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iR-145抑制VSMC增殖的作用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研究

王泽慧;边云飞;肖传实

关键词:MiR-145, PDGF-BB,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MAPK途径
摘要:目的 探讨miR-145对PDGF-BB诱导的大鼠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作用及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途径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原代VSMC,再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miR-NC组、PDGF-BB+miR-145组及PDGF-BB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实时RT-PCR方法检测PCNA、c-Jun及SM22a的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ERK1/2和P-ERK1/2的表达、JNK和P-JNK的表达以及p38MAPK和p-p38MAPK的表达.结果 miR-145过表达后能够抑制PDGF诱导的大鼠原代VSMC增殖,并下调VSMC增殖相关基因PCNA、c-Jun的表达、上调分化相关基因SM22a的表达;PDGF-BB诱导VSMC后,ERK、JNK、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均明显上调,而转染miR-145慢病毒后再加PDGF刺激,ERK、JNK、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均明显下调.结论 miR-145能够抑制去分化型VSMC中的MAPK信号通路,进而抑制VSMC的增殖.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37例基底动脉狭窄病人行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观察基底动脉狭窄病人行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基底动脉狭窄病人行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病人共放置支架42枚,其中椎-基底动脉结合部4枚,基底动脉37枚,未见颅内出血发生;Winspan支架24枚,APPOLO等球扩支架13枚;发生不良血管事件3例,其中手术距发病时间<2周1例,>2周2例,WINSPAN治疗1例,APPOLO治疗2例,发生时间于术后48 h内2例,>48 h 1例.结论 基底动脉狭窄病人行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分清患者的发病机制,掌握合适的治疗时机,根据病变血管的部位、长度、分支状况及血管通路选择合适的支架治疗.

    作者:李志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

    目的 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在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基础上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3粒/次,3次/日.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中医证候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作者:袁晖戍;邓立梅;万冬梅;徐倩;张庆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和冠脉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冠心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及冠脉特点.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460例,均经冠脉造影确诊,即至少一支心外膜下血管狭窄≥50%.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320例(69.6%).根据有无合并糖尿病分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DM组),冠心病非合并糖尿病组(NDM组).比较两组血脂、冠脉病变情况.结果 DM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较N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患者冠脉三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及冠脉病变程度Ⅲ度、Ⅳ度者较NDM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TC、TG、LDL-C较无合并糖尿病组明显升高,且冠脉硬化病变范围更广,病变程度更严重.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浆脂联素及其组织表达的研究

    目的 观察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浆脂联素(APN)水平及其组织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急性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复制模型前后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血浆脂联素水平及采集颈动脉检测其组织表达.结果 复制模型后血浆脂联素水平及其组织表达均较复制模型前降低.结论 脂联素在脑梗死发生中可能有重要作用,低脂联素水平可能参与脑梗死的发病过程.

    作者:周喜燕;吕以静;李宁;逄世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益心舒胶囊联合米氮平治疗卒中后抑郁气阴两虚兼血瘀证

    目的 探讨益心舒胶囊联合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米氮平组和联合用药组.联合用药组给予益心舒胶囊联合米氮平,米氮平组仅给予米氮平,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胶囊.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8周后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Barthel指数(BI)评价3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3组患者临床抑郁疗效为40%、95%、10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HAMD、SSS、BI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HAMD、SSS、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心舒胶囊联合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有较好疗效,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范明月;张哲;蒋国卿;王炯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痉挛性斜颈分级评定及疗效标准

    痉挛性斜颈是一种以颈肌扭转或阵挛性倾斜为特征的疾患.以副神经支配区的肌群肌张力障碍为重点.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头部不随意的向一侧旋转,颈部向另一侧屈曲,或后仰,或前屈,或侧偏.可因情绪激动而加重,睡眠中完全消失.频繁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情绪.

    作者:杨万章;向云;陶红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对发病后两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影响.方法 将6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d口服,连用2周.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MMP-2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59.37%(P<0.01).治疗两周后,治疗组、对照组MMF-2均较入院时降低,治疗后治疗组MMP-2降低幅度较对照组大,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可以降低脑梗死患者的MMP-2水平.

    作者:臧运华;郑志轩;毛德军;高向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近十年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以中医为主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屡屡见诸文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10年来中医对PSD的治疗研究进展总结如下.1 病因病机滕晶[1]认为情志内伤是中风后抑郁症之重要病因,脏腑虚衰是中风后抑郁症之病理基础,气郁、痰瘀、正虚是中风后抑郁症之病理变化.是以气郁为先,由此导致了血瘀、痰蕴、气虚、血虚等病态链的病理变化,并贯穿于本病的全过程.高向丽等[2]认为中风后抑郁症的病理基础是肾虚痰瘀阻窍,在此基础上复加情志不遂而致气机郁滞,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出现精神异常改变.并认为肾虚痰阻与气机郁滞互为因果,病程中可兼夹痰浊、郁火,日久可出现气血不足之证.

    作者:赵春丽;王晓东;丁爱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经颅磁刺激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

    目的 观察经颅磁刺激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58例,随机分为经颅磁刺激联合脑心通胶囊组(治疗组)30例,脑心通胶囊组(对照组)28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发现,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0.08分±1.26分,对照组为13.12分±0.84分,两组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96.7%,较对照组85.8%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1例继发癫痫.结论 经颅磁刺激联合脑心通胶囊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作者:肖展翅;吴雪花;王洲羿;甘小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和胱抑素C水平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对其的影响

    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其氮末端前体物质(NT-proBNP)现已作为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血浆标志物,用于HF的诊断、危险度分层并指导治疗与判定预后.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即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是反应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敏感指标,与血肌酐相比,Cys C很少受年龄、性别、肌肉体积影响,被认为是优于血清肌酐的肾小球滤过率的标志.

