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庆渊;陆铭;李锦玉;李志强;刘春兰;刘莹莹
目的 探讨血清钙调蛋白(CAM)、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2012年8月-2015年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0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本院健康体检者102名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血清CAM与hs-CRP检测,同时进行病例资料搜集与实验室常规检测,并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清CAM与hs-CRP含量分别为(189.34±24.98)ng/mL和(7.82±2.84) mg/L,而对照组分别为(80.92±20.59)ng/mL和(1.29±1.33)mg/L,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血糖(GLU)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为(14.92±2.19)分,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AM和hs-CRP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308,0.394,P<0.05).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AM、hs-CRP、LDL和GLU为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NIHSS评分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血清CAM与hs-CRP含量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同时伴随有血脂与血糖的异常,血清CAM与hs-CRP含量可作为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作者:鞠飞;刘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脑卒中后抑郁(PS)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以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在国内外发病率均较高,由于其为情志障碍性疾病,因此心理治疗在PSD的治疗中尤为重要.对近年来心理治疗在PSD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文献予以综述,以提升医生和病人对PSD的认识,为其治疗提供临床指导.
作者:庄丽华;詹松华;孔营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扩张型心肌病(DCM)病因不明,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及猝死.现代医学对其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方法有着一定的优势.现对近年来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做一综述,以期有利于该病的防治.
作者:樊华;居励之;王佑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利心冲剂联合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0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利心冲剂口服联合新活素,初始负荷量1.5 μg/(kg·min),继续以 0.075 μg/(kg·min) 的速度静脉维持 5 d.利心冲剂组方:黄芪 30 g,黄精 15 g,补骨脂 12 g,葶苈子12 g,益母草30 g.每次1袋,冲服,1次/日,14 d 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改善临床显效率 (62.5%) 和总有效率 (87.5%) 均较对照组 (16.7%和50.0%) 显著提高 (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N 末端 B 型利钠肽原 (NT-proBNP)、 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 (FS ) 均有显著改善 (P<0.05 ) .结论 采用利心冲剂联合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且较安全.
作者:姜卫东;姜晨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丹参酮注射液联合乌司他汀对颅脑损伤病人脑保护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颅脑损伤常规治疗.观察组在给予颅脑损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酮注射液.对比两组脑神经损伤指标s100b、脑血流及炎症指标.结果 观察组平均血流量(Qmean)、平均血流速度(Vmean)、动态阻抗(DR)、脑血管特征性阻抗(ZCV)、脑血管外周阻力(R)等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分别为(16.9±2.5)ng/mL、(4.6±0.5)pg/mL、(5.3±0.7)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7 d、14 d观察组S100B水平高于治疗前,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8 d观察组S100B水平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 结论 丹参酮联合乌司他汀可以对颅脑损伤病人脑保护,改善其炎症反应.
作者:路顺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低频振动对于2型糖尿病(T2DM)脾虚湿阻型病人脂联素、游离脂肪酸(FFA)的改善情况.方法 将40例符合西医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及中医符合脾虚湿阻型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取口服西药治疗,振动组加用低频振动治疗.分别比较每组治疗前后及两组之间的脂联素、FFA变化.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脂联素、FFA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振动组治疗前后比较,脂联素、FFA水平有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和振动组比较,脂联素、FFA水平变化明显(P<0.05).结论 低频振动可以改善T2DM(脾虚湿阻型)病人脂联素、FFA水平,明显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
作者:盖迎男;赵建国;陈冰;殷中来;安月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病人7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20 mg瑞舒伐他汀,对照组给予10 mg瑞舒伐他汀.对比两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生活质量,观察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LDL-C、TC、TG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1.11% vs 34.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高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可显著改善病人血脂水平,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雷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变异性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以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56例老年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病人Hcy水平分为高Hcy组(28例)和正常Hcy组(28例),比较两组病人的血压变异性.结果 高Hcy组病人在血压变异性与正常Hcy组病人之间差异显著.比较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SCV),高Hcy组与正常Hcy组分别是(0.10±0.01)比(0.11±0.04)(P<0.001);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DCV)高Hcy组与正常Hcy组分别是(0.12±0.02)比(0.14±0.03)(P<0.001);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CV)高Hcy组与正常Hcy组分别是(0.07±0.01)比(0.08±0.02)(P<0.001);比较舒张压变异系数(nDCV)高Hcy组与正常Hcy组分别是(0.10±0.04)比(0.13±0.04)(P<0.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变异性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具有正相关性,Hcy越高,血压变异性越大.
