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检查临床分析

李红叶

关键词:小儿, 心电图, 心律失常
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心律失常的一般病因.方法 通过对84例心律失常患儿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并探究其临床病因.结果 在84例心律失常患儿中,存在感染性疾病70例,非感染性疾病14例,并且感染性疾病的类型存在着数量上的趋势,依次为呼吸道感染、急性肠炎、流行性腮腺炎.结论 一般的小儿心律失常病因是以感染性疾病为主,大多数会预后良好.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针药结合对冬季气温突变诱发不稳定型心绞痛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研究针药结合对冬季气温突变诱发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采用冠心病模型,放置于人工模拟的气温悬殊环境中诱发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检测气温骤升前后家兔血液流变学中相关指数.结果 前低温条件下,当气温骤升时,所有家兔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血小板聚集率均升高,模型组变化幅度大.升温结束后,生理组和针药结合组全血黏度下降,而模型组仍呈上升趋势(P<0.05),而且模型组升温后的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和电泳指数均明显高于生理组和针药结合组(P<0.05).结论 气温突变导致的机体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自我恢复能力下降,是气温突变诱发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的重要机制.针药结合对气温突变导致的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有较强的预防改善和回复作用.

    作者:焦孟;刘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脉血康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脉血康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0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病人300例,按就诊的先后顺序以1∶1∶1比例随机分为针药组(100例)、针刺组(100例)、西药组(100例).针刺组采用“利脑调神”法则进行选穴针刺;针药组予针刺同时口服脉血康胶囊;西药组口服西比灵.3组均连续观察2周,评定各组临床疗效及多普勒检查椎-基底动脉血流等.结果 针药组、针刺组和西药组的痊愈率分别为52.00%、38.00%和17.00%,有效率分别为91.00%、85.00%和75.00%.针药组总有效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血康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效果显著.

    作者:杨白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抗焦虑抑郁治疗对血运重建术后AMI患者内皮素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抗焦虑抑郁治疗对血运重建术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内皮素(ET)浓度的影响.方法 入选2008年7月-2010年12月我院行冠脉介入术(PCI)术的AMI,并确诊焦虑抑郁的患者53例,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对象观察半年,并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3月、6月末时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ET浓度.结果 两组血清ET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与分组有交互作用,组间血清ET水平均随时间变化趋势而不同.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经过多元方差分析,治疗前两组ET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周2组ET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1月、3月、6月各时间点上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抗焦虑抑郁治疗可改善AMI急诊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血清ET水平.

    作者:李润琴;陈小平;李杨梅;李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2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患者,心功能符合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级~Ⅲ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40%,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口服美托洛尔、苯那普利;试验组口服稳心颗粒,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大耐受剂量.治疗随访8周,观察用药前后心率、心律及心功能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38例患者心功能有效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平均提高10%、心率下降(10~20)/min.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贾艳彩;王宇光;薛玉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叶酸、普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病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叶酸及普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 158例病人随机分为叶酸组(56例)、普伐他汀组(50例)、叶酸+普伐他汀组(52例).叶酸组口服叶酸5 mg,每日1次;普伐他汀组口服普伐他汀10 mg,每日1次;叶酸+普伐他汀组同时口服叶酸和普伐他汀,服药剂量及次数同叶酸组、普伐他汀组.结果 3组治疗后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叶酸+普伐他汀组用药后血浆Hcy水平与叶酸组及普伐他汀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叶酸和普伐他汀联用对降低血浆Hcy水平优于单用叶酸或普伐他汀,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张建军;杨金锁;温慧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高血压患者并发微量蛋白尿60例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高血压患者并发微量蛋白尿的作用.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坚持适度运动,低盐低脂饮食,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合理使用阿司匹林、他汀类治疗;试验组30例,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蛋白的水平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尿微量蛋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尿微量蛋白的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高血压患者并发微量蛋白尿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志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速效心痛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应用速效心痛滴丸治疗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绞痛患者,探讨其对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方法予以速效心痛滴丸口服,每次10粒,每日服用3次,疗程为4周.结果 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等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心电图ST-T缺血改变治疗前后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速效心痛滴丸治疗冠心病ACS患者PCI后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严毓勤;吴士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方法 将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文拉法辛及谷维素治疗;治疗组予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对患者进行评定,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 (P<0.05),HAMD评分6.49分±2.01分、SSS评分14.9分±3.9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文拉法辛治疗PSD不仅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而且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邹立华;李惠;曾振强;陈小丹;邓忠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血府逐瘀汤联合丹参粉针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20例报道

    目的 用血府逐瘀汤结合丹参粉针的方法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方法 对入选的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病人采用血府逐瘀汤加丹参粉针结合西医的方法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溶栓、抗凝结合中医药治疗如丹参粉针静脉滴注、血府逐瘀汤加减.结果 治愈14例,复查x线胸片或CT显示肺栓塞病灶完全或大部分吸收,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显示栓塞基本再通;好转6例,复查胸片或CT显示肺栓塞病灶有所吸收,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显示栓塞部分再通.所有病人症状明显好转,胸痛减轻,呼吸困难消失,合并下肢静脉血栓的病人,下肢静脉血流恢复通畅,而且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血府逐瘀汤结合丹参粉针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安全有效.

