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限亮
消化性溃疡病治疗的目的不仅单纯的将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而且为预防患者病情的反复发作,及预防溃疡面的恶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时应达到溃疡面的愈合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饮食调养,使患者养成戒烟戒酒、规律饮食等健康的生活习惯.
作者:吴建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抑郁症是神经症的一种,是一组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经及言语动作减少,睡眠差为主的要表现的疾病.近年,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几乎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目前抑郁症大多采用西药治疗,但副作用较大.中医认为抑郁症的主要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心肾不交,气滞血瘀,我们采用乌灵胶囊治疗心肾不交引发的失眠,抑郁症与西药常规抗精神病药,马普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乌灵胶囊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朱坚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治疗的主要方法,近年来临床静脉用药不断增多,由于从静脉输入浓度高、刺激性大的药物或反复输液等原因而导致输液性静脉炎相应地日趋增多[1].1990年美国静脉输液协会颁布的指南中,认为可接受的外周静脉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5%[2].目前临床上患者输注的消肿脱水的药物多为甘露醇、甘油果糖、皂甙类药物,对血管刺激大,极易导致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对2011年6月-2011年8月收住入本科的因输注各类消肿用药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我院制剂中药活血化瘀膏外敷预防,对照组则按照传统的方法采用改变输液速度来预防,分别评价两组病例静脉炎的发生情况,观察发现使用中药活血化瘀膏外敷预防输液性静脉炎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魏金荣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彩超在诊断宫外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急诊收治的45例宫外孕患者的彩超结果,分析和总结异位妊娠的声像图表现特征和误、漏诊原因;结果 45例宫外孕患者中输卵管妊娠42例,子宫角1例,卵巢妊娠2例,经彩超确诊42例;结论彩超诊断宫外孕准确率高而且方便,有助于临床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措施的确立.
作者:王月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采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切口憩室的诊断价值,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1年2月收治的27例剖宫产切口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超声诊断的表现,并进行总结.结果 27例患者中,出现子宫切口憩室积血23例,子宫切口憩室妊娠4例.患者超声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 采用阴道超声对剖宫产切口憩室的诊断价值较高,临床操作简单,诊断准确,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钟海燕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穿刺抽液后置管加压、软骨部分切除术治疗两种方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优劣.方法:将48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穿刺抽液后置管加压法、软骨部分切除术法治疗,观察其效果.结果:软骨部分切除术治疗组治愈率为100%,明显优于穿刺抽液后置管加压方法(79.17%),且无复发.结论:软骨部分切除术治疗耳廓假性肿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穿刺抽液后置管加压治疗.
作者:朱小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急腹症患者的诊断思路与诊断方法以及外科治疗的手段.方法:结合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的200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思路与外科治疗的手段.结果:经过外科治疗后158例患者痊愈,32例患者好转但留有后遗症,10例死亡.临床有效率95%.结论:急腹症应快速正确的进行诊断,明确后,需要手术的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防止病情的恶化,从而降低死亡率.
作者:杨承琪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讨论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寻求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2005年2月-2010年8月的146例产后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产后出血的原因与患者身体因素,生活史因素和分娩方式有关,及时采用急救措施可降低出血量.结论:产后出血风险高因素是患者自身的身体因素,严格的掌握产前资料做好术中的预防和急救工作将大大减少产后出血,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陈秀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尿石症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等部位结石的统称,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症之一.根据结石所在位置可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肾和输尿管结石称为上尿路结石,膀胱和尿道结石称为下尿路结石.上尿路结石所占比例较大,约为70%以上.上尿路结石常造成尿流梗阻导致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损害肾组织及其功能.结石、梗阻和感染三者互为因果,促使病变发展.故我们应积极治疗.治疗方法可采用药物冲击治疗,体外碎石(ESWL)、输尿管镜取石术及开放手术.我们选取400例上尿路结石采用ESWL治疗,目的分析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
作者:吴瞵锦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食管裂空疝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的2000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30例食管裂空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文所观察的3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及内镜检查诊断食管裂空疝,手术治疗此30例患者均达到痊愈.结论: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采取手术治疗,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震;梅晓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制备中药复方制剂,咳友薄膜衣片.方法 用胃溶型丙烯酸树脂Ⅳ号作成膜材料,对咳友片进行薄膜包衣.在片芯相同的条件下,与传统的咳友糖衣片进行比较.结果薄膜衣片具有生产效率更高,防潮性更优越,贮存更稳定等优点.结论该方法获得更佳的包衣效果.
作者:梁德荣;蒋伟杰;陈健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1月到201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入院时采取急救措施并加强护理.结果:经过3h-3d的治疗与护理后,惊厥控制45例,占97.8%.高热缓解至正常者42例,占89.1%;降低在38.5° C以下3例,占6.5%;仍处于39℃以上者1例,占2.2%.原发病临床治愈41倒,好转5例.结论:及时迅速控制惊厥、高热,并进行精心的护理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
作者:钱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近几年,中药的资源优势、疗效优势和预防保健优势越来越被认可.但现今中药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到患者用药安全及疗效,本文阐述了医院中药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作者:文凤娥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病.下肢静脉曲张的传统手术方法是高位结扎剥脱术.该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且手术瘢痕影响美观.1999年开始报道静脉腔内激光(EVLT)治疗静脉曲张.微创外科是当今外科发展的趋势,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EVLT治疗的原理是激光光纤与静脉壁紧密接触,将激光能量传送到静脉壁,引起静脉壁破坏,导致静脉壁增厚、收缩、纤维化,终静脉腔闭合.我们自2007年9月~2011年3月.本科应用EVLT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450例,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朱学鹏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对冠心病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增长患者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水平,进而起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缓病情发展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住院冠心病患者的现状,提出了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医院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张波;黄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腹部外伤合并休克的急诊救治措施与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门诊急诊收入院的腹部外伤合并休克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结合临床表现,评估急救的救治方法以及早期的综合治疗对患者预后的作用.结果:完全治愈患者55例,占比约为94.83%,死亡3例,占比约为5%,一例患者转院治疗.结论:对于腹部外伤合并休克的抢救,急时、快速、准确的方法十分重要,并结合患者当时的症状表现采取一体化的综合救治对提高的抢救成功率起着决定性作用.
作者:曹天晓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总结5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护的护理经验.
作者:王俊;阴志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作者:赵智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异位妊娠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1].如何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减少患者出血、保留输卵管功能的关键,随着阴式彩超的推广应用,可使异位妊娠在未破裂前得到早期诊断,并作出治疗方式的选择.
作者:孙金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2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总结其临床治疗的的经验;结果 本组患者经强心、利尿、扩血管、低流量吸氧和对症治疗原发病等治疗,128例中显效64例,有效5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8%,其中死亡5例,占39%,死亡原因为泵衰竭3例(60%),猝死1例(20%),心律失常1例(20%);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经系统和合理的治疗可降低患者病死率,能延缓心室重构,防止心室扩大的发展,改善预后.
作者:蒋烈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