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惠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102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例,两组均给予急性脑梗死的标准治疗,他汀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分别观察两组在治疗后,脑梗死再发情况.结果 在标准治疗完成后6个月,两组脑梗死再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随访2年时间,两组患者脑梗死再发生数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99,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还能调控血脂,不仅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还有减少脑梗死再发生的作用.
作者:王娅;况技兵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复肌宁汤加减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DMD)运动功能和肌酶谱的干预结果.方法 观察可统计病例41例,用复肌宁汤加减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对治疗前后运动功能(10米步行时间及登楼梯时间)和肌酶谱(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干预,评价复肌宁汤治疗进行性肌营不良症机理酶学方面的作用.结果 复肌宁汤能明显改善DMD患者的运动功能(P<0.05),对患者肌酶谱部分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 复肌宁汤对DMD患者运动功能和肌酶谱的干预是该方治疗本病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顼宝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2例U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在常规抗凝、抗缺血等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抗凝、抗缺血等治疗基础上,单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随访6个月,评价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情况及心脏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71%,且治疗组心脏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UAP,可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出血风险小.
作者:张爱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外周血Th1/Th2漂移的影响及胸痹虚实证候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6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ACS患者,随机分为参芪扶正注射液组和常规治疗组.参芪扶正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术前1 d开始连续用药10 d.两组于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 d,术后10 d抽取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2 (interleukin-2,IL-2)、白介素4 (interleukin-4,IL-4)、白介素10(interleukin-10),并进行中医胸痹辨证分型.结果 两组术前血清中INF-γ、IL-2、IL-4、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 d、3 d、10 d血清IFN-γ、IL-2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相同时段治疗组IFN-γ、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4、IL-10在术前、术后无显著性改变.虚证组IL-2、IFN-γ水平均较实证组明显增高(P<0.05).冠脉介入术前、术后证型虚实分布存在差异,介入治疗后气虚证增加,血瘀证、寒凝证减少.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明显降低ACS患者介入术后Th1细胞因子水平,使Th1/Th2细胞恢复至相对平衡状态.
作者:朱靖;姜红菊;王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2型糖尿病并发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并发脑干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70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内科常规基础治疗同时服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疗程均为30 d.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SSS和ADL显著降低(P<0.01),血浆中HBAlc、LDL-C的含量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脑干梗死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肖丹;洪亚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Bcl-2和Caspase-3的影响.方法 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P组)、1.0MAC七氟烷后处理组(S1组)和1.5MAC七氟烷后处理组(S2组),每组10只.采用夹闭法制备大鼠颈总动脉缺血模型,缺血20 min后再灌注24 h.S组于再灌注即刻给予不同浓度七氟烷吸入15 min.再灌注24 h后断头取脑海马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 IP组Bcl-2的表达较其他组显著减少(P<0.05),Caspase-3的表达较其他组显著增加(P<0.05);S组Bcl-2的表达较其他组显著增加(P<0.05)、Caspase-3的表达较其他组显著减少(P<0.05),且S2组较S1组 Bcl-2的表达增加(P<0.05)、Caspase-3的表达减少(P<0.05).结论 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Bcl-2表达增加、Caspase-3表达减少有关,并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杨文曲;韩冲芳;范作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怡心饮对糖尿病心脏病大鼠心脏单核趋化因子1(MCP-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T)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运用高糖高脂饲料加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心肌病模型,分为怡心饮高剂量组、怡心饮低剂量组、生脉饮对照组、正常组、模型组.灌胃治疗8周后,观察糖尿病心肌病大鼠的心脏单核趋化因子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以及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变化,分析其减轻大鼠心肌病变的机制.结果 怡心饮能明显降低大鼠心肌单核趋化因子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表达,降低大鼠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含量.结论 怡心饮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单核趋化因子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王海颖;陈城;陆敏;鲍君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自拟颈复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经TCD证实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均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组加用颈复汤.两组疗程均为7 d.结果 在临床疗效上,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1.7%,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起效时间上,二者分别在<12 h,<24 h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复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好,起效快.