    作者:李君玲;张秋梅;蔡立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与对照组(61例).对照组予依达拉奉0.03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输注,2次/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另予尤瑞克林0.15PNA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输注,1次/天.两组疗程均为14d.所有病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定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和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4.87分±4.06分,明显高于治疗组4.13分±2.98分(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 (P<0.05).结论 尤瑞克林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依达拉奉单独使用,且安全性佳.

    作者:蔡同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72例分析

    目的 探讨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患者经吸氧、利尿、强心、应用硝普钠扩张血管等综合治疗后,抢救成功率97.22%,病死率2.78%.结论 急性左心衰竭的症状严重,发展快,及早使用硝普钠,有效的综合治疗,可达到满意的疗效.

    作者:袁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小儿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检查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心律失常的一般病因.方法 通过对84例心律失常患儿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并探究其临床病因.结果 在84例心律失常患儿中,存在感染性疾病70例,非感染性疾病14例,并且感染性疾病的类型存在着数量上的趋势,依次为呼吸道感染、急性肠炎、流行性腮腺炎.结论 一般的小儿心律失常病因是以感染性疾病为主,大多数会预后良好.

    作者:李红叶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麝香通心滴丸合用匹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易损斑块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麝香通心滴丸合用匹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易损斑块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101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方法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在服用匹伐他汀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麝香通心滴丸,每日3次,每次2丸.在初始和治疗结束后对颈动脉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稳定性、斑块数量、斑块总面积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颈动脉、斑块数量、斑块总面积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麝香通心滴丸合并匹伐他汀稳定粥样易损斑块二者作用互补,疗效优于单用匹伐他汀.

    作者:黄玉玮;张晓宏;李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舒血宁注射液及参麦注射液联合宁心益脉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8例

    目的 观察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针剂及益气养阴、化瘀解毒安神类中药配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口服宁心益脉汤(西洋参、黄芪、麦冬、丹参、川芎、三七、金银花、五味子及生龙骨等)配合静脉输注舒血宁注射液及参麦注射液.对照组口服辅酶Q10,及静脉输注钾镁能量极化液.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1%,总显效率47.3%;对照组34例,总有效率76.4%,总显效率23.5%(P<0.05).结论 舒血宁及参麦注射液合自拟宁心益脉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心肌酶学的作用.

    作者:赵海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银丹心脑通胶囊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胶囊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银丹心脑通胶囊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对照组口服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两组均治疗14 d后观察临床疗效及颈动脉血流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颈动脉血流速均较治疗前改善.结论 口服银丹心脑通胶囊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用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联合治疗方案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较为有效方法.

    作者:顾晓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加味酸枣仁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及抑郁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加味酸枣仁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7例,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17分为伴有抑郁状态,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9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4周.记录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的心肌缺血总负荷及抑郁症状评分.结果 治疗后心肌缺血总负荷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AMD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酸枣仁汤可降低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改善抑郁状态.

    作者:王俅俅;张晓鹰;徐京育;吴玉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抗凝、抗聚、抗栓、降压、调脂等治疗.并应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第一周胺碘酮每次0.2g.每日3次;第2周每次0.2g,每日两次;第3周开始每日0.2g至观察结束.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9 g,每日3次(无糖型).两组进入入选标准时均行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胸部X线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以后每周进行复诊,进行2min查体听诊心脏,观察心律失常的频次及心电图缺血改善情况.第4周包括测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胸部X线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心肌缺血改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80%,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改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78% (P<0.05).不良反应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稳心颗粒可以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

    作者:李阿平;秦树琴;樊秋艳;梁琨;王小红;董晓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芎芷祛风合剂治疗小儿偏头痛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芎芷祛风合剂治疗儿童偏头痛的经颅多普勒血流速度的改变.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58例偏头痛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芎芷祛风合剂10 mL,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 mg,每晚口服,8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明显减慢(P<0.05),且两组治疗后脑动脉血流异常数较治疗前减少,但仅治疗组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芎芷祛风合剂可改善偏头痛患儿血流速度,缓解血管痉挛及头痛.

    作者:张淑贤;吴秀珍;刘文梅;李玲霞;于晓东;韩淑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参仙生脉口服液对糖尿病性冠心病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参仙生脉口服液对糖尿病性冠心病模型大鼠血脂、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先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后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复制大鼠糖尿病性冠心病模型,再分别给予参仙生脉口服液大、中、小剂量组,考察对造模后大鼠血脂各指标和NO、SOD、MDA的影响.结果 参仙生脉口服液的大、中剂量组可明显降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低密度脂蛋白(LDL - C)、NO和SOD的含量(P<0.05或P<0.01),在一定程度上升高脂蛋白脂酶(LPL)在体内的含量.结论 参仙生脉口服液对糖尿病性冠心病模型大鼠有保护作用.

    作者:林玉红;杨娟英;王光建;王月茹;冯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技术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68例患者随机分组,药物+常规康复治疗+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组(治疗组34例),单纯药物+常规康复治疗组(对照组34例).入组前、治疗2周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应用Barthel指数(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分别为2.91分±1.21分与5.76分±4.17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arthel指数分别为82.35分±10.32分与67.21分±19.86分,较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升高(P<0.05),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能有效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作者:宋凯英;徐平;雷显泽;李国艳;杨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