作者:王蕾;卜星彭;李丽;李春霞;鹿育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血浆脑钠肽前体水平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269例,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3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检测并比较各组的脑钠肽前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肌钙蛋白I、左室射血分数及Gensini积分.结果 双支病变组的脑钠肽前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肌钙蛋白I及Gensini积分均高于单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的脑钠肽前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肌钙蛋白I及Gensini积分均高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射血分数则为双支病变组低于单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低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浆脑钠肽前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其水平越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可通过其水平来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作者:李同社;高振华;杨智宏;靳飞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病人静脉溶栓流程改造前后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收集136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在发病4.5 h内,均予以静脉溶栓治疗,根据病人诊治时间分为早期溶栓组和流程优化溶栓治疗组.选择同期内科保守治疗病人13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136例溶栓病人,溶栓24 h和2周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静脉溶栓治疗出血风险相对增高,流程优化组较早期溶栓组出血率降低,而疗效更好.结论 给予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病人进行静脉溶栓流程优化治疗,疗效优于同期保守治疗者.
作者:王红洲;王万华;陆丽芸;马召玺;吴亚平;唐晴;钱小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比索洛尔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病人.采用系统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托洛尔片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比索洛尔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TIMP-1表达水平、心功能指标、炎症指标水平及BNP指标水平,观察两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6%,观察组96.6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MMP-9及TIMP-1表达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P-9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IMP-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病人MMP-9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IMP-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升高,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指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VESD及LVE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指标水平及BNP指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指标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采用比索洛尔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疗效,改善MMP-9、TIMP-1、TNF-α、BNP水平,促进病人心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杨秋菊;王耀辉;李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人肾功能的保护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内皮素-1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高血压病人8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肾功能、TGF-β1、内皮素-1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观察组为[(122.13±20.12)mmHg、(76.45±11.32)mmHg],低于对照组的[(132.89±18.45)mmHg、(82.13±13.28)mmHg],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F-β1以及内皮素-1都所有下降,观察组为[(24.12±5.18)ng/L、(35.46±5.90) ng/L],低于对照组[(30.45±7.12)ng/L、40.23±6.39)ng/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都有所下降,观察组为(20.12±3.12)mg/L,低于对照组(27.45±5.02)mg/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头晕、腹泻、低血压、咳嗽以及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症状,对肾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不良反应低,效果显著.
作者:连海燕;陈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医药辨治糖尿病神经性膀胱非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糖尿病神经性膀胱非尿潴留病人58例,通过中医辨证论治,主要证型包括
作者:张月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联合叶酸治疗伴H型高血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究.方法 选取2015年在本院就诊的H型高血压急性脑梗死病人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各50例,比较3组病人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3周后收缩压(122.19±10.22)mmHg,低于对照1组的(127.69±9.35)mmHg和对照2组的(126.63±8.96)mmHg,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3周的舒张压为(71.24±9.15)mmHg低于对照1组(75.39±8.17)mmHg和对照2组(74.28±7.96)mmHg,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3周的血浆Hcy为(8.12±2.14)μmol/L,低于对照1组的(9.54±1.51)μmol/L和对照2组(9.62±1.78)μmol/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3周的NIHSS评分(11.34±4.83)分,低于对照1组(13.45±5.17)和对照2组(13.62±4.91)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3月的Barthel指数(86.72±12.35),高于对照1组(72.19±10.27)和对照2组(73.62±10.8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小剂量叶酸能有效控制伴H型高血压急性脑梗死病人的血压水平,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改善脑梗死病人预后.