    作者:王万粮;东洋;刘俊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8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治疗组用疏血通注射液缓慢静脉输注,合并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对照组单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疗程均为2周.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静脉通畅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FIB)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两组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肢肿胀程度明显减轻,患肢的周径在治疗前后减少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皮下出血、内脏出血、过敏等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作者:田大虎;张永强;孙崇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根据2002年调查数据,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按2006年我国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初步估计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亿人,约占全球高血压患者的20%.高血压性心脏病更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因素之一.心脏收缩功能障碍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心脏舒张功能异常的出现还要先于收缩功能异常,而且可以独立成为心力衰竭的致病因素[1].

    作者:乔楠;姚祖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医药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研究进展

    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研究进展迅速,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策略独特,其提倡的个体化原则建立于整体观念与分型诊治,其中阴虚阳亢型为中医临床常见的防治证型.规范临床分型,采纳和推广这一方法将直接影响高血压的预后.建立可靠的各期中医药干预机制,能减少靶器官损害和降低心血管事件.

    作者:袁超;顾国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梗死事件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栓塞事件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CRP)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3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RP的浓度,比较心脑血管梗死事件发生与否的HCRP浓度变化和中医证候的特点,分析HCRP与中医证候间的关联.结果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组患者多伴有HCRP异常增高,中医证候以风证、痰证为主;陈旧事件组HCRP异常率次之,虚证出现率高(P<0.01).HCRP升高时患者风证和痰证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并且风证和痰证成立组的HCRP浓度分别高于风证和痰证不成立组.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HCRP浓度与风证、痰证和虚证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HCRP浓度变化既可以预测心脑血管梗死事件的发生,又与风证、痰证和虚证存在一定相关性.

    作者:吴爱明;张冬梅;翟建英;朱海燕;娄利霞;王硕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的临床研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冠心病患者近年来呈增长趋势,在住院的心脏病患者中冠心病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以我国上海两所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资料为例,20世纪50年代为6.87%,60年代为15.71%,70年代为26.03%,80年代为26.8%,90年代为39.18%[1],而冠心病患者在出现躯体疾病的同时,常常产生情感障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2],故在临床治疗上,不但要重视冠心病的治疗,而且要重视抑郁、焦虑的治疗,只有二者同治,才能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

    作者:刘青;林玉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血肿微创抽吸术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81例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 探讨血肿微创抽吸术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舒血宁组(治疗组)81例和对照组(单纯抽吸组)79例.两组在出血后3 d行血肿微创抽吸术,舒血宁治疗组抽吸术后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在抽吸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血肿抽吸术后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评估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血肿吸收程度治疗后变化.结果 治疗两周后,舒血宁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显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526).治疗组血肿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能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抽吸术后残留血肿的吸收,并明显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梁绍栋;李洪哲;李佳;张铁辉;李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穴位埋线治疗癫痫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机制进展

    癫痫发病与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NEI网络)的调节失衡有关,NEI网络系统的调控可能是针刺及经络腧穴作用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穴位埋线治疗癫痫的NEI网络机制及其与时间规律及情志关系的探讨,可作为穴位埋线治疗癫痫研究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对穴位埋线治疗癫痫的临床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禢达科;张汉伟;张刚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冠心病痰瘀辨证与冠脉病变特点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痰瘀辨证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之间的关系,为证候客观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确认的冠心病患者368例,观察冠脉病变程度(累及支数、狭窄度)与痰瘀辨证之间的关系.结果 不同狭窄程度例数在各中医痰瘀辨证的分布:轻度、中度狭窄以非痰瘀证多见;重度狭窄(51/368)、完全狭窄(26/368)以痰瘀相兼证主(P<0.05).不同狭窄程度支数在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轻度、中度狭窄以非痰瘀证多见(P<0.05);重度狭窄、完全狭窄以痰瘀相兼证(123/755、41/755)为主(P<0.05).冠脉病变支数与痰瘀辨证关系:冠脉单支病变者以非痰瘀证为主,多支病变者以痰瘀相兼证为主.各中医证型组间冠脉病变总支数由痰浊证、血瘀证、痰瘀相兼证、非痰瘀证逐渐增加.结论 冠心病痰瘀辨证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刘鹏;张鹏;徐伟建;毕力夫;王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心脉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的临床观察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终末期,是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降低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发病率及死亡率日益增高,年死亡率30%,5年死亡率50%~60%.心脉隆注射液是一种含生物活性物质-复合核苷类和粘氨酸的制剂,具有强心、利尿、抗心律失常、拮抗心室重构等作用.本文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应用心脉隆进行观察,多项临床指标表明心脉隆对心功能有改善作用.

    作者:王丽娅;胡美红;张晓华;马立伟;任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地菊平肝胶囊平稳降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地菊平肝胶囊的平稳降压作用.方法 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纳入地菊平肝胶囊治疗组30例(口服地菊平肝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拜新同30 mg,一日一次);对照组30例(口服地菊平肝模拟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拜新同30 mg,一日一次).一疗程(8周)后观察治疗后谷峰比值(TPR)、平滑指数(SI)和降压效果.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降压效果较对照组无明显区别,而谷峰比值、平滑指数较对照组增大(P<0.05).结论 地菊平肝胶囊在降压的基础上还有平稳降压作用.

    作者:牛天福;王少波;耿强;祁慧霞;杨晓燕;李娟;郭志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