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阳熄风化痰法治疗中风病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

孙西庆

关键词:温阳熄风化痰法, 中风病, 痉挛性偏瘫
摘要:目的 观察温阳熄风化痰法对中风病痉挛性偏瘫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拟定入选病例标准,符合中风病恢复期风证及肾阳虚证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以温阳熄风化痰法治疗,治疗组予侯氏黑散化裁汤,对照组予华佗再造丸治疗,6周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肌张力降低,痉挛好转,明显改善率55.5%.临床疗效基本痊愈率45%,显效率30%,优于对照组(χ2=8.306,P<0.05).结论 温阳熄风化痰法可显著改善中风病患者患肢痉挛状态.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海马mGluR5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海马mGluR5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PD模型组(B组)和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D-AP-5+PD组(C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多克隆抗体mGluR5在大鼠海马的表达变化.结果 正常对照组中大鼠海马有丰富的mGluR5表达;PD模型组中大鼠海马mGluR5表达明显下降;在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D-AP-5+PD组中,大鼠海马mGluR5表达又明显上调.结论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海马各区mGluR5表达下降,可能是神经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作用.mGluR5可能与帕金森病认知和情感及记忆功能障碍有关.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海马各区经用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D-AP-5处理后,海马mGluR5表达明显上调,推测mGluR5表达下降可能在帕金森病长时程增强(LTP)诱导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NMDA受体依赖性.

    作者:骞健;张巧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白介素对高血压大鼠去内皮主动脉收缩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在高血压和正常血压情况下白介素1β(IL-1β)对大鼠血管活动的急性影响.方法 去内皮主动脉环取自12周SHRSP和WKY鼠,在悬挂于张力测量仪,测量苯肾上腺素收缩曲线之前,用IL-1β(20 ng/mL)平衡1 h.用Indomethacin(1μM)和PP-2(1μM)来抑制环氧酶(COX)和Src-激酶活性.结果 1 h平衡后,IL-1β显著加强了SHRSP大鼠主动脉环收缩力,抑制COX或Src-激酶能阻断这种效应.与WKY组相比,用IL-1β平衡1 h后的SHRSP大鼠主动脉环苯肾上腺素刺激下的大收缩力要大得多.然而IL-1β对WKY鼠主动脉却没有此种效应.结论 IL-1β能够引起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的迅速收缩,并且能增强苯肾上腺素介导的收缩作用,COX和Src-激酶途径介导了这种反应的信号传导.

    作者:康成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亚低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组织Caspase-3的表达变化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脑组织天冬氨酸特异酶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的表达变化.方法 将7日龄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组(肛温37 ℃)和亚低温治疗组(肛温 33 ℃),每组各40只.每组根据处死的时间不同又分为5个亚组:6 h组、12 h组、24 h组、48 h组、72 h组,每亚组各8只.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Caspase-3的活性.结果 HIBD组缺氧缺血侧大脑组织Caspase-3 活性逐渐增高,48 h达高蜂(Caspase-3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144.15±4.50),然后逐渐下降 ,72 h后仍有明显增高;与HIBD模型组各时间点相比,亚低温组各时间点脑组织Caspase-3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通过降低缺氧缺血后Caspase-3 酶的活性,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作者:赵旭晶;阴怀清;孙玲;房清丽;武师润;阴崇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梗死关系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持续时间、次数及临床特征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173例TI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其发作持续时间、次数及临床特征.发作后均在24 h内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或CT检查,部分发作48 h后复查,记录影像学异常(责任病灶)的例数.结果 TIA发作≤30 min、>30 min患者发生脑梗死比例分别为14.3%(16/112)、36.1%(22/6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TIA发作≤3次、>3次TIA患者发生脑梗死比例分别为14.7%(19/129)、43.2%(19/4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1);既往有、无卒中病史者发生脑梗死比例分别为34.9%(15/43)、17.7%(23/13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既往有、无高血压病史者发生脑梗死比例为27.5%(28/102)、14.1%(10/7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表现为偏肢无力和(或)麻木、非偏肢无力麻木者发生脑梗死的比例分别为40.2%(33/82)、5.5%(5/9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1).结论 局灶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30 min 、发作次数>3次、既往有卒中、高血压病史及表现为偏肢无力和(或)麻木的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比率明显增高.

