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草降压汤含药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性及 NO 分泌的影响

薛瑾;屈会化;赵琰;张越;王庆国

关键词:三草降压汤, 含药血清,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 大鼠
摘要:目的:观察三草降压汤(SCD)含药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活性及 NO 分泌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降压作用的有效组分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孔树脂富集纯化技术制备 SCD 的4种组分(SCD-DW、SCD-10ET、SCD-50ET、SCD-95ET),分别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 SHR 大鼠含药血清,以5%、10%、15%的血清浓度作用于 HUVEC,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活力,Griess 比色法检测培养液中 NO 含量。同时观察 eNOS 抑制剂 L-NAME 对其作用的影响。结果:SHR 空白血清可显著抑制 HUVEC 活性(P <0.05),降低 NO 含量(P <0.01)。SCD-DW、SCD-10ET 含药血清可增强被 SHR 空白血清抑制的 HUVEC的活性(P <0.05,P <0.01),SCD-10ET 可以提高 HUVEC 的 NO 分泌水平(P <0.05),此效应在15%血清浓度下可被 L-NAME明显抑制(P <0.01)。结论:SCD-10ET 可以通过调节内皮细胞 NO 分泌,减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eNOS-NO 途径可能是该组分降低血压的机制之一。
中医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结合中药熏洗治疗)141例及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122例,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032,P =0.027),两组患者治疗前 VAS 评分及症状分级量化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但同期比较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P <0.05)。结论:针刺疗法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效果理想。

    作者:韩兴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王付教授运用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癫痫经验

    桂枝茯苓丸来源于《金匮要略》,具有化瘀生新,调和气血的功效。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以突然意识丧失、不省人事、发则仆倒、四肢抽搐、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口中怪叫、移时苏醒后一如常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发作性疾病,王付教授运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癫痫取得良好疗效,丰富了活血化瘀法在中医治疗癫痫的理论。

    作者:晁利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瘟疫发源》考证

    通过对《瘟疫发源》的作者、版本源流进行考证发现,该书从成书到刊刻出版历经30余载,但初刻本问世后,版本流传很少。马印麟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对成书内容不断进行补充,包括瘟疫则验、瘟疫治法、瘟疫病按等。并针对气运不同的年份提出了相应的不同治法,提出7个药方,用于不同气运年的瘟疫防治。是书秉《类经》运气学说,探瘟疫发生之由,理、法、方、药俱全,是明清以来较为实用的运气学、温病学著作。

    作者:胡研萍;蔡永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张智龙教授运用滋水清肝饮经验

    导师张智龙教授,临证近30载,潜心研习经典,并验之于临床,心得颇多,临床灵活应用滋水清肝饮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咳嗽、消渴等疾病每获良效,笔者有幸师从张智龙教授,受益匪浅。

    作者:李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消黄利胆汤对阻塞性黄疸患者外周血清炎症介质和 Th1/Th2的影响

    目的:观察自拟消黄利胆汤对阻塞性黄疸(OJ)患者外周血清炎症介质和辅助性 T 细胞1(Th1)/辅助性 T 细胞2(Th2)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 OJ 手术后患者按照术后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消黄利胆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治疗。连续治疗14d 后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清炎症介质和 Th1/ Th2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ET、TNF-α、IL-4、IL-6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P <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Th1/ Th2比值显著增高,且治疗组的增高幅度大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自拟消黄利胆汤可有效减轻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后炎症和感染症状,并可以调节 Th 细胞免疫平衡,减轻肝损伤。

    作者:齐密霞;廖圣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思考经络

    经络是人有机体中各系统结构的功能组合,它既不独立于任何一子系统,也不是各系统功能的相加和,是存在并独立于各系统之间,与各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系统结构之间的分离,即经络的功能结构也消失,经络的结构性、功能性是各解剖系统之间的结构和功能是密切联系的,人体各解剖系统之间的密切关系和不可分性是经络系统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功能基础。