作者:康聚贤;张培;马赟英;范志亮;尹少华;陈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系统评价脑脊液多聚酶链反应(PCR)对中枢神经系统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WanFang Data、CBM和VIP,查找评估PCR对中枢神经系统侵袭性曲霉菌感染诊断价值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1月10日.由两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Stata 12.0软件统计并Meta分析,评估异质性及发表偏倚.结果 终纳入8个研究,共130例病人,确诊/可信病人数为27例(20.8%).针对3篇病例对照及1篇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敏感度(Sen)、特异度(Spe)、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比值比(DOR)、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84[95%CI(0.796,0.992 )]、0.930[95% CI(0.837,0.971)]、14.09[95% CI(5.87,33.82)]、0.016[95% CI(0.001,0.843)]、847 [95% CI(16,4536)]、0.99[95% CI(0.97,0.99)].但有一定的异质性(I2=37%)和发表偏倚(P=0.095)存在.脑脊液PCR阳性率显著高于脑脊液GM检测(P=0.018)和血PCR检测(P=0.02).结论 脑脊液PCR对中枢神经系统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PCR检测方法学上存在异质性,发表偏倚可能高估PCR方法的诊断价值,上述结论仍需谨慎看待.
作者:刘真君;贺光明;董伟;赵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瑞替普酶与尿激酶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将11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57例)与尿激酶组(56例),观察两组溶栓冠脉血管再通率、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出血并发症及住院期间死亡情况,比较两种药物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结果 瑞替普酶组治疗后30 min,1 h及2 h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尿激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距溶栓时间在6 h以内和(6~12) h再通率相比较,瑞替普酶组均高于尿激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后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瑞替普酶较尿激酶有更高的血管再通率,能够早期快速开通血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作者:王爱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利舒康胶囊对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临床症状稳定的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成利舒康组(n=40例)和常规治疗组(n=40例).利舒康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利舒康(2粒 3次/日),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6 min步行试验、左室射血分数、全血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射血分数及6 min步行距离增加,NT-proBNP明显减低(P<0.05),两组比较利舒康组比常规组临床症状改善,6 min步行距离增加更明显(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及NT-proBNP降低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利舒康可以改善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立华;姜阳;苏豪;高莉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及帕金森综合征(PDS)病人血脂水平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纳入的82例PD、62例PDS病人及80例对照组的血脂水平,研究指标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及脂蛋白(a)[LP(a)].结果 PD组及PDS组的ApoA1、ApoB、LDL-C、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间HDL-C、TC、LP(a)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水平的ApoA1、ApoB、LDL-C、TG可能是PD及PDS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杰;王圆圆;叶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右归丸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112例高血压病人,将肾阳虚衰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试验组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基础上加用右归丸.治疗2个月后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降压效果、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压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86%,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归丸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于肾阳虚衰型高血压有辅助降压效果,且在改善病人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明显.
作者:杜鹏冲;刘培中;李创鹏;陈林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颈丛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EA)的效果.方法 60例ASAⅡ级~Ⅲ级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病人随机分为颈丛复合右美组(DC组)30例和颈丛组(C组)30例.DC组在超声引导下颈深丛使用罗派卡因麻醉,同时复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C组在超声引导下颈深丛使用罗派卡因麻醉,同时复合生理盐水持续泵注.比较两组病人CEA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围术期并发症情况.结果 DC组的高血压、心动过速明显低于C组.C组有些病人因不能配合手术改为全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的血压降低、心动过缓、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围术期并发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在CEA术中右美托咪定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颈丛阻滞中,并能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减少术中非计划改全麻的发生.
作者:凡浙录;孙秀俊;王春燕;薛朝霞;杨春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