    作者:黄晓芸;梅志忠;方浩威;余映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鹿茸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TIMP-1mRNA表达的调节

    目的 观察鹿茸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皮质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在基因水平探讨鹿茸方疗效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雄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链脲霉素诱导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鹿茸方小剂量治疗组、鹿茸方中剂量治疗组、水飞蓟宾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干预治疗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UAER);用RT-PCR法测定各组大鼠TIMP-1 mRNA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UAER、肾皮质TIMP-1 mRNA表达显著增高,均较正常大鼠显著上调(P<.05);治疗组显著降低模型UAER,显著下调肾皮质TIMP-1 mRNA的表达(P<.05).结论 鹿茸方及对照药物水飞蓟宾均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下调肾皮质TIMP-1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王好杰;张洁;叶伟成;倪培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清眩降压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观察

    目的 观察清眩降压汤联合西医抗高血压药物对高血压病(EH)患者的降压疗效及临床症状、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探讨对高血压病心脏损害的影响.方法 将56例E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清眩降压汤联合西医抗高血压药物组(治疗组)29例,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27例.两组均采用西医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清眩降压汤,半剂/次,2次/日,疗程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变化,测定诊室血压值、动态血压、填写SF-36量表.结果 诊室血压,治疗组对收缩压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舒张压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动态血压,治疗组改善24 h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舒张压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症状积分疗效,治疗组症状积分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疗效总有效率89.6%,对照组症状积分疗效总有效率37.1%(P<0.01).生存质量,治疗组对生存质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在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身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五个维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三个维度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心脏损害,治疗组改善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不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眩降压汤联合西医抗高血压药物较单用西医抗高血压药物对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EH患者有更好的降压疗效.清眩降压汤联合西医抗高血压药物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EH患者生存质量.清眩降压汤联合西医抗高血压药物可改善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余军;徐凤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心脑舒通对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脑舒通胶囊对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心脑舒通联合辛伐他汀滴丸) 50例和对照组(辛伐他汀滴丸)50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比较两组血脂及hs-CRP的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TC、TG、LDL-C、hs-CRP比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HDL-C明显增高(P<0.05).结论 心脑舒通可明显降低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降低血浆hs-CRP水平.

    作者:李珍辉;林建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温阳熄风化痰法治疗中风病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温阳熄风化痰法对中风病痉挛性偏瘫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拟定入选病例标准,符合中风病恢复期风证及肾阳虚证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以温阳熄风化痰法治疗,治疗组予侯氏黑散化裁汤,对照组予华佗再造丸治疗,6周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肌张力降低,痉挛好转,明显改善率55.5%.临床疗效基本痊愈率45%,显效率30%,优于对照组(χ2=8.306,P<0.05).结论 温阳熄风化痰法可显著改善中风病患者患肢痉挛状态.

    作者:孙西庆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稳心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或溶栓治疗中再灌注心律失常 (RA)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并有直接PCI指证的AMI患者67例或行溶栓治疗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上行直接PCI或溶栓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上加用稳心颗粒,观察术中、术后或溶栓后RA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RA发生率(39.2%)明显低于对照组(7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稳心颗粒对RA有较好治疗和预防作用.