    作者:赵荣光;李戎;牛亚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小儿黄疸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小儿黄疸的疗效、安全性及其对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7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和铁、铜、锌离子的水平、黄疸消退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00%(86/86)和80.2%(69/86),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疗效为“显效”的患儿比例分别为80.2%(69/86)和52.3%(45/86),观察组中疗效为“显效”的患儿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在观察组患儿中,有28例在治疗期间出现了轻度腹泻症状,占32.6%,主要表现为多次少量稀便或稀水样便,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得到改善,两组均未发现其他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患儿的血清铁、铜、锌离子水平显著下降(P <0.05),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更好,能够更加显著地降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加快黄疸的消退,纠正微量元素代谢紊乱,降低血清微量元素水平。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HPLC-DAD 法同时测定脑健胶囊中4种指标成分含量

    目的:建立脑健胶囊 HPLC-DAD 指纹图谱,并对其指标成分川芎嗪、阿魏酸、洋川芎内酯 A、藁本内酯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 Elipse XDB-C18(250 mm ×4.6 mm,5μm)色谱柱,柱温30℃,以0.3%乙酸水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 -1,采用 DAD 检测器,检测波长为川芎嗪295 nm,阿魏酸325 nm,洋川芎内酯 A 280 nm,藁本内酯328 nm。结果:脑健胶囊中4种指标成分能实现同时分离,川芎嗪、阿魏酸、洋川芎内酯 A、藁本内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033~2.066 g (R2=0.9999),0.04966~1.9864 g(R2=0.9995),0.1011~2.022 g(R2=1),0.4072~2.066 g(R2=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60%(RSD 1.50%),97.44%(RSD 1.63%),106.2%(RSD 0.25%),99.36%(RSD 0.71%)。结论:该方法客观可靠,适用于脑健胶囊全成分分析,实现综合质量控制。

    作者:刘芳;王宇红;蔡川;向韵;蔡光先;王籽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槟榔十三味丸(高尤-13)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槟榔十三味丸(高尤-13)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以期从细胞水平探讨该方抗抑郁症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 Wistar 雄性大鼠,根据蔗糖水消耗量及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3.3 mg·kg -1),槟榔十三味丸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0.25 g·kg -1,0.5 g·kg -1,1.0 g·kg -1),共6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方法制备抑郁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28 d。以敞箱实验、蔗糖水消耗实验进行行为学评价,采用膜联蛋白 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双标记( AnnexinV-FITC/ PI),以流式细胞仪(FC)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得分、体质量、蔗糖水消耗量显著降低(P <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槟榔十三味丸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得分、糖水消耗量、体质量均显著增加(P <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显著增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槟榔十三味丸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 <0.01)。结论: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存在行为学异常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现象,槟榔十三味丸能改善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异常及抑制慢性应激造成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作者:乌吉斯古冷;佟海英;斯日古楞;白亮凤;包伍叶;胡日乐巴根;李婧;张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治未病”理论与现代预防医学的区别和联系

    中医预防医学从个体出发,提出了“存正气”的具体做法,如精神养生、睡眠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等。现代预防医学着眼于人群,从“去邪气”的角度提出了很多有效的预防策略和措施,如保护环境、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等。疾病的预防既要通过去除外在的有害因素以加强身体的健康,又要做到增强自身的抵抗能力以抵抗外来有害因素的侵袭,终起到预防疾病目的。

    作者:裴兰英;牛乐;申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五苓散配合金双歧片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符合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按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补液、抗病毒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五苓散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止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有效率为67.44%,两组有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五苓散加减联合金双歧片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吴新春;冯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方在艾滋病治疗中的应用

    艾滋病病情复杂、其发病机制多元,病理变化复杂,呈现多脏器、多系统的损害。不可能仅用一证来解释,也不可能用一方来治疗。应用经方治疗艾滋病,应突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及化裁变通,经方在缓解患者症状、纠正合并症等方面有殊效。

    作者:孙宏新;孙义;潘其胜;王丽萍;黄继忠;徐茗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胃痛宁合剂水提工艺

