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裂孔疝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沈震;梅晓霞

关键词:食管裂孔疝, 诊断, 腹腔镜, 手术,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裂空疝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的2000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30例食管裂空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文所观察的3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及内镜检查诊断食管裂空疝,手术治疗此30例患者均达到痊愈.结论: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采取手术治疗,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急腹症患者的诊断思路与诊断方法以及外科治疗的手段.方法:结合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的200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思路与外科治疗的手段.结果:经过外科治疗后158例患者痊愈,32例患者好转但留有后遗症,10例死亡.临床有效率95%.结论:急腹症应快速正确的进行诊断,明确后,需要手术的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防止病情的恶化,从而降低死亡率.

    作者:杨承琪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新时期院前急救护理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上各医疗机构对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的普及和培训,推动广大民众的急救意识普遍增强,对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需求逐年上升.在院前急救的过程中,特殊环境及场所、病人病情急危变化、连续出诊、一车多患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和突发的状况,对院前急救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完善工作,大程度的保证病人的安全,提高急救水平,值得广大从业者思考和探讨.本人在近5年的院前急救护理工作过程中总结了几点经验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于丹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两种方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效果体会

    目的:探讨穿刺抽液后置管加压、软骨部分切除术治疗两种方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优劣.方法:将48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穿刺抽液后置管加压法、软骨部分切除术法治疗,观察其效果.结果:软骨部分切除术治疗组治愈率为100%,明显优于穿刺抽液后置管加压方法(79.17%),且无复发.结论:软骨部分切除术治疗耳廓假性肿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穿刺抽液后置管加压治疗.

    作者:朱小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产妇口服米索前列醇对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1年2月我院住院分娩的9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将本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58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对照组40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肌注催产素20IU.观察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米索组使用药物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3.45%(2/58);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20%(8/40).两组比较,观察组在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产后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能产生强有力的子宫收缩,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金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浅谈药店的营销策略及意义

    药店营销是指药店为了获得利润及自身的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寻找、发现并预测药店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以药品为中心的健康产品、以药学服务为中心的健康服务、以用药信息为主的健康信息,并采取一系列的营销策略使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能更好地满足药店消费者的需求.

    作者:孔晓丽;王玉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16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出血热患者的护理,提高护理水平.

    作者:贾玉枝;郭爱霞;杨全会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关于198例消化性溃疡的综合防治浅析

    目的:通过以药物治疗为主以用药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法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自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109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综合疗法.结果:采用综合治疗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柴峰;于忠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双程序核查,杜绝手术部位错误的体会

    保障患者安全是医疗行业共同关注的话题,医护人员在劳动强度大,身心疲劳的情况下,稍有疏忽,手术部位错误就可能发生.一旦发生,将导致严重的后果.我们手术室在执行国家卫生部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基础上,我们医院特别制订了手术部位标识制度,通过一年多来手术室执行双程序核查手术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体会深刻,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桂丽;刘建俊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袖式包皮环切286例总结

    目的 总结286例袖式包皮环切的手术方法、效果及其优势.方法 以1%利多卡因于阴茎根部阻滞麻醉后,仅切除内板和外板之间的皮肤而保留colles筋膜、皮下血管及淋巴管.结果术中出血少,术后水肿轻,持续时间短,外形美观自然,均甲级愈合.结论袖式包皮环切术较传统手术切口设计合理、损伤小、大大减少了术后象皮肿的发生机率,符合微创要求,值得推广.

    作者:王锦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2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总结其临床治疗的的经验;结果 本组患者经强心、利尿、扩血管、低流量吸氧和对症治疗原发病等治疗,128例中显效64例,有效5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8%,其中死亡5例,占39%,死亡原因为泵衰竭3例(60%),猝死1例(20%),心律失常1例(20%);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经系统和合理的治疗可降低患者病死率,能延缓心室重构,防止心室扩大的发展,改善预后.