作者:彭文波;梁芳;黄侃;魏德芝;王宇新;霍清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并发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方法 将75例冠心病并发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养心氏片.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动态心电图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7.5%、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95.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用药过程与停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并发室性早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玲;王鑫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20例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比较治疗30 d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优于对照组的81.7%(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较治疗前(50.0%)明显改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可以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作者:梅小龙;张春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如何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神经内科住院的521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且住院时间>48 h.结果 脑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94例,感染发生率为18.04%,多发生在住院2周内,以呼吸道感染多,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年龄、出血部位、昏迷、住院天数、侵袭性操作、抗生素预防性应用、血糖等因素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针对相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丽;郑雅琼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临床确诊为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68例,分析临床诊断思维、治疗方法及其疗效.结果 采取综合治疗后,患者血压显著下降,ST段压低明显好转,而大耗氧量(16~20) mL/(min·kg),无氧阈值(9~11) mL/(min·kg)、心脏指数(CI)值72.0 mL/(min·kg)所占比例均上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病患者的预后,保护患者心脏,延缓梗死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吴开霞;李勇;葛恒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降压九穴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上针灸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提供规范、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治疗选用百会、风池(双)、曲池(双)、降压穴(双)、太冲(双)这九个穴位来治疗原发型高血压中的1级和2级,留针30 min,针刺前后观察血压变化,对其降压效应进行研究.结果 针刺降压九穴治疗早期轻中度高血压病显效率28.98%,有效率42.02%,总有效率72.46%.结论 降压九穴可以有效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
作者:王幸;马文明;房慧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急性肺损伤患者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生物学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急性肺损伤患者和正常对照各20例,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骨髓获取单个核细胞,接种在细胞培养板内,培养7 d后对贴壁细胞进行细胞鉴定和部分生物学功能检测.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生长情况,采用噻唑蓝比色试验(MTT法)检测EPCs增殖能力,观察EPCs 黏附能力、迁移能力和体外血管生成能力.结果 急性肺损伤患者骨髓EPCs 黏附细胞数增多(P<0.05),EPCs 增殖能力、迁移能力、体外血管生成能力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强(P<0.05).结论 急性肺损伤患者骨髓EPCs 的增殖、黏附、迁移和体外血管生成能力增强.骨髓EPCs参与了急性肺损伤发生、发展,其生物学功能可作为一个生物学标志.
作者:郭伟新;王首红;覃铁和;吴岩;李宙;张慧珠;黄道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2例,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每次4粒,每日3次,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心电图变化并进行分析,检测治疗前后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结果 治疗4周后症状总有效率84.4%,心电图总有效率71.9%,无不良反应.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彭杰;韩梅;卢微;张霞翔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不同时间窗rt-PA静脉溶栓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大鼠的疗效.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90只,体重200 g~250 g,应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用血栓栓塞法制备脑梗死溶栓模型,随机分为2 h溶栓组(A组),3 h溶栓组(B组),4 h溶栓组(C组)及对照组(D组),前3组分别在脑梗死后2 h,3 h,4 h应用rt-PA溶栓,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计算脑梗死相对体积,HE染色确定其出血性转化(HT)情况.结果 A组与B组溶栓后24 h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差别,但较C组及D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C组与D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差别;A组与B组溶栓后24 h脑梗死相对体积无差别,但较C组及D组面积小,C组与D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差别.A组与B组溶栓后HT无差别,但较C组溶栓HT低,D组无出血性转化.结论 rt-PA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大鼠有一定的疗效,但应注意把握时间窗.
作者:吴翠翠;牛小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重症心肌炎的治疗,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选取80例重症心肌炎患者,对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其效果和生存质量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0例重症心肌炎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心悸、胸闷、肺部湿啰音、第一心音低顿以及会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合并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明显下降,治疗总有效率为96.25%.对生存质量调查后发现,患者生存质量较治疗结束时明显提高(P<0.05).结论 重症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早期采取综合性对症治处理,临床疗效.
作者:邓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控制收缩压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急性加重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CHF急性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28例).急性发作期,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强心、利尿、吗啡等;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控制收缩压维持在(80~90) mmHg.观察记录两组患者CHF急性发作前后1 h、2 h和3 h的心率(HR)、呼吸(RR)和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及治疗效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68.8%,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12,P=0.04);治疗后实验组HR、RR和SpO2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控制收缩压可以明显改善CHF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李宁;仙新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投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疗效机制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急性脑出血入院病人随机分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早期应用组(治疗组)48例与晚期应用组(对照组)42例.治疗组于入院后3 d,对照组则于入院治疗10 d 投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于入院后7 d、14 d、21 d分别对两组颅内血肿体积、水肿容积及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入院当日及治疗后7 d,两组颅内血肿及NIHS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而水肿于7 d均显著增大(P<0.05);4 d治疗组血肿吸收明显且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水肿容积组内前后对比明显增大(P<0.05),组间对比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21 d两组间血肿、水肿及NIH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早期投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疗效显著且安全,有促进脑出血后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对缺血性神经元的保护与毒性抑制.
作者:陈健;苏文理;黄坤茂;刘尧斌;纪家镛;叶剑鹏;唐谨;洪佳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VMC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症状隐匿,病情变化多端,治疗不及时重者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发展为心肌病,后期多导致心力衰竭.目前,并无统一的治疗方案,中药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方面发挥了独特的疗效.1 资料
作者:李志君;毛静远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