    目的:优选胃痛宁合剂的水提取工艺。方法:以芍药苷含量为指标,采用 HPLC 测定其含量,以加水倍数、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应用正交试验 L9(34)筛选胃痛宁合剂的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胃痛宁合剂的佳水提工艺为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 h。结论:优选的水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为胃痛宁合剂的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康冰亚;陈天朝;张辉;徐丽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黄家诏教授运用生姜经验

    生姜是《伤寒杂病论》中应用次数较多的中药之一,在《伤寒论》中出现39方次,《金匮要略》中出现51方次。功用方面,可调和营卫、解表散寒,保护胃气、和胃降逆,消食开胃、补益气血,温通血脉、解药物毒,温化水饮、利水消肿。黄家诏教授认为生姜价格便宜,临床应用广泛。只要在诊病时辨明病机,把生姜的功效、主治与疾病的病机、证候互相联系,配伍得当,有的放矢地使用,就能大大提高临床诊疗效果。

    作者:王建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合欢花现代研究分析

    总结合欢花已有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分析合欢花的化学成分特点,探讨综合利用合欢花的途径。合欢花中含有挥发油、黄酮等,具有抗抑郁、镇静催眠、抑菌、清除自由基和抗肥胖等作用,并且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作者:田硕;苗明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温馨提示

    亲爱的作者朋友:凡向本刊投寄稿件,请务必签署《著作权转让协议》,签署后自行复制一份留存,另一份寄回《中医学报》编辑部或扫描成电子文件发回。若论文为职务作品,请作者与所在单位共同签署本协议。凡属临床类或实验研究类稿件,请出具单位证明并加盖公章,以证明资料属实和未一稿两投,否则不予受理。

    作者:《中医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伤寒论评话

    ①“胃家”,既包括了阳明经,也包括了阳明腑;既包含了足阳明胃,也包含了手阳明大肠,所以胃家实,是邪气实,邪气实不仅仅是热邪,也包括了寒邪、湿邪等等。②阳明病可自他经传来,尤其是太阳病、少阳病等皆可传变至阳明病。而阳明病本身存在着“经传”情况,即邪气自他经而至,可从阳明经传变至阳明腑而成阳明腑实证,原文称之为“过经”,即过阳明之经而到阳明之腑。③“发潮热”是阳明病“欲解”的前提和条件,阳明病的欲解是发潮热的一种结果。但由于病情的千变万化,因人、因时等的不同,不是每一个阳明病病人,或者每一次阳明病欲解都要经过发潮热;同样也并不是发潮热就一定会出现欲解的结果。④“固瘕”病的形成是肠热胃寒所指,肠热耗尽,胃寒津不化,所以出现大便先硬后溏,其肠热为实热,胃寒为实寒,治疗应该清肠热祛胃寒。

    作者:梁华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清胃败毒方应用于慢性牙周炎急性发作期60例

    目的:观察清胃败毒方治疗急性发作期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片,每次0.5 g,每天1次,口服;替硝唑片,每次1.0 g,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胃败毒方,每天1剂,常规水煎分2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7 d。记录治疗前后牙周局部症状,包括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及采用 VAS 评分评价牙龈疼痛程度;检测治疗前后牙齿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数-6(IL-6)及前列腺 E2(PGE2)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有效率为7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 SBI、PLI、GI、PD 及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治疗后牙齿沟液 TNF-α、IL-6和 PGE2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清胃败毒方能改善慢性牙周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牙齿沟液中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付文;易小英;张伟;陈永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内服外敷法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内服外敷法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强的松和消炎痛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内服外敷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有效率为8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内服外敷法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显著。

    作者:把永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艾灸配合胸膝卧位纠正胎位异常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膝胸卧位纠正胎位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采用膝胸卧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艾灸至阴穴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5.5%。对照组有效率为41.6%,治疗后比较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艾灸至阴穴结合胸膝卧位矫正胎位异常疗效显著。

    作者:艾霞;高强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主管: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