    作者:蒋烈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腹股沟区术后并发淋巴漏的处理探讨

    腹股沟区因有丰富的淋巴结及淋巴管,成为了下肢淋巴回流的重要引流途径.因此在该区域的手术一旦破坏了正常的淋巴回流,极易引起切口淋巴漏的发生.腹股沟区外科术后并发淋巴漏导致一系列并发症,使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治疗费用大为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腹股沟区淋巴漏有继发切口和移植物感染的可能,甚至可能导致截肢、乃至危及生命的危险.如何有效地治疗腹股沟区切口淋巴漏成为困扰外科医生的一大难题.2005年-2009年我院采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共处理腹股沟区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患者16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敏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60例,其中急救护理改革前26例,改革后3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改革前后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急救护理改革前的26例患者(对照组):治愈9例、明显好转14例、死亡3例,抢救有效率88.5%;改革后的34例患者(观察组):治愈15例、明显好转18例、死亡1例,抢救有效率9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梗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通过加强心理疏导、控制患者饮食、持续心电监护等护理措施,配合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手术室护士如何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手术室是对病人实施手术治疗和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由于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医院,手术诊疗范围大,急、危重患者较多,加之手术室护理人员少,放手术室护士任务重,容易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及缺陷的环节很多.加强手术室管理、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素质,关系到患者身体健康、疾病转归和生命安全,同时也反映出医院的整体水平,手术室护理是整个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十几年的临床工作经验,现就手术室易出现的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作了初步探讨.

    作者:谢连娣;有繁慧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中国药师的发展与前景

    目前我国连锁药店的总数增长迅速,一批批连锁经营的人才也迅速成长起来,并出现了一批知名的药店,但是仍然存在着医药零售企业的相关人才短缺,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药师)不足;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未充分到位,单品管理尚未实现;配送系统不完善,效率比较低下等问题.目前我国出现执业药师紧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人数分布、从业人员水平以及对执业药师岗位的认识都有关系.

    作者:李晶;骆金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与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特点并分析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3月间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45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45例周围型小肺癌中41例(91.11%)为分叶征,35例(77.78%)为毛刺征,24例(53.33%)为空泡征,31例(68.89%)为支气管血管集束征,39例(88.67%)出现胸膜凹陷征.结论: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与其病理类型存在一定联系,通过CT检查可对周围型小肺癌进行初步定性.

    作者:汤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5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5例跟骨骨折患者,经过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皮肤坏死、钢板外露等并发症.经X线片检测Bohler角平均为30.,无一例跟骨外翻.按Maryland足部评分方法评价术后患足功能:优54例,良33例,可8例,优良率为91.6%.术后继续随访3~12个月,平均8.5个月.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忠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孕妇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

    剖宫产是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孕妇宫颈条件不成熟,不能在短时间内经阴道分娩、引产失败、胎盘功能明显减退、胎儿过大或胎儿出现窘迫征象等原因,必须通过外科手术切开腹壁及子宫肌壁,取出胎儿及胎盘的过程[1].由于该手术创口大,很容易产生术后并发症.随着剖宫产术指针的放宽、人类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增高,做好剖宫产术后护理干预,对产妇术后的康复显得尤为重要.现同顾性分析我院对283例剖宫产术后孕妇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护理效果.

    作者:江小如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浅析医疗档案管理

    通过对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所得,结合现下各医院情况,分析了医疗档案管理对于现代医疗体系的重要性和现下医疗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些许不足.并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范》对各方面加以分析,从提升现代医疗系统的效率、维护医院的社会形象和患者的切身利益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实施建议.

    作者:边引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翼状胬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将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188例(201眼)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采取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翼状胬肉切除术、羊膜移植和翼状胬肉切除术.结果B、C两组的疗效近似,但均比A疗效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 对患者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后,再移植自体角膜缘干细胞或移植羊膜的治疗方式,其疗效要明显优于仅仅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的治疗方式.

    作者:吴限亮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形成原因及临床处理分析

    目的 探讨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形成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 同顾性分析160例174眼青光眼患者术后浅前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青光眼术后并发浅前房78眼,发生率为44.8%;按形成原因分析:房水滤过过畅31眼,占39.7%;虹膜睫状体炎19眼,占24.4%;结膜瓣渗漏15眼,占19.2%;脉络膜脱离13眼,占16.7%.采用滴眼药水,局部用药等保守治疗,11跟浅前房患者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恢复前房,明显提高生活质量.结论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是它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常导致角膜失代偿、虹膜粘连、恶性青光跟甚至失明等严重后果,应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元;何丽萍;朱汀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