会的正常交流,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我科采用耳穴贴压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观察临床疗效.

    作者:任学娟;张玉琴;耿翠琴;朱丽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小儿喉乳头状瘤伴呼吸困难的临床护理思维与实践

    小儿喉乳头状瘤伴呼吸困难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急、重症之一,随着病情进展,呼吸困难有可能会迅速加重,如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容易发生呼吸道梗阻而威胁患儿生命.为了使患儿安全度过围术期、顺利出院,同时提高临床护理的针对性和条理性、减少突发情况的发生,我科总结了112例小儿喉乳头状瘤伴呼吸困难的临床护理工作,将患儿从入院、手术到治愈出院,根据疾病发展特点、可能发生的护理问题,严格按照护理程序给予了一系列护理措施,并形成完整的疾病临床护理思维.

    作者:任晓波;杜晓霞;肖克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自理能力评估表的应用效果分析

    护理是克服或预防自理缺陷发展的,或为不能满足自理需求的个体提供帮助[1],骨科病人因其疾病的特殊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自理能力下降或缺失,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如何对病人的自理能力做出准确判断,正确实施生活照顾服务级别,既充分发挥病人的自理潜能,又针对性满足病人需要,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是护士要重视和探讨的问题.我院骨科是首批开展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护理单元,从2010年7月至今,我科自制并不断完善专科病人自理能力评估和生活照顾等级判定表,经实践证明,该表的使用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有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光;柴耀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简易口服药盒的设计

    消化科口服药多,且饭前、饭后、睡前服用时间各不相同,对于年老或者粗心的病人来说,口服药的准确服用是个难题,如药不能按时服用,就达不到预期的疗效,对疾病的治疗不利,为此介绍一种简易的药盒,解决服药难题.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制作 取1个六边形的盒子,分成6瓣,中间围成一个圆形,分别在6个边上注明早餐前、早晨后、中餐前、中餐后、晚餐前、晚餐后,中间标上睡前.

    作者:程红霞;董纪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减轻年轻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焦虑抑郁的影响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与疾病转归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1].研究显示,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治疗期间大约90%发生性功能障碍,治疗结束2年时仍有50%病人性功能未完全恢复,性功能障碍会影响夫妻关系,严重者影响婚姻和家庭[2].对其治疗除了强调提高生存率和生存期外,还要尽可能提高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恰当的护理干预是提高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生存质量和促进康复的重要手段.

    作者:路启芳;石喜妹;黄碧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临床护士心理控制源与工作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心理控制源与工作绩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心理控制源量表与工作绩效量表对湖北省部分医院388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内控性得分高于常模和本科新护生(P<0.01),有势力的他人得分高于本科新护生(P<0.01),机遇得分高于常模和本科新护生(P<0.01);临床护士心理控制源与工作绩效之间呈正相关(P<0.05),内控性是任务绩效和情绪绩效的影响因素(P<0.05),机遇是反生产绩效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临床护士内控性较低,内控性强的临床护士具有较高的工作绩效,护理管理者应帮助临床护士提高内控性,从而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绩效.

    作者:齐玉梅;王生锋;张紫琪;黄行芝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艾灸及穴位贴敷联合思密达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病人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以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并伴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物化学异常改变等可用器质性疾病解释的临床症状,大致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本病治疗相对有些困难,近年来,我院采用艾灸及穴位贴敷联合思密达治疗腹泻型IBS,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消化科门诊和住院病人68例,其中男30例,女38例;年龄19岁~67岁,平均45岁;病程1年~20年,平均22.4个月.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6例,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经大便常规、培养及结肠镜等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作者:刘怡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Biosen C-Line葡萄糖分析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结果的一致性研究

    ROSSO研究证明,早期血糖自测对降低糖尿病病人死亡率和发病率意义重大[1].随着医疗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快速血糖仪的问世给糖尿病病人进行自我监测血糖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近年来,医师、护士、病人等对血糖仪监测的血糖值结果一直存有争议.我院为适应内分泌科发展的需要,于2008年引进了新型快速血糖仪(德国EKF公司的Biosen C-Line葡萄糖分析仪)用于监测住院糖尿病病人的血糖.现将Biosen C-Line葡萄糖分析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结果的一致性进行研究.