    作者:刘英华;朱玉山;王健兵;白文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益气活血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对颈椎病椎动脉型早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取自身对照方式,应用益气活血方治疗62例患者,观察治疗前后TCD的变化情况.结果 益气活血方治疗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有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文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帕金森病记忆障碍与抑郁情绪的关系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记忆障碍与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 采用临床记忆量表(CM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检查40例PD患者及36名健康对照者的记忆功能及情感状态,并进行比较.结果 PD组记忆的各项分测验成绩、记忆商 (MQ)及MMSE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D病例中抑郁组与非抑郁组记忆比较,抑郁组无意义图形再认低于非抑郁组(P<0.05),抑郁组其他各项分测验、MQ及MMSE显著低于非抑郁组(P<0.01).结论 PD患者有明显记忆障碍,其记忆障碍与抑郁情绪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郜立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黄蒲通窍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黄蒲通窍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a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90例VaD患者随机分成3组,即西药多奈哌齐治疗组(A组),中医辨证后运用黄蒲通窍胶囊组(B组)和中医辨证后使用黄蒲通窍胶囊合用多奈哌齐组(C组).疗程为60 d.观察3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心理学量表检查包括: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测定血液流变学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 黄蒲通窍胶囊可以显著改善中医证候积分、ADL、MMSE 、ADAS-cog积分,降低血Hcy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黄蒲通窍胶囊可以改善VaD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陈永华;江停战;张波;黄为;刘妮;曹仕健;王时光;李亚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痰浊血瘀证候的现代生物学基础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导致中风和冠心病重要的原因,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改变、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重,AS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是当前医学研究的焦点内容之一.

    作者:贾连群;杨关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诊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并发症,并与经股动脉途径行相似病变治疗作比较.方法 对本院2006年1月-2009年4月行冠脉造影术或介入治疗的384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198例冠脉病变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桡动脉组),186例冠心病患者经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股动脉组),对比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为96.97%,股动脉组100 %,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桡动脉组明显少于股动脉组(P<0.05);术后卧床时间也明显短于股动脉组(P<0.05).而桡动脉组从穿刺开始至指引导管放置成功所需的时间长于经股动脉组(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成功率高,患者术后体位、活动不受限制,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作者:赵晓妹;齐杰;马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服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和西药,对照组单纯服用西药,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和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64.44%,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75.56%,显著高于对照组(42.22%,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丽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62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目的 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1.5 s)逸搏及逸搏心律患者是否存在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方法 用动态心电图仪24 h记录患者的心电图,根据患者的生活日记,将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出现时间是否与睡眠有关分为A组与B组.结果 62例患者,A组41例(66.1%),B组21(33.9%).A组发生长RR间期1.5 s~2.0 s 41例,>2.0 s 4例,发生逸搏及逸搏心律的5例. B组发生长RR间期1.5 s~2.0 s的21例,>2.0 s的18例,发生逸搏及逸搏心律的17例.B组明显多于A组(P<0.05).结论 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与睡眠相关时比率高,为非病理性房室阻滞;而与睡眠无关时应视为病理性房室阻滞.

    作者:刘俊连;孙平莲;潘秋珍;杨婷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左卡尼汀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ATP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左卡尼汀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MCAO)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观察左卡尼汀对大鼠脑组织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 左卡尼汀各剂量组均能提高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ATPase的活性.结论 左卡尼汀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脑能量代谢,提高脑组织ATP 酶活性,维持钠泵、钙泵的稳定有关.

    作者:韩征宇;李光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VD)是由脑血管因素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通过模拟VD动物模型并予中药干预,观察各项实验指标的变化,是探讨中药治疗VD作用机制的主要研究方法.现将近三年来中药治疗VD的实验研究进展分类综述如下.

    作者:李俊仙;肖红玲;王霞;于文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动态变化规律及对损伤程度、疗效、预后评估等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57例和对照组30名S100B蛋白水平并对其进行动态观察,评价其与出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与梗死大小、部位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S100B蛋白水平出现升高,于发病后24 h内开始升高,2 d~3 d达高峰,尤其是梗死灶大的中、重度患者升高明显,第7天仍有部分升高.皮层脑梗死与皮层下梗死比较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S100B蛋白可作为急性脑损伤的生化指标,也可作为脑梗死早期诊断的敏感生物学指标,可用于判断脑梗死的损伤程度、治疗效果及评估预后.

    作者:李江华;王丽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益心舒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102例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益心舒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常规使用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强心剂及利尿剂等治疗心力衰竭,治疗组加用益心舒胶囊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血浆脑钠素(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生活质量及心功能分级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BNP、LVEF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心功能分级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益心舒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疗效,能进一步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守宏;刘振;武海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