    作者:乔改红;郑鑫;娄小平;王俊平;赵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白蛋白与造口护肤粉联合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溃烂坏死,是难以避免的临床护理并发症.压疮一旦发生较难治愈,如继发感染可使病情加重,影响康复,增加病人痛苦,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而且明显延长了住院日,增加了医疗费用.为寻求一种疗效可靠、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治疗方法,我科自2009年2月对压疮病人采用白蛋白联合造口护肤粉辅助治疗,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颖超;王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康复训练计划表在截肢病人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截肢后康复训练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康复训练能帮助截肢病人重建残肢的功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故医护人员应积极帮助病人做好截肢后的康复训练,以使病人术后能够尽快独立生活.我科成立康复室后,制订了一套截肢病人康复训练计划表,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何海洪;杨春梅;王晓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内眼手术不同消毒时机的选择对预防术后眼内感染效果的研究

    内眼手术是治疗眼科疾病的常见手术,包括白内障、角膜、青光眼、玻璃体和视网膜手术等,术后眼内感染一直是内眼手术严重的并发症.Wu等[1]报道其发生率在0.19%左右;有研究证明引起术后眼内炎的病原体主要来自眼睑及结膜囊,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手术切口进入眼内[2].因此防止病原体进入眼表是防止术后眼内感染的重要途径.目前结膜囊冲洗是内眼手术术前的护理常规,可以杀灭结膜囊病原体,也是防止术后眼内炎的重要措施.本研究拟比较内眼手术病人3种不同结膜囊消毒冲洗法的效果,旨在建立科学有效的结膜囊冲洗消毒标准.

    作者:韩宇;郭小红;毕婧玮;宋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综合ICU监护岗岗立描述的研究

    [目的]明确综合ICU监护岗的任职资格和工作内容.[方法]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查阅大量文献,结合预调查,拟定专家咨询问卷,应用Delphi法向全国32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结果]综合ICU监护岗岗位描述有主要工作职责(包括工作目的、具体工作内容)和任职资格(包括年龄、学历、技术职称、相关工作经验、岗前培训时间、证书要求、知识要求、专科护理技术要求、能力要求).[结论]任职资格和岗位描述的确立,为该岗位在临床的规范化设置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郭玉丽;王斌全;商临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路径在肺癌晚期病人首次化疗不良情绪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通过心理护理路径改善肺癌晚期病人首次化疗时产生不良情绪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肺癌晚期化疗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路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观察两组病人化疗前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心理护理路径前,两组病人的SAS、SDS、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心理护理路径后干预组SAS、SDS、SCL-9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晚期首次化疗病人实施心理护理路径,能改善其不良情绪,顺利完成首次治疗,增加信心,促进康复.

    作者:李绒;石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热敏灸治疗急性变应性鼻炎的护理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与城市空气污染、自然环境恶化、过敏原增加等因素密切相关.本病临床上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特别是急性发作时,喷嚏、流涕、鼻痒等症状明显,严重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腧穴热敏化灸法[1]近年来临床运用广泛,尤其在治疗变应性鼻炎方面疗效较好,我科运用该法治疗变应性鼻炎18例,通过加强护理管理,疗效满意,并减少了操作过程中烫伤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宁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交互式教学方法在加强护生护患沟通技能培养中的探索

    本研究探索了提高护生护患沟通技能的培养方法,对护理专科实习生开展交互式教学方法,即注重提高临床技能水平,强化护患交流沟通技能的培养,有效提高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促进护生的临床实习效果,同时对临床带教老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者:王雪文;金蕾;郭玲妹;张梅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营养教育路径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中的实施探讨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国家,同步放化疗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手段,病人由于进食减少、代谢异常、肿瘤消耗增加、治疗副反应等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有研究报道食管癌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可高达70%[1].营养不良可导致各种抗癌治疗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增加,同时对抗癌治疗的反应下降[2].我院对2010年8月—2011年12月首次就诊实施同步放化疗的食管癌病人68例实施临床营养教育路径,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姜凤梅;倪杰;陆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